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針灸學
作  者╱
李家雄
出版社別╱
五南
書  系╱
圖解系列
出版日期╱
2023/11/01   (1版 1刷)
  
即日起五南舊官網僅提供書籍查詢,如欲購書,請至五南新官網 https://www.wunan.com.tw/
I  S  B  N ╱
978-626-366-680-1
書  號╱
5L0A
頁  數╱
368
開  數╱
20K
定  價╱
650


李家雄醫師

1951年生,1980年中醫特考及格,現為李家雄中醫診所所長及負責人、臺北市體會總會鐵人三項協會名譽理事長。

經歷:
中國醫藥學院中醫內科醫師、中醫研究所針灸推拿指導老師、遼寧中醫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客座教授、各大報章雜誌養生專欄執筆、廣播節目主講、日本、新加坡各地巡迴演講中醫、養生操、從臉看病等健康主題。

著作:
《幸福素女經》、《妙用經穴養生DIY》、《從氣色看病》、《經絡診治》、《關節診治》、《十二種要你命的病》、《圖解內經》、《圖解傷寒論》、《圖解金匱要略》、《圖解溫病學》、《圖解中醫診斷學》、《圖解難經》、《圖解中醫學概論》、《李家雄養生術─乾坤手》等超過兩百本著作,目前仍每日持續不斷寫作中。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十二經脈—太陰陽明篇  
1-1 手太陰肺經(一)  
1-2 手太陰肺經(二)  
1-3 手太陰肺經(三)  
1-4 手太陰肺經(四)  
1-5 手陽明大腸經(一)  
1-6 手陽明大腸經(二)  
1-7 手陽明大腸經(三)  
1-8 手陽明大腸經(四)  
1-9 手陽明大腸經(五)  
1-10 足陽明胃經(一)  
1-11 足陽明胃經(二)  
1-12 足陽明胃經(三)  
1-13 足陽明胃經(四)  
1-14 足陽明胃經(五)  
1-15 足陽明胃經(六)  
1-16 足陽明胃經(七)  
1-17 足太陰脾經(一)  
1-18 足太陰脾經(二)  
1-19 足太陰脾經(三)  
1-20 足太陰脾經(四)  
第二章 十二經脈—少陰太陽篇  
2-1 手少陰心經(一)  
2-2 手少陰心經(二)  
2-3 手少陰心經(三)  
2-4 手太陽小腸經(一)  
2-5 手太陽小腸經(二)  
2-6 手太陽小腸經(三)  
2-7 手太陽小腸經(四)  
2-8 足太陽膀胱經(一)  
2-9 足太陽膀胱經(二)  
2-10 足太陽膀胱經(三)  
2-11 足太陽膀胱經(四)  
2-12 足太陽膀胱經(五)  
2-13 足太陽膀胱經(六)  
2-14 足太陽膀胱經(七)  
2-15 足太陽膀胱經(八)  
2-16 足太陽膀胱經(九)  
2-17 足少陰腎經(一)  
2-18 足少陰腎經(二) 
2-19 足少陰腎經(三)  
2-20 足少陰腎經(四)  
2-21 足少陰腎經(五)  
2-22 足少陰腎經(六)  
2-23 足少陰腎經(七)  
2-24 足少陰腎經(八)  
第三章 十二經脈—厥陰少陽篇  
3-1 手厥陰心包經(一)  
3-2 手厥陰心包經(二)  
3-3 手厥陰心包經(三)  
3-4 手少陽三焦經(一)  
3-5 手少陽三焦經(二)  
3-6 手少陽三焦經(三)  
3-7 足少陽膽經(一)  
3-8 足少陽膽經(二)  
3-9 足少陽膽經(三)  
3-10 足少陽膽經(四)  
3-11 足厥陰肝經(一)  
3-12 足厥陰肝經(二)  
3-13 足厥陰肝經(三)  
3-14 足厥陰肝經(四)  
第四章 奇經八脈篇  
4-1 任脈(一)  
4-2 任脈(二)  
4-3 任脈(三)  
