校園公共藝術的環境美學:以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舉隅
作  者╱
施慧美
出版社別╱
五南
出版日期╱
2020/12/09   (1版 1刷)
  
即日起五南舊官網僅提供書籍查詢,如欲購書,請至五南新官網 https://www.wunan.com.tw/
I  S  B  N ╱
978-986-99620-5-6
書  號╱
4Y14
頁  數╱
224
開  數╱
20K
定  價╱
380



校園公共藝術,是形成建築與自然景觀中,不可或缺且具有藝術教育作用的裝置。在歷史悠久的臺藝大校園,藏有許多藝術名家之作,陳設於戶外空間的多件雕塑作品,更是其中較為引人矚目者,這些作品與創作者都屬於重量級,也和臺灣雕塑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值得深入探究作品中的內涵與理念。
校園內公共藝術的設置除了美化空間,也能讓學生透過欣賞而產生美感,提升人文素養與藝術鑑賞能力。本書以探討公共藝術與校園公共藝術開始,再對臺藝大與臺灣現代雕塑發展的密切關聯進行探討,最後介紹臺藝大戶外開放空間的藝術作品,冀望能喚起更多人一同發掘藝術之美。
※推薦文
翻開一頁臺灣雕塑史
「公共藝術」最重要的核心價值是其「公共性」,它超越階級、金錢、環境及時間的限制,而使美學成為全方位教育,舉例而言,我們雖然買不起羅丹的作品,但絕對可以利用公共藝術,親炙大師的真跡,身歷其境受其潛移與默化;公共藝術突破場域的限制,使整個居住環境成為一個大型的藝術館,優游其間的人們感同身受,心中的美學素養很難不被啟發,文藝復興期間的佛羅倫斯何以文學、藝術家輩出,如果你走一趟該城的舊市區,然後在米開蘭基羅廣場或市政廳旁的大衛塑像下稍作沉思,就會明白其中道理。梁啟超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訪遊歐洲,曾有精確的觀察:雖有人認為歐洲的強大是科學發達所致,但他卻認為藝術發達是更重要的關鍵,藝術啟發人心,釋放潛力,才導致科學的發展;從歷史的觀察來看,確也如此,先有文藝復興,再有科學啟蒙和工業革命,美學素養絕對是看不見的一種公共潛質,也可將之歸納為「美學力就是國力」這樣的推論。
施慧美教授的新書《校園公共藝術的環境美學—以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舉隅》,以校本部十五件公共藝術作品,作為研究對象,實在是一種樸實而有創意的研究方法,以臺藝大在臺灣藝術史上的地位,這樣的取樣研究,絕對有代表性,這本著作絕非只是點選臺藝大校園的藝術收藏而已,應該有更具延伸性的研究潛能和提出問題討論的企圖,施教授曾在通識教育中心及藝教所開過與此相關的課程,她關心校園公共藝術的景觀功能與隱藏式的美學教育,畢竟課堂不只是教室,推而擴及校園、社區,以及更外圍的大社會,都是我們的大教室,而日日夜夜沉浸其間的芸芸學子,校園社區的影響恐怕不輸給教室的知識傳授,這也是施教授本書隱含的主題:校園景觀規劃能否創造該校的美學文化?創造一種屬於該校特有的美學品味?
以臺藝大而言,它有結構最完整的藝術科系與學院,也有臺灣最早成立的雕塑學系,名家輩出,幾乎是一部具體而微的臺灣雕塑史,而成名的校友也都不吝於捐贈自己的作品於母校,因此收藏之豐富絕非一般大學可望其項背,我們在校園走一圈,就好像翻開一頁臺灣的雕塑史;臺藝大的校地狹小,但據施教授的統計:校本部(未包括北側校區與文創園區) 即有十三件陳列於室外的公共藝術作品,包含謝棟樑、丘雲、何恆雄、許禮憲、許維中、郭清治、張子隆、葉振滄、李光裕、菲利浦•金(Phillip King)和松本薰(Kaoru Matsumoto)等名家,尚未包括師生或藝術家的集體創作,以及文創園區如劉柏村、林文德等重要雕塑家的作品。在這些雕塑作品中,有具象式的,有抽象式的,也有介乎二者之間,具有轉型代表性的創作,亦不乏現代性強烈如極簡主義派的作品,在所嘗試的媒材,石雕、銅鑄、不鏽鋼、陶瓷等均包含其中,木雕則存置於藝術館、圖書館及各室內公共空間;所有在這裡出現的藝術家,除了許多國內的名家外,還有外國雕塑家如與亨利•摩爾(Henry S•Moore)關係密切的英國國寶級藝術家菲利浦•金以及日本著名的動力藝術家松本薰等,菲利浦•金是國際公認的雕塑大師,臺藝大有他的作品十分不容易,值得一提。
這本書的出版,可以預期對臺灣雕塑史的研究以及對臺藝大將會有貢獻,以臺藝大而言,學校近年來大力整修校園,又增加了北側校地與文創園區,正是重新思考如何定位與營造校園環境美學的時刻,學校雖設有景觀規劃小組,但對於細部的校園環境美學教育卻尚未完善落實,學生們對於校內有這麼多傑出的雕塑作品也未能仔細欣賞與理解,當我聽見學生把張子隆的作品《眺》暱稱為大屁股,雖然感到有趣,卻也為他們未能體會作品中簡化的力道,以及「以部分喻全體」這種「轉喻」(metonymy)的概念,而感到些許遺憾;在某一個溫暖的早晨,當我看到幾隻小鳥在丘雲教授作品《站立的少女》的掌心及身上跳躍時,起落有緻,十分優美,不禁讓我聯想起詩人鄭愁予的詩句:小鳥跳響枝頭/如琴鍵的起落/,我想如何營造一種氛圍,使徜徉其間的學子能產生詩意的藝術感動,應該是未來不只是臺藝大,也是所有大學校園要思考的課題,畢竟美感是一種判斷力與素養,要在環境中不斷地刺激,才能活化這種能力,校園作為一種教學的場域,尤其是藝術教育,絕不能局限於教室內,藝術智能應該也是一種必須實踐的「默會知識」(tacit knowledge)。
人文學院的老同事施慧美老師,最近將要出版的這本大作請我幫忙推薦寫序,我除了倍覺榮幸之外,也一則以懼,一則以喜;擔心的是個人所學不同,無法深入體會,但也因可先讀為快,而至感到欣喜,況且我們均屬臺藝大的成員,有關心此論題的責任,義不容辭,故不揣淺陋聊添數語,為學校進言也為好友慶賀,當然,最希望的是關心此論題的學界朋友能加入研究討論,能有更多的相關著作問世,以利提升藝術教育與公共藝術的素質,此應為施教授和我的共同期望。


