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學為現代科技產業的根本,不論機械、電子、化工、航太、海洋等工程領域的發展,均需仰賴材料作為其功能應用的載具,材料研發進展亦常成為各種尖端技術突破的關鍵。 材料科學為一典型的實驗科學,而分析與檢測尤其是材料實驗的基礎,在工程上,要有效的使用材料,必須先了解材料的特性,而材料分析與檢測可以提供最接的設計與製造依據;對於產品的品保管制,亦需要藉助於各種材料分析與檢測技術,當材料使用發生破損,推斷其破損機理與肇因,分析與檢測更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即使是一些新材料的研發,亦有賴分析與檢測做為產品的驗證方法,因此,一個材料工程師的培育,分析與檢測技術訓練是必備的一環。 本書適用於大專院校材料、機械、化工、電機、土木等科系材料實驗教材,實驗項目包括微結構分析所需之金相製備與觀察,機械性質檢測(拉伸硬度、衝擊、試驗)、破損分析斷面觀察、熱分析在相平衡圖製作之應用、電化學方法量測、金屬腐蝕、非破壞性檢測(超音波與渦電流試驗)及軟銲或硬銲接合填料濕潤性量測,教材內容涵蓋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方法、材料與製備、問題與討論。
|
 莊東漢
學歷: 國立台灣大學材料系教授兼工學院副院長 德國斯圖佳特大學材料博士(1983) 國立清華大學材料碩士(1979)
經歷: 德國馬克斯蒲朗克研究院金屬所研究員(1983-1985) 國立台灣大學材料所所長(1992-1995) 交通部電信研究所技術顧問(1985-1988) 經濟部專業人員訓練中心 材料破損分析對策班輔導長(1989-2002)
榮譽: 中山技術發明獎(1990) 中山學術著作獎(1993) 教育部產學合作獎(2000) 中國工程師學會傑出工程教授獎(2001) 國科會傑出研究獎(2002-2005)
|
實驗一:金相製備與光學顯微鏡觀察 實驗二:暗房技術 實驗三:拉伸實驗 實驗四:硬度試驗 實驗五:衝擊試驗 實驗六:掃描式電子顯微鏡分析 實驗七:X光繞射分析 實驗八:熱分析 實驗九:腐蝕電化學分析 實驗十:超音波檢測 實驗十一:渦電流檢測實驗 實驗十二:濕潤性量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