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數位轉型決勝攻略
作  者╱
張譯尹、劉逸平
出版社別╱
五南
出版日期╱
2025/04/08   (1版 1刷)
  
即日起五南舊官網僅提供書籍查詢,如欲購書,請至五南新官網 https://www.wunan.com.tw/
I  S  B  N ╱
978-626-423-321-7
書  號╱
1FAY
頁  數╱
292
開  數╱
25K
定  價╱
400
教學資源╱
投影片((外加))



不僅是導入新的科技或工具
全面解析數位轉型KNOW-HOW

打造個人虛實整合技能 × 組織敏捷度 × 企業虛實整合思維
實現全方位數位轉型

․從數位工具、團隊組織、企業策略到永續責任,完全掌握!
․以企業實例對應數位轉型階段,內容深入淺出、平易近人,為讀者解讀關鍵議題。
․探討從企業負責人、專案經理到一般員工,如何有效執行自己與企業的轉型。

【建立AI數位轉型策略思維,讓企業數位轉型自動導航】
瞬息萬變的數位時代,企業如何立足並脫穎而出?數位轉型不僅是一場技術革命,更是一場思維和策略的深刻變革。
本書針對企業整體在數位轉型上所必須要有的資源與能力,考量如何規劃與架構,同時說明企業文化與組織行為,以及每個個別員工都應隨之一起轉型的數位心態。AI數位轉型不僅是導入新的科技或工具,作者強調企業思維的改變,一種對客戶、員工、合作夥伴、社會和環境之間新關係的建立,以清楚掌握數位轉型的意義、方向和影響範圍,並提供實際的案例和建議,讓讀者能夠在自己的工作領域和組織團隊中,有效運用持續更新的AI,建立並實踐數位轉型的策略思維。

☉張譯尹
現職: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專任特聘教授
國科會管理一學門推薦國際期刊現任副主編
國科會管理一學門與管理二學門推薦期刊中山管理評論領域主編
學歷:
英國Loughborogh University, PhD
美國Harvard Business School
經歷:
國科會管理一學門審查委員
勞動部勞工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審查委員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專家諮詢委員
美國University of Colorado Spring副教授
英國Lancaster University訪問學者
榮譽:
2024 Top 2%全球頂尖科學家
科技部傑出研究獎


☉劉逸平
現職:
新光銀行企業金融部經理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兼任助理教授
學歷: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博士
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
國立臺灣大學心理系
經歷:
華南永昌、永豐金證券等券商證券研究分析10年
新光銀行、新光金控信用分析與產業趨勢研究10年以上

第0章 前言:AI數位轉型策略思維

Part 1 數位工具
第1章 從ChatGPT談起
ChatGPT橫空出世,帶來數位轉型的迫切感
ChatGPT的現況與未來
生成式AI與元宇宙
與AI對話:咒語?溝通?提示工程!
用AI數位轉型,有何不同?
結論:邁向AI數位轉型
第2章 AI工具的選擇與使用
生成式AI
選擇工具的客觀因素—以生成式AI為例
選擇AI工具的主觀因素—適合性
AI還在持續發展變化—迭代相容性
工具選擇是數位轉型的最後步驟
結論:善用數位工具,創新轉型思維
第3章 人與AI分工合作
導入AI會降低成本?
導入AI不僅提升銷售,更提升價值
「以人為本」的價值思維
AI賦能,讓員工樂於變超人
數位轉型思維:人+AI協作
結論:AI賦能員工
第4章 數位轉型的進程
步驟一:領導者的決心
步驟二:分析數位資源與能力
步驟三:策略與工作流程設計
步驟四:執行與評估
黑暗面考驗心理素質
三大關鍵因素
數位轉型的階段歷程
結論:循序漸進持續轉型

