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書使用華語撰寫,有系統地介紹語意學的知識,協助學生減少學習的障礙,有效掌握語意學的知識範疇,瞭解這個每天在生活中發生,看似抽象的語意內涵,其實是可以具體而系統性的一窺其奧祕。
本書的讀者對象為對語意學知識有興趣的學生,共分為八個章節: 第一章 介紹語意學領域涵蓋的知識範疇及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章 討論語言不同層次之語意及檢視的方法。 第三章 介紹詞彙語意的重要觀念,討論詞彙之間呈現之語意關係。 第四章 介紹指涉及意義,探討語言、概念與外在世界之映照對象的關係。 第五章 介紹指示,討論指示性語言形式與說話者所談論的外在的人事時地物的關連。 第六章 介紹名詞,討論名詞的形式、屬性及表現之不同意義。 第七章 介紹動詞,討論述語之不同類型及展現的語意及句法差異。 第八章 介紹句子層次的語意:時制、時貌及情態,討論時間語意的語言表現及說話者的態度及主觀判斷的語言表現。
|
※書籍推薦人 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 清華講座教授 連金發推薦
|
※推薦文 本書內容豐富多樣,舉凡語意學最基本核心的概念和學理都面面俱到,章節的安排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脈絡分明,讀者易於上手,樂在其中。此書共分八章,每章結尾都附有習題讓讀者有機會演練習得的知識,如有疑惑不解之處,還能隨時參閱解答。 以下就其內容做扼要的觀察,第一章意義的研究開宗明義,點出語意研究的核心議題,即符號、概念、指涉對象的三角關係,並與符號學中三個面向(指標、圖標、符號)相連結,區別話語、句子、命題,意義的理解和語境、韻律的關係。此外,還介紹了原型、範疇,涵蓋原型和外圍成分之別、框架語意等。第二章討論語意的多層性和多元性,釐清各種語意關係(如聚合、組合、搭配、共現限制)、指涉和指稱、詞彙和語法意義、詞彙、語法意義各項的區別、言外之意、預設做何解釋。第三章介紹各種詞彙語意關係,包括近義反義詞、下義詞、詞彙空缺、詞彙卡位效應、標記性、語意場、詞彙的歧義、多義詞、隱喻、轉喻。第四章論述指涉的各項問題,包括指涉表現和指涉對象之別,指涉及指涉對象、言談指標(包括定指、非定指、泛指)等。第五章專論指示,介紹交談者語意學在語境中的指示關係,包括人物、時間、空間、社會、言談、情緒指示,除了言外指示,還談到言內的照應功能(如回指、反指)。指示不只限於指示詞、代詞,還可反映於動詞,如英語的come、go。第六章專論名詞所表現的事物概念類型,著重論述可數不可數名詞之區分,提出有界性、內部組成、可數性、異質性做為認定可數性名詞的準則,並說明集合、抽象名詞的特徵、量化的概念,其中含群體、級數量化。第七章探討語意角色與述語類型,引介述語所投射的論元結構和語意角色,並觸及活動層次理論及論元變化。第八章涉及時制、時貌、情態系統,釐清時制和時貌的區別,並論及情境類型,以動態性、持續性、自然終點為準則區分狀態、活動、短促、瞬成、完結等情境,舉華語的時貌標記「了」、「著」、「過」做為佐證,末了介紹情態系統,涵蓋知識、義務、能力情態。 本書內容相當充實,表述方式精當準確,基本概念的解說、語言術語的訂定諒必都經過審慎的斟酌和裁量,同時,本書所講述的內容也頗能反映出語意學的現代思潮。這本書不只適合做大學院校人文科學的教材,一般讀者如要提升個人的人文素養也可以從中獲益,以此為基礎,說不定甚至能激發進一步深入研究的興趣。
連金發 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 清華講座教授
|
 賴惠玲
最高學歷: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語言學博士 現職: 國立政治大學英國語文學系特聘教授 經歷: 國立政治大學英國語文學系系主任 研究專長: 認知語意學、詞彙語意學、隱喻與轉喻、構式語法、語法化、應用語言學與語言教學
|
推薦序 序
第一章 意義的研究 第一節 語意研究概述 第二節 語意知識 第三節 意義的三角模型 第四節 符號的分類:指標、圖標和符號 第五節 話語、句子和命題 第六節 意義、訊息與語境 第七節 韻律和意義 第八節 類別(範疇) 第二章 語意的多層性與多元性 第一節 語意關係 第二節 指涉和指稱語意 第三節 言外之意 第四節 詞彙意義與語法意義 第五節 句子的語意 第六節 預 設 第七節 語意學vs.語用學 第三章 詞彙語意關係 第一節 近義詞 第二節 下義關係 第三節 詞彙空缺 第四節 詞彙卡位效應 第五節 反義詞 第六節 標記性 第七節 語意場學說 第八節 詞彙歧義 第九節 多義詞 第十節 概念隱喻及概念轉喻 第四章 事物概念的體現──指涉 第一節 概 論 第二節 指涉、指涉表現、指涉對象 第三節 指涉的類型 第四節 指涉對象的類型 第五節 言談指涉 第六節 指涉的轉移與歧異性 第五章 指 示 第一節 指 示 第二節 指示類型 第三節 指示與回指 第四節 英語的 Come 與 Go 第六章 事物概念的類型──名詞 第一節 概 論 第二節 分辨物件和物質 第三節 物件與物質的融合 第四節 集合名詞:多元組成的物件視作單一組成 第五節 抽象名詞:具象化事物 第六節 事物概念的量:量詞初探 第七節 總 結 第七章 語意角色與述語類型 第一節 述語及論元 第二節 語意角色 第三節 述語類型 第四節 論元的變化 第八章 時制時貌及情態系統 第一節 概 述 第二節 時 制 第三節 時 貌 第四節 情境類型 第五節 狀態情境 第六節 活動情境 第七節 短促情境 第八節 瞬成情境 第九節 完結情境 第十節 華語的時貌標記:了、著、過 第十一節 情 態
參考答案 參考書目 索 引
◎表目錄 表4-1 不定指限定詞 表4-2 專有名詞與定冠詞 表5-1 空間運作 表6-1 區別物件和物質的三項準則 表6-2 英語可數名詞與不可數名詞的語法表現 表6-3 物件與物質的分類結構 表7-1 句子的句法分析 表7-2 語意角色舉例 表8-1 五種情境類型
◎圖目錄 圖1-1 意義的三角模型 圖3-1 詞彙空缺情形 圖6-1 物件單一至多面向連續體 圖8-1 指示時間:事件時間相對說話時刻 圖8-2 複雜時間:事件時間相對參考時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