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圖解財務分析
作  者╱
王志成
出版社別╱
五南
書  系╱
超圖解系列
出版日期╱
2023/08/01   (1版 1刷)
  
即日起五南舊官網僅提供書籍查詢,如欲購書,請至五南新官網 https://www.wunan.com.tw/
I  S  B  N ╱
978-626-366-152-3
書  號╱
1G1A
頁  數╱
424
開  數╱
20K
定  價╱
500


王志成

現職
國防大學管理學院財務管理系專任副教授
國立中央大學財務金融系兼任副教授

學歷
國立臺灣大學會計學博士
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83級一般生)

國家考試
民國78年高考經濟行政人員及格
民國78年普考金融保險人員及格
民國79年高考二級金融科業務組人員及格
民國82年關務、稅務、金融乙等特考金融科外勤業務組人員及格

財金專業證照
證券分析人員(CSIA)測驗及格(108年12月)
證券高級營業員測驗及格(109年12月)
人壽保險人員測驗及格(109年)
財產保險人員測驗及格(109年)
投資型保險商品測驗及格(109年)

作者序言

會計學基礎篇

Chapter 1 會計之概念
1-1 會計學的定義與會計活動
1-2 會計資訊之使用者
1-3 會計基礎架構之建立
1-4 會計循環
1-5 會計恆等式
1-6 交易活動與會計恆等式
1-7 財務報表的格式

Chapter 2 記錄程序
2-1 會計科目與T 字帳
2-2 會計恆等式與T 字帳
2-3 借貸法則
2-4 會計恆等式的組成與借貸法則
2-5 日記簿
2-6 分類帳
2-7 過帳
2-8 記錄程序與會計循環

Chapter 3 會計科目的調整
3-1 會計期間與會計基礎
3-2 遞延項目之調整分錄
3-3 應計項目之調整分錄
3-4 調整前與調整後試算表
3-5 調整後試算表及財務報表
3-6 財務報導的基本觀念
3-7 財務報告的基本假設
3-8 財務報告的基本原則
3-9 成本限制

Chapter 4 會計循環的完成
4-1 結帳
4-2 編製結帳分錄
4-3 編製結帳後試算表
4-4 會計錯誤更正
4-5 會計循環的執行時點
4-6 分類後的資產負債表

Chapter 5 買賣業的會計處理
5-1 買賣業的綜合損益表
5-2 買賣業的存貨盤點制度
5-3 買賣業的財務報表表達

Chapter 6 存貨
6-1 存貨的分類
6-2 商品所有權的歸屬
6-3 存貨成本的認定
6-4 存貨成本認定對損益表與資產負債表的影響
6-5 存貨錯誤對損益表與資產負債表的影響
6-6 存貨估計方法

Chapter 7 現金

Chapter 8 應收款項
8-1 應收款項的重要性
8-2 應收帳款
8-3 應收票據

Chapter 9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與天然資源、無形資產
9-1 營業用資產種類
9-2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
9-3 天然資源
9-4 無形資產

Chapter 10 流動負債
10-1 負債
10-2 負債的性質
10-3 確定負債
10-4 負債準備
10-5 或有負債

Chapter 11 非流動負債
11-1 長期負債
11-2 債券的種類
11-3 應付公司債
11-4 長期應付票據
11-5 租賃負債

Chapter 12 公司會計
12-1 公司型態
12-2 股份有限公司的基本規定
12-3 股份有限公司的組織
12-4 股東權益的內容
12-5 股票交易之會計處理
12-6 庫藏股的會計處理
12-7 現金股利的會計處理
12-8 特別股股利的會計處理
12-9 股票股利之會計處理
12-10 股票分割的會計處理
12-11 保留盈餘
12-12 股東權益的內容

Chapter 13 投資
13-1 金融資產的定義
13-2 公司投資的理由
13-3 金融資產的分類
13-4 債券投資
13-5 股票投資

Chapter 14 現金流量表
14-1 現金流量表的內容
14-2 來自營業活動的現金增、減
14-3 來自投資活動的現金增、減
14-4 來自融資活動的現金增、減
14-5 不影響現金之重大交易活動
14-6 來自營業活動的淨利處理

