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臺灣史
作  者╱
林佩欣
出版社別╱
五南
書  系╱
圖解系列
出版日期╱
2023/03/01   (1版 5刷)
  
即日起五南舊官網僅提供書籍查詢,如欲購書,請至五南新官網 https://www.wunan.com.tw/
I  S  B  N ╱
978-957-11-6537-0
書  號╱
1WG1
頁  數╱
280
開  數╱
20K
定  價╱
300



1.一部真正圖解而非圖說的臺灣史。
2.主題式的引導,深入了解每一個歷史事件與重要人物。
3.活潑生動,帶領大家透過簡易的圖解模式來了解歷史,更從中得到學習歷史知識的樂趣。
4.小博士解說和知識補給站:史實與趣聞兼顧的歷史小百科,增加對臺灣歷史的小常識。
5.大事年表:選錄出臺灣歷史上的重要大事,方便查詢。

*羅漢腳是什麼?
*你知道臺灣第一座發電廠在哪裡嗎?
*日本人接收臺灣的時候,是誰領著日本人進臺北城?
*鴨母王指的是誰呢?
*很多地名有「堵」、「圍」、「結」或是「柵」等字,你知道代表什麼意思嗎嗎?

從荷蘭人、鄭氏王朝、清朝到日本人,臺灣歷經三百多年一個又換一個的外來征服者,雖然過程破碎和殘酷卻締造出各樣璀璨的文化。本書自遠古時代、原住民、荷西、明鄭、清朝、日治、戰後等時期來述說一段段臺灣的歷史歷程,內容兼顧政治、經濟、社會、教育、文化等多元面向。

以時間為經、主題為緯,透過大主題小單元的方式,告訴讀者從史前時代到當代的臺灣歷史。不同於過往的臺灣史書寫,本書更著重於文化發展,並穿插許多歷史中的小故事及趣聞,適合做為進入臺灣史的第一本書。

