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革命的道路上:歷史巨變下的臺灣人
作  者╱
林德政
出版社別╱
五南
書  系╱
台灣BOOK
出版日期╱
2022/12/01   (2版 1刷)
  
即日起五南舊官網僅提供書籍查詢,如欲購書,請至五南新官網 https://www.wunan.com.tw/
I  S  B  N ╱
978-626-343-489-9
書  號╱
1XAG
頁  數╱
484
開  數╱
20K
定  價╱
550



甲午戰爭後,海峽兩岸的歷史有了分歧。中國這一方逐步走向改革之路,先有戊戍變法,後有立憲運動,改革不盡如人意,革命運動應運而生,卒至辛亥革命爆發,清廷覆滅。民國成立,依舊擾攘不安,軍閥割據混戰不已,國民黨出師北伐完成統一。然中共勢力亦已興起,國共鬥爭幾無寧日,日本侵華戰爭接踵而至。在臺灣自割讓給日本後,備受日本殖民統治之苦,仁人志士回返中國者絡繹不絕,中國的各項革命運動,自辛亥革命,以迄五卅、北伐、國民革命、共產革命、抗日戰爭等,臺灣人幾乎無役不與。中國革命之路充滿荊棘,為了參與中國的革命,臺灣人流了血甚至犧牲性命,然則特殊時空背景下,臺灣人卻不完全被中國所認同,原因何在呢?本書提出並回顧歷史焦點與讀者共同思考。

林德政,1955年生,臺灣嘉義人,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博士,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教授退休,專長領域為:「中國現代史」、「民國史」、「國共戰爭與人物」、「兩岸關係史」、「台灣史」、「口述歷史採訪」、「方志研究」等。專著有:《保定軍官學校之研究》、《抗戰期間國民政府之整軍與備戰》、《光復前臺籍抗日志士在閩粵的活動》、《新港奉天宮志》、《安南區志》、《嘉義縣志•住民志》、《國際明星王玨先生演藝生涯訪談錄》、《開拓、信仰與抗日—在歷史巨變中見證臺灣歷史》、《口述歷史採訪的理論與實踐:新舊臺灣人的滄桑史》等書。

再版序
自序

引 論
一、歷史巨變下的臺灣
二、參加中國革命的臺灣人
三、臺灣人的認同抉擇

第一章 戰時中國大陸臺灣人的認同與紛爭:以親重慶國民政府的臺灣人為例
第一節 臺灣革命同盟會-推動臺灣革命運動、響應祖國抗戰、反「臺灣歸國際共管」
第二節 臺灣革命同盟會內部的紛爭與分裂
第三節 中國國民黨臺灣黨部的籌備與建立
第四節 中國國民黨臺灣黨部內部的紛爭:指控翁俊明把持黨部
第五節 紛爭平議與認同困境

第二章 揭開臺灣人參加中國革命的序幕─辛亥革命
第一節 丘逢甲的革命之路—從擁護立憲到贊助革命的生命轉折
第二節 參與革命團體
第三節 捐獻革命經費
第四節 以臺灣為革命後援基地的惠州之役
第五節 臺灣人參加辛亥革命起義

第三章 從護法到北伐
第一節 林祖密成立閩南軍,護法行動功敗垂成
第二節 臺灣熱血青年在革命聖地廣州的革命行動
第三節 革命的搖籃:臺灣學生與黃埔軍校
第四節 北伐軍先鋒:林志民、張建德組建民軍遊擊隊
第五節 哭望天涯弔偉人:臺灣人哀悼孫中山

第四章 臺灣青年參與反帝國主義運動
第一節 在革命大熔爐的上海:留學上海的臺灣青年抗日團體
第二節 上海臺灣學生聯合會與上海臺灣青年團
第三節 閩南地區臺灣學生的反帝運動
第四節 上海大學與五卅運動
第五節 在五卅運動狂潮下:打倒帝國主義、為死難烈士復仇

第五章 對共產主義的嚮往:臺灣共產黨從誕生到滅亡
第一節 前進莫斯科東方共產主義勞動大學
第二節 創建臺灣共產黨:主張「臺灣民族獨立」和「無產階級革命」
第三節 臺共的重建
第四節 中共干擾導至臺共內鬥

第六章 在國共兩黨間追尋
第一節 蔡孝乾參與中共長征
第二節 農民運動領導者李應章加入中共
第三節 延安取經:丘念台赴延安考察
第四節 丘念台在廣東成立「東區服務隊」


