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明理(1962-),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致力於傳統文人型態研究,著有《范氏義莊與范仲淹──關於范仲淹儒學史地位的討論》、《儒者歸有光析論》、《「晚明文人」型態之研究》等書,並觀察清代《四庫全書》謄錄動員、抄寫等狀況,有單篇論述發表。講授「晚明小品」、「明清八股文」文學課程外,旁及寫字教學,擔綱「寫字與書法」、「書法研究」、「文字布置與文雅生活」、「書法與身心紓發」、「書法專題研討」等帶狀課程;又推廣硬筆書法,撰有系列臨寫歷代楷行書名帖練習簿。
|
目錄
作者序
壹、引言 一、草書何以必要? 二、如今誰有學習草書的需要?如何入手?
貳、關於草書的研發與傳播 一、草聖張芝(?—192)為何留言「匆匆不暇草書」? 二、「刪難省煩,損複為單」,被刪省的對象是什麼? 三、「刪難省煩」,只是刪減隸楷筆畫嗎? 四、筆畫與基本筆形:如何分析隸楷單字的成分? 五、連帶與游絲:除了筆畫部件,書寫過程還可減省什麼? 六、口框與點化:以最小筆形替代口框部件,便捷效果如何? 七、筆順與移位:調整書寫運行順序,對便捷化有何助益? 八、楷草對書:草法如何記錄、傳播與學習?
參、智永〈真草千字文〉逐字草法顯示 一、製表說明 二、〈真草千字文〉楷字草化析解表
附錄一 楷書基本筆形再認識—論寫字教育一個重要的環節 附錄二 左書左字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