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針對國人日常生活中最頻繁發生的牙周病,作一比較完整的說帖。希望以輕鬆的筆調,兼具知性與感性,娓娓闡述牙周病的來龍去脈。 作者強調「維護牙齒與口腔健康的知識」及「定期的預防管理」的重要性,並指出牙周病細菌的重要性,且網羅最先進的「光殺菌」之概念。讀完本書讀者就會了解,牙周病不僅僅是口腔的疾病,而且可能與重大的內科疾病息息相關。
第二版,增加了2017年由美國及歐洲的專家共同擬定的牙周病新分類;國人十大死因的前五名心臟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糖尿病及肺炎均與牙周病有關連,適時說明了維護口腔衛生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所謂OBT Health,即口腔健康(Oral Health)是腦部健康(Brain Health)的基礎,腦部健康是全身健康(Total Health)的基石。也納入了老年口腔醫學以及口腔放射線學之最新發展。期望帶給讀者全方位的最新的口腔保健知識。
|
※推薦文 韓序
賴志毅醫師是2001年臺大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畢業的口腔病理學碩士,畢業至今,不走「較易賺錢」的開業之路,卻立志從事更重要的健康促進工作,他一直所抱持的理念,就是「以專長融入興趣之中,持續不斷地努力以赴,(以寫作)創造獨特的風格」(括號中三字為筆者所加)。繼出版兩本(一本是專業用,另一本是給大眾讀的)從日文翻譯的口腔醫學專書之後再接再勵,他又基於他本有的學識,加上努力收集的資料(含文字與圖片),完成這一本《牙周病照護》,為一般大眾解說這一方興未艾、在醫界和口腔(牙)醫界雙方正成為顯學,益增其重要性的牙周病。我為其長期一心不亂地投向學問、衛教的熱情、毅力和努力所感動,又承其好意再邀我寫序,乃藉此機會,在下面淺論個人對「牙周病」尤其是「牙周炎」的 特殊觀點,並向讀者推薦本書,作為進一步認識牙周疾病、牙周病學與牙周病關聯醫學(賴醫師書中稱為「牙周醫學」)的重要參考資料之一。 筆者的專長是口腔顎面外科,我也是我國衛生福利部所公告的口腔醫學三大專科醫師之一的口腔顎面外科專科醫師(另外兩科為口腔病理科與齒顎矯正科),當然不是牙周病科專家,但我對牙周病學一直抱有不少個人自己的關心和想法: 一、牙周病學不只是口腔醫學中很重要的一門學問,對醫學系畢業的醫師來說,也是極值得去盡量瞭解的領域,因為牙周病不只會破壞口腔的軟、硬組織,對人體的其他器官,如腦部、心臟血管、肺、胰臟、腎臟、骨骼、子宮(胎兒)的健康與否,也可能是相關的。 二、牙周病學中還有不少尚待解明的部分,尤其是有關其中的分類、病名方面,就以權威的美國牙周病醫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riodontology,AAP)自19世紀後半(1870)以來所提出的分類來看,至今已曾三翻四轉,目前所推的也是15年前(1999年)的「新版」,其中新分牙周疾病為八大類,這裡面又細分為約90個診斷病名,極盡繁瑣、複雜之能事。而即使從我這外行者看來,也仍有不盡完備之處。舉其一例,既有「慢性牙周炎」,卻獨缺「急性牙周炎」之病名,這在醫學(廣義,含口腔醫學)各領域中,可能係僅有的現象。何況在臨床上(包括健保用語),「急性牙周炎」並非是可以忽略不用的。這樣看來,牙周疾病的下一次(第五次)分類修訂版,將來似乎仍勢不可避免。這也是筆者提醒賴醫師,請他在他的書中重視,並好好說明牙周病分類的主要用意所在。 三、在AAP最新(1999)的牙周病八大分類中,有四大類病名是含有「牙周炎」字樣的,此即:1.慢性牙周炎,2.侵襲性牙周炎,3.系統性疾病表徵之一的牙周炎(Periodontitis as a manifestation of systemic diseases)和4.伴隨牙髓病變的牙周炎。其他未直接提及「牙周炎」的四類中,其中也有兩類,有部分是和牙周炎相關的,如「壞死潰瘍性牙周炎」(屬第五大類「壞死性牙周病」)和「牙周膿瘍」,(屬第六大類「牙周膿瘍」),但第六大類中另有「牙齦膿瘍」和「牙冠周圍膿瘍」,而後者卻屬口腔顎面外科常見疾病,且多先由冠周炎(pericoronitis)演變而來,但此病名卻不見列出。由上述種種,可見此第六大類內容「瑜不掩瑕」,尚待進一步改訂。 論述至此,可知在八大分類之牙周疾病病名中,真正與「牙周炎」名稱無「直接」關聯的只有第一大類的「牙齦疾病」和第八大類的「發育或後天性異常和狀態」(Developmental or acquired deformities and conditions)而已。再從上面對「最新版」牙周疾病分類的評述亦可知,各種「牙周炎」的診斷,實佔有全部牙周疾病2/3∼3/4左右的內容。事實上,在牙科醫師大家的臨床經驗中,「牙周炎」也常包括在絕大部分的診斷病名內。雖然如此,在很多場合,不要說一般民眾,就連牙科醫師(含牙周病專家)本身,也在應使用不同之「牙周炎」的病名時,卻只籠統地,僅以「牙周病」單一名詞隨便帶過。可見,「牙周病」這一名詞至今一向不無被濫用之嫌,也造成民眾的錯覺:以為「牙周病」就是牙科疾病中的「一種病」而已。這是藉著能為賴醫師寫序的機會,我最想向作者以及讀者們提醒與強調的。
