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教學理論與實務─原來繪本的「美」在「這裡」
作  者╱
張嘉真
出版社別╱
五南
書  系╱
現代文學系列
出版日期╱
2019/03/07   (1版 1刷)
  
即日起五南舊官網僅提供書籍查詢,如欲購書,請至五南新官網 https://www.wunan.com.tw/
I  S  B  N ╱
978-957-763-233-3
書  號╱
1XFX
頁  數╱
208
開  數╱
20K
定  價╱
280 (特價 221)

※書籍推薦人
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副教授 李崗
※推薦文
【推薦序】                         原來,美在這裡!

讓孩子進入繪本的世界,享受美的遊戲。—李崗

許多小學老師曾與我分享一個教學小秘訣:因為自己不是一個很會說故事的人,所以常使用繪本作為各類課程的輔助教材,通常學生反應都不錯。同時他們還向我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當初在學校修習教育學分的時候,從來沒有老師講授繪本教學的理論與方法。

這的確是一個好問題!我國從事師資培育工作的大學教授,通常習慣各自處理負責的科目,例如國語文教材教法由中文學者授課,教學原理由教育學者授課,兩者之間很少彼此聯繫互相配合,繪本不是正式的上課用書,實在沒有必要花太多時間處理,學生自己要練習融會貫通。

根據我個人經驗的觀察,目前國內教育學界對繪本的關注,大致可以分為三種類型:一是基於閱讀理解的心理學角度,主張閱讀策略的有效學習;二是基於特定議題的教育學角度,設計繪本內容的討論與反思;三是基於親子關係的輔導學角度,提倡親子共讀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以上三種操作模式,大都偏重繪本的工具價值,卻甚少貼近其本質價值。第一種情形,教師之所以選擇繪本,只是因為這種文本形式,適合年齡較小的兒童閱讀。第二種和第三種情形,則有不少家長甚至學校老師,習慣透過繪本向兒童講道理,以為是「寓教於樂」,殊不知這樣的作法,不僅違反教育原理,也無法達成預期的目的。

換句話說,成人或許能「閱讀」繪本的「文字」,但是不一定能「欣賞」繪本的「風格」,更遑論進而「設計」繪本的「教學」。由於國內長期忽略美育師資的專業培育,即便是領有證照的合格教師,通常只會根據預設的教學主題選擇教材,很少細心觀察學生是否在教學活動中產生美感經驗。

相形之下,我所認識的張美鈴教授,不僅教學經驗豐富,語文基礎紮實,其筆調平易近人,方法更是獨創一格。舉例而言,有關兒童閱讀能力的發展,她重視基礎性、解碼性、意義性、分析性、批判性等五種困境的特徵及其突破策略,正是多年從事實務工作的最佳例證。又如,全書隨處可見的師生互動,她總是靈活穿梭於教學原則與文本脈絡之間,展現出一次又一次的美學思考,以及綜合各家之言的美育實踐。

因此,《繪本美感教學》這本書的出版,我相信可以讓更多的大人看見,原來繪本的「美」在「這裡」,原來繪本可以這樣「教」、這樣「讀」。


李   崗
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副教授

張嘉真
現任:美國索非亞大學 超個人精神心理研究所 教授
   大陸地區 作家私塾學堂 覺智教育創辦人暨魔課師
曾任:山東魯東大學 心理與教育學院 客座講學
   台灣華梵大學 人文教育中心 兼任講師
學歷:國立東華大學 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 博士研究
專長:語文教育寫作心療 
專欄:作文批改專欄 特殊教育專欄 親子教育專攔 語文教育專欄
著作:生活作文叢書《豆豆學說話》《寫詩寫情》《說得有理》
   《書蟲讀書會,書蟲啃光我的書》《說話與作文教學》
   《作文障礙與說話治療》《作文障礙與敘事治療》《安徒生童話改寫》
得獎:兩次榮獲行政院新聞局優良讀物獎
   台北市教育學會 教育有成獎

教學篇(一)──繪本導讀的困境突破
壹、閱讀學習說故事的重要
貳、繪本階層性學習的計畫
叁、有意義性學習活動設計
肆,故事鷹架學習教學應用
伍、看!這個孩子學習故事
陸、故事溝通理解我生氣了
柒、教學把握寓言訊息處理
捌、導讀從語意提問、感知
玖、教材圖文設計的簡與繁
拾、由意象聯結感受聲情美

教學篇(二)──繪本藝術美的教與學
壹、繪本藝術美創作分析
貳、讀出文本的深層意義
叁、故事意境美轉化技巧
肆、故事的語言動感立體
伍、故事觀察體驗生活美
陸、理性推理讀出領悟感
柒、故事看懂自己的情緒
捌、故事案例討論與思維
玖、說感覺轉為討論敘事
拾、創造性閱讀生活美感                           

