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美術史
作  者╱
邱琳婷
出版社別╱
五南
書  系╱
臺灣史研究叢書系列
出版日期╱
2022/04/14   (2版 1刷)
  
即日起五南舊官網僅提供書籍查詢,如欲購書,請至五南新官網 https://www.wunan.com.tw/
I  S  B  N ╱
978-626-317-736-9
書  號╱
1WH6
頁  數╱
480
開  數╱
20K
定  價╱
520


邱琳婷
現任
臺灣大學藝術史博士
美國華李大學(Washington and Lee University)訪問學者
2017-2018 Fulbright Scholar

曾任
暨南國際大學共同科兼任講師
東吳大學歷史系兼任助理教授
輔仁大學藝術與文化創意學士學位學程兼任助理教授
臺灣藝術大學書畫系兼任助理教授

曾出版
《台灣美術評論全集:謝里法卷》、《圖象台灣:多元文化視野下的台灣》、
The Transi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rt into Contemporary Art: The Artistic Realization of Overseas Chinese Artists in the United States —A STUDY OF PROFESSOR I-HSIUNG JU 等書。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美術」概念的變遷
第一節 「美術」一詞在西方的發展   
第二節 「藝術」一詞在中國的概況   
第三節 「美術」一詞在東亞的流變   
第四節 「美術」一詞在臺灣的形塑   

第三章 史前的藝術:人的裝飾
第一節 裝飾藝術中的風格   
第二節 史前遺址出土的耳飾玦   
第三節 古琉璃珠(玻璃珠)   
第四節 文身   

第四章 史前考古與原始美術
第一節 萬山岩雕   
第二節 青銅刀柄   
第三節 木雕   
第四節 史前與原始藝術的紋樣特徵   

第五章 十七世紀往來於臺灣的物質文化
第一節 航海地圖中的臺灣   
第二節 澎湖出土的中國陶瓷   
第三節 中國貿易瓷的轉銷與訂製   
第四節 臺灣出土的貿易陶瓷   
第五節 後作力:《福爾摩沙變形記》   

第六章 圖文之間:十八世紀的番社采風圖
第一節 相關的研究
第二節 《采風圖》與《職貢圖》、「風俗畫」、「故事畫」的關係
第三節 不同版本的表現模式   
第四節 教化的隱喻   

第七章 清季以來的書畫趣味
第一節 從貿易轉運站到文化邊陲帶
第二節 中原文化的傳入   
第三節 視覺的造型趣味   
第四節 水墨書法的變化性   
第五節 物象的趣味性   
第六節 人物畫   
第七節 東亞文化圈的形成   

第八章 日治時期(1895-1945A.D)的美術:跨界的藝術•複調的啟蒙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美術教育的建立   
第三節 《臺灣日日新報》的美術氛圍   
第四節 官方美展的興辦   
第五節 跨界的藝術   
第六節 複調的啟蒙   

第九章 冷戰時期(一九五○至一九七○)的畫壇:政治視野的轉換與文化正統的確立
第一節 從東亞的聖戰到世界的冷戰   
第二節 官展所形塑的「中國」   
第三節 「文化中國」語境下的水墨創作   
第四節 傳統文人畫的時空意涵   
第五節 幽暗的角落   

第十章 從「正統」到「多元」:一九五○年代以後的發展
第一節 一九五○年代正統國畫論戰   
第二節 從東洋畫轉向國畫   
第三節 從東洋畫轉向膠彩畫   
第四節 鄉土意識的興起   
第五節 回歸造型的純粹性   
第六節 傳統的再現   
第七節 女性藝術家與女性議題   

第十一章 「美術」的普及與商業化
第一節 美術與生活
第二節 臺灣工藝之父:顏水龍
第三節 美術雜誌
第四節 公開的展示空間
第五節 數位化的省思

第十二章 現實與虛擬之間:一九八○年代以後的發展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當代藝術中的「凝視」與「言說」
第三節 當代藝術中的各種議題

臺灣建築史
世界文明史:前
篇─從史前時代
到前近代
超圖解世界史
臺灣音樂史
臺灣史
清代學術思想史
(上冊)