趙慶河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前圖書館長

施慧美 副教授

學歷
澳洲臥龍崗大學藝術史博士

經歷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暨藝術與人文教學研究所專任副教授(1998.02~迄今)
國立歷史博物館助理編輯(1996.06∼1998.02)

專業領域
藝術學、藝術創作與批評、藝術概論、臺灣民間藝術、日本藝術、當代藝術

前言

第一章 公共藝術與校園公共藝術
一、公共空間與公共藝術
二、公共藝術的起源
三、臺灣公共藝術的開啟與政策執行
四、臺灣公共藝術的法令修正
五、公共藝術的設置目的與功能
六、公共藝術的類別與表現形式
七、校園公共藝術
八、藝術欣賞與鑑賞
九、如何欣賞公共藝術

第二章 臺藝大與臺灣現代雕塑發展
一、臺灣西洋雕塑的萌芽
二、戰後初期臺灣雕塑的發展
三、西方現代思潮的影響與藝專雕塑科的成立
四、1970年代現代思潮影響下臺灣的雕塑發展
五、戒嚴末期臺灣雕塑藝術的發展
六、藝專畢業生的留學潮與本土雕塑家
七、1990年代臺灣的雕塑發展
八、小結

第三章 臺藝大校園公共藝術
一、臺藝大校園公共藝術品的界定
二、臺藝大校園公共藝術的設置
三、作品來源

第四章 臺藝大校園公共藝術作品欣賞
一、臺藝大師生共同合作創作的作品
二、臺藝大戶外公共藝術作品

第五章 結語與建議
一、結語
二、建議

參考書目
附錄

熟能聲巧:健康
的歌唱發聲方式
無窮的瞬間:臺
灣當代女性藝術
2003-20
23
走進弓道的世界
臺灣傳統建築裝
飾─交趾陶的韶
光年華
木藝安全輔具設
計與應用之創新

復刻̶
6;再生
鋼琴•合作─理
論與實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