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史(上冊)
作  者╱
袁行霈主編
出版社別╱
五南
出版日期╱
2023/10/16   (3版 6刷)
  

若無法看見預覽文件請按此下載

即日起五南舊官網僅提供書籍查詢,如欲購書,請至五南新官網 https://www.wunan.com.tw/
I  S  B  N ╱
978-957-11-8868-3
書  號╱
1XL8
頁  數╱
692
開  數╱
16K
定  價╱
620 (特價 490)



  本書從一開始編寫就確立了一個目標:既是教科書,也是學術著作。既可供高等教育的學校師生使用,也可供古代文學的研究者和愛好者參考。全書的編寫以文學本位,並將文學置於廣闊的文化背景之中,翔實地描述中國古代文學的發展歷程,做了一些具有創新性的考證和論述。

  本書語言簡潔曉暢,篇幅適當,在準確介紹文學史基本知識的同時,也注意挖掘新資料、提出新問題、找到新視角,將學生帶入本學科的前沿,提供希望深造的學生治學的門徑,啟發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學風。

  全書共兩冊:
  上冊:包括先秦文學、秦漢文學、魏晉南北朝文學、隋唐五代文學。
  下冊:包括宋代文學、元代文學、明代文學、清代文學、近代文學。

  各章均有詳細的附注,以介紹各家觀點。各卷之後又有研修書目(即延伸閱讀),為讀者進一步的學習和研究提供線索。

本書編委會
主編
袁行霈(北京大學)

編委
聶石樵(北京師範大學)負責第一編
李炳海(中國人民大學)負責第二編
袁行霈(北京大學)  負責第三編
羅宗強(南開大學)  負責第四編
莫礪鋒(南京大學)  負責第五編
黃天驥(中山大學)  負責第六編
黃 霖(復旦大學)  負責第七編
袁世碩(山東大學)  負責第八編
孫 靜(北京大學)  負責第九編

卷一卷二執筆人(以所撰寫之章節先後為序)
袁行霈(北京大學)
聶石樵(北京師範大學)
過常寶(北京師範大學)
鍾 濤(中國傳媒大學)
李炳海(中國人民大學)
趙敏俐(首都師範大學)
許志剛(遼寧大學)
丁 放(安徽師範大學)
孟二冬(北京大學)
曹 虹(南京大學)
羅宗強(南開大學)
張 毅(南開大學)
尚永亮(武漢大學)
張鴻勛(天水師範學院)
余恕誠(前安徽師範大學)

第一卷

總緒論
第一節 文學本位、史學思維與文化學視角
第二節 中國文學的演進
第三節 中國文學史的分期

第一編 先秦文學
緒 論
第一章 上古神話
第二章 《詩經》
第三章 《左傳》等先秦敘事散文
第四章 《孟子》、《莊子》等先秦說理散文
第五章 屈原與楚辭

第二編 秦漢文學
緒 論
第一章 秦及西漢散文
第二章 司馬相如與西漢辭賦
第三章 司馬遷與《史記》
第四章 兩漢樂府詩
第五章 東漢辭賦
第六章 《漢書》及東漢散文
第七章 東漢文人詩

第二卷

第三編 魏晉南北朝文學
緒 論
第一章 從建安風骨到正始之音
第二章 兩晉詩壇
第三章 陶淵明
第四章 南北朝民歌
第五章 謝靈運、鮑照與詩風的轉變
第六章 永明體與齊梁詩壇
第七章 庾信與南朝文風的北漸
第八章 魏晉南北朝的辭賦、駢文與散文
第九章 魏晉南北朝小說

第四編 隋唐五代文學
緒 論
第一章 南北文學的合流與初唐詩壇
第二章 盛唐的詩人群體
第三章 李白
第四章 杜甫
第五章 大曆詩風
第六章 韓孟詩派與劉禹錫、柳宗元等詩人
第七章 白居易與元白詩派
第八章 散文的文體文風改革
第九章 唐傳奇與俗講變文
第十章 晚唐詩歌
第十一章 李商隱
第十二章 詞的初創及晚唐五代詞

文學史年表
參考書目

羊與貓的旅行:
看見國語課堂教
學的新風景
華語趣味成語
文藝涵養與表達
草法津梁─智永
〈千字文〉真草
對照要義
暨情•享讀
青春悅讀─文學
與生命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