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素傳:積極為人類和平奔走的思想家
Bertrand Russell : The Passionate Sceptic
作  者╱
艾倫•伍德(Alan Wood)
譯  者╱
林衡哲
出版社別╱
五南
書  系╱
大家身影
出版日期╱
2022/08/01   (1版 1刷)
  
即日起五南舊官網僅提供書籍查詢,如欲購書,請至五南新官網 https://www.wunan.com.tw/
I  S  B  N ╱
978-626-317-896-0
書  號╱
1W23
頁  數╱
432
開  數╱
25K
定  價╱
500



「假如我這本書有什麼用意的話,那不過是讓人多了解一點關於這位人類史上,追求真理的先知之一的羅素的事蹟,他們這些史上稀有而英勇的人類精神的導師們,曾經鼓舞他的同類,把他們的思想向更深的真理王國邁進。」

─艾倫•伍德

在西方哲學史上,要找到比羅素更偉大的哲學家,似乎不太困難,但是要找出一位一生事蹟比羅素更多采多姿的哲學家,卻是一大難事,對於這樣一位劃時代世紀偉人的一生,任何人想真確地描繪出,似乎不是一件易事,而惟有艾倫•伍德對羅素多采多姿的一生,所作的動人畫像,才能夠使我們充分了解他的心路歷程。透過這本傳記,我們將不難了解這位二十世紀伏爾泰的心靈全貌。

艾倫•伍德(Alan Wood)
出生於澳洲,畢業於父親任職歷史教授的雪梨大學。後遠赴牛津大學攻讀哲學,是第一位成為牛津大學辯論社主席的澳洲人,並曾獲得貝里爾學院的傑金斯獎。

  年輕時代就深為羅素的作品所迷,一直是羅素的敬愛者與崇拜者。在牛津大學時期,他跟隨羅素做研究,並建立終身不渝的學術友誼,對羅素哲學具有深刻的洞察力。在完成《羅素傳》的第二年不幸英年早逝(1957年)。他另一本未完成的著作《羅素的哲學發展研究》,後來由羅素親自替他完成。

  除了擔任倫敦各大報的哲學專欄記者外,他也同時當過二戰時期阿納姆空降部隊戰地記者,在英國遠近馳名,並與夫人瑪莉.伍德合著《群島危機:海峽群島德軍攻佔史》。
※譯者簡介
林衡哲
林衡哲

本名林哲雄,台灣宜蘭人。就讀台大醫學院時,翻譯的《羅素回憶集》、《羅素傳》,催生了「新潮文庫」的誕生,引進無數世界名著,半世紀來,對台灣人文思想界影響頗大。

  旅美期間,與楊牧共同主編《新潮叢刊》,並在南加州創辦「台灣文庫」,出版無數台灣文化名著和傳記,回台後創立望春風出版社,繼續為台灣歷史和文化的出版盡一份心力。

  他也是資深樂迷,在「南加州台灣人聯合基金會」會長任內,催生浪漫派音樂大師蕭泰然三首不朽的協奏曲,並與蕭泰然合作,開創海外台灣人音樂文藝復興運動,並致力於台灣文化國際化、人文化、本土化的工作,因此有「台灣文化傳教士」的雅號。

  1997年落葉歸根後,曾任門諾醫院小兒科主任、台南市文化局長、衛生署署長顧問、台北醫學大學醫文所駐校藝術家,也曾在各大醫學院開設「醫學人文講座」。

  著有《雕出台灣文化之夢》、《開創台灣文化的新時代》、《廿世紀台灣代表性人物》、《西方音樂巨人馬勒》、《菲律賓國父──黎剎傳》、《東方浪漫派音樂大師:蕭泰然》;主編《江文也的生平與作品》、《深情的浪漫──蕭泰然音樂世界選輯》等書。