教學篇(三)──青少年繪本導讀範例
壹、一齣舞臺劇看見美感
貳、讀傳記文學的另一章
叁、圖象思維與自我詮釋
肆、做觀察學習的示範者

精彩漢語:中級
漢語教材(B1
-B2)(第三
冊)(法語版)
CHINOIS
SANS F
RONTI&E
grave;R
ES (3)
Chinois
interm
é
;diaire
(隨書附線上聽
力QR Cod
e)
文學裡的人生管

神明社會論:集
體福祉與靈性的
象徵
會考作文拿高分
,看這本就對了

應用中文
台語字音字形一
點訣




導讀–繪本美感教學
一、我想改變還想改變什麼
看膩了學生作文「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又無力改變大環境教育狀況,發呆想想看我能教甚麼?當年我提出「教生活作文」並且將書稿大綱寫好,請林政華教授指教,林教授熱心推薦給出版社,結果以兒童自學,生活作文叢書,連續獲得行政院新聞局優良讀物獎,林教授的簽條寫於81年1月24日,置於書桌一角多年,字跡退色。這麼多年我默默關注兒童寫作素養,作文內容確實已經非常生活化了,但是讀起來還是缺少了美感。
我總想改變點什麼,我改變老師在黑板上,擬大綱寫大意的教學,學生可以用自己的生活經驗以筆代口寫作;我想改變學童為寫作而寫作的痛苦,想從語文教育由閱讀導入寫作,懂文藝心理學輔導學生發展健康心理,我進行寫作心療教學,想告訴教學者怎麼教,我得到一句有趣的話「作文都不會教了還教心療,上帝也瘋狂!」結果我在網路課程實踐了,兒童寫出有文學味的童詩和散文,美極了!兒童的文學由兒童自己創作,兒童純真的作品我愛不釋手,兒童從寫作獲得自信快樂學習,家長捷報喜樂兒童寫作的成果,這種感覺美得有點飄飄然。
我想改變兒童天馬行空自編故事空洞的想像,帶領兒童解讀繪本故事,看見繪本美的設計造型與對話的思考,我總是以繪本教看圖說話,教學童走進畫家的心理,想像自己在畫境裡的感覺,怎麼表達自心在畫境裡的美感?有時也教兒童用同理心感受故事角色生活情境的遭遇。繪本故事就像一個寫實的世界,兒童在繪本故事的世界學習看見美、想像美、創造美的語境。結果兒童的作品,讓成人不敢置信小學一年級,為什麼能編有文學性的童話。我愛上會想像會說有結構有趣童話的兒童,在網路課堂遠距教學互動,有時我會和兒童說說自編的故事,在聽來自不同區域的兒童,說獨創故事是一件美妙的事,這是每週忙完教學最為享受的美感經驗。
我想改變懂心理學的成人,等待當事人前來諮詢的舊思維,重新有預防與成長的輔導觀念,看見繪本的力量,以繪本故事為媒材接近兒童,主動關注兒童心理的需要,介入語文發展遲緩兒童,進行閱讀輔導,讓沒有辦法與我一起在課堂學習的兒童,能更早經由圖書療法發展語文力,結果我開班培養懂心理也擔任語文教學的導讀師,完成我多年語文教育跨心理學統整教學,讓兒童在閱讀與寫作課程體驗美的夢想,將這門課稱為繪本美感教學。我想改變,還想改變什麼…?想告訴讀者我的改變,證明不要怕改變,改變可以實踐夢想,改變才有教育熱忱。教育改革,課程改革,都從教學的老師自我改變做起。
二、簡介西方圖書療法的研究報告
圖書療法(bibliotherapy)由圖書與治療兩個詞所組合,用圖書治療身體的疾病,廣泛的含意是以圖書治療身體的、行為的、發展的、心理的一個過程,簡言之是應用書籍的討論處理許多不同的問題。早期為圖書館員和老師作為工具而使用,並且由教育家David Russell&Caroline Shrodes 研究並認可相關的觀念,他們把圖書療法描述為一種過程,在臨床研究發現讀者和書籍交互作用,圖書療法是一種評價人格和觀察個體適應與成長狀況的有效工具。
幾年後Patricia Cianciolo 以非臨床性的研究,觀察書籍對兒童的幫助,鑑別出圖書對兒童有積極助益,尤其是教育和學習這兩方面,圖書增進人類行為及所關心的領域知識,協助兒童逐漸理解「自我治療」的意義,懂得有些問題需要從內在尋找答案,圖書可以擴展自我的需要,找到自身以外的興趣,用故事還可以解除心中意識的問題,因為從故事看見別人的問題時,更容易討論問題,澄清與洞見自己的問題與困境,所以主張圖書療法是建立在這些事實基礎上,透過對書中人物的認同認識自己。
