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性研究法提供人們另一副透鏡,帶領人們看見不一樣的世界。本書各章主題,主要源於作者教學和指導質性研究時,發現的困難點,嘗試為研究新手們解開難點。本書共分三篇九章,【理念篇】包括四章:①「以譬喻認識質性研究與量化研究:你用哪副透鏡看世界」、②「質性研究的全貌與派別:文學家與科學家共用的大傘」、③「後現代質性研究:求真難,何不求善求美求治療」、④「質性研究常受質疑的問題:理論?量尺?代表性?客觀性?」。【方法篇】包括二章:⑤「質性研究者的快思慢想:整體直觀與邏輯思考」、⑥「質性資料分析的五步驟:在抽象階梯上爬升」。【應用篇】包括三章:⑦「行動研究的知識論與實作:世界是互動出來的」、⑧「質性評鑑興起中的觀念變遷與啟示:因果、事實、正義」、⑨「文本分析方法論及運用:教科書怎樣分析」。
|
張芬芬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Ph. D.)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訪問學者 臺北市立大學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教授(現職)
曾任職 國民中學、教育部、淡江大學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所長 臺北市立大學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主任 「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祕書長8年、理事長4年 【課程與教學季刊】(TSSCI期刊)副總編輯(8年)、總編輯(4年)
學術專長 質性研究方法論、教育研究法、課程與教學、潛在課程、教師專業發展、師資培育
|
第一篇 理念篇 第一章 以譬喻認識質性研究與量化研究:你用哪副透鏡看世界 第二章 質性研究的全貌與派別:文學家與科學家共用的大傘 第三章 後現代質性研究:求真難,何不求善求美求治療 第四章 質性研究常受質疑的問題:理論?量尺?代表性?客觀性? 第二篇 方法論 第五章 質性研究者的快思慢想:整體直觀與邏輯思考 第六章 質性資料分析的五步驟:在抽象階梯上爬升 第三篇 應用篇 第七章 行動研究的知識論與實作:世界是互動出來的 第八章 質性評鑑興起中的觀念變遷與啟示:因果、事實、正義 第九章 文本分析方法論及運用:教科書怎樣分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