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華語教學研究(2024年12月第二卷•總第29期)
作  者╱
台灣華語文教學學會
出版社別╱
五南
出版日期╱
2024/12/01   (1版 1刷)
  
即日起五南舊官網僅提供書籍查詢,如欲購書,請至五南新官網 https://www.wunan.com.tw/
I  S  B  N ╱
ISSN:2221-162-4
書  號╱
PD24
頁  數╱
132
開  數╱
16K
定  價╱
230



台灣華語文教學學會 發行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
A Biannual Journal published by the Association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本刊113年獲國科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補助


本刊通過國科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期刊評比,2013年至2015年收錄為臺灣人文學引文索引核心期刊(THCI Core),2016年收錄為臺灣人文學引文索引期刊(THCI)。

編輯委員會 Editorial Board

發行人(Publisher)(台灣華語文教學學會理事長)
彭妮絲(中原大學 / 臺灣)Ni-Se Peng (Chung Yuan Christian University / Taiwan)

總編輯(Editor-in-Chief)
王萸芳(高雄師範大學 / 臺灣)Yu-Fang Wang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Taiwan)

執行編輯(Executive Editor)
歐德芬(中原大學 / 臺灣)Te-Fen Ou (Chung Yuan Christian University / Taiwan)

諮詢委員(Advisory Board)(依姓名筆劃為序)
信世昌(清華大學 / 臺灣)Shih-Chang Hsin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 Taiwan)
許長謨(文藻外語大學 / 臺灣)Chang-Mo Hsu (Wenzao Ursuline University of Languages / Taiwan)
陳振宇(臺灣師範大學 / 臺灣)Jenn-Yeu Chen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 Taiwan)
陶紅印(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 美國)Hong-Yin T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 U.S.A.)
鄧守信(中原大學 / 臺灣)Shou-Hsin Teng (Chung Yuan Christian University / Taiwan)
賴明德(中原大學 / 臺灣)Ming-Te Lai (Chung Yuan Christian University / Taiwan)

編輯委員(Editorial Board)(依姓名筆劃為序)
王萸芳(高雄師範大學 / 臺灣)Yu-Fang Wang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Taiwan)
何寶璋(聖十字學院 / 美國)Baozhang He (College of the Holy Cross / U.S.A.)
李明懿(中央大學 / 臺灣)Ming-Yi Li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Taiwan)
袁博平(劍橋大學 / 英國)Boping Yuan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 U.K.)
張曼蓀(威廉大學 / 美國)Cecilia Man-Sun Chang (Williams College / U.S.A.)
陳雅芬(印第安納大學 / 美國)Yea-Fen Chen (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 / U.S.A.)
陳麗宇(臺灣師範大學 / 臺灣)Li-Yu Chen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 Taiwan)
彭妮絲(中原大學 / 臺灣)Ni-Se Peng (Chung Yuan Christian University / Taiwan)
曾金金(臺灣師範大學 / 臺灣)Chin-Chin Tseng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 Taiwan)
鄂貞君(聯合大學 / 臺灣)Chen-chun E (National United University / Taiwan)
黃沛榮(臺灣大學 / 臺灣)Pei-Jung Huang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 Taiwan)
黃麗儀(政治大學 / 臺灣)Li-Yi Huang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 Taiwan)
劉德馨(臺灣大學 / 臺灣)Te-Hsin Liu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 Taiwan)
歐德芬(中原大學 / 臺灣)Te-Fen Ou (Chung Yuan Christian University / Taiwan)
謝佳玲(臺灣師範大學 / 臺灣)Chia-Ling Hsieh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 Taiwan

助理編輯(Assistant Editor)
呂柏青 Po-Ching Lu

編輯助理(Editorial Assistant)
王悠峽 Yu-Hsia Wang

本刊通過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期刊評比,2013年至2015年收錄為臺灣人文學引文索引核心期刊(THCI Core),2016年收錄為臺灣人文學引文索引期刊(THCI)。

1.從國際漢語教學的視角看時間、空間與漢語語序/胡文澤
Time, Space, and Word Order: A Perspective from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Second Language/Wenze Hu

2.華語與事實相反如果句的心理調節功能/胡凱閔
The Psychological Regulation Function of Counterfactual Conditional (Ruguo) Sentences in Mandarin/Kai-Min Hu

