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歷:台大法律系法學組畢業 輔大法律研究所肄業 美國華盛頓大學法學院研究 經歷:高科技公司法務主管 中天國際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 台灣人權促進會執行委員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法曹倫理中心諮詢委員 著作:2000 「最好與最壞的時代─當代司法與人權評論」(元照出版) 2000 「看電影,學法律」(平民法律) 2000 「法庭詰問活動」(與林鈺雄教授等合著,學林出版) 2000 「刑事訴訟法改革對案」(與林山田教授等合著,學林出版) 2002 翻譯「證據法入門-美國證據法評釋及實例解說」 (“Evidence”by Arthur Best,與蔡秋明主任檢察官合譯)
|
1 「死亡•處女」──轉型正義 2 「無盡的控訴」──兒童性侵害與媒體審判 3 「軍官與魔鬼」──違法軍令與交互詰問 4 「情色風暴1997」──色情刊物的言論自由 5 「紅色角落」──共產主義的司法 6 「1996黑獄風雲」──囚犯人權 7 「親愛的,是誰讓我沉睡了」──真相與合理懷疑(reasonable doubt) 8 「以父之名」──刑求與誤判 9 「良相佐國」──宗教自由與緘默權 10 「勇者無懼」──奴隸制度與美國最高法院 11 「捍衛總動員」──證據排除法則 12 「費城」──歧視愛滋病患 13 「越過死亡線」──死刑 14 「審判終結」──消費者訴訟與懲罰性賠償 15 「魔鬼代言人」──律師倫理 16 「新12怒漢」──陪審團 17 「法網邊緣」──環保訴訟 18 「光榮之路」──軍令如山與軍法審判 評論 1 令狀主義才能保障新聞自由(駱志豪洩密案) 2 軍購弊案的突破須賴國際司法協助(拉法葉軍購弊案) 3 追訴權時效規定就是讓歹徒逍遙法外(林毅夫叛逃案) 4 《雖然他們是無辜的》書介 5 美國的陪審團指示(Jury Instructions)簡介--從證據法的觀點 6 「人與法律」書系與《打不起的官司》書介 7 李子春與檢察官倫理8 城仲模與司法倫理 9 律師不能用魔鬼的方式代言 10 律師形象與美國的律師總統 11 加強律師倫理•搶救律師形象 12 當代憲法傳奇──美國憲法第27條修正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