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者團體藝術治療:失智症的介入與預防活動手冊
作  者╱
林端容
出版社別╱
五南
出版日期╱
2021/12/22   (2版 1刷)
  
即日起五南舊官網僅提供書籍查詢,如欲購書,請至五南新官網 https://www.wunan.com.tw/
I  S  B  N ╱
978-986-522-704-3
書  號╱
1B0G
頁  數╱
168
開  數╱
20K
定  價╱
380 (特價 300)
教學資源╱
投影片((外加))



鑒於臺灣步入高齡化社會,銀髮族能維持自我照顧與保持身心理健康乃是刻不容緩之任務,而藝術治療是以一種最人性化與自主性的方式,提供銀髮族發揮本身具有的能力與持續開發內在潛能的療癒途徑,藝術治療也是最溫和與親切的身心療癒的過程,能克服身心障礙或無法完全以口語表達的障礙和侷限。
本書是結合理論與實務的銀髮族藝術治療,作者以一位專業藝術治療師角色,經過3年在長期照顧(長照)機構的經驗證實的成效。舉凡身心障礙和失智風險的長者在參與多元設計的藝術治療活動之後,能提升身心靈能量,心態變得積極開朗並且樂意面對身心缺陷、積極復健並勇於追尋生活目標。
期望藉著本書的分享,能提升社會大眾與專業人士對銀髮族之藝術治療的目的、認知、介入與運用技巧,習得如何幫助自己和銀髮的長輩們。
※推薦文
推薦序
林端容老師為人和善,熱心公益,懷抱理想與熱忱,老師於民國103年11月1日起志願至本機構為長輩進行藝術治療,本機構長輩在參與藝術治療後,原本逐漸退化、退縮、封閉的婆婆,心情變得開朗、愉悅,對生命重新燃起希望,臉上開始有笑容、願意接觸人群,對生命重新有了動力和希望,且積極接受復健治療。另一對失智長輩(夫妻)透過藝術治療,失智的伯伯情緒逐漸穩定,彼此互相扶持、關愛,互動更加緊密,更讓我感動的是,原來不太關心周遭環境變化的婆婆、伯伯們,經由藝術治療也能主動彼此關懷寒喧,藝術治療確實給機構長輩很大的幫助,除了舒緩失智症的症狀,更能增進人際與溝通的能力,著實正向影響他們的生命,除感謝林端容老師無私地為本機構貢獻她的專業,期望老師的專業能在長照機構生根發芽,並藉由教導更多對藝術治療有興趣的學子,為臺灣藝術治療增添新面貌,讓機構長輩生活更添意義。


林彩蓮
惠群護理之家前院長

林端容博士
學歷證照
教育哲學博士PhD和特殊教育碩士MA 畢業於英國The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major in Emotional and Behavioural Difficulties 主修情緒行為障礙,以及第二個碩士是澳洲Edith Cowan University 藝術治療碩士、大學畢業於台灣台中師範學院(現今的台中教育大學)。擔任教育工作包括:大學心理系助理教授、特殊教育和心理輔導系講師、師資培訓師、香港藝術教育教育中心藝術治療培訓師、醫院與護理之家等藝術治療師和幼兒園教師。教學經驗包括:台灣中山醫大、東海大學、朝陽科技大學、香港樹仁大學、香港教育學院和中文大學等。持有台灣大學講師證照、幼兒教師證照、澳洲紐西蘭和台灣藝術治療證照,香港亞洲心理輔導協會督導證照,中國高級心理諮詢師證照和國際中文教師證照等。

心理治療臨床與督導
臨床心理治療之藝術心理治療曾擔任英國倫敦國家醫院(心智健康)榮譽藝術治療師、香港東華醫(癌症)院藝術治療師、鄧肇堅日兼(癌症)舒緩中心藝術治療師、社區兒童(特殊教育)藝術治療師與機構諮詢師,心理輔導與治療督導與台灣惠群護理之家長者憂鬱症與失智症等藝術治療師。中國醫大兒童醫院藝術治療師、中華藝術治療學會總監、華人社區中心自閉症教師與藝術心理治療顧問與特殊兒童心理輔導與教育諮詢師、惠群護理之家藝術治療師。同時也是合格心理輔導督導和藝術治療督導,擔任大學生實習督導。