林佩欣,師範大學歷史系博士候選人,師範大學兼任講師。


第一篇 早期臺灣的風貌
第1章 史前文化與原住民社會
UNIT1-1舊石器時代:臺灣史前文化的序幕
UNIT1-2新石器時代:農業生活的開始
UNIT1-3鐵器時代:新工具與新技術
UNIT1-4臺灣原住民的起源
UNIT1-5原住民的生活、文化與信仰
第2章 迎接大航海時代
UNIT2-1早期臺灣的狀況
UNIT2-2荷蘭人到臺灣
UNIT2-3荷蘭人在臺灣的經濟活動
UNIT2-4荷蘭人對漢人的管理和控制
UNIT2-5荷蘭人對原住民的教化和控制
UNIT2-6西班牙人殖民北臺灣
UNIT2-7鄭氏家族的崛起
UNIT2-8驅逐荷蘭深根臺灣
UNIT2-9鄭氏在臺灣的經營
UNIT2-10鄭氏王朝的衰落   
第二篇 清代的長期統治
第3章 清代前期的政治與經濟發展
UNIT3-1帝國邊陲
UNIT3-2渡臺悲歌
UNIT3-3拓荒者的腳步
UNIT3-4施世榜在彰化的拓墾
UNIT3-5張達京與臺中盆地的開發
UNIT3-6臺北盆地的拓墾
UNIT3-7林本源家族與板橋
UNIT3-8吳沙與蘭陽平原的拓墾
UNIT3-9金廣福拓墾北埔
UNIT3-10黃南球開墾苗栗
UNIT3-11行郊與商業發展
第4章 清代前期的社會與文化變遷
UNIT4-1臺灣社會的羅漢腳
UNIT4-2朱一貴事件
UNIT4-3林爽文事件
UNIT4-4戴潮春事件
UNIT4-5清代臺灣的文教設施
UNIT4-5開臺進士鄭用錫
UNIT4-6移民社會的宗教信仰
UNIT4-7清代臺灣社會的休閒和娛樂
UNIT4-8清代臺灣社會的女性
第5章 外力衝擊與清末的近代化
UNIT5-1通商港口的開放
UNIT5-2國際貿易的興盛
UNIT5-3大稻埕鉅商李春生
UNIT5-4臺灣樟腦王國
UNIT5-5基督教的傳播
UNIT5-6沈葆禎在臺灣的建設
UNIT5-7中法戰爭與臺灣
UNIT5-8劉銘傳在臺灣的建設
第三篇 日本統治下的臺灣
第6章 臺灣總督府的殖民統治
UNIT6-1甲午戰爭與乙未割臺
UNIT6-2臺灣人的抗日活動
UNIT6-3「臺灣三猛」的武裝抗日
UNIT6-4政權替換時期的獲利者:辜顯榮
UNIT6-5殖民統治體制的建立與鞏固
UNIT6-6後藤新平的殖民政策
UNIT6-7三大調查的實施
UNIT6-8西來庵事件
UNIT6-9走向文官總督體制
UNIT6-10南國哀歌:霧社事件
UNIT6-11林獻堂的政治運動
UNIT6-12蔣渭水與臺灣文化協會
UNIT6-13政黨組織與社會團體
UNIT6-14日治晚期的地方自治與選舉
第7章 殖民地的基礎建設
UNIT7-1殖民地的教育設施
UNIT7-2基礎衛生工程
UNIT7-3臺灣總督府醫學校
UNIT7-4臺灣第一位博士:杜聰明
UNIT7-5全臺交通網的建立
UNIT7-6蓬萊米之父:磯永吉
UNIT7-7嘉南平原水利之父:八田與一
UNIT7-8糖業改革
UNIT7-9日治時期的糖業鉅子:陳中和
UNIT7-10糖業政策下的蔗農
UNIT7-11日治時期的金融建設
UNIT7-12臺灣來電
第8章 日治時期社會與文化的變遷
UNIT8-1放足斷髮運動
UNIT8-2守時觀念的養成
UNIT8-3守法觀念的建立
UNIT8-4臺灣流行歌謠之父:鄧雨賢
UNIT8-5臺灣新美術的發展
UNIT8-6迎神賽會的商業化
UNIT8-7臺灣人好演戲
UNIT8-8商業劇場的出現
UNIT8-9藝旦
UNIT8-10流行時尚
第9章 戰爭時期的臺灣
UNIT9-1邁向戰時體制
UNIT9-2皇民化運動
UNIT9-3志願兵制度與高砂義勇隊
UNIT9-4戰爭時期的政治宣傳
UNIT9-5物資管控與疏開
UNIT9-6日本戰敗
第四篇 當代的臺灣與世界
第10章 戰後的政治與外交
UNIT10-1國民政府接收臺灣
UNIT10-2來自中國的統治者
UNIT10-3二二八事件
UNIT10-4民國政府遷臺
UNIT10-5八二三砲戰
UNIT10-7樂信瓦旦:白色恐怖下消失的臺灣菁英
UNIT10-8《自由中國》與雷震案
UNIT10-9坎坷外交路
UNIT10-10迢迢民主路
UNIT10-11解除戒嚴
UNIT10-12李登輝當選第一任民選總統
UNIT10-13辜汪會談
UNIT10-14政黨輪替
第11章 戰後的經濟與社會
UNIT11-1美援來了
UNIT11-2經濟改革
UNIT11-3計畫節育的年代
UNIT11-4加工出口區的設置
UNIT11-5客廳即工廠
UNIT11-6十大建設
UNIT11-7新竹科學園區的成立
UNIT11-8 Made in Taiwan聞名全世界
第12章 後的教育與文化
UNIT12-1國語推行委員會
UNIT12-2戰後四大臺語名曲
UNIT12-3九年國年義務教育
UNIT12-4半夜三更棒球熱
UNIT12-5校園民歌的時代
UNIT12-6臺灣電影的發展動
UNIT12-7鄉土文學論戰
UNIT12-8電視臺開播
UNIT12-9轟動武林驚動萬教:霹靂布袋戲
UNIT12-10三月瘋媽祖

臺灣建築史
世界文明史:前
篇─從史前時代
到前近代
超圖解世界史
臺灣音樂史
臺灣史
清代學術思想史
(上冊)




第一章 史前文化與原住民社會
導讀
福爾摩沙臺灣位在環太平洋新褶曲帶上,是西太平洋西緣諸島弧的一部分,約在古生代晚期由海中褶曲隆起形成海島,到了中生代時期,因對地殼劇烈變動而完全陸化,成為現在臺灣島的雛形。臺灣雖然在一億年前就已經誕生,但是到八萬年前,這片土地上才有人類活動的身影,他們存在於沒有文字記載的史前時代,是早期活躍在臺灣這塊土地的主人,由於缺乏文字資料,想知道這些人群的活動狀況,只能夠透過口語傳說、考古遺物,以及殘存的風俗文物來了解這個時期的社會面貌。