羅素序:我為何而生。
作者序
譯者序
來自各方的好評
一、花園裡的孩子
二、劍橋大學時代
三、柏林時代
四、天才的工作
五、數學與哲學
六、羅素的《描述論》
七、評論與政治
八、平靜的生活
九、劍橋與哈佛時代
十、第一次世界大戰
十一、布列克頓的犯人
十二、心的分析
十三、蘇俄之旅
十四、愉快的中國之行
十五、徹爾西區的候選人和美國的講師
十六、羅素與相對論
十七、畢肯山小學
十八、婚姻與道德
十九、著述不倦的作家
二十、和平主義與二次世界大戰
二十一、漂泊美國異邦
二十二、由反叛到受尊敬
二十三、旅澳之行
二十四、未完成的哲學
二十五、仍在不斷地工作
二十六、年輕的老人
羅素年表
羅素著作年表

臺灣建築史
世界文明史:前
篇─從史前時代
到前近代
超圖解世界史
臺灣音樂史
臺灣史
清代學術思想史
(上冊)




一、花園裡的孩子
哲學家存在的目的是提出問題,而不是問答問題,他們手頭未解決的問題越多,他們的工作使命越有意義,那些講求實際而嘲笑哲學家的人,他們可以完全忽略了這一點。雖然哲學在知識上不像科學進步得那麼快,可是要是沒有哲學家首先提醒發問,也許科學根本就無法產生,因此科學家之獲得答案,往往是因為哲學家曾經提出過疑問的關係。

在原子尚未被科學家發現之前數千年,哲學家已經在思索有關原子的事了,結果他們很可能給科學家提供如何去追尋原子的靈感。哲學家常常對一般人視之為當然的事發生疑問,然後科學家便慢慢地同意哲學家的看法:「事物的本質往往並不與它的外表一樣。」對於一般人而言,一棵樹就是一棵樹,常識就是常識,生活不過是一場枯燥無味的事實,但是有一天人類歷史上會出現一些一先驅者,首先提出一個哲學的問題──這些問題往往是不切實際而無用的問題──例如「假如沒有人在這裡看它。這棵樹尚能繼續存在嗎?要是如此的話,我又怎能知道它會如此呢?」從這位哲學家提出這個問題的那一天。哲學開始誕生了,而人類也變成了更具「自主力」的動物。

第一個提出此問題的哲學家,他的成就並不因為到現在為止尚無人能對此問題獲得完滿的解答而顯得遜色。

至於其他一些哲學的先驅們提出的問題,一旦獲得了解答,便搖身一變而成為科學的一部分或者是數學或生理學。羅素有一次曾說過這句話:「科學是你知道的是什麼?哲學是你所不知道的是什麼?」但是最優秀的頭腦仍將對至今尚未解決的問題感到有趣,因為透過哲學的眼光來看人間宇宙仍是觀察世界最迷人最刺激的方式,但對科學家而言,那不過是單調的事實──例如太陽每天早上會上升起來,但是哲學家則不同,他會忽然心血來潮地發現推理的問題,並且發問:「我怎麼會知道明天太陽將會升起?」他發現沒有人能回答他這個問題,於是他在生活上便發現了新的樂趣。

要做一個哲學家,首先他必須先脫離那日常生活的單調無味的肯定領域,同時必須經常能夠領悟宇宙與人生的神祕與美妙,換句話說,他必須終生保持小孩子般的新鮮與好奇感。

羅素在一開始學會說話之際,便開始會問一些深入的問題,實上,在他生下來之後的第三天,他的母親就描述他說:「他抬起他的頭,以一種生氣勃勃的樣子觀看周遭的事物」,雖然現在他已經是八十多歲的老人了,但是他仍然以童年的興致在觀察周遭的一切,並做不斷的探索。在他的無數疑問中,其中有很多他已經發現了答案,他輕蔑那些故意以難題來困擾自己的哲學家們,他是一個熱情的懷疑者,因為他想要做一個熱情的信仰者,他對每一件事都要發問,因為他渴望獲得正確的知識,他這樣求知的熱情簡直可以媲美某些狂熱的宗教徒對宗教的奉獻熱誠,但是像所有其他偉大的哲學先輩一樣,最後他所提出的問題總是比他能夠解決的問題要來得多,關於這點他也曾很坦白地承認他的失敗,可是正因為如此,才使他足以列入古今以來偉大的哲學家之林。