Chapter 15 財務報表分析
15-1 財務報表分析的基本概念
15-2 比較的基礎
15-3 財務報表分析的工具
15-4 水平分析
15-5 垂直分析
15-6 比率分析
15-7 綜合損益表的組成

會計學進階篇

Chapter 16 損益兩平與財務槓桿
Chapter 17 每股盈餘與評估
Chapter 18 資本預算

本書主要參考書目

餐飲會計與內控
圖解會計學
圖解成本與管理
會計
成本與管理會計
超圖解審計學
會計學




3-1 會計期間與會計基礎

會計要記綠交易活動時需要先界定交易活動的時間,即「會計期間」,而在會計期間對「收入」與「費用」的認定方式,是採發生確認或實際收到現金(或支付現金),這稱為「會計基礎」。

一、會計期間
企業都需要定期編製財務報表,用以評估公司的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而「定期」就是指「會計期間」。以下將說明「會計期間假設」與「會計期間的劃分」:

1. 會計期間假設(time period assumption)
會計人員利用人為的方式將企業的經濟壽命劃分成許多的時間段落(即會計期間),許多企業之交易會影響超過一個以上之會計期間。

2. 會計期間的劃分
可劃分成期中期間與會計年度:
會計期間一般可定為一個月、一季或一年,一個月或一季之會計期間通常稱為期中期間(interim periods)。
若會計期間涵蓋一整年則稱為會計年度(fiscal year),大部分的企業會計年度均採行曆年制(calendar year),即1 月1 日至12 月31 日。大部分的大公司都需編製季報與年度財務報表。

二、會計基礎
會計基礎是指在會計記錄對於「收入」與「費用」認定在哪一個期間之標準,有兩種認定方式,分別是「應計基礎會計」與「現金基礎會計」。
1. 應計基礎會計(accrual-basis accounting) 下,當收入被確認已賺得時就要馬上認列(而不是收到現金時才認列收入),同時費用在發生時也應馬上認列費用(而不是在支付現金時才認列費用)。應計基礎會計是國際財務報導準則(IFRS) 所接受的。
2. 現金基礎會計(cash-basis accounting) 下,只有在收到現金時才會記錄認列收入,也僅於支付現金時才會認列費用,在現金基礎下經常是公司早已提供服務了,卻因尚未收到現金,公司就不予認列記錄。致使現金基礎下費用無法和已賺得的收入互相配合。現金基礎會計不是國際財務報導準則(IFRS) 所接受。

三、收入與費用認列
1. 收入認列原則
收入認列原則(revenue recognition principle) 是指公司應該在已履行了顧客服務或產品義務的會計期間(已經賺得該收入的期間)來認列收入。
例如:甲公司在5 月1 日銷售商品給乙公司,創造的收益稱為銷貨收入,金額為一萬元,但乙公司在7 月底才支付這筆款項給甲公司。說明:基於收入認列原則,甲公司應該在5 月1 日馬上記錄這筆銷貨收入,而不是在7 月底收到乙公司所支付的款項才記錄銷貨收入。

2. 費用認列原則
費用認列原則(expense recognition principle),也稱為配合原則(matching principle),是指公司應該在為了賺取收入時,所耗用的資產或產生的負債期間承認該費用。此原則強調的是企業所創造的收益(收入)與所支付的代價(費用),兩者應該要互相配合。

四、需要調整分錄
公司必須在會計期間結束時編製調整分錄(adjusting entries),以確保收入認列原則與費用認列原則之遵行。
透過調整分錄,可以使彙整交易資料的試算表內之各帳戶更新及完整列報。
每一筆調整分錄將包括一個損益表的帳戶和一個財務狀況表的帳戶。

五、調整分錄之類型
調整分錄可以區分為遞延項目(deferrals) 和應計項目(accruals)。
1. 遞延項目
(1) 預付費用:還沒有使用就已經先支付現金,如同權利一般,所以該會計科目列為資產。
(2) 預收收入:還沒有賺到前就已經跟對方收現金,如同欠別人一般,所以該會計科目列為負債。
2. 應計項目
(1) 應計收入:指已經賺到但尚未收到現金或記錄的收入,該會計科目列為資產。
(2) 應計費用:指已經發生但尚未支付現金或記錄的費用,該會計科目列為負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