一、舊石器時代:臺灣史前文化的序幕
1.臺灣島的形成
   臺灣地形、地貌變化萬千,自然景色宜人,就像是上帝最鬼斧神工的作品,十五世紀時,當葡萄牙的航海家經過臺灣附近海面,看到臺灣山岳連綿,森林蔥翠的美麗樣子,稱讚臺灣是福爾摩沙,也就是美麗之島,從此福爾摩沙成為臺灣的代名詞。那麼,你知道美麗的福爾摩沙是怎麼誕生的嗎?在古老的兩億多年以前,古太平洋板塊向西邊推擠,碰撞到歐亞大陸板塊,隱沒在歐亞大陸板塊的底下,巨大的擠壓力量將原來堆積在歐亞大陸板塊東緣大陸棚上的一大堆沉積物推出海面,形成一個島嶼,這就是臺灣島。由於地殼變動、火山活動等原因,導致數次沉降與隆起,臺灣海峽並不存在,以狩獵與採集維生的舊石器時代人們,隨著狩獵的動物來到臺灣。
2.史前人類的遷移
八萬年以前,地球正值冰河期的晚期,氣溫遠比平常還要低,陸地上布滿了結凍的冰層,海水面因此下降,臺灣海峽也變成一片廣闊而平緩的陸地,就像是一座連接著中國大陸和臺灣的陸橋。原本生活在中國華南地區的人類,在狩獵和採集的過程中,跟隨著有德氏水牛、諾氏古菱齒象、大連馬、普氏也馬、北京斑鹿、四不像鹿等,這些古代的生物的足跡,越過臺灣海峽來到臺灣,他們追尋動物的足跡與植物的生長地,一群人來到臺灣海岸山脈東側的太平洋岸,在今日臺東縣長濱鄉海岸邊的洞穴中住了下來;另一群人來到臺灣西南部的丘陵地區,在今日臺南縣左鎮鄉住了下來,成為在臺灣這塊土地上最早的主人。
3.臺灣最古老的人類
這一群人類來到臺灣之後,選擇靠近海邊的洞穴中定居,因為這樣不但可以躲避寒風的吹襲,也方便利用海岸邊潮間帶的食物資源。他們主要以採集、狩獵和漁撈為生,利用海邊的圓礫石打製成石器,也會利用質地較軟的動物骨頭,製成針、鑿及魚鉤等工具,作為獵捕野獸與採集植物的用途,但是製造出來的工具相當簡單而且粗糙。由於他們還不會耕種,也不知道如何畜養動物,於是,在一個地方居住一段時間之後,他們就會離開,繼續找尋下一個有食物的地方。在臺灣停留一段時間之後,隨著更新世末期到來,全球氣候變暖,冰雪融化,海水面上升,臺灣海峽再度被海水淹沒,臺灣和亞洲陸塊逐漸隔離形成島嶼,這群人在臺灣留了下來,變成最古早的臺灣人。

二、新石器時代:農業生活的開始
1.聚落和農業生活的出現
到了冰河時代最晚期,地球上溫度開始增加,氣候變暖以後,世界上幾個適合農業發展的地區,開始有了初期的農業,走進入新石器時代。就在六千五百年前左右,臺灣也出現了新石器時代人群,這群人和原先的舊石器時代的人群有著不同型態的文化相貌,究竟是一步步從舊石器時代的文化演化而來,還是從亞洲大陸東南沿海渡海而來的人群呢?由於海峽兩岸同一時期的文化有些類似,所以大部分學者主張渡海而來,同時也從文化的特色,認為這群人應當是臺灣南島語系民族的祖先。但也有學者提出或許是從原來是陸地的海峽中逐漸遷移而來的另類想法。
2.形成地區性網絡
這時候的人類,已經懂得種植農業與畜養家畜的方法,食物的來源越來越多元,他們用研磨的工法製作石器,製作成石斧、石鋤等來砍伐森林、翻耕土地,也製作石刀、石鐮,來當作收割的工具,他們也發明燒土製作陶器的技術,製造出來的陶器頗為精美,以罐和缽最為常見。因為食糧的供應趨於穩定,他們逐漸長期定居在同一個地方,形成一個聚落,平原地區聚落大型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聚落與聚落之間常有交換或貿易的行為,形成地區性的網絡,最具代表性的是玉器的製造與交換,交換關係的網絡幾乎遍及臺灣全島。有趣的是,這個時期的人類開始重視人死後的喪葬儀式,臺東的卑南文化就可以發現他們流行室內葬,也就是將裝有死者的長板石棺葬在自己住的房子下方,埋葬親友時還會在死者臉上扣蓋覆臉陶。
3.達拉拉不完的月形石柱
      月形石柱是史前時代卑南文化人最顯著的遺蹟,存在臺灣的時間至少已經超過三千年,月形石柱究竟是怎麼來的呢?傳說以前有兩個卑南社的少年兄弟,經常在半夜偷偷潛入拉拉顎斯人種的甘蔗園偷甘蔗。拉拉顎斯人為了抓甘蔗賊,事先在甘蔗園中埋伏,當不知情的兄弟倆再度潛入甘蔗園時,拉拉顎斯人將弟弟抓個正著,哥哥則是在混亂中趁機溜走。哥哥逃走之後,製作了一個很大的風箏,將弟弟從被監禁的地方救出,他們跑去找祖母妲騰荖,請求老人家教他們擊退拉拉顎斯人的方法。祖母教他們到上界去降下地震,於是兄弟倆搬了很多的石頭,把祖母的房子四周給圍起來,讓房子更堅固。還把房子四周的檳榔樹綁上鈴鐺,再以繩子把所有的檳榔樹圍成一團。兄弟兩人催動了雷響,撼動了地震,讓大地搖個不停,火災不斷,大火到處蔓延。這場大火把達拉拉不完都燒成灰燼,那些沒有倒塌的屋壁,也都化為石頭,筆直地豎立在當地,一直留到今天,只剩下卑南遺址上的「月形石柱」,而拉拉顎斯人則完全被毀滅了。

