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政治史述論稿
作  者╱
陳寅恪
出版社別╱
五南
書  系╱
大家講堂
出版日期╱
2020/08/01   (1版 1刷)
  
即日起五南舊官網僅提供書籍查詢,如欲購書,請至五南新官網 https://www.wunan.com.tw/
I  S  B  N ╱
978-957-763-920-2
書  號╱
1C08
頁  數╱
264
開  數╱
25K
定  價╱
320



讀隋唐史必備經典

--------------------------------

本書完成於一九四二年,全書共三個部分,從統治階級之氏族及其升降、政治革命及黨派分野、外族盛衰之連環性及外患與內政之關係這三條內在脈絡及其互動,透過史實個案的考證,揭示一代歷史內在的本質和規律,「在史中求史識」「通古今之變」。書中獨創「關隴集團」、「關中本位政策」等觀點學說。

讀《唐代政治史述論稿》,要參照《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來讀。顧頡剛認為「隋唐五代史的研究亦以陳寅恪先生的貢獻為最大,他撰有《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一冊,《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二書對於唐代政治的來源及其演變均有獨到的見解,為近年史學上的兩本巨著。」

書末附錄:〈論唐高祖稱臣於突厥事〉〈 論隋末唐初所謂「山東豪傑」〉二文,寫於《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及《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之後,為其延續,在「山東集團」及唐與突厥關係的觀點上作更詳細的疏證。

陳寅恪(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
字鶴壽,江西省義寧州(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生於湖南長沙。1945年,左眼失明,僅一眼能見微光。學貫東西,懂十餘種語言,一生中沒有一張文憑。先後任教於清華大學、西南聯大、香港大學、廣西大學、燕京大學、中山大學等。
治學秉持「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其史學脫胎於乾嘉考據學,開創以詩證史、以史解詩的學術方法,曾言:「對古人之學說,應具瞭解之同情,方可下筆」。著有《柳如是別傳》、《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元白詩箋證稿》》等代表作。生前反對使用簡體字,強調自己的書籍出版時,不能使用簡體字。
是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民初時期清華大學國學院四大導師之一(另三人為梁啟超、王國維、趙元任);與葉企孫、潘光旦、梅貽琦並列為清華大學百年歷史上四大哲人;與錢穆、陳垣、呂思勉並稱為「現代四大史學家」(嚴耕望評選)。

自 序

上篇 統治階級之氏族及其升降

中篇 政治革命及黨派分野

下篇 外族盛衰之連環性及外患與內政之關係

附錄
論唐高祖稱臣於突厥事
論隋末唐初所謂「山東豪傑」

談文學 (限中
國大陸以外地區
銷售)
佛本生故事集─
《小部經典•本
生經》譯本
文學入門
朱光潛 談讀書
古詩十九首釋
倫敦雜記




中篇   政治革命及黨派分野

   唐代政治革命依其發源根據地之性質為區別,則有中央政治革命輿地方政治革命二類。何以安史之亂以前地方政治革命均不能成功,且無多影響?而中央政治革命亦何以有成功與失敗?又唐代皇位之繼承常不固定,當新舊君主接續之交往往有宮廷革命,其原因為何?及外廷士大夫黨派若牛李等黨究如何發生?其分野之界線何在?斯皆前人所未顯言而今此篇所欲討論者也。

   上篇言宇文泰以「關中本位政策」創建霸業,隋唐因之,遂混一中國,為極盛之世。《陸宣公奏議•壹•論關中事宜狀》(參《新唐書•壹伍柒•陸蟄傳》、《通鑒》貳貳捌建中四年八月條》)云:

   太宗文皇帝既定大業,萬方底乂,猶務戎備,不忘慮危,列置府兵,分置禁衛,大凡諸府八百餘所,而在關中者殆五百焉,舉天下不敵關中,則居重馭輕之意明矣。承平既久,武備寢微,雖府衛具存,而卒乘罕習,故祿山竊倒持之柄,乘外重之資,一舉滔天,兩京不守。

   寅恪案:陸敬輿所言唐代內外輕重之形勢與政治之關係固甚確切,但唐人論事多追頌其祖宗創制之美,此不獨臣下立言之體宜然,實亦由於府兵制度之起原及其發展頗有誤會所致。蓋府兵制為宇文泰當日「關中本位政策」中最要之一端,此政策之實情自唐初以降已不復為世人所知,如李繁之《鄴侯家傳》為唐人論府兵制主要之書,其間多所未諦,他更無論矣,此事已於拙著《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兵制》章詳言之,茲可不論。然可由宣公之言推定其在「關中本位政策」猶未完全破壞以前凡操持關中主權之政府即可以宰制全國,故政治革命只有中央政治革命可以成功,地方革命則無論如何名正言順,終歸失敗,此點可以解釋尉遲迥、徐敬業所以失敗,隋文帝、武則天所以成功,與夫隋煬帝遠遊江左,所以卒喪邦家,唐高祖速據關中,所以獨成帝業。迨玄宗之世,「關中本位政策」完全改變,所以地方政治革命始能成功,而唐室之衰亡寶由於地方政治革命之安、史、龐勳、黃巢等之起事,及黃巢部將朱溫之篡奪也。   