第四節 水墨書法的變化性
從上述「文人的品味」與「造型的趣味」等特徵,可以看出清季以來臺灣水墨畫作對於視覺效果的追求。其實,以水墨的創作而言,最能反映出此種視覺的效果,莫過於以筆墨的變化來達成。因此,我們可以發現筆墨的變化性,即成為此時期水墨畫的第三個重要特徵。
林覺的《歸漁圖》、《墨畫蟾蜍》、《蘆鴨》等作,成功地以筆墨的變化性,形塑出物象的生動特質。《歸漁圖》中,以乾溼濃淡變化極巨的手法,表現出手持長竿「呵寒而行」的漁翁;《墨畫蟾蜍》中,以快速的用筆、不羈形象地狀寫「三足蟾蜍」;《蘆鴨》中,則以濃淡相間的幾條平行與交叉的筆墨,刻畫出自在悠游中的「春江游鴨」。值得注意的是,畫家一方面藉由這些抽象的筆墨線條,暗示出畫中之物的動感;另一方面,這些看似非寫實的象徵線條,正好起著與畫家簽名落款,相互呼應的效果。
林朝英的《墨荷圖》與謝琯樵的《澹墨牡丹》,皆是以筆墨豐富的變化性,呈現出花卉的生長形態。林朝英的《墨荷圖》以連續的長線條、忽隱忽現的短墨線、淡墨渲染的花瓣、濃淡相間的葉片、飛白的莖梗等筆墨變化,呈現出荷花與荷葉的不同姿態。相較於林朝英所展現的多變性,謝琯樵作於一八六○年的《澹墨牡丹》,則以另一種樣態,詮釋筆墨的有趣變化。謝琯樵在此作中,先以淡墨將牡丹與枝葉分布的範圍描繪出來,接著再以較濃的墨色進行細部的描摹。因此,謝琯樵此作可謂是以濃墨與淡墨,區分出描繪物象的整體與細節。此種運用筆墨的概念,明顯與林朝英以不同的筆墨,描繪物象個別的細節有別。總之,兩人各自的描繪手法,皆突顯出筆墨的運用與物象的描摹之間的種種可能。
其實,有關筆墨運用的討論,不同書體的變化,亦可豐富筆墨的表現形式。清季流行於臺灣的書法,其書風同樣具有多變的特徵。如郭尚先的《草書》、呂世宜的《隸書》、《篆書》、《石鼓文》、林朝英的《雙鵝行書》、楊草仙的《行書》等。當然,這些不同的書法作品,書寫者自有其欲追摹的前代典範。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對於當時的觀者而言,是否有可能也將這些書法作品視為「一幅圖畫」般地欣賞呢?答案極有可能是肯定的。因此,我們便可以看到林朝英的「雙鵝入群展啼鳴」一作,其抽象字體的形象與動勢,不禁令人聯想起真實所見之鵝。
如此的現象說明了清季臺灣書畫因無傳統包袱的限制,反而更能開展出創意的火花。
最後,提到筆墨的變化性,尚可從指畫的創作中看到新的可能。葉文舟(?至一八二七)的《指畫墨松圖》,並不刻意強調線條的動勢,而以濃淡相間的點狀呈現,為其畫面的視覺焦點。陳邦選(一七七○至一八五○)的《指畫達摩》一作,雖僅以指頭作畫,然而卻能將達摩所坐的蒲團、身旁的瓷瓶、拂塵、經書等物的質地,精準地表現出來;就連達摩的衣著、肌膚與毛髮,也同樣地能以指頭的技法,生動地勾勒而出。陳邦選此作,可謂是以指畫完美地表現出筆墨的變化性。另一位時代稍晚的指畫家范耀庚(一八七七至一九五○),其《竹石》一作,則是強調出指頭作畫,也能看到如同運用筆尖般的效果。因此,在范耀庚的《竹石》一作中,可以看到畫家以指頭勾勒出不同的葉尖。這些竹葉尖,亦呼應了題款所言「竹尖而秀」的特質。故可知,指畫所營造出的筆墨變化性,不全然只能表現出狂野的一面,如此作所示,指畫也可呈現出秀逸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