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在使讀者了解諮商理倫理、理論與基本諮商技巧,除了將諮商理論做不取向的詳實整理外,還針對諮商師的準備與基本諮商技術做介紹。 ★本書將每一個單元分為兩頁,一頁文一頁圖,左右兩頁互為參照、互補,增進讀者理解與閱讀效率。
諮商理論與技術是諮商師訓練的入門,主要是介紹諮商基本的理論流派以及諮商師必須知道的倫理議題,對於助人專業者的基本功是重要地基。 本書介紹諮商師的準備、諮商理論的幾個不同取向(動力取向、體驗與關係取向、行為取向、認知行為取向、後現代取向、與生態脈絡取向)、以及基本諮商技巧。適合諮商、社會工作等相關助人科系學生閱讀。
|
 邱珍琬 現職: 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授 學歷: 德州理工大學諮商師教育博士 經歷: 筆名仞岡,已出版《從逆境走來 滿心正能量》(達觀)、《國小諮商實務與案例分析》(五南)、《給大一外甥的四十封信》(雅書堂)、《認識心理諮商的第一本書》(五南)、《小學生諮商》(五南)、《女孩勇敢向前衝》(驛站)、《認識心理諮商的第一本書》(書泉)、《關鍵溝通,讓你更成功》(書泉)、《諮商理論與技術》(五南)、《一位心理學博士給外甥的五十封信》(驛站)、《協助自傷青少年──了解與治療》(五南)、《父親形象與其轉變》(五南)、《生活的道理》(德威)、《生命是很棒的禮物》(德威)、《心理衛生》(五南)、《諮商技術與實務》(五南)、《遇見諮商》(書泉)、《留學紀事》(書泉)、《女性主義治療理論與實務》(五南)、《我們的父親母親》(書泉),《要愛不要傷害-家庭溝通宅急便》(書泉)、《尋回失落的一角》(宏道)、《A+大學生的42把關鍵鑰匙》(宏道)、《成長書》(東陽)、《親職教育》(五南)、《做個諮商人》(心理)、《作自己的諮商師》(書泉)、《國小校園欺凌行為與對應策略》(東陽)、《甜蜜的婚姻書》(新迪)、《我的家缺角了—一個心理治療師的觀察》(張老師)、《完美的分手—失去,沒甚麼大不了》(書泉)、《有情人生》(廣廈)、《簡簡單單的生活哲學》(宇河)、《仞岡散文》、《背景》(文祥)、《短歌吟》(知青頻道)等;合著作品見於《圍爐夜話》、《飲冰室夜話》數集(台視文化),《這會是一季美好的冬》、《生命果真如此輕易》、《貼近每一顆溫柔的心》(張老師文化),譯作有《協助自傷青少年》(五南)、《傾聽》(遠流)、《教養新好男孩》(書泉)、《人格心理學》(合譯,五南)、《焦點諮商在國高中的運用》(天馬)等;專文連載有<人間失格>(希代)等,其他學術著作見專業期刊。
|
序 第1章 輔導原理簡介 1-1 為什麼需要輔導原理與實務的知能 1-2 輔導的定義 1-3 輔導專業的團隊 第2章 學校輔導工作 2-1 學校輔導工作現況 2-2 學校輔導工作編制 2-3 輔導生態圈理念 2-4 學校輔導工作目標與內容(一) 2-5 學校輔導工作目標與內容(二) 2-6 學校輔導工作目標與內容(三) 2-7 學校輔導工作目標與內容(四) 2-8 學校輔導工作目標與內容(五) 2-9 學校輔導工作目標與內容(六) 2-10 各層級學校的輔導工作重點 第3章 輔導教師的準備 3-1 輔導教師的準備 3-2 專業團隊的縱貫聯繫與合作 3-3 適當的危機敏感度與警覺性 3-4 自殺警訊 3-5 兒童青少年受暴徵象(一) 3-6 兒童青少年受暴徵象(二) 第4章 輔導教師與專業倫理 4-1 為何需要專業倫理 4-2 當事人的權利與諮商師的權利(一) 4-3 當事人的權利與諮商師的權利(二) 4-4 當事人的權利與諮商師的權利(三) 4-5 當事人的權利與諮商師的權利(四) 4-6 保密在倫理與法律上的意義 4-7 界限與多重關係 4-8 越界與跨界 4-9 專業能力與訓練 4-10 督導與諮詢 4-11 理論、執業與研究 4-12 配偶或家族諮商注意事項 4-13 價值觀與性別敏感度 4-14 團體諮商注意事項 4-15 社區工作注意事項 4-16 線上諮商的倫理議題 4-17 輔導教師可能會遭遇的倫理議題 4-18 多元文化知能 4-19 如何做好最佳的倫理判斷與行動 第5章 輔導教師的自我覺察 5-1 自我知識 5-2 諮商師的價值觀 5-3 覺察是經過刻意訓練 5-4 危機處理與敏感度 第6章 輔導教師提供的服務 6-1 學校輔導工作 6-2 間接服務項目 6-3 輔導教師服務學生方式 6-4 諮詢 6-5 班級輔導 6-6 團體諮商 6-7 團體進行注意事項(一) 6-8 團體進行注意事項(二) 第7章 諮商理論與取向 7-1 人本取向(一) 7-2 人本取向(二) 7-3 阿德勒(個體)心理學派(一) 7-4 阿德勒(個體)心理學派(二) 7-5 阿德勒(個體)心理學派(三) 7-6 完形學派(一) 7-7 完形學派(二) 7-8 完形學派(三) 7-9 存在主義學派(一) 7-10 存在主義學派(二) 7-11 心理動力取向(一) 7-12 心理動力取向(二) 7-13 心理動力取向(三) 7-14 客體關係學派 7-15 認知行為取向(一) 7-16 認知行為取向(二) 7-17 多元治療模式 7-18 認知治療(一) 7-19 認知治療(二) 7-20 認知治療(三) 7-21 溝通交流分析理論(一) 7-22 溝通交流分析理論(二) 7-23 溝通交流分析理論(三) 7-24 現實治療(一) 7-25 現實治療(二) 7-26 後現代取向 7-27 敘事治療(一) 7-28 敘事治療(二) 7-29 家庭(族)治療(一) 7-30 家庭(族)治療(二) 7-31 家庭(族)治療(三) 7-32 家庭(族)治療(四) 第8章 諮商技巧入門 8-1 個案概念化 8-2 諮商室的布置與物理環境 8-3 傾聽(一) 8-4 傾聽(二) 8-5 怎麼問問題(一) 8-6 怎麼問問題(二) 第9章 適合兒童與青少年階段的諮商理論與其應用 9-1 阿德勒的自我心理學派(一) 9-2 阿德勒的自我心理學派(二) 9-3 焦點解決取向 9-4 認知行為治療(一) 9-5 認知行為治療(二) 9-6 現實治療 9-7 家族治療取向(一) 9-8 家族治療取向(二) 第10章 兒童與青少年諮商注意事項 10-1 現代孩子面臨的挑戰 10-2 了解兒童與青少年發展特色與任務 10-3 兒童階段最常出現的關切議題 10-4 與兒童建立關係的方式 10-5 資料蒐集方式 10-6 兒童團體諮商 10-7 青少年諮商注意事項(一) 10-8 青少年諮商注意事項(二) 10-9 青少年諮商注意事項(三) 10-10 青少年團體諮商 參考書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