無疑的他是我們當代第一流的發問者(questioner),最初他所提出的問題是關於數學、宗教與哲學方面的領域,但是後來漸漸地擴大到關於戰爭、政治、性與教育方面的問題,他大膽的向傳統的成見挑戰,為的是使人類的思想能不斷地向前邁進,因此我們可以說要是羅素不曾來到這個世界上,那麼這個沒有羅素存在的世界與現在的世界,二者之間一定會有一段相當大的距離。

那個生下來只有三天的小孩子,以異常生氣勃勃的姿態抬頭望四周的世界,這一點強有力地證明了這孩子承襲了人類精神貴族的血統,他家的族譜在勃克(Burke)所著的一部貴族名鑑上有群細的刊載,為了節省篇幅起見,我只打算從他的曾祖父說起,他的曾祖父是貝得福特公爵(Duke of Bedford)的第六代,他跟Viscount Torrington的女兒結婚,他們的第三個兒子就是羅素的祖父,他就是英國歷史上一位跟首相約翰羅素爵士(Lord John Russell)(也就是後來第一代的羅素伯爵(Earl Russell),約翰羅素先後娶了二位太太,第一位是雷布勒史戴爾爵士(Ribblesdale)的寡婦,第二位是敏托伯爵(Earl of Minto)的女兒,第二任妻子的長男叫安伯萊Viscount Amberley,他和史坦利爵士的女兒凱特.史坦處小姐(Kate Stanley)結婚,這二位就是羅素的父母。

羅素的父親一共生了三個孫子。老大家是男的名叫法蘭克(Frank)生於一八六五年,他繼承了爵位成為第二羅素伯爵(the Second Earl Russell);第二個是女孩子名叫蕾卡(Rachel)生於一八六八年,據她的祖母說:「蕾卡是我生平所見的最可愛的小妮子」,最小的一個孩子便是本書的男主角伯特蘭.亞瑟.威廉.羅素(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他在一八七二年五月十八日晚上五點四十五分,生於靠近威河(The Wye)岸邊的一間住宅,醫生奧德蘭德(Dr. Audland)先生說:「這是一個身體很棒的孩子,三十年來我從未見過這麼大而胖的嬰兒。」凱特.安伯萊在寫信給她母親史坦利夫人時說:「嬰兒重83/4磅,21英吋高,很肥很醜,很像他的哥哥法蘭克,大家都說二個藍色的眼睛離得太遠,下巴較短,現在我的乳還算多,不過要是稍遲一點餵他時,他就會馬上生氣,大哭大叫手足齊飛,直到吃到乳為止……他也很有力氣,而醫生奧勒蘭德說:「他具有尋常的孩子們所沒有的強壯的肌肉。」

這個嬰兒應該怎樣給他命名呢?他的祖母約翰羅素夫人建議Galahad為名也許很適合,可是他的外祖母史坦利夫人向她的女兒反駁道:「請不要以Galahad這個名字使這個孩子受罪吧!」因此後來這個孩子就被命名為哲學史上永垂不朽的一個名字──伯特蘭.羅素(Bertrand Russell),除外他也繼承了祖先的爵位而成為第三位羅素伯爵。(The third Earl Russell)

所有的母親都認為他們的兒子是不平凡的,羅素一家人也都認為這個愉快而不馴的小傢伙是不平凡的,他的祖母描寫他時說:「充滿著頑皮勁兒與歡樂。」他的叔叔威廉羅素(William Russell)注意到「他有一張永遠帶著微笑的臉」;他的姑媽阿加莎.羅素(Agatha Russell)在一封信上寫道:「昨天他堅持一定要自己從書架上,將一部很厚的書取下來放在小桌子上,然後他就坐下來,把書打開來看──以一種對自己的智慧洋洋得意的態度在翻看著。」當他一歲十個月大時,他就開始會說一些簡單的字,如湯匙(Spoon),原諒(Excuse),都走了(all gone),不(don’t)等等,他也開始會分享這個貴族家庭的社會生活,有一天當勃悌(Bertie羅素的小名)正在跟他的祖父一起玩時,維多利亞女王適來他家拜訪,他的姑媽阿加莎描寫道:「他對女王做了一個很美妙的小鞠躬,他很乖,他對女王一點也沒有我想像中那種不尊敬的樣子。」