三、鐵器時代:新工具與新技術
1.擅長煉鐵的十三行人
大約在兩千三百年以前,臺灣逐漸進入了金屬器時代,這個階段的人類,除了繼續使用石器、骨及陶器之外,已經使用銅器、鐵器等金屬器,作為日常生活使用的工具,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住在臺灣北部的十三行文化人。
十三行文化人使用的石器已經減少,已經懂得煉鐵的方法,會自己蓋煉鐵爐,煉出來的鐵,除了用來當作農具或獵具,也會使用於宗教儀式或裝飾用品上,還會拿來當作戰爭用的武器。十三行文化人製作陶器的技術也很進步,還會在陶器上面製作紋飾,陶器除了用來作為器物外,他們也會製作人面造型的陶罐,上面有微凸的眉脊、狹長的雙眼、微張的嘴角,再配上臉頰旁立起的雙耳,造型相當活靈活現,這是他們利用來作為喪葬儀式的器物。懂得煉鐵的十三行文化人,也相當懂得做生意,當時並非所有生活在臺灣的人類都懂得煉鐵的技術,十三行文化人會利用煉製出來的鐵器、銅器作為交換的物資,與當時住在臺灣其他地方的住民進行交換的貿易活動。十三行人怎麼會懂得煉鐵的方法呢?在十三行遺址出土的物品中,有發現漢人的錢幣和一些古銅器,據推測,漢人和十三行人已經有接觸,或是有以物易物的行為,製鐵技術可能是漢人傳給原住民的。
2.愛鐵如命的毗舍耶人
      傳說在十二世紀末,也就是在宋朝的時候,在中國南方泉州、圍頭等村落,常會有來自對岸原住民的攻擊,攻擊村落的族群來自毗舍耶,他們偶爾會搭著輕便的竹筏渡海到中國福建沿海搶劫,每當毗舍耶人一來,當地的百姓總是被嚇得趕緊落荒而逃,躲在家裡不敢出來,大家心裡想著,這下糟了,村子裡不知道又要受到什麼傷害。沒想到有一次,毗舍耶人攻進一戶人家門前,看見那戶人家大門上的鐵門環,突然眼睛一亮,接著拔下鐵門環把玩,相當開心,顯然把鐵門環當成戰利品。村民們見狀,決定試探毗舍耶人是不是真的那麼喜歡鐵。第二天,當毗舍耶人再度來攻擊村莊的時候,村民在他們面前丟出一個鐵湯匙,沒想到毗舍耶人開心得不得了,搶了就走。於是,每當毗舍耶人來攻擊的時候,村民們就想到丟鐵器這一招,只要毗舍耶人拿到相當數量的鐵器,就不會再攻擊他們了。
這是記錄在宋朝名叫趙汝適寫的《諸蕃志》中的故事,毗舍耶這個地方,根據學者推測應該就是臺灣西部一支原住民。讓我們知道了,臺灣從新石器時代過渡到鐵器時代之後,對鐵器的重視,因為擁有鐵器就代表擁有先進的工具,不僅是工具,還是一個珍寶呢!難怪毗舍耶人不顧生命危險,也要得到漢人的鐵器。