Part 2 數位組織
第5章 數位轉型工作型態
變革:工作型態改變
分析:工作環境轉變
比較:與傳統工作型態之間
調適:心態、協作,和數位能力
因應:該如何準備
挑戰,及可能的解決方案
結論:未來發展和機會
第6章 數位專案團隊
數位轉型促成專案模式
全都變成專案模式?
專案組織模式的適合度
評估專案組織的效能與影響
結論:持續改善與學習
第7章 數位學習策略
集體學習+持續學習
從人資長到學習長?!
「學習長」的任務
數位學習策略的規劃
結論:催生學習長
第8章 數位心態的養成
數位心態的重要性
數位心態的構成
數位心態的養成、調整與使用
組織團隊的數位心態
結論:數位心態是關鍵軟實力
第9章 數位人資長的第二個挑戰
數位人資長另一挑戰:招聘
專案團隊的選才
關於AI選才
一些數位負面爭議
結論:重塑人資長角色與思維

Part 3 數位策略
第10章 預測與判斷
AI提高預測準確度,突顯人類判斷價值
數位偏見與雜訊
決策者的數位責任
領導者工作也被顛覆?!
員工賦權
結論:AI是數位領導的最佳夥伴
第11章 決策與資源
數位策略決策的特色與挑戰
數位策略決策的流程與內容
數位策略資源的整合與搜尋
有效分配有資源
結論:迎向快速變化的數位趨勢
第12章 分析與見解
AI是數位轉型策略催化劑
分析能力重要性大幅提升
關於商業智慧
「企業不懂分析,無法迎接AI」?!
見解競爭力
結論:重構策略與創新流程
第13章 創新與定位
數位創新思維
創新思維的起源與續航力
數位轉型「創新的兩難」
企業定位再思考
數位商模新思維:開放性價值網絡
結論:數位領導引領變革

Part 4 數位永續
第14章 數位轉型與社會責任
數位企業與社會關懷
斜槓員工:數位時代新趨勢
職家平衡與衝突:舊議題、新挑戰
員工幸福感
結論:打造幸福數位企業
第15章 雙軸轉型:數位與綠色並進
數位與永續息息相關
對雙軸轉型較為殷切的產業
雙軸轉型也是一種矛盾思維
雙軸轉型的困難與阻礙
雙軸轉型的評估和衡量
結論:雙軸轉型已成趨勢

後記
參考資料

圖解行銷學
踏上生成式AI
自學之路:從底
層技術、程式實
作到企業應用
圖解財務管理
行銷管理實務個
案分析
運輸學
消費者行為學


投影片((外加))

若要索取未隨書附送(外加)且未於此提供下載的教學資源,請詳洽業務人員(02-27055066#824)(僅提供教師使用)


