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易理為主、象數為輔,經由《易傳》奠定基礎,以企業管理角度在各卦當中進行推論與演繹。 *靈活運用卦、爻象變化的規則,以現今通用語言,解說各卦的卦辭、各爻的爻辭,推演出其所要傳達的深遠意涵。 *簡明扼要、易懂易學,適合各個層面人士研讀。 **本書附習題與解答,請讀者至五南官網,輸入書號:1F2K即可找到下載處。
象、數為基礎,解讀《周易》的義理 《周易》內容包羅萬象,但太過抽象且艱澀不易理解,若能將歷代學者所研究心得重點歸納,並以當今社會現實情境比擬,寫出一套讓一般人容易看懂並能夠接受的理念,必然可以將古人的智慧有效傳承。 本書論述的立場是站在象、數的基礎上,然後在義理方面下工夫,即以象、數當做研究工具來解讀《周易》的義理,同時也引用許多管理學的概念,充分闡述當下經世致用與待人接物的道理。且為作者多年授課時必備講義內容,經十年反覆撰寫而成。不僅是一本可作為教材的教科書,也是您遇到問題時,尋求解決的工具書,或是休閒時與人聊天的題材。 本書適用於一般大學中文系、哲學系,還有其他與管理知識有關之科系,各縣市社大、樂齡學習中心。
|
※書籍推薦人 學者推薦 黃崇修 中央大學文學院哲學研究所 特聘教授兼所長
|
※推薦文 學者推薦 《周易繫辭下》說道:「作《易》者,其有憂患乎?」《周易繫辭上》又說道:「仁者,樂天知命故不憂」。由此觀之,孔子強調:「仁者不憂」,並讚嘆顏淵「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此間義理說明,儒家真正關心的不是君主的權力興衰,而是如何能讓人們自在快樂而不憂。孟子繼承孔子思想,一方面呼籲君子:「憂以天下,樂以天下」,一方面提倡:「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孟子用意在具體實踐「仁學」,非但人人可學且便於推廣普及。北宋理學始祖周敦頤,他在《太極圖說》中說道:「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便是融合孔孟仁義與《易傳》中正思想,嘗試提供人們在變動不居的現實環境中,尋得安定心靈的定海神針。在不以神道設教之當今社會,體會聖人之道而落實生活實踐,將是知命、造命之重要入手處。 今年九月初,「新世紀人文教育推廣協會」成立大會時,經由常務理事鍾秀芝推薦,而初識本書作者宋家興。宋先生頗有謙謙君子風範及憂樂天下之情操,精神相契,可說是世代既存之約定。宋先生早期在軍中擔任過軍事教育主管職多年,2001 年結束軍旅生涯後,便開始潛心研究《周易》,近六、七年來,在桃園、新竹地區的社會大學、樂齡中心開班授課,目前更是嘔心瀝血,將廿多年來的研究結果,整理成書並正式出版。見其精誠之至,後學當以欣喜感佩之心,樂見其成。 「新世紀人文教育推廣協會」成立宗旨,乃意識到現代人在疏離的社會現象裡,普遍存在著焦慮與不安,尤其近年人工智能AI 之快速發展,將帶領人類進入另一高速變動之不可知世界。鑑此,本會試圖透過儒道「定靜」工夫實踐之推廣,藉以提供人類邁向新世紀過程,能為自己不安之處境,尋得自我療癒之解方。本會目前正積極爭取更多有形、無形之社會資源注入,除扮演學界與社會連繫橋梁之外,亦致力將中國儒道文化之底蘊、價值、實踐等層面,透過課程、演講、研習等活動帶入社會之中。有德之家,必有樂興。宋家興先生戮力於經典活化事業,可說是本會精神之試啼先聲。 當我詳閱本書首校文稿之後,深知宋先生是以《來註易經圖解》為基礎,靈活運用卦、爻象變化的規則,並以現今通用語言,用來解說各卦的卦辭、各爻的爻辭,並推演出其所要傳達的深遠意涵。這本書適合各個層面人士研讀,我也衷心期待,宋先生能夠在本會中發揮個人所知所見,協助本會回饋社會、為廣大群眾服務的創會目標。 最後,我特別向社會大眾、學校機構,推薦這本老少咸宜、雅俗共賞的新書,它不僅是一本可以用來當作教材的教科書,也可當作您遇到問題時,尋求解決的工具書,或者把它當成一本休閒時與人聊天的題材。我建議讀者參照本書導論之建議,按其要領、順序研讀,相信經過一段時間,您將會慢慢的發覺,《易經》原來是如此的簡明扼要、易懂易學,並非一般人想像中,那麼的神秘與艱澀難懂。精誠所至,樂在其中。 中央大學文學院哲學研究所 特聘教授兼所長 桃園市新世紀人文教育推廣協會 創會理事長 中央大學人本AI 研究中心 主任 黃崇修 2023.10.10
|
 宋家興 現職: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共通核心職能講師 新竹市東區樂齡學習中心易經講師 巧爾興企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中華職能應用發展協會監事 台灣戰略研究學會監事 桃園市中華兩岸企業發展協進會顧問 學歷: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 經歷:陸軍士官學校教育長 國防大學副教育長 陸軍專科學校兼任講師 工業技術研院電光所助理工程師- 中壢易經研究學會講師 專長領域:易經基礎入門、易經的智慧與職場生活管理之應用、孫子兵法與企業管理 衝突管理與化解、職場倫理。
|
學者推薦 自序 前言 第一篇 導論 第一章 周易的結構 第二章 研讀周易的重要概念與步驟 第三章 常用術語及先備知識 第四章 常用占辭釋義 第五章 其他閱讀時應留意事項 第二篇 周易上經 第三篇 周易下經 第四篇 說卦傳 第五篇 繫辭上傳 第六篇 繫辭下傳 參考資料
|

投影片((外加))
若要索取未隨書附送(外加)且未於此提供下載的教學資源,請詳洽業務人員(02-27055066#824)(僅提供教師使用)

1F2K《周易經傳通釋》勘誤表1130309.DOCX
勘誤頁如需印出郵寄或傳真者,請洽客服:02-27055066#824

1F2K 卦與卦變0331-1_P28 圖更新.PDF
1F2K 易經-附錄-習題與解答.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