四、臺灣原住民的起源
1.平埔族與高山族
臺灣先後有許多不同的族群來此定居,早在漢人到臺灣之前,臺灣即住著一群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原住民。十九世紀的民族語言學家,透過語彙、語法的比對研究,認為臺灣的原住民屬於南島語族的一支,南島語族分布範圍包括太平洋和印度洋,臺灣正好位在南島語族的最北端。以前人類的遷移並不像現在這麼方便,容易被陸地上的山谷等地形阻擋,相反的,浩瀚的海洋一望無際,反而讓人們可以隨心所欲的移動,由於臺灣正好位在北赤道黑潮北上的途中,南海地區也正好有西南季風,原住民應該是靠著季風和洋流飄流到臺灣定居的。
我們都知道,臺灣的原住民包括平埔族和高山族,這種分類方法與移民臺灣的漢人有關,清代統治臺灣初期,已經歸化的原住民族大部分居住在西海岸的平原上,未歸化的原住民族則多居住在中央山脈一帶,於是自閩粵二省移民到臺灣的漢人,稱居住在平地的土著為平埔番,也稱為「熟番」;居住在山地的土著稱為高山番,也稱為「生番」。日治時代以後,日人將「番」字改為「族」字、此一分類使用日久,一般人的觀念以為平埔族和高山族是體質和文化都不相同的兩個民族,這是錯誤的觀念,因為平埔族和高山族是屬於同一系統,也就是南島語族。
2.創生和起源地的傳說
      原住民的起源有許多美麗的傳說,各族的傳說當然不盡相同,不過都一樣的神祕而且浪漫。例如:排灣族自稱「百步蛇的子民」,傳說從前天下的太陽神曾經降臨這個世界,並且產下一卵,太陽神將此卵交給百步蛇孵化,最後孵化出排灣人。達悟族傳說從前有一個孕婦到海邊取鹽水,結果海水突然暴漲,不僅淹沒了村子,還覆蓋了山頂,好幾年過去了,大水依然沒有減退,直到第九年,一隻老鼠投海,水才逐漸退去,後來,芋頭田、竹林、樹木等陸續出現,此時,天神發現了這個小島,對小島的美麗充滿驚歎,於是丟下一塊巨石。岩石破裂之後,裡面走出一個人,同時,海邊的竹子也突然裂開,同樣誕生一個人。這兩個人相遇之後結婚,人口逐漸繁衍,變成達悟族的祖先。
原住民的起源地,好像都脫離不了洪水,遠古時代原住民各族大多層遭受洪水災難,泰雅族、賽夏族的祖先逃到大壩尖山;布農族、鄒族的祖先逃到玉山等。臺灣第一高山玉山,鄒族、布農族都視為聖山,玉山與兩族的洪水神話息息相關。傳說遠古時候洪水氾濫,鄒族人跑到玉山山頂避難,後來發現堵住河水的是一條大鰻魚,有一隻螃蟹幫助北鄒人打敗大鰻魚;一隻山豬幫助南鄒人打敗大鰻魚,鄒族人才可以順利下山尋找新家園。這些傳說是不是很有趣呢?就是因為這些美麗的傳說,才讓臺灣的文化更為多元且豐富。

五、原住民的生活、文化與信仰
1.結婚習俗
原住民的親族組織各族都不太相同,阿美、卑南、噶瑪蘭屬於母系社會,由婦女掌握財產繼承母姓等權利,婚姻也採招贅婚,平埔族也多是母系社會。一般平埔族男女到了青春期,就必須離開父母,分別住進「公廨」和「籠仔」的居所內,表示有資格結交異性。男方以鮮花或吹口琴等方式來表達愛意,若男有情妹有意,就會向雙方父母秉告,半個月之後再宴請四方親朋好友。婚禮之前,平埔族的少男少女會用利刃敲下彼此的上門牙作為信物,稱作「鑿齒」,就像今日婚禮中雙方各套上戒指一樣。平埔族男生都要入贅到女生的家庭,結婚之後,男方追隨妻子生活,婦女是勞動的主力,負責各種粗活、整地、採集、釀酒等工作,男子除負責打獵和打仗外,一般時候多遊手好閒,五、六十歲之後才與妻子一同從事農作。平埔族有一個很浪漫的名稱叫作「牽手」,代表「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個名稱臺灣社會也一直沿用到現在。
2.宗教信仰
原住民的傳統信仰是泛靈崇拜,也就是天地宇宙萬物皆有其靈,包括自然界的各種現象和祖靈等等,自然的崇拜就像山有山神、河有河神、日月星辰、花草樹木、動物昆蟲等都有靈性。祖靈崇拜則是原住民子孫對祖先們創生起源以及披荊斬棘的敬仰之心。這些自然神和祖靈無時無刻庇祐著原住民的子孫,表現在原住民各種祭祀活動上。例如:西拉雅族的守護神通稱為「阿立祖」,相傳西拉雅族的祖先是從遙遠的海上飄洋過海來的,有一天海上起了濃霧,祖先完全無法分辨方向,正當危難的時候,天上突然出現一面寫著「太上老君」的大白旗,引導船隻前進,西拉雅的祖先終於得以來到臺灣,後代相信太上老君就是阿立祖,阿立祖沒有形體,依附在祀壺之中,西拉雅族也被稱為拜壺的民族。
3.出草行動
泰雅族、太魯閣等原住民族的男子,一向給人驍勇善戰的印象,狩獵、出草樣樣精通,其中一項出草,就是獵人頭的儀式,對他們來說,這是神聖英勇的行為,更是奉行祖先的遺訓。出草的原因通常是為了取得成年的資格,為了洗刷冤屈,或為了報仇雪恨、驅逐瘟疫等。首先,族人會先舉行會議,念咒語祈求祖靈保佑,還要攜帶獵首的守護袋,它平日由頭目收藏,裡面裝有每次出草的戰利品( 例如:頭髮),婦孺都不可以碰觸。戰士成功獵到人頭之後,立即退到安全的地方,利用溪水清洗頭顱、腦漿,剃光頭髮,取部分的髮束放入守護袋,並在額頭上穿洞,用藤蔓綁住便於手提行走。凱旋回到部落之後,這些頭顱會高掛在勇士的家中,藉以光宗耀祖,然後再放到公共敵首架上,為這些頭顱舉行招魂儀式,這時全部落的人就會唱歌跳舞,喝酒狂歡數天。