但是不久悲劇降臨到這位愉快的孩子的雙親,這股悲劇的愁雲,籠罩他以後整個的童年,在他生後第二年他的父親安伯萊子爵得了重病,一位不太高明的醫生診斷為癲癇症(Epilepsy);次年他的叔叔威廉也開始有點精神不正常的樣子,直到一九三二年他死時一直沒有恢復過。而這時他的哥哥法蘭克也正患了白喉症,不過法蘭克後來痊癒了,終其一生,身心都很健康,可是他的姊姊蕾卡爾當時正是六歲也感染了白喉症,照顧她的羅素的母親也得了白喉症,結果二個人都不幸死去了。

這時羅素才只有二歲,他被送到附近的農舍去寄居,以免被傳染。而羅素父親也在他妻子和女兒去世後的十八個月跟著去世了,享年只有三十三歲,當時的情形,羅素的一位家人在一封信中曾描述道:「法蘭克不停的在哭泣,因此他爸爸的手沾滿了淚水。醫生把勃悌抱上來,他的父親溫柔地吻著他說:『親愛的,我要跟你永別了』這個孩子帶著一點微笑顯得異常鎮靜。」

那時法蘭克是十歲,勃悌還不到四歲,由於年齡太小還無法充分了解到底發生了什麼,但是他靈敏的頭腦似乎已經意識到悲劇的來臨。後來他曾寫道:「我是生下來就不快樂的。」這是在他的記憶中後來的不愉快,使他完全忘記了他嬰兒時期的快樂,他尚能記憶當他五歲時,他是悶悶不樂地學著計算。

羅素的父親安伯萊是一位有力的自由思想家,他曾指定二位無神論者擔任他二個兒子的保護人。但是後來他的遺囑被摒棄了,這二個孤兒在法律的決定下,由他的祖父母負責教養長大。

約翰.羅素是一位尊嚴而有威望的前任首相,他的住宅座落於里奇蒙公園(Richmond Park)內的彭布羅克(Pembroke Lodge),這所住宅是女皇的禮物,當法蘭克和勃悌到那裡時,祖父已經是八十三歲的老人了,二年後他才以八十五歲的高齡去世。羅素對他沒有多少印象,他模糊地記得祖父是一個常坐在搖椅上的一位可愛的老人,他描寫祖父時曾說:「他充滿了仁慈的快樂,喜愛小孩子,可是不大能忍受孩子們的吵鬧。」祖父死後,由法蘭克繼承了爵位,因此對孩子的教養上最主要的影響是他們的祖母羅素夫人,有時她也叫做約翰夫人,她來自一個嚴肅的蘇格蘭長老教會的家庭,雖然外表上她是嚴肅而富有清教徒的氣息,但是他很能享受樂趣與歡笑,她比她的丈夫年輕很多,而且比她的丈夫更急進(約翰羅素比較保守的內閣同僚很怕她對丈夫的影響力,因此暗地裡替他取一個綽號叫「死顛茄」(一種植物名,學名:Atropa belladonna)。

她在七十歲時變成唯一神教派的信徒,並且支持愛爾蘭的地方自治法案,反對英國帝國主義戰爭,而震驚了當時保守的輿論。羅素和他的哥哥就在這種融合著老式的清教徒主義和進步的自由主義,以及滲和著情愛與嚴格的生活規律的方式中被教養長大,用傳統的蘇格蘭粥當早餐作為身體上的嚴格訓棘,但是有幾位德國和瑞士籍的女教師卻以自由的思想來啟迪他們的頭腦,(在這個時代,英國的自由主義人士此較喜歡德國而不喜歡法國,因為當時的法國尚在拿破崙的獨裁與軍國主義的陰影籠罩下。)因此羅素得以有機會在開始學英文之際,也學會了德文。