第七章 在抗日烽火中
第一節 臺灣志士與國民黨政府
第二節 臺灣志士與中共
第三節 臺灣人在戰場上

結論:參與中國革命者的下場

會考作文拿高分
,看這本就對了

應用中文
台語字音字形一
點訣
臺灣文學史讀本
歌仔冊&eci
rc;心適代
絕對讓你看得懂
、寫得好的會考
作文




一、 歷史巨變下的臺灣

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一書中,言其著史之目標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這句話裡的「變」(Changing),指的是變化、變遷,乃是歷史演化過程中一個重要的元素。
中國歷史上,最巨大的一個變化是「辛亥革命」,這個發生在1911年由孫中山及其革命黨人領導的革命,推翻了滿清王朝,結束了中國自秦始皇以來二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開創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從此當家做主的不再是世襲的皇帝,而是人民。
辛亥革命後,中國在表面上是民主共和,但是因為變化太快,導致骨子裡還是在專制上打轉,政治運作上一下子無法合乎民主的要求,甚至還倒退,民國成立才四年,就出現袁世凱的洪憲帝制,革命黨人當初的理想無由實現,於是孫中山在反袁之後,繼續領導護法運動,接著是改組國民黨,實行聯俄容共政策,並發動國民革命運動,謀求推翻北洋軍閥,統一全中國。
而臺灣自1684年納入清朝版圖後,原本與中國已經同一歷史命運,雖然因為地理上被臺灣海峽隔絕在海外,再加上移民社會的特性,使得臺灣有著一些中國所沒有的特質,具有和中國各省相異的特殊性,但是既然是同一國,基本上臺灣與中國在政治、經濟、文化上還是有著密切的聯結,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1895年為止。
1895年對於臺灣人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變化,因為這一年的4月17日清朝和日本簽訂「馬關條約」,臺灣和澎湖割讓給日本,從此脫離中國,變成日本的殖民地,時間長達半個世紀,其間臺灣在政治上隸屬於日本,經濟上也從和中國的依存關係轉向日本,文化上更是被迫屈從日本化。馬關條約對中國而言,是失掉一塊土地,是割地加上賠款,中國近代史上本來就是一連串的割地和賠款,割讓臺灣也不是第一次失去領土,割臺當然心痛,當然不捨,但時間一久也就淡忘;可是對臺灣而言,就大不一樣了,那意味著臺灣人從此脫離母國,得面對異民族暴虐的殖民統治,以及異文化的衝擊,壓力是直接的,時間是長久的,臺灣人民如何因應?
乙未割臺對所有臺灣人來說,是一個「歷史巨變」,臺灣面臨了空前未有的大變化,之後臺灣人被異族殖民統治,所謂殖民統治,指的是不平等的統治、被壓榨的統治,殖民地人民的地位次於殖民母國的人民,是二等國民,殖民地的法律與母國的法律不同,日本在臺灣設置總督,他可以頒佈法律,如「六三法」,根據此法對臺人予取予求,有如臺灣皇帝一般。
當年李鴻章和日本伊藤博文簽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給日本,臺灣有識之士,立即向清廷陳情,反對割臺,請求收回成命不果,臺灣人民不得已而謀求獨立,在官紳領導下於1895年5月25日成立「臺灣民主國」,以原臺灣巡撫唐景崧為總統,丘逢甲為副總統兼義軍統領。既然祖國無力保護臺灣,臺灣人只好自己來扺抗日本的入侵,民主國的年號都還是取名「永清」,表示永遠擁戴清朝,意味著祖國不要臺灣,但臺灣還是永遠愛著祖國。
臺灣人雖然明知抗拒日本是不可為的,但仍然為之,所謂「知其不可而為之」。臺灣人的民族意識,在乙未割臺一役上面,表現得淋灕盡致,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抗日史實,令人肅然起敬,感動莫名。
著名的臺灣文學家吳濁流,著作《亞細亞的孤兒》一書,書成於日治時代末期,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尾聲,當時臺灣被日本統治已經快五十年了,這本書內容所指涉的是臺灣人內心深層還是隱含著「孤兒心態」,即臺灣是被祖國的中國所遺棄的「孤兒」。
「馬關條約」第五條規定割臺後臺灣人可以自由選擇國籍,但是只有少數人有條件選擇離開臺灣回到祖國的中國,分析原因:
第一,欲回中國的人,得有相當的錢財,首先他就得有一筆相當的旅費,才能夠攜家帶眷坐船渡過臺灣海峽。
第二,幸能回到中國再進而抵達閩、粵原鄉祖籍地的臺灣人,得有更多餘的錢財購置田產,興建房舍,以便在祖籍地安家落戶,否則坐吃山空,如何生活?
總之,當時為了躲避日本殖民統治,為了國家民族意識,而選擇回到中國的臺灣人,人數是非常少的,最大的制約因素是必須擁有較大的財力,但畢竟擁有大財富者,為數甚少,即使擁有財富,也不一定認為日本統治和清朝統治有何嚴重區別。所以乙未割臺之初,選擇回到中國的臺灣人,第一類,首先是商賈巨戶,第二類是知識份子。
第一類,最著名的是「霧峰林家」以及「板橋林家」。他們是巨室,是士紳,家人也有獲得科舉功名者,如捐納或以正途取得舉人、秀才等,算是紳商合一的階層。在這一類當中,有一部份人的財富稍遜上述兩大林家,但是在地方上也可以算是富甲一方,他們在乙未一役後同樣離臺出走到中國,如著名的屏東「茄冬蕭家」。
第二類,此類大多是純粹的知識份子,擁有科舉功名,以著名的丘逢甲、許南英、施士洁三進士為代表,他們或多或少地參加了「臺灣民主國」及乙未抗日之役,事敗後選擇回到祖國原鄉。另外則有各地區的士紳,例如嘉義朴子黃鴻翔舉人家、嘉義新港林維朝秀才家等。
以上兩類,霧峰林家與板橋林家的家屬一部分定居在中國、一部分則依舊回到臺灣。三進士的丘逢甲、許南英、施士洁則定居於中國。至於其他如:茄冬蕭家的蕭光明,則是回到廣東原鄉四年之後又重返臺灣。新港林維朝秀才,也是在臺灣局勢安定後,又重返回臺灣。其中丘逢甲是父子、兄弟,幾乎是全家一起遷回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