第二章 迎接大航海時代
導讀
地理大發現之後,歐洲各國的船隻,帶著強烈的企圖心,向他們未知的世界進軍。葡萄牙人優越的航海技術使他們拔得頭籌,十五世紀末,繞過非洲好望角來到東方世界,在1511年,也就是明朝武宗正德年間,占領了馬來半島南端的麻六甲,積極經營嚮往已久的中國貿易。而1521年,葡萄牙人麥哲倫為西班牙發現新航線,打開了從太平洋另一邊到亞洲,並且經印度洋繞到非洲返回歐洲的航道,從此為西班牙開啟了東方貿易的大門,1571年,西班牙在馬尼拉建立殖民總部,與中國商人建立起貿易的聯繫。不過,保守的明朝政府不准各國商船到中國貿易,葡萄牙人剛開始在中國外海徘徊,後來,在澳門租到一個基地,相同的情形也發生在西班牙,雖然西班牙人帶著很多墨西哥銀元到中國準備和中國做生意,在中國沿海的商人也很想和外國人做生意,可是收到明朝政府的限制,做生意只能夠偷偷摸摸的,和明朝政府玩起捉迷藏的遊戲。急起直追的荷蘭,同樣遭遇到尋找貿易據點的困難,在明朝軍隊驅趕下,來到冒險者的天堂臺灣。臺灣地理位置優越,左鄰中國、北接日本、下通南洋,正好在東南海域的中間地帶,可說是絕佳的貿易地點,加上當時並沒有政權掌管,正好成為外國人建立據點最好的場所,於是,在這一波外國人競相來到的浪潮下,臺灣的命運也跟著大時代的巨輪往前推進。

一、早期臺灣的狀況   
1. 漁民在臺灣的活動
臺灣附近的海域由於有寒流和暖流交會,有豐富的魚類資源在此徘徊,早在宋朝時期,澎湖近海已經被閩南漁戶開發成為漁場,豐富的漁獲吸引大量沿海漢人投身海洋,孤懸海上的澎湖也出現漢人的聚落。明太祖朱元璋建國之後,為了防患方國珍、張士誠等海上殘餘勢力,厲行海禁政策,一般人不得私自出海通商、捕魚。但長期靠海謀生的沿海居民不遵守禁令,明朝中葉時,逃亡漁戶和農民仍陸續湧入澎湖;後來,明朝政府改變海洋政策,允許沿海居民出海捕魚或通商,除了開放澎湖漁業發展外,還核准漁船或商船可以航行到蚊港(今日的雲林縣北港)、大員(今日的臺南市安平)、雞籠、淡水等地捕魚。當時附近的漁業有多盛行呢?根據記載,明朝末年,漢人在臺灣沿海捕烏魚的戎克船曾高達有百餘艘漁船之多,同時漢人漁民也在臺灣近海與內河從事其他漁業。一五七四年,明朝總兵還曾經招攬漢人漁民、商人與臺灣的原住民合力對抗海盜,可見臺灣海峽上的漢人漁民已經成為政府重視的一股勢力。
2.海盜在臺灣的活動
中國東南沿海的福建、廣東等地小人稠,沿海的居民必須往海上謀生,除了從事漁業之外,為了生存,這些居民也常與掠劫中國沿海的日本倭寇合流,騷擾中國沿海的民家,他們的勢力廣達臺灣海峽兩岸,甚至延伸到中南半島、菲律賓等地。例如:流竄在中國沿海的海盜林道乾,在明朝都督俞大猶追擊下,率眾渡海,從澎湖到達臺南安平,雖然不久又逃往中南半島,卻在臺灣留下許多傳說故事,成為臺灣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林道乾之後,大海盜林鳳成為另一股更廣泛而強大的海盜勢力,他們曾駐紮於澎湖及笨港(今日的雲林縣北港),還企圖進取菲律賓,明朝政府曾經聯合海上漁民、商人追擊,最後林道乾兵敗於淡水,從此下落不明。之後,則以顏思齊、鄭芝龍帶頭的新興勢力最具代表性,顏思齊是一個旅居日本的華僑領袖,因躲避日本幕府輾轉南下,於一六二一年在笨港登陸,此後在當地分寨駐紮,鎮撫原住民,招攬漳州、泉州的百姓來拓墾,顏思齊死後,鄭芝龍繼任為首領,成為明朝末年最後也最穩固的漢人海上武裝勢力。