4-4 任脈(四)  
4-5 督脈(一)  
4-6 督脈(二)  
4-7 督脈(三)  
4-8 督脈(四)  
4-9 督脈(五)  
4-10 衝脈(一)  
4-11 衝脈(二)  
4-12 帶脈(一)  
4-13 帶脈(二)  
4-14 陽蹻脈 陰蹻脈(一)  
4-15 陽蹻脈 陰蹻脈(二)  
4-16 陽蹻脈 陰蹻脈(三)  
4-17 陽維脈 陰維脈(一)  
4-18 陽維脈 陰維脈(二)  
第五章 經外奇穴篇  
5-1 經外奇穴五十穴  
5-2 頭面部十五穴—四髮太印  
5-3 頭面部十五穴—魚球內金海  
5-4 頭面部十五穴—耳機翳安安興  
5-5 胸腹部五穴—頸脅肓臍胞  
5-6 背部十一穴—百喘定中四華  
5-7 背部十一穴—騎痞腎腰竹  
5-8 手部三陽大絡  
5-9 手部十一穴—十大小拳中四  
5-10 手部十一穴—五八中二肘  
5-11 腳部八穴—鬼髖鶴膝  
5-12 腳部八穴—女八內獨  
第六章 針法篇  
6-1 古今製針法(一)  
6-2 古今製針法(二)  
6-3 練習針  
6-4 施針手法  
6-5 用針與穴位  
6-6 下針與進針  
6-7 進針方法  
6-8 行針  
6-9 暈針、滯針、彎針、出針、折針  
6-10 治療手法—補瀉(一)  
6-11 治療手法—補瀉(二)  
6-12 治療手法—補瀉(三)  
6-13 治療手法—補瀉(四)  
6-14 特殊針的用法—三棱針、火針、皮膚針  
6-15 特殊針的用法—耳針  
6-16 特殊針的用法—電針與電療  
6-17 針法適應證  
6-18 針法禁忌  
6-19 針刺深度和針灸配穴法  
第七章 灸法篇  
7-1 灸的燃料—艾  
7-2 艾灸法與藥灸法  
7-3 非艾灸法  
7-4 灸法的適應證、禁忌與養生應用  
第八章 頭皮針、耳針、拔罐、刮痧、埋針、埋線  
8-1 頭皮針  
8-2 內經之頭與腦  
8-3 內經之頭部穴道  
8-4 標準頭穴線的定位和主治  
8-5 焦氏頭針體系的定位和主治  
8-6 頭皮針的臨床運用  
8-7 耳針  
8-8 腦與耳靈光互動  
8-9 耳咽管與耳針  
8-10 內經理論  
8-11 耳穴治療點  
8-12 注意事項  
8-13 拔罐  
8-14 背部拔罐最強壯  
8-15 胸腹部拔罐最養生  
8-16 拔罐調理人體重要區域  
8-17 拔罐療法常用種類與部位   
8-18 拔罐療法的種類及分類  
8-19 拔火罐法與特殊拔罐吸引方法   
8-20 背部與胸腹部刮痧  
8-21 刮痧器材準備與範圍及注意事項   
8-22 常用刮痧療法  
8-23 埋針、埋線  
8-24 埋針注意事項與種類和方法  
第九章 疾病治療篇  
9-1 疾病治療入門  
9-2 神經系統疾病  
9-3 頭痛、偏頭痛、顏面神經痛  
9-4 顏面肌疾患(顏面神經麻痺)  
9-5 脅肋痛  
9-6 坐骨神經痛  
9-7 頸肌痛  
9-8 肩胛、背肌及臂肌痛(五十肩)  
9-9 腰肌痛  
9-10 關節炎  
9-11 咳嗽  
9-12 支氣管性哮喘  
9-13 肺氣腫  
9-14 心悸(怔忡)  
9-15 心肌梗塞  
9-16 高血壓  
9-17 胃脘痛  
9-18 嘔吐  
9-19 便秘、泄瀉  
9-20 肝硬化、黃疸  
9-21 膽石症  
9-22 慢性腎炎  
9-23 陽痿、遺精  
9-24 經前期緊張、月經不調、痛經  
9-25 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脫垂  
9-26 妊娠嘔吐、更年期症候群  
9-27 鼻炎、牙痛  
9-28 濕疹、痤瘡  
9-29 蕁麻疹、帶狀皰疹  
9-30 嬰兒腦性麻痺  
後記  

