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無法顯示,請點選此處觀看網頁              本郵件若造成您的困擾,請連結電子報訂閱取消。
 
2011.11.24

NO.18

雙 週 報

 
 
 
編輯的話|
國父遺像為何會掛在禮堂前方?  
博雅選書|
《中國建築革命:民國早期的禮制建築》  
延伸閱讀|
《西洋住居史:石的文化和木的文化》《負建築》《自然的建築》《人與空間的對話:漢寶德看建築》《日本近代建築》  
近期好書|
《伊東豐雄》《東京最有意思的建築物》  
名家觀點|
瞭解認識中國近代建築的一頁──《中國建築革命》推薦序/黃健敏 
最新訊息|
超強五南圖解系列書展:讓你一看就懂,融會貫通/賀!台灣書房《老神在在》榮獲國語日報「好書大家讀」優良少年兒童讀物  
   
 

國父遺像為何會掛在禮堂前方?

 

文/可樂

小時候,記得學校或公家機關的禮堂、會議廳和集會場所等公共空間,都要依規定懸掛國旗國父遺像、兩蔣遺像暨元首玉照(民國91年後已廢除懸掛兩蔣遺像的規定),每個上台前報告的人,還要記得向國旗國父遺像行禮,而這樣的儀式,後來也慢慢被簡化或略過了。可是,為什麼要懸掛國父遺像,意義何在?又是怎麼出現的?
  說來這跟「公共空間」的概念有關,在辛亥革命之前,中國仍是帝制,也沒有民主政治所謂的「公共空間」,這裡指的不是一般市井聚集之處,而是指可以議事討論的所在。在辛亥革命後,翻天覆地的體制改變,也影響到公眾集會議事的問題。過去帝制時代的大型建築,都是以帝王為中心,不論是天壇祭天或是宗祠祭祀,即使帝王的氏族龐大,仍不過是皇帝、臣屬和宗族之事,不用考慮也根本沒有所謂大眾集會的問題。但帝制結束後,這樣的空間需求就變得相當迫切,中國傳統的禮制建築,也就跟著這場革命一併發生重大變化。
  孫中山逝世時葬於南京紫金山,葬事籌備會從一開始就考慮到要有一個可容納五萬人的空間,並且在設計上,也摒棄了原本代表帝王陵寢的陰陽橋和排列石像生的神道,更沒有傳統的吻獸龍形,反而要考慮體現公共紀念物的開放性和「喚醒民眾」的象徵性。相比之下,只稱帝83天的袁世凱,他的陵墓「袁林」,則仍然採用了帝陵式的設計,顯見人的理念也連帶影響其建物形式。另外在廣州,這個革命的大本營,一年後也決定為孫中山建造一座紀念堂,供民眾聚會及演講之用,座位以能容納五千人為最低限度。這個室內空間在中國史無前例,其容量幾乎是當時國民黨全國代表大會代表數的十五倍。由於孫先生本身也是透過各種追思紀念的集會場合,來宣傳他的革命理念,因此紀念堂的意義,就好似追隨他的模式,也透過對他的紀念,來提供一個現代的集會空間讓民眾發表意見。同時,講台上懸掛遺像和遺囑,也代表著上台講演者既遵循他的腳步與遺願,又向聽眾宣揚理念的涵義。
  以上所談,主要是內部空間規劃的變化,在建築外觀上,也同時融合了中西方的不同特色。舉例來說,原本中式的紀念建築,我們熟知的形式有牌坊、寶塔、石碑或石坊等,而西式紀念物,則包括銅像、方尖碑、哥德式碑亭等。如我們後來所知的,紀念碑也可以是方尖碑頂添加中式重簷塔樓,或是後來我們看到的各式人物紀念雕像,都是中西合壁的證明。大型建築亦同,除了美學觀點之外,在施工構造、材料功能方面,也都開始採用了不同以往的營造法,這些都是辛亥革命後帶來的變化,在賴德霖老師的《中國建築革命》一書中都有詳述。
  當代的大型公共建物,我們現在都已很熟悉會採取公開競圖的方式。但大家所不熟知的是,中山陵的設計,也同樣經過公開的圖案競徵過程,還包含中外人士,以現在來說,也可說是國際標。頭獎作品,由中國建築師呂彥直獲得,獲獎評語是「融會中國古代與西方建築之精神,莊嚴簡樸,別創新格,墓地適成一警鐘形,寓意深遠」。書中還收錄了二、三獎及其他榮譽獎的設計圖,大都融入了中式重簷、亭閣、塔樓的形式。這個競圖的過程,也可說是對中國式紀念物風格的探尋和討論,這種風格不僅將代表現代的中國建築,而且也代表了孫中山曾經期待著的現代中國。

 
 

