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管理最新全方位教材 理論與實務相輔相成 每章均附學習啟示錄及思考題,培養讀者思考性 適合於初學者、進修者、準備相關考試者以及實際執行財產風險管理者 作者這次改版基於幾個想法:第一、有感於坊間有關風險管理一書,多為各取各的觀點,論述風險管理;但風險管理涵蓋範圍很廣泛,為跨領域整合性學科,對初入門者,最好能有全面性的認識。因此,發想寫一本宏觀的風險管理教材;第二、又擔心讀者感覺太雜、無重點;故在撰寫時,盡量聚焦在ERM/EWRM八大要素,而且著重風險的三大面向;第三、每章均附學習啟示錄及思考題,期能讓讀者有思考性。之所以這麼做,就是不想讓讀者認為管理風險是硬梆梆的。翻閱此書,讀者可發覺本書所談論的風險管理方式不同於其他管理。
|
 宋明哲 學歷: 英國格拉斯哥蘇格蘭大學風險管理博士 資歷: 台灣德明商專前校長 台灣銘傳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前系主任/所長 台灣風險管理學會創會理事長 台灣國寶壽險公司董事 台灣聯亞風險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 台灣佳世達科技公司風險管理教育顧問 台灣財政部保險單審查委員 台灣考選部典試委員 中國武漢大學等客座教授 證照: 美國風險管理師(ARM) 台灣考試院會計審計人員及格 現任: 中國湖北省楚天學者 武漢湖北經濟學院特聘教授 台灣金融保險論壇雜誌社社長 期刊職務: 台灣保險學報主編 台灣風險管理學報編輯委員 台灣風險評論總編輯 著作: 保險學 人壽保險學 保險實務 榮譽: 「財產風險管理研究」榮獲台灣教育部優良著作獎 論文與專案: SSCI等期刊論文與專案百餘種 新著作計劃: 公共風險管理 另類風險理財(ART) 保險業風險管理 科技業風險管理 聯絡方式:e-mail: zmtns123@ms15.hinet.net(台灣) zmtns123@163.com(中國)
|
第一篇 緒 論 1 第 1 章 為何是全方位與整合 第二篇 哲學思維與風險管理的發展 15 第 2 章 風險理論與其哲學 第 3 章 風險管理的哲學背景 第 4 章 風險管理的類別與學科定位 第 5 章 風險管理的演變與其在主要國家的發展 第三篇 ERM 與操作理論 73 第 6 章 新一代的操作架構全方位/整合型風險管理 第 7 章 操作的基本理論 第四篇 公司風險管理 135 第 8 章 內部環境與目標設立 第 9 章 風險事件的辨識 第 10 章 風險評估(一)風險質化分析 第 11 章 風險評估(二)風險計量 第 12 章 風險評估(三)知覺風險 第 13 章 風險回應(一)風險控制 第 14 章 風險回應(二)傳統保險 第 15 章 風險回應(三)衍生性商品 第 16 章 風險回應(四)另類風險理財 第 17 章 風險回應(五)風險溝通 第 18 章 風險回應(六)BCM 等特殊管理 第 19 章 風險回應(七)個別型決策 第 20 章 風險回應(八)組合型決策 第 21 章 控制活動與資訊及溝通 第 22 章 績效評估與監督 第五篇 專題與公司風險管理 483 第 23 章 銀行業 Basel 協定與保險業 Solvency II 第 24 章 IFRSs 與企業會計 第 25 章 專屬保險公司 第 26 章 員工福利與退休年金 第 27 章 購併風險管理 第 28 章 跨國公司策略與經營風險管理 第 29 章 環境污染風險管理 第 30 章 風險均衡理論與決策心理 第 31 章 人因與公司安全文化 第六篇 個人與家庭風險管理 605 第 32 章 個人與家庭風險管理 第七篇 公共風險管理與風險社會 617 第 33 章 公共風險管理 第 34 章 風險建構理論與風險社會 第八篇 結 論 659 第 35 章 與風險共榮共存
|

投影片((外加))
若要索取未隨書附送(外加)且未於此提供下載的教學資源,請詳洽業務人員(02-27055066#824)(僅提供教師使用)

1FRW風險管理新論一書之勘誤表.DOC
勘誤頁如需印出郵寄或傳真者,請洽客服:02-27055066#8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