住在彭布羅克時,家務完全由羅素一位未婚的姑媽阿加莎和叔叔羅洛(Rollo)主持,阿加莎平時總是披著一條白色的圍巾,不管什麼天氣,她總是穿著一雙黑色絲絨的拖鞋,至於羅洛叔叔是隨便不拘禮身材矮小而有點怕羞,因此交際並不廣,他可能是第一個啟蒙羅素對科學發生興趣的人。他曾按照《聖經》的押韻以現代的手法寫過一首讚美上帝的頌詞,不過裡面引用了不少科學的詞彙,例如大氣壓力、原子和以太等,這種寫法都是淵源於他個人的獨創。

對這二個活潑的男孩子而言,這並不是一個有朝氣的家庭,傑克森先生(Anabel Jackson)寫過一本書叫《維多利亞時代的童年生活》,裡面有過這樣的描寫:「他們像幽靈似的在房子裡面或外邊跑來跑去,似乎從未感到飢餓過。」這位小時候經常到他家玩的訪客回憶說:「法蘭克常常要把他的頭髮繫到樹上去,相反的,羅素是一個比較嚴肅的小孩子,穿著一件藍色絲絨的外套,由一位莊重嚴肅的女家庭教師陪伴著,他的表現也比較仁慈溫和,不像他哥哥那樣粗野。」

這段描寫曾被二位經常到Pembroke Lodge玩的小女孩:芙羅拉和黛安娜羅素(他們的堂姊妹)所證實,她們回憶童年的生活時說:「法蘭克很頑皮粗暴,有一次保姆走進屋子時,看到法蘭克正在跟芙羅拉鬧脾氣,在屋子裡追她,彷彿是想要把她抓到火爐去烤的樣子;相反的,勃悌呈現年輕人早熟的禮節,態度彬彬有禮,措辭適切有度,有一次祖母叫他帶一位小客人到花園去欣賞,他回答說:『是的,祖母,至少我會努力按照妳的意思去做』。」

另一位他家裡的客人哲學家桑他耶那(Santayana)批評說:「Pembroke Lodge家的氣氛正像波士頓地方老式的家庭。」(這是後來羅素請桑他耶那喝茶時,桑氏告訴他的)當時他的祖母羅素夫人很少到倫敦去,除非首相格萊斯頓先生(Gladstone)邀請她吃飯。

在彭布羅克家裡,政治的傳統是很堅強的,約翰羅素夫人屢敘他的丈夫為選舉改革方案所作的奮鬥經過,以及另一位羅素家族的英雄威廉羅素爵士(William Lord Russell)反抗查理二世的情形,因此從小勃悌的腦海裡就有了這樣的觀念:「羅素一族有為公眾服務的責任,為了服務大眾,有時候反抗是合理的。」一他的祖母在他十二歲生日時送他一本《聖經》,上面寫道:「你不要隨著群眾去做壞事。」(Thou shall not follow a multitude to do evil.)。

當他長得比較大時,羅素也知道了關於他母系家族的一些事情,假如我們說羅素家族是學者典型的內向型,那麼史坦利家族則是屬於活潑有生氣的外向型,因此勃悌到他外祖母那裡時,反而增加了他天生的羞怯,外祖母史坦利夫人是一位痛恨欺騙、爽直而於辯論時喜愛略帶諷刺的女性,她曾聲言死後要把自己的腦袋送給皇家外科醫院去研究,因為她認為:「有機會去解剖一個聰明的女性的腦,那對他們將是一樁有趣的事。」她有一個女兒嫁給愛爾利伯爵(Airlie Count),這位伯爵夫人的孫女兒後來下嫁給溫士頓.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

