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緣堂隨筆》是豐子愷先生的主要散文選集。 豐子愷誕生在浙江桐鄉縣的石門灣,年長後幾經遷移,於1933年在故鄉石門灣老屋的後面,建造了「緣緣堂」。並在那裡生活。文中表現了民初文人生活日常風貌,生活中的小事都能深刻地體會,也反映當時的社會現象;文字雋永,語淡意深,讀來倍感親切。
|
 豐子愷(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中國近代首屈一指的浙江散文家、畫家、文學家、美術與音樂教育家,集文學藝術天份於一身。 1927年,豐子愷皈依弘一法師,在江灣永義里的寓所舉行了儀式。豐子愷並請弘一法師為自己的住所取名。尊弘一囑,豐子愷在小方紙上寫了許多他所喜歡而可以互相搭配的文字,團成許多小紙球,撒在釋迦牟尼畫像前的供桌上,拿兩次鬮(ㄐㄧㄡ,抽取以卜可否的器具或紙條),拆開來都是「緣」字,遂名寓所為「緣緣堂」。 他的作品文章風格雍容恬靜,富有詩意;漫畫多以兒童作為題材,幽默風趣,反映社會現象。其散文《漸》、《山中避雨》等文章被臺灣教科書收錄,對臺灣學子而言並不陌生。擅長的毛筆畫備受讚譽,具很高的藝術價值。
|
剪 網 漸 立達五週年紀念感想 自 然 顏 面 兒 女 閒 居 從孩子得到的啟示 天的文學 東京某晚的事 樓 板 姓 憶兒時 華瞻的日記 阿 難 晨 夢 藝術三昧 緣 大帳簿 秋
附錄 自傳 還我緣緣堂 辭緣緣堂—避難五記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