二、荷蘭人到臺灣
1.初抵澎湖
一六○二年,荷蘭組織荷蘭東印度聯合公司,取得印度洋的航運和貿易特權,在爪哇建立根據地,還在日本設立商館,展現對東方貿易的雄厚企圖心。但是在朝貢貿易制度下,明朝不准外商直接在中國港口貿易,各國只好在中國沿海各自找尋據點,當荷蘭知道葡萄牙取得寄泊澳門的權利,也想如法炮製。1604年8月,荷蘭提督韋麻郎率領荷蘭艦隊進入澎湖,他賄賂明朝的官員,遊說朝廷將澎湖割給荷蘭,但是遭到強烈的反對。明朝督司沈有容知道韋麻郎占據澎湖的目的是做生意,並不是存心打仗,為了不折損一兵一卒,他告訴韋麻郎澎湖是中國的領土,希望能夠退兵。韋麻郎也擔心戰爭一旦開打,如果荷蘭援軍來不及抵達,對自己不力,衡量再三之後,終於答應退兵。
一六二二年七月,荷蘭人又到澎湖了,這一次積極的在澎湖西南端的風櫃尾建立城堡,準備長期駐留。荷蘭人為了與中國做生意,不惜騷擾中國沿海,想引起明朝政府注意,明朝派兵大舉包圍澎湖,雙方談判之後,荷蘭人終於答應退出澎湖。臨走之前,明朝官員告訴他們說,澎湖的東方有一個地方叫做大員(今臺南市安平),是一個沒有人管理的地方,可以占據那裡當作貿易據點,不會侵犯到中國的領土,荷蘭聽從明朝官員的建議,將艦隊駛入臺江內海。
2.建造政治經濟中心
一六二四年八月,急著尋找新據點的荷蘭人,將船隊駛進東邊的臺灣。當時臺灣西部不像現在是一塊平整的陸地,而是圍繞著大大小小沙洲的潟湖,這一串沙洲南北排列,蜿蜒宛如巨鯤之背,當時的人稱為鯤身,最大的一座沙丘稱為大員,也稱為一鯤身。荷蘭人登陸之後,在一鯤身建築一座城堡熱蘭遮城。這是一個稜堡式的海岸堡壘,城內房舍、營堡高低錯落,層次分明,每一個樓層都有樓梯相通,周圍布有菱形和半圓形的堡壘,堡壘上面設有砲臺。城堡有內城和外城兩個部分,內城有三層,最下面一層是倉庫,地上兩層則有長官公署、瞭望臺、教堂、士兵營房等,可說是荷蘭在臺灣的行政核心。外城在內城的西北方,有長官、職眷宿舍,會議廳、辦公室、醫院、倉庫等公共建築,是為了加強內城防衛,避免敵人長驅直入政治中樞建造的。一六二五年,荷蘭人將勢力範圍推向西邊的赤崁地區,將赤崁更名為普羅民遮,並建築簡單的竹城、濠溝及砲座。到了一六五二年,漢人領袖郭懷一率領群眾強攻赤崁竹城,雖然郭懷一起事最後被荷蘭人平定,但是荷蘭人害怕類似的事件重演,於是隔年將赤崁竹城改建,將整座城牆以紅磚疊砌,用糖水、糯米汁攪拌蚵殼灰為黏著劑。新整修的城堡稱為普羅民遮城,城堡的主體是四方形,東北角和西南角都有凸起的稜堡,稜堡四角有瞭望亭,用來觀測是否有入侵者。

三、荷蘭人在臺灣的經濟活動
1.一張牛皮騙土地
荷蘭人剛到臺灣的時候,為了取得土地,見臺灣的原住民單純善良,有一個用一張牛皮,向原住民騙取大片土地的故事。當時臺灣只有少部分的漢人,大多數的住民都是原住民,為了占領原住民的土地,荷蘭人派翻譯跟原住民交涉,他們拿出土地契約書告訴原住民說:「我們想和你們換一塊牛皮大小的土地。」單純善良的原住民不疑有他,心想自己這麼多土地,分給荷蘭人一小塊也無妨,於是答應了荷蘭人的請求。沒想到,貪心的荷蘭人回到船上後,先將牛皮撕成一條一條細繩,再將這些係繩接成一條長繩子,用這一條很長的牛皮繩子,圈了一塊面積很大的土地,很短的時間內用石頭建造了一座小城堡,等原住民知道上當之後,已經來不及了。據傳,荷蘭人用這條牛皮長繩子圍起來的土地,建築的城堡,就是普羅民遮城。
2.將臺灣當作轉口貿易站
荷蘭占領臺灣的主要目的,是將臺灣作為國際貿易的轉運站,他們主要貿易的對象是中國、日本和南洋。首先,他們從中國購買特產的生絲、絹綢、瓷器和藥材等貨品,再經由臺灣,轉售到日本、波斯、荷蘭或歐洲等地。另外也會在南洋購進香料、胡椒、琥珀、鉛和錫等貨品,經由臺灣運往中國販賣。荷蘭人也將臺灣土產的蔗糖銷售到日本和波斯兩地,將稻米、鹿皮、鹿脯及藤賣到中國,至於臺灣北部的硫磺,則會被銷售到中國和柬埔寨等地。
3.招攬漢人到臺灣開墾
荷蘭人也在臺灣種植熱帶作物牟利,他們獎勵漳州和泉州的漢人移民到臺灣墾荒,有相當多貧窮的中國農民,在荷蘭東印度公司的保護之下到臺灣墾殖。起初,荷蘭人以東印度公司的船隻運送漢人來臺灣開墾,提供土地、牛隻、農具和水利設施,讓漢人以佃人身分向公司租用土地,在荷蘭人的獎勵下,到臺灣開墾的漢人越來越多,到了一六五○年,已經逼近兩萬人,牛隻、農具及種子由荷蘭東印度公司提供,他們辛苦的耕作,工作完畢之後,農具和牛隻還要歸還。在漢人辛苦的耕耘下,臺灣主要的農產物蔗糖和稻米,逐漸成為重要經濟作物,不僅可以供給荷蘭人之需,還可以大量外銷,稻米輸往東亞大陸,蔗糖銷售到日本、波斯等地,為荷蘭人增加了一大筆收入。

