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心理學》一書的內容,都是經過有關環境和行為的最新實徵研究所證實,此外,在每一章中,作者首先敘述環境心理學家目前已知的成果,然後才介紹抽象的理論問題和爭議。而且,在每一章結尾處都有專有名詞和解釋,希望這種編排方式,對讀者的閱讀能有所幫助。 本書共分十二章、第一章是對這個領域的介紹,第二章和第三章所處理的是由環境到個體的感覺訊息轉換;第四章描述當環境輸入的訊息過於極端、強烈或不尋常時,個人所感受到的壓力。第五、六、七章集中於人類的空間行為、隱私、領域性和擁擠的問題。第八、九、十章探討人為環境,以及建築物在人類生活中的重要性。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要在自然環境的脈絡中了解人類。
|
 Frank T. McAndrew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也是伊利諾州蓋爾斯堡市諾克斯學院的科妮莉亞·杜德利(Cornelia H. Dudley)心理學教授。在諾克斯,他創立了環境研究計畫,並擔任心理學系主任長達十年之久。
|
※譯者簡介
危芷芬
危芷芬 現職:臺北市立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經歷:中原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學歷: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博士
|
第一章 環境心理學簡介 第二章 環境認知 第三章 潛在環境 第四章 環境壓力 第五章 個人空間 第六章 領域性 第七章 擁擠 第八章 工作環境 第九章 學習環境 第十章 居住環境 第十一章 自然環境 第十二章 環境問題及行為對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