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西方文明史
作  者╱
林立樹、蔡英文、陳炯彰
出版社別╱
五南
出版日期╱
2011/04/20   (2版 1刷)
  

若無法看見預覽文件請按此下載

即日起五南舊官網僅提供書籍查詢,如欲購書,請至五南新官網 https://www.wunan.com.tw/
I  S  B  N ╱
978-957-11-6250-8
書  號╱
1W84
頁  數╱
272
開  數╱
20K
定  價╱
320



  本書以引導學生明瞭近代人文思想、政治思潮及大眾文化,以增進對世界文化的認識;明瞭近代社會中種族、階級和兩性關係,以建立多元文化的世界觀;以及明瞭文的變遷及影響,以培養學生正確歷史思維的方法。

●林立樹
學歷:輔仁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
   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法學博士
經歷:輔仁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輔仁大學進修部歷史系系主任
著作:《美國通史》
   《世界文明史》(上)
   《世界文明史》(下)
   《高中歷史——世界文化篇》
   《高職歷史——世界文化篇》
   《近代西方文明史》(合著)
   《司徒雷登調解國共衝突的理論與實踐》
   《美國文化史》

●蔡英文
學歷:英國約克大學博士
經歷: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陳炯彰
學歷:英國雷斯汀大學博士
經歷: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授
現職:法鼓佛教學院兼任教授


第一章 世界史觀與文化的省思
第一節 古代文化的世界觀
第二節 近代歐洲世界觀的形成
第三節 近代歐洲文化的擴張

第二章 近代社會與文化的形成
第一節 從中古封建社會走向資本主義社會
第二節 工業革命時代的來臨
第三節 法國大革命的起源與發展
第四節 近代社會與文化變遷

第三章 新思潮、新國家與新社會
第一節 近代政治思潮
第二節 歐美民族國家的形成與發展
第三節 近代歐美民主政治的推進
第四節 極權政治與和平運動
第五節 亞非國家的建立與第三世界

第四章 近代科技與社會文化
第一節 金屬與非金屬原料與近代科技的發展
第二節 科學技術對近代社會文化的影響
第三節 科技與人文的對話

第五章 資訊傳播媒體的普及
第一節 報刊之發展
第二節 廣播電視的崛起與發展
第三節 通訊事業
第四節 電腦及網路傳送

第六章 日常生活與大眾文化
第一節 現代資本社會
第二節 教育普及
第三節 現代民生生活
第四節 大眾文化

第七章 人文思想與文化價值
第一節 人文思想與進步史觀
第二節 現代思潮與文化認同

第八章 世界文化的交流
第一節 多元文化的種族、階級和兩性關係
第二節 世界文化交流

附 錄
附錄一 世界九大區域表格
附錄二 圖片資料來源
附錄三 大事年表

臺灣建築史
世界文明史:前
篇─從史前時代
到前近代
超圖解世界史
臺灣音樂史
臺灣史
清代學術思想史
(上冊)




第一章 世界史觀與文化的省思

  西元一五一七年,葡萄牙的船艦駛入中國廣東,為了表示慶賀與友善,乃鳴砲示意,但是當時的中國人並不了解。此舉嚇壞了廣東人,以為蠻夷入侵。西元一五一九年西班牙船隻航行至墨西哥東南方的一個半島,當西班牙水手問及土著該地的名稱時,土著回答說:「nic athan」,意思是說:「我們不曉得你們在說什麼。」西班牙水手誤以為土著回答了他們的問題,就把nic athan當作是島嶼的名稱,從此以後,這個墨西哥的半島就被稱之為Yucatan(猶加敦)。
  自西元十五世紀以來,歐洲人陸續來到非洲、美洲、亞洲等地區,他們接觸當地人時,類似誤解,甚至衝突的例子不勝枚舉。這些誤解或衝突與文化有關。一個民族的文化經過長時間演化而形成,文化因時因地有所變遷,如有古代與現代文化的差別。同時,民族的不同也使文化呈現繁複與差別性,如有中國與歐洲文化的差異。

