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
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原文作者╱
Catherine Marshall、Gretchen B. Rossman
作  者╱
凱瑟琳•瑪歇爾、葛蕾琴•羅絲蔓
譯  者╱
李政賢
出版社別╱
五南
書  系╱
研究&方法
出版日期╱
2021/09/16   (3版 1刷)
  

若無法看見預覽文件請按此下載

即日起五南舊官網僅提供書籍查詢,如欲購書,請至五南新官網 https://www.wunan.com.tw/
I  S  B  N ╱
978-626-317-195-4
書  號╱
1JAR
頁  數╱
468
開  數╱
20K
定  價╱
520 (特價 411)
教學資源╱
投影片((外加))



本書譯自暢銷書《質性研究》(原文書第六版),作者以簡明直接的文筆,適時輔以易懂易用的範例說明,揭開質性研究充滿謎樣色彩的複雜面貌,為讀者提供了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的最佳指南。本書是各領域研究法的教師與學生必備的書籍,也是所有質性研究者不可或缺的參考書。這本暢銷書的焦點仍然著重於計畫階段,同時引領讀者藉由建立概念架構、資料蒐集與詮釋、爭論質性研究計畫的優點來選擇研究取向。更進一步討論研究者在面對後現代主義、女性主義與批判種族理論等的挑戰時,可採取的策略。本書還細心地討論可信賴度與倫理、時間、資源與研究過程中固有的政治壓力。作者強調系統性的重要,但也激勵讀者做研究時多接觸人群與社群、讓人「驚艷」!

「這本書是方法論中最淺顯易讀的一本教科書,對研究過程的解說非常謹慎、詳盡,對於帶領研究生開始進行質性研究的老師來說,是項非常重要的工具。雖然淺顯易讀,但內容豐富。在進行複雜、牽涉到倫理、社會的研究,遇到謎題或困境時,此書無疑提供了無價的指引,值得反覆閱讀參考。讓學生在研究之旅中,從頭到尾,愛不釋手。」
~Catherine McGregor,維多利亞大學

Catherine Marshall(凱瑟琳•瑪歇爾)
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校區,教育領導學教授。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校區博士;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UCLA)博士後研究。曾任教於賓州大學與凡德堡大學。長期以來,馬歇爾教授教學與研究的目標乃是應用跨領域取徑,分析學校文化、國家或州政府的政策文化、性別議題、社會正義議題。

Gretchen B. Rossman(葛蕾琴•羅絲蔓)
美國麻州大學安姆斯特校區,國際教育學教授。賓州大學教育學博士,專攻高等教育行政。曾擔任哈佛大學教育研究學院客座教授。享譽國際的質性研究方法論學者,尤其擅長質性研究設計與方法、混合方法監督和評鑑、教育質性研究。
※譯者簡介
李政賢
李政賢
學歷: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哲學組博士、美國加州大學爾灣校區認知科學碩士
研究領域:教育哲學、教育美學、教育詩學、教育藝術理論、色彩知覺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質性研究類型
第三章 可信賴度與研究倫理
第四章 質性研究的內涵「What」:建立概念架構
第五章 研究的途徑「How」:建立研究設計
第六章 基本資料蒐集
第七章 資料蒐集:次要與專殊化方法
第八章 資料的管理、分析與詮釋
第九章 壓力源:時間、資源與政治
第十章 研究計畫總回顧與研究報告呈現方式

試閱


社會科學質的研

社會政策與社會
立法奪分寶典
社會福利行政
社會個案工作─
理論與實務
身心障礙社會工
作實務手冊
社會團體工作:
理論與實務


投影片((外加))

若要索取未隨書附送(外加)且未於此提供下載的教學資源,請詳洽業務人員(02-27055066#824)(僅提供教師使用)


第一章 導 論

統計數據能夠用來摘要代表的合理化知識是有其限度的。
量化無論有多麼精準,仍然無法激發行動,
尤其是在人間社會,因為人之間的連結靠的是情意的相通,而不只是數量的算計。
──Mary Poovey (1995,頁84)