法蘭克遺傳了母系史坦利家的脾氣,所以他往往粗暴地反抗彭布羅克家的監禁,有一次他甚至離家逃跑,後來家裡答應把他送到一所寄宿學校去,他才回來,否則很可能他會一直繼續流浪在外;但是在同一個時期裡,羅素的作風比較像父系羅素家族的人,經過了好多年以後,他才重新獲了史坦利一家「歡樂的精神及興高采烈地生活」的遺傳。

法蘭克後來曾以一種粗暴的誇張口吻描寫他的弟弟時說:「勃悌在非常年輕的時候就披他們抓住了,同時他也比較願意服從家規,因此他的確享受了在愛的氣氛下家庭教育的全部利益,結果使他成為令人不能忍受的一本正經的人,直到他上劍橋大學後,才慢慢地改變過來。」

勃悌自己在後來曾回憶說:「像當時其他接受傳統的清教徒式的教育的人一樣,我也養成了省察自己的罪惡,愚行和缺點的習慣。」

上教堂的習慣,自然是彭布羅克的家規之一,因此每逢星期六晚上,勃悌必須和約翰夫人一起彈琴或唱聖詩,這些聖詩對他影響的深刻,可以由他自己的一句話得悉,他說:「就是八十多年後的今日,我大概還可以很有自信的說,我會背誦數百首聖詩。」

當他孤獨地漫步於彭布羅克諾大的花園時,常讓省察自己過失的思想充滿了他的腦袋,由於缺乏同齡的友伴,使他變成了一個沉默寡言,生性害羞的年輕隱士。

部分由於天性的羞怯,部分由於貴族傳統的訓練,使他以為表現自己內在的感情是不對的,因此不久之後使他養成了一種冷淡,不善於表示任何個人感情的態度,有一次他的姑媽阿加莎生病,到外邊去住院養病,約翰羅素夫人告訴他說,他應該寫封安慰的信給姑媽,這時他問祖母他在信中要寫些什麼?祖母回答他說:「你就告訴她說,你是多麼希望她回來後身體會變得更健康。」勃悌說:「你要我這樣寫,將會使我一身發熱。」

不過除了害羞與孤獨之外,勃悌並沒有什麼其他不正常之處,他也有一個男孩於在遊玩和冒險時所表現的愉悅情操,而約翰夫人也想盡辦法在替他找玩伴。有一個男孩手曾在彭布羅克住了大約一年之久,他和勃悌在一棵橡樹上面斜架一條粗索,經過不少次練習後,他們能夠搖搖擺擺地走過繩子再重新回到剛才的地方,任何判斷上的錯誤均會導致他們猛撞樹幹,當其他的小孩子聞聲而來參觀時,他們二人很喜歡勸他們到縮手上去試試看。

勃悌也很喜歡滑冰和爬到樹上去找鳥巢,劍橋公爵他有權利在里奇蒙公園的林場內打獵,羅素極力地要求看守公園的人設法阻止這位公爵的侵犯。

在他逍遙漫步之際,除了他的罪以外他也想到許多其他方面的事,他的腦海裡充滿了想像與空論,關於他對傳統信仰的懷疑,最早的記錄是在他五歲的時候,那時有人告訴他地球是圓的,他拒絕去相信它,但是他卻在花園裡開始掘一個洞,為的是看看能否貫通到澳大利亞,同時另外有人告訴他在他睡覺時安琪兒會在旁邊看顧他,他反駁道:「可是我從來不會見過她們呀!」人家又告訴他當你打開眼睛時,她們早就走了,因此他決定故意把眼睛緊緊地閉起來瞞人家以為他睡著了,然後突然張開他的眼睛,並用手去抓,結果什麼也沒看見,什麼也沒抓到。

另外有一件事更加強了他的懷疑主義,此事發生於他九歲的時候,女修道院長茜普頓的預言:「世界的末日將會在一八八一年發生。」就在那一年有一天烏雲密佈,顯得有點陰森可怕,羅素以為它就是,意味著世界末日的即將來臨,但是一直到年底,世界卻仍然一直存在著。