  西元前三千年開始,人類出現了許多不同的文化系統,如西亞、古埃及與中國華夏的文化。自此以後,各民族文化循其發展途徑,彼此之間發生交流、衝突與影響,有的文化衰微,甚至滅亡,有的保持其創造力。
  人類文化的發展複雜曲折,大致來說,經歷了兩次重大的變遷。
  第一次重大的變遷從西元前第七世紀到西元前四世紀。中國、印度、巴勒斯坦以及地中海地區的古希臘,相繼形成了燦爛的文化。
  第二次重大的變遷出現在西元十五世紀到十九世紀的歐洲。從西元第四世紀以來,蠻族入侵西羅馬帝國,使歐洲陷入了戰亂頻繁、邦國林立的時期。在這段期間,歐洲依賴基督教信仰與天主教會維持政治與文化秩序。但是,從十五世紀開始,歐洲經歷了民族國家的形成、商業城市的興起、地理大發現、文藝復興、科學革命、文化創新等重大事件,而呈現出動態發展。到十八世紀下半葉,歐洲國家,如英、法,憑藉有效的資本主義生產以及科技的進步,國富兵強,在科技與政治制度上成為歐洲其他各地區仿效的對象。
  歐洲國家輸出科技、文化與思想,衝擊了非西方世界各地的政治、社會與經濟傳統秩序。文化上也帶來了西方外來與本土世界觀的衝突。歐洲國家殖民統治孕育了「歐洲中心論」與「種族主義」兩種意識型態,影響納粹德國極權主義興起,「種族屠殺」的行為至今仍未完全消失。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亞、非地區雖然掙脫了歐洲國家的殖民統治,相繼建立獨立的民族國家。但是,殖民主義、種族主義以及民族文化與世界觀的衝突,依舊是全人類必須面對的問題。
  依照上述的觀念來看,了解人類文化與思想的演進,以及文化彼此的交往、衝突,乃構成了世界史研究的一項重要課題。在此,所謂「世界史觀」乃是解釋文化史的觀點。「文化」一詞的涵意繁複,它包含了人類在文學、藝術、音樂各方面的活動及其創造的成果,但這些創作皆蘊含人類對自然、人生與社會政治的解釋,這些解釋往往構成一種整體的世界觀,一個民族有文化創造,即有世界觀的表達。

第一節 古代文化的世界觀
  西元前三千年到西元前四百年左右,人類在兩河流域、恆河流域與地中海地區相繼發展出偉大的文化體系,從最早期的西亞文化、埃及文化與中國文化,到古希臘與羅馬的文化,它們各自建立其文化的獨特風格以及世界觀,各有其興盛與衰敗的歷史。
西亞文化與古埃及文化的世界觀
  古代文化體系顯現一共同的特徵:宗教信仰與祭祀構成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政治統治者必須結合宗教信仰與祭祀,才能有效統治,因而形成了「政教合一」的政體。在古文化發展期間,政治權貴往往是執掌祭祀的「祭司」階層,這個階層同時也塑造了該文化體系的世界觀。

  蘇美人在西亞地區建立許多城邦,在當時統治階層的觀念裡,城邦的長治久安尚必須依賴眾神的庇護。他們崇尚多神論,以為自然現象乃是眾神的化身。眾神如同人類,也有地位尊卑的分別。至高的主宰名為安奴(Anu)。眾神一年集會一次,決定某一城市的福禍。神祇的力量巨大且無法捉摸,常人只能經由祭司的祭祀,才能測度祂們的旨意,同時必須定期舉行祭典以取悅祂們。
  尼羅河地區的古埃及文化(從西元前二千五百年到西元前三十年)也建立政教合一的政體,法老王自居是神祇的化身,永生不朽,並且有權力賦予順從他的人永生;反之,侮辱與背叛他的人將遭刑法嚴懲與永恆的詛咒。在法老王易克納唐執政時(西元前一三七九年到西元前一三六二年),曾改變傳統的宗教信仰成為太陽神安唐(Aton)的崇拜,企圖建立一神論的宗教,但埃及人久習於多神教,無法接受宇宙有一真神的信仰,因而易克納唐的宗教運動功敗垂成。一神論的宗教除了相信宇宙有一真神之外,尚且強調統治者不能自稱是這一真神的化身。這種一神教的信仰要到猶太教、基督教與伊斯蘭教才出現。

中國與印度文化的世界觀
中國殷、周的華夏文化亦同樣表現出多神論與「政教合一」的觀念。跟其他古文化不同的是,華夏文化以祖先祭祀為核心,構成宇宙秩序(天)與人間秩序(人)相連貫合一的世界觀。君王代理「天」在人間從事統治,君王經由祭祀先祖之神靈,上禱於「天」,一方面向祖先報恩,另一方面則祈求「天」的主宰與祖先神靈的庇佑。周人在西元前一千年左右進一步發展出「天命」與「德」的觀念,君王的政權由天所授與,這即是「天命」,因此君王自稱天子。為維繫「天命」於不墜,天子與統治階層必須在其治理上,表現敬天、恤民、勤政與恭儉等美德。
先秦時期,儒家把這種宗教的理念轉化為以孝敬、仁愛為主導的倫理思想,並且以「中國」(指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的倫理觀與禮樂教化作為分辨文明與野蠻的標準,提出了華夏文化的天下觀,認為「天之所覆,地之所載,日月所照,霜露所墜,舟車所致,人力所通」(《中庸》)的全人類生活世界,都應遵循「中國」所建立的文化理想。儒家以孝敬、仁愛為主導的倫理觀,以及華夏文化的天下觀,構成了中國文化世界觀的要素。