近年來,質性研究方法已成為相當重要的探究模式,不論是社會科學,或是應用學門(諸如:教育、區域計劃、護理、社會工作、社區發展、管理等),都可看到使用質性方法的研究。長久以來,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方法幾乎都是借用實驗科學的技術;然而,近年來,有別於該等主流研究取徑的諸多方法紛紛出籠。人類學帶來了俗民方法論、民族學,還有一般人較為熟悉的俗民誌。社會學則產生了符號互動論與芝加哥學派。現象學擷取諸多西方哲學的理念,建立了特殊的研究方法論。跨領域研究也建立了各式各樣的研究法,包括:社會語言學、論述分析、生命史、敘事分析。臨床方法論則是來自心理學領域的貢獻。
批判傳統(包括:後現代、後結構和後殖民等傳統)方面則促成了批判論述分析、女性主義研究、批判種族理論與分析、酷兒理論與分析、文化研究、批判俗民誌,以及自傳俗民誌。另外,在質性研究的發表模式方面,最近還興起了一種相當引人興趣的展演俗民誌。隨著電腦技術的蓬勃發展與廣泛應用,也開始出現大量的網路俗民誌,以及融合多元模式的探究方法。行動研究和參與研究,通常明白宣示帶有特定的意識型態與解放意圖,希望透過批判與激進的手段,徹底改變社會的根本結構與歷程,並且全盤改造研究工業的理念與實作。
上述摘列的許多質性研究類型,最初源自於傳統領域與跨學門研究,而如今已經相當常見於政策研究與專業領域研究。十幾年前,Denzin & Lincon(1994)就曾經有如後的描述:「『質性革命』(qualitative revolution)席捲社會科學和相關專業領域的盛況,說是嘆為觀止,的確一點也不誇張」(頁ix),此話用來形容目前的情況仍然相當貼切。
至於什麼樣的探究才算得上是合乎質性或詮釋典範的探究呢?各個學門的傳統都各有一些不盡相同的預設。乍看之下,本書指稱的質性研究與質性方法論,彷彿存在一種大家一致同意,而且本質毫無差異的單一研究取徑。果真如此,那研究新手大可寬心不少;可惜事實並非如此。誠如Denzin & Lincon(2005)說道:「質性研究是一個眾說紛紜的探究領域。其中跨越交織了許多不同的學門、領域與學科主題。質性研究一詞其實環繞著極為複雜而又相互關聯的各種專業術語、概念與預設。」(頁2)
目前,質性研究的方法可稱得上種類繁多,也已有不少優秀的書籍專門針對不同的質性研究類型,提供基本預設與實際執行操作的介紹。雖然,各類型的質性研究各自主張不同的方法論立場;不過,整體而言,仍然有著若干相近似的價值,以及通用的實作程序。質性研究者感興趣的多半是,日常生活互動中呈現的複雜性,以及當事人對於該等互動所賦予的意義。她們也很明白,她們的研究工作離不開詮釋(包括自我和他人的詮釋),而且詮釋必然涉及多層的複雜詮釋循環。在此種興趣驅動之下,質性研究者往往比較少從事實驗室的研究,而偏向於自然或日常生活場域的研究。他們也傾向於彈性混用多元方法,因時制宜,「廣泛的相互關連的詮釋實踐」(Denzin & Lincoln,2005,頁4),以便探索有興趣的題材。因此,質性研究可說是具有實用考量與詮釋性質的研究,而且紮根於人們真實生活經驗。
Rossman & Rallis(2003)針對典型的質性研究和質性研究者,提出了下列特點:
質性研究的特點:(1)發生在自然場域;(2)因時制宜採用多元的方法,以尊重研究參與者的人性化考量;(3)聚焦脈絡;(4)在過程中逐漸浮現成形與演化;(5)根本上乃是詮釋性質的。
質性研究者的特點:(1)把世界看成是整體而複雜的;(2)持續不斷對研究的執行進行有系統的反思;(3)能夠保持敏感,覺察或感知自己的生命故事/個人社會認同,並能敏銳體察該等因素對於研究的型塑作用(亦即研究者具有反思性);(4)依靠複雜的辯證運思,在演繹與歸納之間反覆辯證(參見表1.1)。
總而言之,質性研究乃是跨越許多不同取徑的社會現象研究方法。種類繁多的質性研究類型其共通性包括:自然主義取向,本質上具有詮釋的性質,而且越來越傾向採取批判傳統的立場,以及採用多元的探究方法。本書的用意在於提供指南式的導引,希望透過本書的介紹,能夠讓想要選擇採用某種質性研究方法來理解或是改變某一複雜社會現象的研究者,可以藉此發展出一份紮實而且合乎研究倫理實踐(ethical research practice)的研究計畫。
無論是發人深省的個案研究,還是描述豐富而細膩的俗民誌,或者是呈現個人複雜生命旅程的敘事,都是系統化探究的產物。不過,萬丈高樓平地起,在這些研究的萌芽初期,它們也曾經只是有待雕琢的研究計畫。二十多年前,質性研究者必須千心萬苦去探尋,希望找到有益的指南,依循指點寫出周延又有說服力的研究計畫。所幸那種日子已經過去了,現在已經有許多相當有助於學習撰寫質性研究計畫的參考書(請參閱本章末尾的【延伸閱讀】)。很多時候,我們會看到一些政策研究,提出洋洋灑灑的研究發現或建議事項,但是卻無從理解這些建議究竟是如何推導出來的。還有一些質性研究報告,則是沒有提出好例子,欠缺足夠的細節,讀者很難明瞭該研究是如何設計的。另外有些研究報告,寫得就好像研究一路暢行無阻,完全看不到過程當中的混亂與麻煩。只看這一類的報告,初學者實在很難從中學會如何寫好質性研究計畫。因此,質性研究計畫指南的功能應該就是要能夠彌補這方面的缺憾。就此而言,本書提供的指南具體實用,內容陳述明確詳實,有助於引導初學者按部就班撰,寫出結構嚴謹而有說服力的研究計畫,並且能夠符合質性研究方法論的根本假設。
雖然,正規研究領域已經接受質性研究方法的地位──如上述提及的「令人嘆為觀止的席捲盛況」──學位論文審核委員,以及贊助研究的機構審核人員,還是會要求看到建構良好的研究計畫,內容與方法都能合乎完善、嚴謹,以及研究倫理等條件。本書的組織架構就是依照質性研究計畫發展與撰寫的組織與進程,按部就班引導示範如何寫出一份能夠說服審核人士的研究計畫,包括具體說明質性研究計畫發展的各項步驟、應該遵循的原則,以及質性研究的長處。
本書提供的指南介紹,對於許多社會科學門與應用領域的研究者都相當有幫助,其中包括:社會學、社區心理學、犯罪學、人類學、政治科學、區域計畫等等。雖然,引用的例子大多取自教育領域(這是我們本身的專業),不過介紹的各項原則、挑戰與機會,還是可以轉用到其他學門與應用領域。
對於想要學習質性研究方法論的讀者而言,目前已有相當多值得參考的文本、選集、期刊論文,專門介紹各種質性研究類型,以及偏好的配套實施方法的小細節。本書的用意並不是想要取代這些文本。目前已有相當多的教科書,各自闡述各種質性研究類型的哲學基礎、歷史,以及闡述質性研究獲得的成果。本書只是希望能夠發揮互補的角色功能,以便讀者可以綜觀質性研究的多元面貌。當然囉,最主要目的還是希望提供實用指南,引導讀者寫出合乎質性研究典範的研究計畫,而且能夠施行順利獲得圓滿結果。
最後,我們還得提醒讀者注意,本書引述的許多例子,乃至於整本書的結構和組織,似乎會讓人以為研究計畫的發展乃是線性而透明的。但是,就如同本書一再重申更正的,這其實是錯誤的印象。專欄的例子之所以讀起來文字通順流暢,這多半是因為該等例子多是擷取自順利通過審查認可的研究計畫。本書的結構或許會讓讀者以為,研究計畫撰寫者是從第一點到第二點……一路暢行無阻,而且每個步驟進程之間都有條理可循。而這也正是學術寫作的挑戰所在:如何把原本迂迴反復多所窒礙挫折的發展過程,透過寫作的轉化而呈現出可以讓讀者以為條理分明有序的論述。我們希望,讀者能夠把這一點提醒牢記在心上。

