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協同探究社群:從學生學習問題深化教師專業
作  者╱
劉世雄
出版社別╱
五南
出版日期╱
2025/09/01   (1版 1刷)
  
即日起五南舊官網僅提供書籍查詢,如欲購書,請至五南新官網 https://www.wunan.com.tw/
I  S  B  N ╱
978-626-423-712-3
書  號╱
1I9B
頁  數╱
264
開  數╱
20K
定  價╱
400



  本書以協同探究為核心理念,強調教師專業應從傳統教學技巧轉向診斷與回應學生學習問題。教師透過集體對話、經驗分享與省思,深化教學素養,以回應日益複雜的學生學習挑戰。協同探究不只是教師成長的工具,更有助於重建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專業文化。
  本書提出一套聚焦學生學習歷程的備課、觀課與議課流程,並結合訊息處理與變異理論,協助教師辨識學習困難。內容包含觀課紀錄方法與課堂實例,說明如何以具體資料支持教學診斷。亦探討科技工具在教案共備與教學回饋中的應用,推動教師由個人省思走向資料驅動的專業發展。
  但是,協同探究推動過程中也會面臨挑戰,包括觀課焦點侷限、議課表層化與跨領域合作困難等。本書再提出因應策略,如制度化流程、證據資料庫建立與行政支援,並強調教師需將探究精神內化為日常教學行動,才能持續推動教學改進與學生學習成長。

劉世雄
學歷
省立臺南師專77級
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學博士

經歷
國小教師、組長、主任
樹德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助理教授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師資培育中心組長、主任
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副總編輯
教育部精進國中小教師教學專業與課程品質計畫輔導諮詢委員

現職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專任特聘教授

著作
國內、國際重要專業學術期刊近五十篇、專書八本

獲獎
教育部師資培育典範獎
科技部補助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傑出行政人員、傑出研究教師、傑出教學教師、學生票選心中教學最優良教師

專長
師資培育、教師專業成長
資訊科技在課程與教學上的應用
教學實務知識研究與寫作

本書理念與導讀—教師為何要協同探究教學實務 

第一章 理念:回歸教師教學專業本質的協同探究社群
第一節 在回應學生學習問題中探尋教師專業本質
第二節 教師協同探究的社群類型與實務歷程分析
第三節 教師協同探究與教學知識改變的關鍵因素

第二章 備課:確認學生學習問題以備課教學活動方案
第一節 學生學習問題及其理解困難的診斷與分析
第二節 運用變異理論分析學生在教材的理解問題
第三節 從訊息處理理論診斷認知斷點與備課設計

第三章 觀課:進行學生回應教學活動的觀課與紀錄法
第一節 從教學觀察到學習察覺的觀課視角與實踐
第二節 觀課實施準備歷程與觀察紀錄焦點的說明
第三節 學生回應教學的表現之紀錄與暫時性分析

第四章 議課:診斷學生學習問題的議課與其對話示例
第一節 以學生表現為證據的對話與教學調整歷程
第二節 以學生學習思考與表現為核心的議課示例
第三節 偏課堂表象未見學生學習分析的議課示例

第五章 科技:應用科技強化協同探究社群運作的策略
第一節 360 度全景攝影機協助蒐集學生表現證據
第二節 人工智慧在教師備觀議課中的應用與挑戰
第三節 數位協作與資料共享工具在社群中的應用

第六章 實例:國小跨校教師協同探究社群運作與分析
第一節 基於學生迷思概念的教學設計與教學實踐
第二節 觀議課時對學生迷思概念的理解進行分析
第三節 參與協同探究社群的教師專業成長與觀點

第七章 實例:國中跨校教師協同探究社群運作與分析
第一節 以會考題目的迷思概念為核心的教學設計
第二節 教師解決學生學習困難的教學實踐與反思
第三節 從學生困難點到學習歷程細膩安排的驗證

第八章 實例:國中校內教師協同探究社群運作與分析
第一節 教師社群運作歷程與共同備課的對話分析
第二節 關注學生學習問題的觀課議課與專業對話
第三節 教師從相互分享與尊重到相互學習的歷程

第九章 挑戰:發展教師協同探究教學的策略與其挑戰
第一節 推動學校教師協同探究社群的實作策略
第二節 教師探究學生學習問題所需補強的能力
第三節 教師協同探究社群可能面對的挑戰與可行的做法

附 錄 教師協同探究教學實務的歷程檔案

教育行政理論與
模式
特殊教育導論:
探究特殊需求學
習者
課程發展與設計
特殊幼兒教育導

寫作課,玩個夠
!─透過卡牌、
故事、繪畫、口
語等互動遊戲活
化教學
桃李滿門 澤被
社稷─黃公昆輝
教授九秩華誕祝
壽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