學術研究
本人出版相關書籍和文章包括:英、台跨領域專業合作之情緒行為障礙生與融合教育之研究、比較教育、精神疾病藝術治療比較研究、偏差行為輔導研究、特殊學生之藝術治療、藝術教育與藝術治療對情緒行為障礙生的介入與施行效果之比較、憂鬱症的藝術、高齡者團體藝術治療等。

感謝
推薦
前言

一、長者心智健康
二、長者的情緒與行為特徵所代表的意義
三、如何預防失智症
四、長者工作原則與技巧
五、與長者溝通的方法
六、年長者治療方式
七、藝術治療的意義
八、以人為本的藝術治療
九、藝術治療師的角色
十、多專業團隊與藝術治療
十一、藝術治療對長者的優勢
十二、個別藝術治療
十三、團體藝術治療
十四、藝術治療的安排
十五、長者團體藝術治療的內容
十六、長者團體藝術治療設計範例與過程
十七、個案研究
 個案1 比翼雙飛
 個案2 漸入佳境
 個案3 神遊意境
 個案4 回轉小孩
 個案5 雖殘不廢
 個案6 走出孤單
 個案7 逆境奮發
十八、成果與回響
參考文獻
附 錄
其他作品欣賞
活動記錄範例
簡易心智狀態問卷調查表(SPMSQ)
護理之家多專業團隊職責內容
相關資源

感覺統合
敘事研究與敘事
心理學:本土之
探索與實踐
高齡藝術與預防
失智症 : 藝
術課程活動設計
概念框架:幕後
操控思考的黑手
教堂文本對神聖
的詮釋:閾限之

團體諮商與治療
:一個嶄新的人
際─心理動力模



投影片((外加))

若要索取未隨書附送(外加)且未於此提供下載的教學資源,請詳洽業務人員(02-27055066#824)(僅提供教師使用)