1.1 質性研究計畫的考量
在撰寫質性研究計畫時,應該考量研究是否具備三方面的充分條件:可行性(Do-Ability)、應行性(Should-Do-Ability)、欲行性(Want-to-Do-Ability)。我們認為,仔細考量這三方面的條件,能夠給研究計畫的發展與撰寫帶來相當大的助益。
1.1.1可行性:考量研究能否做得到
可行性的考量是關於計畫要做的研究是否確實做得到。可行性的判斷取決於多種因素,其中包括:可用的資源(時間、金錢)是否充足、研究感興趣的場域或樣本母群是否可能進接,還有研究者本身應該具有的知識與技巧能力。不論是尋求外部經費贊助的研究計畫,或是學位論文研究計畫,都必須納入討論資源的取得與配置。研究者還必須討論有關進接的策略,包括進接某特定的場域,或是確認研究的參與者。研究者必須在研究計畫的各個部分,充分展現她具有勝任能力,確實可以完成周延而且合乎倫理的質性研究。在引用方法論的文獻,以及討論試行性的先期研究或過去研究的時候,研究者必須適時展現自己有從事質性研究的經驗,並且熟悉質性方法論持續發展的相關重要論題,從而確立自己的研究在理論與/或實務研究脈絡中的定位。
因此,可行性的考量主要聚焦於如後問題:有否充足資源可以支持研究的實行?研究場域是否可能獲得進接,以及研究參與者是否願意參與?研究是否足夠聚焦而可能完成?研究者是否提供證據證明有勝任能力,足以應付該項研究涉及的方法論挑戰?