第0章 前言:AI數位轉型策略思維

  「我們公司最近導入數位轉型,買了不少資訊系統,現在很多表單都接上網路操作了呢!工作起來感覺很方便。不過限制使用ChatGPT,因為怕我們把公司資料丟上去。」
  「我們最近也在宣導說要進入數位轉型,但跟你們不一樣,不但沒提到什麼數位工具,反而要我們配合顧問公司做內部的問卷調查。我看問題都在調查我們日常工作的每個細節跟時間,還有問到是否有自動化,我很擔心是否會採購什麼AI系統取代我的工作耶!」
  「那我們公司正準備進行的數位轉型,怎麼跟你們差那麼多?我們部門只是配合公司上課受訓而已。不過課程內容好像有提到,數位轉型可能比想像中的複雜許多,也有不少的步驟跟階段呢!」
  談了這麼多年的數位轉型,現在進行到什麼階段了呢?還在思考是否要導入?在考慮要採購哪種CP值最高的軟體系統?抑或是已經嘗試過,大概已經知道怎麼回事,而正在數位的路上轉型中呢?
  那你知道什麼是數位轉型了嗎?
  如果你問AI,「什麼是數位轉型?」那麼你可能會從ChatGPT(4 Turbo/4o)得到以下類似的答案:
  數位轉型是一種讓企業或組織利用數位技術來改善或創新其業務流程、產品、服務或顧客體驗的過程,可以幫助企業或組織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收入、擴大市場、提升品牌形象或滿足客戶需求。成功的範例有:使用雲端服務來儲存和處理資料、使用社群媒體來推廣和互動、使用電子商務平台來銷售和購買、使用人工智慧或大數據來分析和預測、使用物聯網或區塊鏈來連接和保護設備等。數位轉型需要企業或組織有願景、策略、領導力、文化和能力,以及與合作夥伴和利害關係人的溝通和協調。然而,這並不是一次性的專案,而是一個持續的旅程,需要不斷地學習和適應。數位轉型是一個挑戰,也是一個機會,讓企業或組織能夠在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中保持競爭力和創新力。(ChatGPT-4 Turbo)
  又或者,Copilot 的答案是:
  數位轉型是一個很廣泛的主題,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和定義。一般來說,數位轉型是指企業利用數位技術和解決方案來改變其經營模式、流程、文化和客戶體驗,以適應市場的變化,創造更多的價值和競爭力。
  數位轉型的目的和效益可能包括:縮短流程時間,提高效率和生產力;提供深入洞察,即時制定完善決策;改善消費者體驗,增加客戶滿意度和忠誠度;探索客戶樣貌,搶攻潛在市場;創造新的商業模式,開發新產品或打入新市場;支持穩固且具競爭力的企業成長策略;強化靈活度與化解挑戰的韌性。
  數位轉型的步驟和關鍵可能包括:(1) 高層主管確定目標和策略,帶領組織文化的變革;(2) 調查現況制定計畫,分配預算整合資源;(3) 導入數位工具和平台,如雲端服務、大數據分析、物聯網、人工智慧等;(4) 帶領員工開始執行,提供培訓和支援;(5) 數據分析、優化調整,持續追蹤進度和成效。
  跟你顯示的不一樣嗎?但不可否認,講得真好!頭頭是道呢!不是嗎?雖然總是有人說,AI是正經八百胡說八道(因為所謂的幻覺),然而前面的結果是經過我們多次詢問問題並約略整理之後,看起來似乎相當言之有物哩;其中我們所特別標注的重點(AI才不會幫你標示重點),不僅與我們的定義十分相關,也是在本書中想要深入探討的部分!
  當然,只看網路的內容是無法深入了解的,這也是本書存在的重要目的。
  眾所周知的,數位轉型必然要經過數位化、數位優化,才能真正進入數位轉型;也就是企業在實務上會經歷數位工具的導入、組織流程的改造、整體企業獲利模式的重建,但是在策略思維上,卻應該順序相反。而我們確實認為,數位轉型應當從三個面向去觀察。
  首先,在面向客戶的部分,從過去必須面對面,了解實體資訊後提供滿足需求的商品服務,轉向為透過網路虛擬環境的接觸,並以數位資訊了解客戶,甚至可以主動預測需求而事先提供所需要的商品服務。
  同時,在面向內部組織部分,轉型不僅提高組織效率和效能,減少成本和浪費,更因工作定位隨之改換而得以增加創新和競爭力;除了因陸續導入各種數位技術來轉化組織流程與溝通(如:工作流程自動化),也使得管理與協作更顯優化(如:即時數據分析和決策),並在變換組織氣氛與文化為信任、負責,以及學習策略(如:知識庫和圖譜建立、學習系統與方式的突破與規劃等),都應有更多著墨,以支持企業動態適應力。
  還有不要忽略了面向合作夥伴部分,亦即在價值鏈上,狹義的來說,目標是利用數位技術,連接整合上下游供應鏈、虛實銷售管道與聯盟等,與夥伴們建立更即時的關係和信任,共創更高的客戶滿意、生態價值和獲利。廣義的來說,更需涵蓋各方利害關係人永續經營的價值,在前述對客戶、員工與高階治理、上下游供應商的友善競合之外,也能利用數位技術與客觀數據,對於碳排與環境、社會關懷,能有實質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