任何一個懷疑主義者都是經常在追尋事實的真相,關於這方面我還可以再舉出一個例子:當他五歲時有一次他被帶到海邊去玩,他發現海邊的笠貝(limpet)正在努力地想脫離岩石可是卻失敗了,看到這種情形羅素頗覺懊惱,於是就問他的姑媽阿加莎說:「他們笠貝會不會思考呢?」她回答說:「我不知道。」羅素說:「那麼你必須學習去了解。」

不久他的興趣到數學方面去了,事實上他後來也說過:「要不是想多了解一點數學,也許我早在年輕時就自殺了。」我個人認為他這種熱烈的求知慾,大部分是淵源於他對某些絕對正確的真理,帶有一種神祕的熱情。

當我們知道羅素在剛開始學九九乘法表時,曾痛苦地哭了好幾次因為他費了很大的力氣還是學不大會,而且他開始時對代數也是極不喜歡,一般人聽到這件事也許會得到不少安慰,不過他後來的進步卻很快,而在他智力發展的過程中,所發生的每件大事都可以找出正確的日期來。

一八八三年的八月九日當羅素十一歲時,他的哥哥法蘭克記錄道:「這天下午我第一次教勃悌歐幾里德的幾何學,他的確學的不錯,我們幾乎學完了定義的一半」,在九月九日那天法蘭克才寫道:「今天晚上勃悌已經成功地學會了驢橋定理(Pons Asinorum)。」

但是在歐氏幾何剛開始時,他也遇難了一道障礙,羅素很失望地發現幾何學的基礎:「公理」都是屬於無法證明的鐵的真理,他以詢問者的態度繼續其生涯,他的年輕時代的懷疑精神正是驚人的哲學天才的證據,他第一次懷疑的對象是歐氏公理的第一條:「二物同時等於第三物,則此二物彼此相等。」他的哥哥只能回答他說:「假如你不接受公理,你就無法繼續學下去。」因此羅素只好暫時接受此一基本公理,但是從此以後他對數學基礎的正確性的懷疑始終支配他的一生,直到他的巨著《數學原理》完成之日為止。

對數學發生興趣後,接著使他發生興趣的是歷史,再來是文學,他很愉快地發現了雪萊的詩,到現在他還能很生動地回憶起他首次讀雪萊的早期作品詩的心情,他說:「當我讀它們的時候,彷彿世界已經離開我……我忘記了置身於何處。」人家告訴他祖父圖書館中的大多數的書他都不應該看,因此更熱烈地撩起了他的求知慾,結果他說:「我幾乎想不到還有比這更有效的灌輸文學修養的方法。」在這一時期裡,他幾乎是無書不讀,各種學科的大量知識的基礎也因此而得以建立,雖然羅素的作品包羅萬象,主題廣泛數量驚人,但是還是無法完全反映出他閱讚範圍的廣泛,他不願像阿道斯.赫胥黎(Aldous Huxley)那樣,在他的作品中把不相干的事寫進去以表示其博學的程度。

在他大約十六歲時,因為貪讀過度,以致把眼睛弄壞了,因此有一度他被禁止看書和寫東西,這時他設法背誦大量的詩,包括二巨冊的伊莉莎白時代的抒情詩。

在他祖父的藏書中有一本叫《愛爾蘭的歷史》,裡面會提到在洪水來臨之前,人類已經來到了愛爾藺,但是這一批人後來部被洪水淹死,這時他那善於懷疑的頭腦馬上就想到作者怎麼會曉得關於這些人的冒險史,既然他們都死去了,於是他討厭地放下這本書不讀。

做為一個懷疑者他的下一個步驟是仔細地省察和辯論各種宗教的不同的教養,用希臘文把他的沉思所得記在他的祕密日記內。他決定不顧他所欲求的信仰,而完全接受理性的引導。

他的叔叔羅洛認為科學的宿命論是可以和自由意志相調合的,羅洛寫道:「既不是原子也不是太陽系的銀河敢向文字提出抗議,宇宙間沒有一個角落是空虛的。」但是同時他也感謝上帝因為:「他賜人類以光榮的自由意志。」但是羅素卻以為這是矛盾的,人類的身體正如任何其他的事物一樣的臣服於力學律,因此人類的行動,只要給予充分的知識,也就和那些行星的運行一樣地可以事先預測。