1.1.2 應行性:考量潛在重要意涵與倫理
應行性的考量是關於研究的潛在貢獻與倫理面向。首先,關於研究的潛在貢獻,研究計畫撰寫者必須完成兩項論證:(1)論證這項研究將對理論與研究有所貢獻,例如:有助於釐清或解決社會科學或應用領域的某些論題;(2)論證這項研究對於政策與/或實務的重要意涵。再者,應行性的論證還得回應「那又怎麼樣呢?」諸如此類經常會被提起的問題。對於這類問及研究為什麼應該做的問題,研究者必須提出令人信服的論證,以廣博而深厚的知識,說明該項研究將如何有貢獻於學術、政策與實務,從而說服提問人該項研究確實是應該做的。
不過,考量應行性的問題時,還有另外一個相當重要的面向,那就是研究倫理:哪些倫理關懷或議題可能會發生?研究者有哪些資源可用來妥善回應該等倫理議題?因為倫理關懷對於任何涉及人類的探究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會在第三章專門討論此項議題,在其他各章節也會配合重點討論。

1.1.3 欲行性:考量研究者的興趣能否維繫
欲行性乃是反映出研究者對於研究主題的投入程度。截然不同於過去研究傳統強調冷靜客觀、不帶個人情感的科學家角色,質性研究者則是深刻關切探究的人事物(而且我們主張,所有研究者都應該如此)。然而,這不應該被曲解為,質性研究者就必然是充滿天真的主觀意識,或立場偏頗不公。不幸的是,諸如此類有欠公允的說法卻是極為常見的批評。事實上,質性研究方法論承認,所有的社會科學研究都可說是主觀的(意思是指主觀的關懷),因此與其爭論研究者是否主觀的議題,倒不如把論述的焦點轉往知識論的討論,認真思考可以採行何種策略,以確保提高研究可信賴的程度,或是可信靠的水準(有關研究的可信賴程度與可信靠水準等議題,詳細討論請參閱第三章)。因此,欲行性的考量就是關於研究者的投入承諾與興趣,欲行性高的研究計畫應該是能夠讓研究者維持熱切的興趣與高度的承諾,而得以貫徹始終完成研究設計、執行,乃至分析、研究結果的報告撰寫。
總之,研究計畫就是呈現各種支持證據的論證,以期令人信服該項研究計畫確實可行,也應該要做,而且研究者也擁有充足的精力與興趣,來支撐並完成該項研究計畫。