一、長者心智健康
依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至民國100年臺灣地區65歲以上的老人已達2,487,893人,占總人口10.74%。106年我國高齡人口將達14%、約331萬人進入高齡社會(羅黨興等,2012)。一般而言,老人的定義是年紀超過65歲者(弘兼憲史,2013),此時也是面臨人生另一個階段的開始。年老是自然的過程,需要用正面的心態來接受與因應,才能確保銀髮族豐富與充實的生活,弘兼憲史說,能認清現實做自己就能看見快樂的人生。因此銀髮族不需要因為身體上、社會或家庭地位的改變而自卑或沮喪,反而可以用積極的心態來經營樂齡的生活,成為有影響力的人。
朱芬郁(2012)提到老年人的心理特性,包括:怕老的心理,不喜歡被稱為老人、重視養生保健亦有智慧產出、具有維持自主與獨立的心理需求、友誼的需求、追求生命意義。情緒特性有失落感、懷舊感、孤寂感、衰老感與喪偶哀傷。
心理學家艾瑞克森(Erikson, 1963)主張老年最後的心理危機為「統合」對「絕望」,前者是長者經由自省對人生的統整,若是對人生感覺滿意、有完整與成完的成就感時就能產生自尊。相反的,絕望是當長者無法統整對過去與現在的成敗時,自覺價值的低落而自我否定,甚至對未來死亡產生恐懼與絕望。因此銀髮族以積極態度經營年老生活,也是提早準備退休後的生活。例如加入志/義工幫助弱勢團體、積極樂觀心態、參加持續成長與學習課程、參加社交聚會活動和旅遊、種花種菜的田園生活、認識新朋友、保持開朗的心情、每天告訴自己很快樂、足夠的經濟支持、營養的飲食等等。衛生署(2011)提出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定期健康檢查、積極樂觀的心態、積極思想及行為、坦然接受老化安然面對逆境。這些安排可以減輕退休後的無聊所產生的焦慮感,積極而言能對身體退化產生預防機制。但有些長者未必有這些概念與做法,往往有許多長者因為身體精神的病變,由於家庭關係或經濟狀況與照顧的困難,而無法在家受到適當照顧而被安排住進護理之家或是養老院等等。因此機構式的安置乃是配合不同家庭與年長者的需求而設計與供應,其實都有正面的意義。尤其是現代化社會,大部分的子女長大進入社會後,面臨士農工商的經濟獨立階段, 也由於高知識導向與經濟壓力的關係,也必須成為雙薪家庭,處在上有父母、下有子女之下而變成夾心餅乾,因而不得不尋求照護大小的平衡之道。
年長者因為身體漸趨退化所面臨的生活變化是極大的,依據統計,目前全世界約有4,400萬名失智症者,並且以每4秒鐘新增一名的速度不斷攀升,臺灣估計也有超過19萬人罹患失智症(黃婉婷,民104,頁2)。依據失智症篩檢量表報告,有關失智症十大警訊包括以下:
1. 近期記憶力喪失以致影響工作技能。
2. 很難完成原本孰悉的家庭事務。
3. 對時間或地方的概念變差,容易走失。
4. 喪失活動力及對生活事物失去興趣。
5. 判斷力變差,警覺性降低。
6. 物品擺放錯亂。
7. 行為與情緒出現改變。
8. 有語言表達的問題,無法說出正確的名詞。
9. 抽象思考能力降低,無法思考複雜的事物。
10. 個性急遽改變。
國際失智症協會指出失智症的起因分為遺傳性與非遺傳性,前者包括年齡、家族史、唐氏症候群、血脂蛋白基因第四型(ApoE4),後者包括中年高血壓、中年膽固醇上升、高半胱胺水平上升(Homocysteine,容易罹患血栓症及心血管疾)、憂鬱症、肥胖、第二型糖尿病和腦外傷。因此預防與照顧失智症者是國家、社會、家庭與個人亟須注意與規劃養護的事。
此外,年長者在老化過程會面臨的身體問題包括:神經系統變化、皮膚系統變化、心血管系統變化、骨骼肌肉系統變化、腸胃道系統變化、呼吸系統變化、內分泌系統變化、感覺系統變化等等。心理問題包括:害怕與失落、悲傷、負疚感、孤獨、無助、憤怒、憂鬱症、自殺、阿氏失智症、妄想症、精神分裂症和焦慮等(梅陳玉蟬等,2006)。
因此保持心理健康可以從認識自己的心情開始,是否認識自己和接受轉變,以下幾個項目能幫助自我了解,每個項目可以分「時常」、「有時」和「不會」的評估,若有一項是「不會」,則表示需要調整自己的思想行為,接受退休帶來的轉變(衛生署長者健康服務,2011)。
• 我滿意現狀。
• 我會主動尋找快樂。
• 我習慣面對轉變前做好準備。
• 我與家人或朋友談心事。
• 我參加自己喜歡的活動。
• 我認為人生不同階段均有價值。
• 我會與時並進、學習新事物。
