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十五講
作  者╱
龔鵬程著
出版社別╱
五南
書  系╱
五南文庫
出版日期╱
2016/08/03   (1版 2刷)
  

若無法看見預覽文件請按此下載

即日起五南舊官網僅提供書籍查詢,如欲購書,請至五南新官網 https://www.wunan.com.tw/
I  S  B  N ╱
978-957-11-5576-0
書  號╱
1D21
頁  數╱
416
開  數╱
定  價╱
380



  中國傳統文化是全球華人內蘊、自省的基礎,自「五四運動」以後較少人在這方面著墨。然而,中國傳統文化卻是古中國文明的發跡,並經過幾千年的轉折、沈澱、累積,直到現在,它已內化至人們的食、衣、住、行、育、樂中,成為民俗、文化的底蘊,讓人不僅從身出發,也從日常行止衍伸它。
  本書作者,精通中國文學、史學、哲學、宗教,是當代享譽海內外華人世界的頂級學者和著名思想家。
  由作者沉潛所學,以書中前十二講,所選的材料、引述的史實,都在孔子、春秋前,大抵中國傳統文化之大綱大維,都在當時就確立了,包括體氣、飲食、男女、封建、道術、天人、王官、史學、用思、抒情、憂患、周公等。
  十三講,以孟德斯鳩為中心,介紹歐洲從崇仰中國文化到鄙夷的過程,剖析中國國情特殊論、亞洲社會停滯論、中國禮教不如歐洲法制論等內涵及其訛謬;十四講,再以法律為例,說明西方對中國法制體系之誤解;十五講,提到「華夏文明的異化與再生」,不僅為本書作結,也對未來寄多一些期許。
  因此,本書實為精解中國傳統文化之力作,作者博學的生花妙筆,只待你翻開第一頁。

龔鵬程
現職:北京大學教授
學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博士
工作經歷:
南華大學、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創校校長;中華道教學院副院長;淡江大學文學院院長;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文教處處長;美國歐亞大學校長;北京師範大學特聘教授……
參加學術團體及職務:
國際儒聯理事、亞洲漢學學會名譽理事長、世界中國哲學會副會長、東亞孔廟與儒學聯誼會臺灣代表、國際佛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理事長……
社會重要兼職:
中華兩岸文化統合會理事長、台北市政府顧問;《中國時報》、《聯合報》、《民生報》等主筆;學生書局總編輯、臺灣文學發展基金會董事、兩岸梁實秋研究學會理事長……
曾獲獎勵及榮譽稱號:
1.中山文藝獎:文學理論類(1983)
2.教材改進甲等獎(1987,教育部)
3.中興文藝獎章(1991,中興文藝協會)
4.傑出研究獎(1991,行政院,)
5.淡江金鷹獎(1995)
主要學術成就及著作:
已出版論著七十餘種
包括《文學散步》、《文學與美學》、《美學在台灣的發展》、《書藝叢談》、《讀詩隅記》、《中國文學批評史論》、《俠的精神文化史論》、《中國傳統文化十五講》、《國學入門》、《龔鵬程四十自述》、《龔鵬程年度學思報告》……

第一講 體氣:感諸萬物
  一 不以形體為崇拜對象
  二 不以人體為審美對象
  三 不以心體為二元對立
  四 知覺體驗與氣類感通
第二講 飲食:禮文肇興
  一 上古文明的性質
  二 特重飲食的文明
  三 飲食思維的傳統
  四 飲食文明中的人生語宗教
  五 飲食文明中的政治與禮教
第三講 男女:人倫漸備
  一 兩性關係的想像
  二 姓氏與祖先崇拜
  三 始祖高禖與上帝
  四 性別思維的特色
第四講 封建:立此家邦
  一 敬人神
  二 立制度
  三 厚人倫
  四 辨中西
第五講 道術:內聖外王
  一 封建禮教
  二 郁郁乎文
  三 禮本太一
第六講 天人:通乎神明
  一 特殊的神人關係
  二 非超越性的天帝
  三 非奉誡待救的人
  四 自然自在之天道
第七講 王官:理性的禮制社會
  一 諸子出於王官之學
  二 王官本於宗法禮教
  三 理性化的支配型態
  四 社會變遷下的官學
第八講 史學:史官與歷史意識
  一 「舊法」史傳之史
  二 舊法世傳之「史」
  三 舊法「世傳」之史
  四 歷史性的思維
第九講 用思:思維模式與方法
  一 思維的模式
  二 思維的方法
第十講 抒情:氣感愉悅的世界
  一 風氣聲樂以生萬物
  二 聲歌舞踴以成君子
  三 君子興詩感情成樂
第十一講 憂患:德業政治的擔當
  一 天下:受命於天的帝國
  二 革命:應順於民的政權
  三 國家:參錯於家族的邦
  四 治國:異於家政的國務
第十二講 周公:文化實踐的聖王
  一 思想史上的周公
  二 「軸心期」之謎
  三 集大成的創制者
  四 中國觀的確定者
  五 禮樂文德的教化
第十三講 畫歪的臉譜:孟德斯鳩的中國觀
  一 想像遠方的「異類」
  二 貶損「異類」的道德
  三 中國國情特殊論
  四 亞洲社會停滯論
  五 中國觀的新典範
  六 精神發展的譜系
  七 孟德斯鳩在中國
  八 由歷史發現歷史
第十四講 由法律看西方對中國文化的認知
  一 西方的中國法律觀
  二 總評:中國法律之性質
  三 分論:法律的實施狀況
  四 超越偏見與誤解
第十五講 華夏文明的異化與再生
  一 演化、變化、異化:文明轉變與發展的模式
  二 變動中的文化:當代中國的問化處境
  三 流動的傳統與再生的文明
  四 大陸、臺灣、海外:全球化與華夏文明的新動向

叔本華《 附錄
和補遺》第一卷
(本書只限台
港澳地區銷售)
叔本華《 附錄
和補遺》第二卷
(本書只限台
港澳地區銷售)
論自由 (本書
只限台灣地區銷
售)
反資本主義者的
心境
哲學片段 (本
書只限台港澳地
區銷售)
經濟學的終極基
礎:經濟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