1.2 質性研究計畫的挑戰
研究計畫包含兩大組成部份:(1)概念架構(conceptual framework);(2)研究設計與研究方法。此兩大組成部份約略等同於「what」與「how」。「what」指的是研究的實質焦點或內涵;「how」則是執行該項探究的方法。在研究計畫中,撰寫者分別詳述研究要探討的主題或議題,以及計畫用來展開探究的方法。在充分發展而且結構與內容完善,並具有說服力的研究計畫中,各組成部份應該充分統整而且彼此緊密關連。也就是說,各組成部份所秉持的知識論預設或主張都能彼此協和一致;研究問題和所選用來探究該等主題的方法,彼此之間也都能夠相互融通,形成一種有機體的關係。
要達到如此目的,質性研究者必須面對若干挑戰,例如:
•發展研究的概念架構,而且該架構必須達到周延、簡明扼要、優雅等標準;
•規劃研究的設計,該設計必須合乎系統化、可管理等特性,同時還得具有變通彈性;
•將上述概念架構與研究設計妥為統整,從而擬出一份融貫而有條理的文件,足以說服研究計畫的讀者(例如:贊助研究的機構,或是審核學位論文的委員)。

此外,質性研究者還必須完成以下的任務:
•展現自己確實具備實行該項研究的勝任能力(上述介紹的「可行性」的考量);
•描述自己會如何敏感關照研究倫理實踐的議題(上述介紹的「應行性」的考量);
•詳述用來確保研究可信賴度的策略。

本書將會配置若干章節,介紹與討論如何按部就班完成上述各項挑戰(請參閱本章末尾處的章節簡介)。接下來,我們提供一個綜覽觀點,藉以說明為何研究計畫需要發展一個融通的概念架構,以及紮實的研究設計。然後,再說明為何研究者需要展現勝任執行該項研究計畫的能力。

1.2.1 研究的概念架構
研究計畫的第一個主要組成部份就是研究的概念架構。至於為何採用如此的概念架構,那就需要提出紮實的邏輯論證來加以辯護。比方說,計畫撰寫者應該讓讀者明瞭,當該項研究計畫在檢視某一特定場地,或某些群體的個人的時候,其實乃是藉這些個案的探究,以玆研究某一範圍更為廣泛的現象。將某些特定的研究問題,連結到更大的理論構念,或是重要的政策議題,藉由這樣的做法,計畫撰寫者可以展現,雖然該研究探討的是個殊性的問題,但是卻可以用來澄明更大的議題,所以對於該領域有潛在的重要意涵。譬如:經濟所的博士班研究生撰寫的研究計畫,他說服論文研究計畫審核委員,使他們相信,五個家庭財務決策的質性個案研究,雖然聚焦於個體的層面,對於理解更廣大層面的市場作用力乃是有重要關聯的。這些個案的質性研究之所以具有重要意涵,就在於它們以聚焦個人的精闢入微細節,澄明了更廣大層面的總體經濟作用力。就此而言,他的研究計畫就達到了辯護概念架構的要求。
研究設計(research design)也可以構思以現象學深入訪談 ,作為資料蒐集的唯一方法。譬如,在研究設計的構思中,將現象學深入訪談連結到社會化理論,如此一來,也就為該項研究計畫找到了可茲建立研究概念架構基礎的重要理論與實徵研究文獻。我們將在第四章,詳細介紹此項研究計畫建構概念架構的發展歷程。

1.2.2 研究設計與方法
研究計畫的第二個主要組成部分就是研究設計,以及選擇採用的特定方法,這也需要紮實的邏輯辯護。這個部分必須展示研究的可行性。計畫撰寫者應該讓讀者明白,該項研究的設計與方法乃是以方法論文獻與先前研究等知識為基礎,所做出的一系列嚴謹決策的結果。妥適的研究設計必須證成其決策基礎不但包含了重要而且相關的方法論文獻,而且與研究的問題以及研究的概念架構也具有合乎邏輯的關連。
由於有些審核者可能不熟悉質性研究,因此選擇使用質性方法的邏輯辯護就必須更加妥適。要確保建立明確的辯護邏輯基礎,必須注意到以下六個主題:
1.質性研究的基本預設,以及該計畫採用之特定研究類型或混合運用若干類型的特殊預設;
2.整體研究設計的可信賴度(trustworthiness);
3.考量可能發生的倫理議題;
4.整體研究設計的選擇,附帶說明選擇某個場域、樣本、參與者的邏輯(包括任何組合的選擇之邏輯說明,例如:為何選擇某個地點的某種樣本,其餘類推);
5.說明選擇某種特定資料蒐集方法的邏輯,以及該等方法如何能夠有效解答研究問題;
6.合理推估研究的資源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