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重估價制度最主要的目的,除適度反映資產價值外,可增提資產之折舊、耗竭及攤折成本,避免因物價上漲造成之虛盈實稅,以增強日後重置資產能力。 本書以行政院發布之「營利事業資產重估價辦法」為主軸,連同其他法律條文、解釋令函等,就資產重估價、土地調整帳面值及資產漲價補償準備等三種重估價方式,闡述其法令與實務,並列舉實例分析計算,讓讀者可真正活用辦理資產重估價。書中另對土地增值稅的計算有詳細說明。亦特別針對商法中「資產重估增值準備」之會計處理與運用,與稅法「營利事業資產重估價辦法」之規定,列舉兩者之間的差異,可供營利事業申報所得稅時,有所遵循。
|
 學歷: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國立成功大學會計系/經歷:執業會計師、財政部財稅人員訓練所講師、國立高雄大學亞太工商管理系講師、國立台中技術學院附設空中進修學院講師、私立義守大學財務金融系講師、東南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經理/專業證照:高考會計師考試及格、證券投資分析師考試及格
|
chapter 1 資產重估價意義 chapter 2 法令規定 chapter 3 重估價名詞 chapter 4 重估價時機 chapter 5 重估資產範圍及數量 chapter 6 重估價方法 chapter 7 重估價程序 chapter 8 會計處理 chapter 9 重估價計算及會計處理實例 chapter 10 重估價效益 chapter 11 重估價方式比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