• 我努力去認識我的社區。
• 我容易與人相處。
此外,衛生署提到追求快樂人生可以帶給人幸福的感覺,以下可以做為自我快樂的檢視項目,答案因人而異。
財富:錢不是萬能、沒錢萬萬不能,但富人不一定快樂。
愛情:有親密穩定持久的伴侶能滋潤心靈,可以對抗壓力。
親情:家人相處融洽、彼此扶持能令人快樂。
社交:能交往朋友彼此分享經驗、喜、樂、哀、怒的友情,是快樂泉源。
玩樂:能參與自己喜歡的活動、對生命的控制感。
健康:健康是無價寶,有健康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宗教信仰:是心靈的寄託,可以把一切事交託自己的神。
工作成就:能發揮專業、積極參與或的成就。
其他:聰明才智和學識等等。
二、長者的情緒與行為特徵所代表的意義
一般而言,安置在療養院的長者或許會因與親人分開居住而感到沮喪、失意與孤獨,感覺像是被拋棄的氣憤或傷心,覺得子女不孝,或是自責、或是忍氣吞聲地接受安排。雖然機構裡有許多的專業人員共同照顧,吃、穿、住非常安全與方便,但情緒上也會因為與子女或親人的分離而感到缺憾。其次所面臨身體健康逐漸衰敗與退化情形,往往讓人覺得雪上加霜,對於晚年抱持悲觀的感受與想法。因此,協助其抒發情緒與建立健康積極的人生觀,也是生理照顧之時,需要關注到的精神層面。
進行長者藝術治療或是介入服務時,最好能事先了解其身心行為的特徵與原因,讓服務者本身能沉著與冷靜處理問題。而這些認知能提升服務品質,達到事半功倍之效。筆者在機構中觀察與探討的案例中,可以歸納幾種最常發生的情緒與行為特徵,包括:
• 抗拒:可能是關係的失敗將情緒轉移到對其他人的敵意與對抗,以表達對人事物的不滿。但生氣的對象並非是針對當事人。
• 氣憤:可能是角色的轉變造成自尊心受傷,轉而對身邊人的情緒反應。例如一位高高在上的主管級長者,中風之後被安置在機構中失去指揮的權力,往往是一件很難接受的事情。
• 發出怪聲:往往跟腦部疾病相關,並非長者故意吵鬧。醫護人員會將狀況轉告醫生,依據症狀開處方並投藥以控制病情。
• 喃喃自語與焦慮:可能是失智容易健忘又回到原點狀態,例如:尋找身邊重要的東西,要上廁所、要吃飯等等,此時需要一些提示物隨時提醒安撫心情,或轉移注意力。
• 強迫性或僵化行為:可能是機構式生活皆由照服員照顧生活起居,而使長者的生活變成機械化,其想法與做法也變成僵化。
• 打人:或許是腦疾病和退化因素無法控制行為,或是未竟之事的經驗想自我保護,或是被攻擊後的自衛行為等等。
• 抱怨與憂鬱:因為長期為病患所苦,無法做自己想做的事,往往產生憂鬱傾向,嚴重者有自殺傾向。
除此之外,有少數的長者能安身立命住在機構,並成為服務人群的義工,例如:協助打飯、提醒居民地板溼滑小心勿跌倒、訪客接待或是當廣播員等等。筆者遇見幾位長者心情平穩或是常常微笑,這些長者通常都有良好家人關係、常有家人探訪、或是帶他們回家團聚、外出散步與購物等等。
最近幾年失智症成為長者退休後最常發生的症狀,阿茲海默症與帕金森氏症也是腦部退化或損傷的疾病。造成失智症有許多因素,而腦部功能退化是主因,不但影響生活起居,情緒也會隨之起伏不定,症狀包括:健忘、重複語言、語言障礙、認知障礙、身體機能僵化、溝通障礙、情緒障礙、孤獨、焦慮和憂鬱等,進而造成人際關係障礙,若是沒有及時介入,身體機能退化將會更快速而導致全身無法動彈。常常有人將長者冠以「老番顛」的標籤是很不恰當的,因為當事者並不知道自己已經罹患失智症,已經是病人了啊!不應該被諷刺和取笑。
長期養護機構中的長者,包括失智症、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患者,也包括許多不同身體狀況而被安置的對象,例如糖尿病患截肢而造成肢體障礙、心臟病或伴隨高血壓病症、精神疾病、不明原因的小腦退化造成癱瘓、或是極少的身心障礙,但沒有家人照顧等,而需要專業人員照顧的族群。在生理受到退化與疾病威脅之下,有些長者的情緒和心理也被悲觀與消沉所纏繞,有些自卑、憂鬱、孤立、與世隔絕,症狀較輕的是過一天算一天,等到那天/死亡來到,或是幸運的有信仰支持與家人常常陪伴,嚴重的是自覺完全無用、生命失去意義且有自殺傾向,每個人的情緒與感受依情況差異而有所不同。專家提到人類習慣使用左腦的認知發展區,而忽略了右腦創作對情緒的平衡發展,藝術活動能幫助長者平衡二者發展,透過唱歌、跳舞、畫畫、寫字等藝術活動,能啟開樂活之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