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自我設限於西方哲學傳統, 在全球化歷程的加深中, 不同的哲學傳統將在互動和交談中更佳豐富。 由於後現代思潮的挑戰,相對主義橫行,再無任何哲學傳統能以真理的唯一代言人自居。加上全球化歷程日愈加深,世界各文化傳統彼此互動日愈密切,無論是造成文明衝突,或是促成文明交談,每一文化傳統總是必須與別的文化傳統交往,也因此跨文化哲學顯得日趨重要。 全書共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在全球化與後現代新脈絡中,討論跨文化哲學與宗教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實際進入中、西哲學與宗教的相互交談。第三部分主旨在討論多元他者中的中國哲學。第四部分以生活世界中的進取與自由為主題,返回實際的生活世界,討論中西哲學與宗教如何落實於華人的生活之中。
|
 沈清松
臺灣雲林人,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博士,民國六十九年起擔任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曾任系主任、所長與政大研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民國八十九年轉任多倫多大學哲學系與東亞學系中國思想與文化講座教授,曾任東亞學系系主任,以及魯汶大學、萊頓大學講座教授,巴黎高等社科院、維也納大學心理系、哲學系客座教授,國際中國哲學會會長、執行長等職務。
|
第一章 從比較哲學到跨文化哲學與宗教 第二章 跨文化哲學與中西經典文本詮釋原則與方法 第三章 關於文化傳輸的哲學考量 第四章 從內在超越到界域跨越─隱喻、敘事與存在 第五章 全球化與跨文化哲學亟需宇宙論述─對兩本近著的評論與省思 第六章 中國哲學文本的詮釋與英譯─以〈齊物論〉為例 第七章 大腦、情感與情意發展 第八章 從隱喻到崇高─中、法美學對話的幽徑之一 第九章 西方宗教哲學前沿問題─兼論宗教與人生 第十章 西聖遇逢東聖─當代中華新士林哲學與現代性困境的超克 第十一章 多瑪斯自然法與老子天道的會通 第十二章 上帝之知與佛智的比較研究 第十三章 現代性的探索、形成與超越─中華民國百年哲學發展 第十四章 休閒與自由─在科技產品與多元他者網絡中的論述 第十五章 自由的真諦 第十六章 從靈根自植到和諧外推 第十七章 城市之道─一個現象學與中國哲學的省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