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大學校長 李金振自傳 從蚵農之子到大學校長 從慘澹經營到熱門大學 看李金振如何突過重重萬難締造人生成就 魔法校長 李金振 從蚵農之子到大學校長
十七年來,金門大學從無到有,化不可能為可能, 李金振體現了他的執行力。 辦學從慘淡經營,到如今報到率破百分百, 一○三學年更吸引一位滿級分學生就讀,超越巔峰。
冬天下海「擎蚵」,早潮清晨三、四點就要在岸邊等待, 穿著破棉襖,寒風刺骨,躲無可躲, 等潮水退了20%就要衝下海,趕在漲潮之前的空檔幹活。 機會是不駐足等人的,生存是沒有僥倖的, 這是我從生活經驗當中,所掌握的生命哲學。 — 李金振
|
 李福井
一九五○年出生於金門古寧頭南山村。 資深媒體人,中時晚報撰述委員退休, 先後服務於中國時報、美洲中國時報、中時晚報、自立晚報、 大成報、麗台運動報、馬祖日報、金門日報; 二○○六年返鄉,從事口述歷史寫作; 現為金門書院道藝學會理事長、金門大學駐校作家、 金酒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
著有 《古寧頭歲月》、《古寧頭戰紀》、 《與心靈有約》、《他們怎麼說歷史》、 《丹心》、《A.T.檔案大解碼2630》、 《金色年代》、《風雨江山》、 《以狗為師》、《1949古寧頭戰紀》、 以及《烽火甘泉—金門高粱酒傳奇》等書。
專欄有「聽濤隨筆」、「浯江夜話」 以及「台北夜未眠」。
《他們怎麼說歷史》一書 獲第一屆國家出版奬及國史館文獻獎。
|
推薦序╱ 鄭愁予 推薦序╱ 吳清基 推薦序╱李金振校長的傳奇故事 鄭貞銘 作者序╱振衣千仞崗 李福井 回首驚見硝煙起 1. 戰爭之子 2. 大隻雞,慢啼 3. 三個貴人,改變了一生 卻從前生見此生 4. 突圍,獨立設校 5. 古寧頭,失去一次翻身的機會 6. 四埔林場,狗屎埔變狀元地 7. 教育部畫了一個小餅讓人充饑 8. 雙腳搭雙船,心頭亂紛紛 9. 喝牛奶,為何非要養一頭牛? 10. 改大,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11.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 12. 回首前塵,欠了太太一世情 鄉情似海愛如濤 13. 僑界四大天王,認養三大學院 14. 第一次返鄉,跪下親吻土地 15.「馬英九」三個字,護理系成立了 16. 馬英九送來一百顆花生,剝開卻不見花生仁 17. 朱經武的T4+1,金門大學島不是夢 洙泗踏歌逐浪回 18. 上承朱子,振鐸浯洲 19. 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 20. 叫醒 國父孫中山先生 21. 十七年來,地球不知繞了幾圈 22. 永恆列車,駕駛人第一次換手 23. 承先啟後,帶領金大攀上高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