3.漢語「被」字句與日語被動句的對比研究──聚焦於語法、語用及學習者偏誤分析/藤本紀子
A Contrastive Study of the Mandarin Bèi Construction and the Japanese Passive Sentence: Focusing on Syntax, Pragmatics, and Learner Errors/Noriko Fujimoto

4.臺日網路新聞語篇對比與華語教學啟示/呂柏青
A Comparative Study of Online News Discourse from Taiwan and Japan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Po-Ching Lu

臺灣華語教學研
究(2024年
6月第一卷•總
第28期)
臺灣華語教學研
究(2023年
12月第二卷•
總第27期)
臺灣華語教學研
究(2023年
6月第一卷•總
第26期)
臺灣華語教學研
究(2022年
12月第二卷•
總第25期)
臺灣華語教學研
究(2022年
6月第一卷•總
第24期)
臺灣華語教學研
究(2021年
12月第二卷•
總第23期)




從國際漢語教學的視角看時間、空間與漢語語序/胡文澤
美國海軍學院語言文化系 / 美國

摘要
  本研究著眼於國際/第二語言漢語教學的實踐,從漢語教學的角度出發,旨在以認知功能語法為理論基礎,通過文獻分析的方法,對以往的漢語語序討論重新檢討。本研究通過漢語母語者的時空概念結構來解釋漢語語序相關問題。其目的是為一線教師提供一種全新的語法見解和語序教學參考,幫助英語母語學習者理解漢語母語者如何以不同於英語的視角來感知相同的客觀世界,從而使漢語語序對學習者來說更容易理解且更具意義。
關鍵詞:時間、空間、語序、時空概念結構、時間順序原則、時空範圍原則

1.引言
  漢語語序問題長期以來是國際漢語教學1中的一大難點。從漢語本體研究的發展來看,儘管漢語語法學界針對語序問題曾經有過多次深入的探討與論述,如上世紀五十年代以呂冀平等學者為代表的「主、賓」問題討論(1956),以及北美地區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關於漢語語序的討論(Light 1979; Mei 1980; Sun and Givón 1985; Tai 1973, 1976),加上眾多漢語語法書籍、文章都對語序問題從不同側面有所涉及、探討,但是這些討論均以漢語本體研究為中心,以建構各自的語法體系框架以及描述漢語歷史演變為重點,並不涉及國際漢語教學。換言之,如何在國際漢語語法教學的過程中有效地解釋說明漢語語序問題,並未考慮。實踐中,這些研究與探討的成果並沒有為國際漢語教學的一線老師提供直接、通俗易懂、簡單明瞭的教學參考。另一方面,一些以國際漢語教學為導向的語法參考專著,如劉月華、潘文娛、故韡所著的《實用漢語語法》(2001)與楊玉玲、吳中偉的《國際漢語語法與語法教學》(2013),儘管其初衷是為華語老師提供符合漢語特點的語法描寫與說明,但從整體上看,所依據的語法描述體系卻沒有跳出漢語母語中學教育的「暫擬體系2」框架。此外,這類語法著述總體上是從漢語母語者的視角對漢語語法綜合性的結構描寫,並沒有考慮到海外各地國際漢語學習者本身母語的特點,以及不同語言背景的學習者在語言認知方面與漢語語法構成上形成的差異。在語序解釋上,只是使用與語言學習者基本生活認知毫無關聯的語法術語做出靜態的結構先後描寫,普遍缺乏語序結構與其映射的語義結構間聯繫的解釋說明。即使是近期一些海外地區國際漢語教學人士編纂的參考語法,也常常是對以往結構描寫的句型化包裝。這方面最為典型的一例就是最近北美出版的Teaching Basic ChineseGrammar (Chen et al. 2020)。該書用了兩個公式對漢語的基本靜態語序做了如
下描寫:
(1)Subject + time phrase + verb + object
(2)Time phrase + subject + verb + object
  面對大多數在地語言學習者對本族母語的語法結構術語都缺乏基本概念的情況下,很難想像這種標籤化的公式列舉對漢語學習者或一線教師能有多少實際幫助。充其量,只是起到死記硬背的提示。有鑑於此,在上述國際漢語語序教學的背景下,本文以文獻分析法(Document Analysis)3,嘗試從認知功能語法(Tai 1989)的角度,為國際漢語教學的一線教師,特別是以英語母語者為教學對象的教師提供一種簡單、易懂,並可與實際生活經驗相聯繫的漢語靜態語序描寫與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