   或問:唐代在「關中本位政策」即內重外輕之情形未變易以前,其政治革命惟有在中央發動者可以成功,但中央政治革命有成功,亦有失敗,其故又安在?應之曰:其關鍵實系於守衛宮城北門禁軍之手,而北門之重要則由於唐代都城建置之形勢使然,其詳見拙著《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禮儀》章附論都城建築一節。茲僅略述大意,附載唐代歷次中央政治革命與宮城北門有關之史寅,以資證明焉。

   《舊唐書•壹貳陸•李揆傅》(參《新唐書》伍拾〈兵志〉及壹伍拾〈李揆傳〉、《通鑒》貳貳壹乾元二年三月條、《十七史商榷》捌玖南衙北司條)云:

   時京師多盜賊,有通衢殺人寘溝中者。李輔國方恣橫,上請選羽林騎士五百人以備巡檢。揆上疏曰:「昔西漢以南北軍相統攝,故周勃因南軍入北軍」(寅恪案:《新傳》亦與《舊傳》同作「因南軍入北軍」,其實應作「因北軍入南軍」,此揆元疏之誤,非傳寫之訛也。《通鑒》此條《胡注》明知其誤,猶只云「恐不如此」,亦太謙慎矣),遂安劉氏。皇朝置南北衙,文武區分,以相伺察。今以羽林代金吾警夜,忽有非常之變,將何以制之?遂制罷羽林之請。

   又同書壹陸捌〈馮宿傳附弟定傳〉(《新唐書•壹柒柒•馮宿傳附弟定傳》同)云:

   改元(開成),御(宣政)殿,中尉仇士良請用神策仗衛右殿,定抗疏論罷。

   《通鑒》貳肆伍開成元年正月載此事,《胡注》云:

   南衙十六衛之兵至此雖名存實亡。然以北軍衛南衙,則外朝亦將聽命於北司,既紊太宗之紀綱,又增宦官之勢焰,故馮定言其不可。

   據此可知唐代之北軍即衛宮之軍,權力遠在南軍即衛城之軍之上,其情勢輿西漢南北軍所處者適相反。關於西漢南北軍制,自宋迄今,論者多矣,可以不贅。茲所欲論者,即唐代北軍及都城建置,與中央政治革命之關係一端而已。   

   《周官•考工記》匠人云:

   面朝背市。

   據通常之解釋,王宮居中,其南為朝,其北為市。故止就宮與市之位置言,則宮在市之南,或市居宮之北也。《考工記》作成之時代雖晚,但必為儒家依據其所得之資料,加以理想化編纂之書,似無疑義。然則所言匠人營國,其宮市之位置必有當日真實之背景者。今知西漢首都之長安,其未央宮南之司馬門直抵城垣,並無坊市,而未央宮長樂宮之北則有六街三市,是與《考工記》之文適相符合。豈輿此書作成之時代有關耶?至隋代所營建之大興城,即後來唐代之長安城,其宮近城之北端,而市則在城之南方,其宮市位置適與以前之西漢長安城相反,故唐代之南北軍輿西漢之南北軍其名雖同,而實際之輕重則相殊異也。夫中央政府之命令出於君主一人之身,君主所居之處乃政治劇變時成敗之所繫。西漢之長安,其宮在城南,故南軍為衛宮之武力;唐代之長安,其宮在城北,故北軍為衛宮之武力。苟明乎此,則唐代歷次中央政治革命之成敗,悉決於玄武門即宮城北門軍事之勝負,而北軍統制之權實即中央政柄之所寄託也。茲略引有關史事於下: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玄武門事變為唐代中央政治革命之第一次,而太宗一生最艱危之苦鬬也。後世往往以成敗論人,而國史復經勝利者之修改,故不易見當時真相。然高祖起兵太原,建成即輿太宗各領一軍。及為太子,其所用官僚如王珪、魏征之流即後來佐成貞觀之治之名臣,可知建成亦為才智之人。至於元吉者,尤以勇武著聞,故太宗當日相與競爭之人決非庸懦無能者,又況建成以嫡長之名位,而內得高祖宮闈之助乎?太宗終能於玄武門一擊,而建成、元吉倉卒敗亡,似此二人曾絕無計慮及準備者,頗為不近情理,疑其間必有未發之覆,而相傳之史料復多隱諱之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