賴德霖◎著


定價350

放入購物車

黃健敏(建築師)◎推薦

 

中國建築革命:民國早期的禮制建築


 

中國推翻帝制後,社會經過一段激變的歷程。
在「舊新共存」和「中西交織」之下,新的禮制如何影響了新的禮制建築設計。

鴉片戰爭之後,伴隨著外國列強的軍事、政治和文化的全面入侵,清王朝的覆滅以及新的國家政體的形成,中國的城市和建築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這些變化體現在生產制度、知識體系、美學思想、材料結構、功能類型,乃至構造施工等各方面,從根本上顛覆了中國傳統的營造業和營造學。探討這些變化的原因、過程和結果,就成為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的基本課題。而新舊矛盾、中外交流、現代主義與民族主義衝突,也是考察這些變化的基本語境。
  本書探討辛亥革命之後至抗日戰爭爆發期間中國禮制建築的發展。禮制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文化信仰、價值觀念和行為規範的綜合體現。服務於它的建築物也是一個社會最重要和最具文化象徵意義的物質與空間表現。伴隨社會變革、信仰體系及傳統習俗的改變,影響中國社會長達三千餘年的禮制建築傳統命運如何?新的國家政權下新的禮制建築是什麼?新的禮制如何影響了新的禮制建築的設計?又如何從中外傳統中尋求借鑑?本書建立在大量歷史文獻的搜集與整理,以及廣泛的實地考察上,適合歷史、建築和美術以及對民國建築有興趣的讀者。..more
   
   
   
 
 
         
 

西洋住居史:石的文化和木的文化
後藤 久 著、林錚顗譯
定價:320元

 

負建築
隈研吾(Kuma Kengo)著/計麗屏譯
定價:300元

 

自然的建築
隈研吾(Kengo Kuma)/林錚顗譯
定價:250元

 

人與空間的對話:漢寶德看建築
漢寶德
定價:300元

 

日本近代建築
藤森照信 著、黃俊銘譯
定價:360元

 
                     
 

Nikkei Architecture ◎編/龔婉如◎譯

放入購物車

 
伊東豐雄
 
   
 
   

建築大師伊東豐雄40年來的主要作品全紀錄

 
   
◎謝宗哲(亞洲大學/交大建築助理教授)推薦

  建築大師伊東豐雄,一般公認他是一個「持續變化」的建築家。本書是他40年來主要作品和歷程的全紀錄,包含他的成長過程、競圖奮鬥記和伊東流的發想術與組織論,以及他的作品從「浮游感」到「幾何學」的轉變,再邁向「會呼吸的建築」。此外,還收錄1985至2010年的訪談及對談,解讀伊東對建築想法的瞬息萬變,是一般「作品集」無法做到的,這也正是本書的魅力所在。
  伊東不將自己封閉於建築界的評價之中,而樂於面對「社會」。他自評為「凹型的建築家」,也就是「接受對方的想法並做出回應」。本書還特別邀請50位友人和後輩,透過他們的雙眼來解析伊東的「核心」,絕對是全面認識大師不可錯過的書籍。..more
 
         
 
東京最有意思的建築物
 

伍爾夫.麥耶(Ulf Meyer)◎著/李中文◎譯

放入購物車

 
 
 
 

東京──建築和時尚的朝聖之地,知名建物與大師設計一次盡收眼底 

Σ{建築物╳建築師}=變幻的東京

 
 
東京是個求新求變的城市,最能表徵它無止境的變幻,莫過於建築的不斷更新。這座城市的改變之強烈、之快速,就連常來的遊客也會不斷感到驚訝。東京一直是難以定義的,它能夠把都市的現實和夢想的虛構結合成不可分割的整體。
  本書介紹一九四五年之後建成的東京現代建築,編排上以東京的二十三個區做分類,以照片和文字呈現日本首都中賞心悅目的當代建築,共計兩百多座非常有趣且壯觀的建築物。每座建物提供了名稱、座落地點、年份、建築師等資訊,以及建物歷史、風格特色、功用,並扼要闡述建築師的建築理念等。還附上詳細的分區地圖,是實用且便利的東京建築最佳導覽書。..more
 
         

瞭解認識中國近代建築的一頁

──《中國建築革命》推薦序

黃健敏/建築師
一九八九年解嚴之前,由於政治的禁忌,在台灣是不可能發表刊登或討論有關大陸建築的文章。時代改變,沒有了警總,拜兩岸交流,相關的出版品補充了曾經空白的歷史。
 