毗鄰中國的印度,早期發展出來的世界觀亦是以宗教祭祀為核心,也表現多神論的宗教形式。從西元前一千五百年左右開始,形成吠陀文化與婆羅門教,到西元前第六世紀左右,佛陀承先啟後建立了佛教的系統教義,成為古印度文化的重要成就。佛教教義深奧,簡約言之,其基本教義揭櫫世界與人生乃是苦難的歷程,宗教之修行乃在於洞悉苦難之根源,進而滅絕自我的貪念、妄想與意志,甚至「無我」,以解脫生死輪迴,臻乎涅槃寂靜的安樂境界。

古希臘與古羅馬之文化世界觀
西元前一千二百年之後,印歐人建立的古希臘文化亦從多神的宗教信仰與祭祀發展而來。但是,在西元前八世紀左右,於愛琴海海域米利都(Miletus)城邦興起的「米利都學派」,掙脫宗教神話的思維方式,開始以理性探索自然的基本構成要素,並且創造了幾何學與數學以作為解釋自然物質的工具。在這種解釋下,自然乃是一個依循一定法則而運動的客觀秩序,人透過理性可以發覺這些自然律。降至西元前五世紀,蘇格拉底(西元前四七○年到西元前三九九年)承繼這種理性的世界觀,但把思考的重心轉向人本身,他說:「人若不檢驗與了解自己,生命是沒有意義的。」此關切人的倫理與政治生活的意義。柏拉圖(西元前四二八年到西元前三四八年)與亞里斯多德(西元前三八四年到西元前三二二年)承繼這種「汝當了解自己」的哲學思辯方向,探討有關人的幸福,以及良好政治體制的各種問題。他們肯定:人的德行,諸如勇氣、明智、中道是帶給人幸福生活的主要條件,而這些德行必須靠理性與知識的培育才能獲致。他們論證良好的政治秩序必須建立在「各安其位,各守其份」的正義原則上,同時靠著睿智的政治家的治理與公民的美德,此良好的政治秩序才能進一步鞏固。理性、知識與美德構成了古希臘文化之世界觀。

如果說古希臘文化的成就在於文學、哲學與藝術創作,那麼古羅馬文化的成就則表現在法律與政治的實務。羅馬法大概是古羅馬人留給歐洲人最重要的遺產。就此而言,古羅馬人不像古希臘人那麼喜好冒險、勇於創新、偏好玄想思辯。羅馬人重法務實、尊重傳統,這亦是他們的人格特質,此種特質也反映在古羅馬文化上。古羅馬人接受古希臘人理性的世界觀。但是他們把這些觀念應用在實際的生活上,就如古羅馬的兩大哲學派別斯多噶學派與伊比鳩魯學派所揭櫫的,人與自然世界基本上都是由理性所主導。正如自然界依自然律而運行,人的德行亦當如是。

基督教的世界觀
基督教的世界觀以上帝之創世(creation)為中心形成一神論的世界觀。宇宙萬物與人類皆由上帝所創造,因而具有神性。上帝造人賦予每個人尊嚴,人應以平等與愛相互對待。但依照基督教的創生神話,人類的始祖亞當與夏娃違背上帝的旨意,偷嘗了伊甸園的知識之果,而被逐出伊甸園,由此,人類有了「原罪」(original sin)。為卸除此「原罪」,人類在塵世必須經歷磨難,克制肉欲之罪惡,堅信上帝,以獲得上帝的「恩典」(grace),得到救贖。人獲得救贖的希望來自耶穌基督為人類的罪惡承擔苦難,釘死耶穌的十字架成為受難與救贖的象徵。「原罪」與「救贖」的理念使基督教將古希臘羅馬時代的「循環式之時間」觀念轉變成為「直線式時間」觀念。人從初生到死亡的過程即是得救贖的過程。人類歷史亦是如此,歷史不再是循環的,而是直線進行的歷程。人類歷史遂有其起點,即是亞當與夏娃的「原罪」與「墮落」,以及終點,即是「耶穌基督再度降臨」與「上帝最後的審判」。在歐洲中古世紀,基督教會主導歐洲人的政治與社會活動,基督教的世界觀亦是歐洲人道德與倫理觀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