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籍推薦人 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副教授 李崗
|
※推薦文 【推薦序】 原來,美在這裡!
讓孩子進入繪本的世界,享受美的遊戲。—李崗
許多小學老師曾與我分享一個教學小秘訣:因為自己不是一個很會說故事的人,所以常使用繪本作為各類課程的輔助教材,通常學生反應都不錯。同時他們還向我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當初在學校修習教育學分的時候,從來沒有老師講授繪本教學的理論與方法。
這的確是一個好問題!我國從事師資培育工作的大學教授,通常習慣各自處理負責的科目,例如國語文教材教法由中文學者授課,教學原理由教育學者授課,兩者之間很少彼此聯繫互相配合,繪本不是正式的上課用書,實在沒有必要花太多時間處理,學生自己要練習融會貫通。
根據我個人經驗的觀察,目前國內教育學界對繪本的關注,大致可以分為三種類型:一是基於閱讀理解的心理學角度,主張閱讀策略的有效學習;二是基於特定議題的教育學角度,設計繪本內容的討論與反思;三是基於親子關係的輔導學角度,提倡親子共讀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以上三種操作模式,大都偏重繪本的工具價值,卻甚少貼近其本質價值。第一種情形,教師之所以選擇繪本,只是因為這種文本形式,適合年齡較小的兒童閱讀。第二種和第三種情形,則有不少家長甚至學校老師,習慣透過繪本向兒童講道理,以為是「寓教於樂」,殊不知這樣的作法,不僅違反教育原理,也無法達成預期的目的。
換句話說,成人或許能「閱讀」繪本的「文字」,但是不一定能「欣賞」繪本的「風格」,更遑論進而「設計」繪本的「教學」。由於國內長期忽略美育師資的專業培育,即便是領有證照的合格教師,通常只會根據預設的教學主題選擇教材,很少細心觀察學生是否在教學活動中產生美感經驗。
相形之下,我所認識的張美鈴教授,不僅教學經驗豐富,語文基礎紮實,其筆調平易近人,方法更是獨創一格。舉例而言,有關兒童閱讀能力的發展,她重視基礎性、解碼性、意義性、分析性、批判性等五種困境的特徵及其突破策略,正是多年從事實務工作的最佳例證。又如,全書隨處可見的師生互動,她總是靈活穿梭於教學原則與文本脈絡之間,展現出一次又一次的美學思考,以及綜合各家之言的美育實踐。
因此,《繪本美感教學》這本書的出版,我相信可以讓更多的大人看見,原來繪本的「美」在「這裡」,原來繪本可以這樣「教」、這樣「讀」。
李 崗 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副教授
|
 張嘉真 現任:美國索非亞大學 超個人精神心理研究所 教授 大陸地區 作家私塾學堂 覺智教育創辦人暨魔課師 曾任:山東魯東大學 心理與教育學院 客座講學 台灣華梵大學 人文教育中心 兼任講師 學歷:國立東華大學 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 博士研究 專長:語文教育寫作心療 專欄:作文批改專欄 特殊教育專欄 親子教育專攔 語文教育專欄 著作:生活作文叢書《豆豆學說話》《寫詩寫情》《說得有理》 《書蟲讀書會,書蟲啃光我的書》《說話與作文教學》 《作文障礙與說話治療》《作文障礙與敘事治療》《安徒生童話改寫》 得獎:兩次榮獲行政院新聞局優良讀物獎 台北市教育學會 教育有成獎
|
教學篇(一)──繪本導讀的困境突破 壹、閱讀學習說故事的重要 貳、繪本階層性學習的計畫 叁、有意義性學習活動設計 肆,故事鷹架學習教學應用 伍、看!這個孩子學習故事 陸、故事溝通理解我生氣了 柒、教學把握寓言訊息處理 捌、導讀從語意提問、感知 玖、教材圖文設計的簡與繁 拾、由意象聯結感受聲情美
教學篇(二)──繪本藝術美的教與學 壹、繪本藝術美創作分析 貳、讀出文本的深層意義 叁、故事意境美轉化技巧 肆、故事的語言動感立體 伍、故事觀察體驗生活美 陸、理性推理讀出領悟感 柒、故事看懂自己的情緒 捌、故事案例討論與思維 玖、說感覺轉為討論敘事 拾、創造性閱讀生活美感
教學篇(三)──青少年繪本導讀範例 壹、一齣舞臺劇看見美感 貳、讀傳記文學的另一章 叁、圖象思維與自我詮釋 肆、做觀察學習的示範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