  國立中央圖書館於一九六四年收藏了一本香港印行關於中國建築的書:「Chinese Architecture Post and Contemporary」(《古今之中國建築》,The Sin poh Amalgamated(H.K.)Limited, 1964),該書有四分之一篇幅是以一九一一年以後的中國建築為主,包括了一九四九年大陸建築的狀況,諸如中共建國後在北京的新建築等,也談及一些台灣建築的狀況。按當時的環境,這本書是「為匪宣傳」,可是由於以英文撰寫,以致意外地遭疏漏,甚至進入國家級圖書館。該書最大的價值是作者以其親身的經驗,寫下一九三七年前民國早期的建築發展,彌補中國建築近代史料缺乏的遺憾。對於與大陸隔絕的台灣,透過該書瞭解了前輩的努力,也為六○年代台灣建築邁向現代提供極佳的歷史面向與省思。

  《古今之中國建築》作者是民國早期響叮噹的興業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徐敬直(1906-1983)。成立於一九三三年的興業建築有三位合夥人:徐敬直,於一九二九年密西根大學建築研究所畢業,曾在芬蘭籍建築師老沙利南(Eliel Saarinen, 1873-1950)的美國底特律事務所工作,一九三二年歸國後在上海執業﹔李惠伯(1909-?),亦畢業於密西根大學建築系,抗戰期間任教中央大學建築系,中央大學建築系是培育中國建築師的重鎮之一﹔楊潤鈞(1908-?),另一位徐敬直的學的學弟,有關他的資料闕如。興業建築最為人知曉的作品是南京中央博物館(1937-1953),今稱為南京博物館,興業建築在南京中央博物館競圖獲勝出的方案是清式建築,當年的大環境,中央定都南京要彰顯正統,因此官方建築莫不以中國樣式為依歸,反諷的是推翻清朝的民國政府,竟然仍承襲前朝建築樣式,以清式建築來象徵民國建築。不知是否有鑒於這般的矛盾或是要矯正無知,在梁思成的建議下改為仿遼建築。為何是仿遼式?中華文化可以上溯商周,可是根本沒有留存至今的商周古代建築,一九三二年梁思成在河北薊縣從事考察,證實獨樂寺是建於遼統和二年(987年),這是當年中國土地上發現的最古的木構造建築。既然要繼承道統,當然要以最古的為依歸。這是民國建築在「國族與現代」進化歷程中頗典型的案例,這是民國企圖藉由實質的建設建立國家主體性的歷史發展。

  漢寶德曾以「忠實的記錄與輕率的批評」為題,針對該書發表過意見。『徐先生似乎把留學生回國在二○年代開始的中西合璧的作品稱為「文藝復興」的。但是筆者深不以為然,文藝復興是一個非常嚴肅的詞,它代表現代文明內在的外爍,筆者至今還看不出我國這段建築有甚麼適切的表現,可與十五、十六世紀的義大利建築師相媲美,甚至在性質上相類似的。』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傅朝卿在其著作《中國古典式樣新建築:二十世紀中國新建築官制化的歷史研究》(南天書局,1994),對「中國文藝復興建築」有專章討論,值得閱讀。

  時序來到一甲子之後的九○年代,兩岸建築的「海歸派」另有新的面向,對於前輩們所曾面臨過的「國族與現代」課題,被「國際與地方」所取代,關於「最近的過去」中國建築發展歷史既不知又不關切。因此當閱讀到德霖的《中國建築革命:民國早期的禮制建築》的書稿,深受感動,他為我們開啟鑑往知來的門窗。德霖在書中探討了兩個案例:南京中山陵與廣州中山紀念堂,兩者俱由呂彥直(1894-1929)設計。

  呂彥直也是「海歸派」,一九一八年畢業自康乃爾大學建築系,一九二一年回國,一九二五年贏得南京中山陵競圖首獎,乃成立彥記建築師事務所,次年獲廣州中山紀念堂設計權。這兩幢民國早期的重要紀念性建築,皆帶有傳統色彩又有創新突破之風格,「融會中國古代與西方建築之精神,莊嚴簡樸,別創新格」是對南京中山陵的評語,誠然是「國族與現代」的實踐。德霖的文章從形式與空間角度切入,更進一步闡釋革命理想與宣講空間之結合,說明建築絕不是一個蔽體,建築是文化的表徵。

  德霖在北京清華大學的博士論文是「中國近代建築研究」,曾將多年研究成果結集出版《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並主編「近代哲匠錄:中國近代重要建築師、建築師事務所名錄」(中國水利出版社,2006)。《中國建築革命:民國早期的禮制建築》是他在台灣刊行的第一本書,時逢民國百年,藉由本書,希望能從建築文化的層面更瞭解認識不同的民國。
 

 

【美學誌】相關閱讀
【得獎訊息】
【得獎訊息】
【得獎訊息】
【媒體通告】
【媒體通告】
五南文化首頁取消/訂閱電子報| Copyright (c)2009 Wu-Nan Book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專線:02-27055066  客服傳真:02-27066100 地址:106台北市和平東路二段339號4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