他也反對個人不朽的說法,起先有一段很長的時間他也接受上帝的存在是第一因(First Cause)的說法,但是後來讀過米勒(J.S. Mill)的作品後,他就拒絕接受此一說法,並放棄了所有對上帝的信仰。

米勒是羅素父親的好友,對羅素思想的發展影響極大,他是英國經驗派哲學十九世紀的代表人物。所謂經驗派哲學是根據常識的哲學,主張人類所有的知識均由經驗產生。

可是對於這點也有最明顯的例子存在,例如數學的命題即是,二加二等於四,這似乎是不變的先驗真理,而所有的哲學幾乎都是建立在對數學的神祕尊敬上,至於米勒本人也不忽略數學問題,他以為數學的知識乃是包括了許多根據經驗而來的法則,但是此事卻是年輕的羅素所不能接受的,羅素認為當你一旦了解加二等於四,但是你並不能夠由此經驗,而推論其他成對的數目,也會得更確定的答案,為此在花園中孤獨地散步的羅素,又再度困惑地思索數學的本質問題。

對那些相信一個人的一生是決定在其童年的人,羅素是一個有趣的例子,他後來在道德、教育和宗教方面的寫作,部分是由於他對早年所受的清教徒式教養的反抗而流露出來的反應,但是即使在否定他的祖母在彭布羅克時期的教訓卻仍然有不少東西留在他身上,特別是那種認為很少有任何的美德會超過道德的勇氣的觀念,最後他的全副心力,已經貫注到那些使他成為不朽哲學家的永恆問題上,他給英國傳統的經驗哲學增加了一種有力的工具,一種是站得住的數學知識的理論,另外一種是新的嚴密而精確的邏輯技巧。

就他個人而言,他的年輕時代也是很重要的,記得有人說過:「我們大家常把生命花費在找尋童年時所錯過的東西。」羅素自己有一次在以〈林肯童年的林中生活〉為題的作文中寫道:「林肯愛人類,一部分可能是因為在森林中,人類是較稀少之故。」由於羅素童年的孤獨使他渴望獲得人們的愛,同時也因此而使他缺乏了對一般人的人性知識,雖然後來他很善於判斷人們的個性,但是在那個時候,他時常對所接觸的男女們發生錯誤的判斷。他有一位很了解他的老朋友曾告訴我說:「羅素在童年時期最不幸的事也許是他缺乏了一位姊妹,要是他的姊姊蕾卡爾沒有死去的話,也許他的生活會改觀也說不定。」

不過另一方面,他的孤獨對他智慧上時發展可能很有幫助,他自己有一次曾寫道:「有時候我覺得──雖然這跟我個人的希望不大相同──那些童年時曾經很孤寂和被忽略的孩子們,比那些經常接受同情的鼓舞者,更有機會獲得偉大的成就。」他又說:「沒有善處精神孤獨的能力,人類天才的至高成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他引用詩人華滋華斯在描寫牛頓的話說:「在思想的奇妙大海中孤獨地航行。」

這時期的羅素,混合著高度對抽象思想的智力成就和相當落後的對一般人性的了解,因此艾略特(T. S. Eliot)在中年時描寫他說:「他總是顯得太早熟了。」

還有一點我們必須提到的是,儘管羅素一生的發展有許多可以用他的童年的教養與環境來說明,但是仍然有一部分是無法解釋的,要勉強解釋的話,只好用天才這個字眼了,他後來的一位好友查理。桑格曾描寫他說:「他的令人欽佩的流利明晰的英文文體,必須歸功於他沒有在公立學校受過正式的古典教育;他的宗教觀和道德個性是得力於父系方面的遺傳,但是他的智慧,他對真理的愛好,以及不懈的工作精神則是淵源於他自己的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