四、荷蘭人對漢人的管理和控制
1. 荷蘭人的「萬萬稅」
荷蘭人對到臺灣來開墾的漢人勞工課徵各種高所得稅,對漢人的管理更是嚴格和不近情理,但是這樣還不夠,漢人到臺灣開墾一段時間之後,荷蘭人心想,如果這些漢人都能夠繳更多稅的話,一定可以替公司帶來許多收入,因此荷蘭人開始逐項的課稅牟利。漢人如果在臺灣捕鹿,除了繳稅之外,還可以喊價競包的方式,向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取得在某處捕鹿的權利,以喊價最高者得標。若是想在臺灣的河川捕魚,也要用競相喊價的方法,來決定誰擁有捕魚的權利;相同的,想和原住民交易也要用這種承包競標方式來處理。這種承包競標的方式稱為「瞨」,得標的人可以在某一段時間之內,在原住民的村落做生意,又叫做「瞨社」。同時,荷蘭人為了大量獲取鹿皮,允許漢人入山捕鹿,並且採取強硬措施,不許原住民妨礙,否則出兵鎮壓,但漢人入山之前,要向荷蘭人繳納狩獵稅,領取捕鹿許可證。
2.郭懷一事件
郭懷一原是鄭芝龍的舊部,鄭芝龍接受明朝招安之後,郭懷一仍留在臺灣繼續開墾,在漢人族群中具有很高的威望。一六五○年以後,臺灣甘蔗生產量大幅減少,糧食的收成也銳減了百分之四十五,居民生計困窘,難以糊口,荷蘭人卻突然說要提高一倍的人頭稅,還常派遣收稅官吏、士兵利用晚上挨家挨戶查稅,表面上是怕人民逃稅,實際上根本就是還要趁機敲詐。一六五二年九月,郭懷一邀請好友商討起義事宜,計劃在九月十七日,假借中秋月圓的理由,由郭懷一前去邀請荷蘭人官吏赴宴,乘機在席間下手,再欺騙守城員打開城門,一舉攻進熱蘭遮城。可是,郭懷一的弟弟認為對抗荷蘭人就像是用雞蛋扔石頭,一定會惹來殺身之禍,擔心如果哥哥起義失敗會遭受連累,所以乾脆先去熱蘭遮城向荷蘭人告密。
郭懷一獲知消息走漏,只好倉促發難,拿著火把、長矛、鋤頭、棍棒等簡陋的武器,進攻普羅民遮城。當時,城裡三十多名荷蘭兵沒有來得及反抗,成了刀下冤魂,四名士兵在混亂中逃往熱蘭遮城通風報信。第二天,荷蘭人立刻率領部隊向普羅民遮城進攻,郭懷一指揮義軍在臺江東岸布防,荷蘭船隊向岸上發炮攻擊,一顆子彈射中郭懷一,郭懷一雖然忍痛苦指揮戰鬥,最後還是倒下不幸殉難。 義軍失去領導者,在副將吳化龍的率領下轉戰南部,荷蘭人為了趕盡殺絕,又徵召二千名原住民民兵繼續追殺搜捕,展開持續兩週的血腥屠殺,漢人在這場戰役中傷亡慘重,總數達三千人左右,約占當時臺灣漢人總數的五分之一。郭懷一事件之後,荷蘭人在臺灣的統治發生嚴重的危機,為了穩固自己的統治地位,他們一面加緊戰備,從巴達維亞增派軍隊,另一方面則加緊建築普羅民遮城,加強防禦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