韓良俊 國立臺灣大學名譽教授 臺灣檳榔防制暨口腔癌防治聯盟主席 臺灣醫界菸害防制聯盟理事 前臺大牙醫學系暨臺大醫院牙科部教授兼主任 行政院衛生署口腔醫學委員會第1-4屆主任委員
|
賴志毅 1952壬辰年出生於本籍:嘉義縣新港鄉。 1954/11隨父由花蓮太魯閣移居高雄市,大學以前讀過高雄市三民區三民示範國校,嘉義縣新港鄉新港國校,臺南縣新營鎮新民國校、省立新營中學初中部,臺北師大附中高中部。1977年高雄醫學院牙醫學系畢業。1979年取得臺灣牙醫師執照。1981∼1983年留學日本廣島大學齒科補綴學第一教室師事故津留宏道教授,專攻全口假牙。1983年取得日本國齒科醫師執照。1998年考上臺灣大學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口腔病理學組,臺大醫院病理科住院醫師 (1998.7~ 1998.12);2001年6月畢業,牙醫學碩士。
專長: 口腔病理學、口腔微生物學、牙周病醫學、健康促進
興趣: 臺灣地方誌、臺灣花布藝術、紅磚建築、讀書寫作、電腦網路、遊山玩水
譯著: 1. 口腔癌前病變及鱗狀細胞癌中微細血管之定量分析(碩士論文),2001,臺灣大學,臺北。 2. 細嚼慢嚥養生法(譯書),2007,2010,書泉,臺北 3. 牙周疾病預防醫學(譯書),2011,合記,臺北
|
第一章 牙周病是什麼樣的疾病? 1-1 牙周病常見的症狀 1-2 牙周病流行病學 1-3 牙周病進行的部位特異性 1-4 牙周病的進行 1-5 牙周病的解說(配合相片及 X光片) 1-6 引起牙周病的原因 1-7 牙周病的進行過程(放射線學變化) 1-8 牙周病的進行過程(臨床變化) 1-9 牙齦炎、牙周炎與牙周囊袋 1-10 牙周囊袋的測量 1-11 牙周病與口臭 1-12 牙周病的病因 1-13 牙周病是生活習慣病 第二章 牙周病預防 2-1 牙科醫療是團隊工作 2-2 牙周病預防首重口腔清潔 2-3 牙菌斑是治療困難的目標 2-4 牙結石的形成 2-5 牙周病預防策略 2-6 專業性機械式牙齒表面清潔 2-7 牙結石刮除術及根面整平術 2-8 大臼齒的牙周病 2-9 為什麼牙周病是難治疾病? 2-10 本土牙周病照護的挑戰 2-11 勵行口腔衛生之要點 2-12 嶄新的基因體醫學 專欄:牙醫學在臺灣本土的發展 專欄:牙周病專科醫師 第三章 牙周病分類 3-1 牙周病分類的意義 3-2 牙齦疾病 3-3 牙周疾病 專欄:急性壞死性潰瘍性牙齦炎 第四章 牙周病治療 4-1 牙周病檢查 4-2 牙周病診斷 4-3 牙醫治療應以預防牙科為起始點 4-4 預防牙周病的最佳方法就是治療 4-5 傳統的牙周病治療 4-6 最新的牙周病治療∼牙周內科治療 4-7 牙周病與藥物療法 4-8 整合牙周病學 4-9 細菌療法(2011年6月發表) 4-10 牙周病也有疫苗嗎? 4-11 牙周維護 4-12 牙周復健 4-13 牙周病問與答 4-14 牙醫行政的必要性與急迫性 4-15 總結:牙周病治療 專欄:抗衰老牙醫學 專欄:牙周病與雷射(光電醫學) 專欄:口腔微生物學與牙周病學 專欄:洗牙與成本效益分析及成本效率分析 專欄:唾液診斷學 專欄:牙周病治療的最新發展 第五章 保持口腔衛生 5-1 預防對策∼潔牙 5-2 刷牙的死角 5-3 牙刷的選擇 5-4 牙膏的選擇 5-5 漱口水(合併於牙周藥物治療) 專欄:牙齒美白與牙周病 專欄:牙齒過敏(象牙質知覺過敏) 第六章 牙周醫學 6-1 牙線或死亡? 6-2 牙周醫學的出現 6-3 牙周病與血管性疾病 6-4 牙周病與肺炎 6-5 牙周病與吸菸 6-6 牙周病與糖尿病 6-7 牙周病與骨質疏鬆症 6-8 牙周病與懷孕 6-9 牙周病與慢性腎臟病 6-10 牙周病與遺傳 6-11 牙周病與感染 6-12 口腔足以反應全身的健康 專欄:牙周病與基因體醫學 專欄:基因定序 專欄:咬合治療與骨科醫學的關連性 第七章 再生醫學 7-1 再生醫學的概念 7-2 牙周再生手術 7-3 牙周手術細膩繁雜 7-4 再生醫學應用於牙周病治療 7-5 牙周再生療法的演進 第八章 健康促進 8-1 健康促進 8-2 衛生政策與管理 8-3 健康行為與健康教育 8-4 公共衛生的方法:PRECEDE-PROCEED模式 8-5 回顧與前瞻 附 錄 地區牙科保健活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