  圖書療法有幾個重要關鍵,第一個是在閱讀符號的時候,將自己與書中的角色相互認同而聯繫,其次是在與故事主角在相似的問題上,經認同釋放出同樣問題的情緒,最後是因為觀察與認識故事主角處理情緒,可以有更好的方法領悟,認識自己處理某一個問題的行為的情緒。兒童經常在面對一個自己無法解的問題時,感到孤獨和焦慮,從故事閱讀認識這個世界,自己不是唯一有此問題的人,可以減輕孤獨和焦慮感,對於他人的心理與行為可以激發同理心,從故事看見自己與他人有哪些一樣的價值,哪些行為不適合社會需求,可以理性的判斷和選擇。
(WALTER SAWYER 與DIANA E COMER 合著)如何將閱讀轉化成有效的讀書療法?
三、筆者圖書療法教學研究報告
圖書療法鼓勵以討論替代講述,具體教學實踐,仍有賴於不同領域的研究,在語文教育和心理學領域,坊間繪本說故事的推廣比比皆是,用繪本於心理學的早期療育機構,還有在特殊教育的學術研究,都已經成果斐然,在藝術表達性治療也非首例,但是藉由繪本藝術為閱讀與寫作並作心理輔導課程媒介,用美感教學要治心與啟智,強調語文教學和心理輔導的整合,重視美感教學的意義,以文學敘事心療為課目名稱,筆者始於2006年在北京,以圖書療法開啟兒童早期療育工作坊。參與對象初期為醫生、大學相關課程教師、心理學工作者,後續在武漢、蘇州、廣州,以翻轉家庭語文教育為題,參與者有父母、幼教老師、故事姐姐。
在工作坊結束後具體指導實踐圖書療法,是參與研習心理治療師,回單位以後各以主題方式報告個案狀況展開實踐討論,有以《青春期情緒困擾與敘事治療》從情緒和敘事的關係作理論與個案說明,有以《沙盤遊戲與敘事治療》輔導F過程,說:「心理學家認為說故事可以改變自己,因為我們可以再重新敘述自己的故事,甚至在一個不是自己的故事中,發現新的角度、產生新的態度,從而產生新的重建力量。簡單的說,好的故事可以產生洞察力,或者使得那些本來只有模模糊糊的感覺與生命力得以彰顯出來。」還有以《學習困難與敘事治療》為題記錄十二歲小涵,語文發展遲緩的現象,有一位以《自閉兒童與敘事治療》為教學主題實踐,我向他說明故事導入的教學,循序漸進建立兒童自信心的過程,這個案例在當時屢次指導調整教學,我的第一手資料記錄較完整,並且可見其成果,所以作了整理:
(一)、個案說明
小吉,男,14歲,剛升上中學二年級,早期診斷為自閉症。七歲開始說話,現在語文能力是小學三年級水平,為人沉默寡言,選擇性回應問題,高興時便回答,表現很有性格;喜歡繪畫、唱歌、歷史、地理,他在想像或假設方面存在困難。
(二)、上課行為表現:
在沒有問話也沒有任何表示下,便自行坐一旁,狀若沉思;當老師叫他上課時,蕭灑地回答:好。對非言語交流方面理解困難。
(三)、行為成因分析
他較喜歡獨處,對外界人或事物不感興趣,不喜歡聽從別人的指示,又或做出不適合當時情境的行為,明明有個人喜好,愛做便做不喜歡就不做。
(四)、教學方法策略
1、影片欣賞
小吉的學習管道多半偏重視覺或聽覺。以故事形式是自閉症孩子學習的優勢,配合多媒體方式呈現,能夠利用視覺線索,協助小吉將故事中快速的將信息具體化,以增進他的社會理解能力。
2、角色扮演「做個歷史老師」
小吉喜歡一些井然有序的方法,更喜歡一些可預策的鼓勵,而「歷史老師」獎勵計劃,正能應他在這方面的特性,塑造他的良好行為。以小吉的特長引發敘事的情感體驗,促使迅速理解教學內容。
3朗讀範文
小吉很少通過語言來表達自己的需要、情感和抽象觀念。通過朗讀範文抽取某些句子中抽象的含義做記憶,用較簡單的形式儲存在記憶裡。
(五)、教學效果
1、小吉通過角色扮演提高想像與自信心。
2、影片賞析明白如何分辨是非和控制情緒。
3、朗讀範文找到學習樂趣。

(未完,詳請見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