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教育的精神既在傳達一種「全人」(holistic person)的思考與理念,那麼文學的課堂理應擺脫以基礎知識灌注為主的「語文教育」,轉而以「文學教育」的深度和廣度,強化學子生命的思考與人文素養的培育。
在多年的教學歷程中,筆者們經常透過文字、影像文本的閱讀與生活實例,與學生進行生命經驗的分享交換,使其能夠在互動的對話、演練中理解,走入自我與他人的心靈進行探旅與反思,本書即是筆者們多年來在語文與文學課堂上,累積與實踐下的產物。
本書選錄了十五篇現代文學作品,每篇除了對文本進行分析、導讀外(寫作背景、原文閱讀、品味鑑賞),每一課的後半部,都設置了閱讀、寫作的應用(創意閱讀、引導寫作)與練習單元。 期使學習者能夠透過步驟化的操作及學習,深刻了解文學之美,學習透過多元、立體、深度的閱讀與思索,記錄生活與生命。
|
 王文仁 現任: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 學歷: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 經歷:國立台東專科學校通識中心專案助理教授、國立東華大學中文系博士後研究員、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通識中心特別助理、「創世紀詩社」同仁。 獲獎:東海文學獎、南瀛文學獎、府城文學獎。 研究:涵括現代詩、台灣文學、近現代中國文學。 著作: 1.詩集:《搭訕主義》、《隔夜有雨》。 2.傳記散文:《那一刻,我們改變了世界》(與須文蔚等合著)。 3.論著:《現代與後現代的游移者-林燿德詩論》、《啟蒙與迷魅-近現代視野下中國文學進化史觀》、《日治時期台人畫家與作家的文藝合盟-以《台灣文藝》(1934-36)為中心的考察》等。
高詩佳 現職:語文書暢銷作家,創意作文名師。《幼獅文藝》「學測作文輕鬆學」專欄、《未來少年》「高詩佳創意作文」專欄作家。 學歷:東吳中國文學系碩士。 經歷:獲邀至全國數十所小學至大學、研究所演講、授課、師資訓練。於兩岸皆有語文著作。 著作:《滿分作文──學測、指考、統測,一本搞定!》、《讓學生不想下課的作文課》、《新古文觀止的故事:古今對照版》、《文言文閱讀素養:寓言的故事(古今對照版)》、《我在台灣教語文》系列(簡體版)……等書。
|
序 那些未完成與等待的完成:文學教育與讀寫生命 (3) 第一課 我的生日禮物/王文華 第二課 酸柚與甜瓜/周芬伶 第三課 冥思•病痛的哲學/王溢嘉 第四課 飲饌之間/徐國能 第五課 粽子的因緣/王瓊玲 第六課 我的四個假想敵/余光中 第七課 夢中歸鄉的—母親/顏崑陽 第八課 斷線/吳鈞堯 第九課 孵育小說的夢幻平原/鍾文音 第十課 願想/凌明玉 第十一課 祖靈遺忘的孩子/利格拉樂.阿女烏 第十二課 十殿閻君/阿盛 第十三課 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簡媜 第十四課 垂釣睡眠/鍾怡雯 第十五課 我在台東當嬉皮/王家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