圖解藥事行政與
法規
《金匱要略》婦
科學二十二堂課
:從教室走向臨
床之路
中醫養生學
圖解金匱要略
圖解傷寒論
圖解中醫藥物學




前言
十二經脈、十二時辰等,攸關慢性生活習慣病;體內十二經脈、體外十二時辰(因應日夜、四季寒暑而有五臟之一日應四時)與內分泌系統及神經系統關係密切。針可以死活人,不可以活死人,因此,針灸前的診斷勢必務求精確。
認識十二時辰與十二經脈,重視生活步驟:
寅、卯時辰(凌晨三點到早上七點)是肺、大腸經脈時辰,重視活動與陽光(需求優質氧氣時間)。肺主「魄」,肺經脈出問題,就會魄不安穩,白天見鬼,胡言亂為,右七魄不自在。
辰、巳(早上七點到早上十一點)是胃、脾經脈時辰,重視補充營養(需求優質營養時間)。
午、未時辰(早上十一點到下午三點)是心、小腸經脈時辰,重視舒暢與愉悅(需求優質調理時間)。
申、酉時辰(下午三點到晚上七點),是膀胱、腎經脈時辰,重視休息與享受(需求優質輕鬆時間)。
戌、亥時辰(晚上七點到晚上十一點)是心包、三焦經脈時辰,重視安寧與情趣(需求優質生活品質時間)。
子、丑時辰(晚上十一點到凌晨三點)是膽、肝經脈時辰,重視睡眠與美容(需求優質心靈時間)。肝主「魂」,肝經脈出問題,魂不守舍,鬼話連篇,鬼影幢幢,睡不安寧,左三魂不安然。
現代講「十二經脈」已融入「自然醫學」中,有中國道家的思想神韻,與「傳統中國醫學」的神采,兩者各領風騷,各自表態,頗有互補與輝映之功。十二經脈代表活生生的人體工學,從第一次呼吸到最後一次呼吸,所有的「生理和行為演變」,分為三個生命迴路「互相連結關懷與聯繫」。
第一知性迴路:生存—呼吸,進食,活動。上天好生之德,「七魄開始」。
1. 肺經:呼吸—接受—「感知世界」。
2. 大腸經:咀嚼—排泄—「品味人生』。
3. 胃經:消化—本能—「體認自我」。
4. 脾經:進一步消化 —心理過程—「認知生命」。
第二理性迴路:互動—社會影響力。
1. 心經:人際關係—內心智慧—「理解生命」。
2. 小腸經:進一步同化—「回饋生命」。
3. 膀胱經:警報系統—敏感性與脆弱性—「警覺生活」。
4. 腎經:自我進化的關係—重新定義自己是誰—「肯定生命」。
第三感性迴路:分化與進化,睡覺。人有自知之明「三魂關門」。
1. 心包:心臟保護器:應對機制—控制感情—「珍愛生命」。
2. 三焦:處理機制—剛性—「恆溫生命」。
3. 膽囊:勇氣—真我的認知與決定—「勇愛生命」。
4. 肝臟:自我認同與肯定—創造「生命無悔」。
我常常享受很吃力的泰式按摩,保健我的筋骨與十二經脈,通常最吃力的穴區是秉風穴與肩貞穴,是全身最強的激痛點,泰式按摩背部先壓揉督脈與膀胱經脈,「每一條經脈」連鎖經營十二經脈的三個生命迴路「互相Link聯繫」。十二經脈三個生命迴路邏輯,每一條經脈就是一條生活鏈,每個穴道,都是一個生活動靜以息,每個穴道都述說著喜怒哀樂。泰式按摩最後壓揉頭臉部,任脈與胃經脈,讓被按摩的人緩慢、深層的呼吸,深深養護十二經脈的三個生命迴路,互相聯繫生命訊息,生老病死走向不歸路也已矣。
十二經脈三個(呼吸中樞)生活運轉邏輯:
1. 猶如寺廟的兩位金剛門神,阿形金剛,開口口音以瀉之;吽(ㄏㄨㄥ)形金剛,閉口鼻音以補之。
2. 猶如迎神賽會的七爺八爺,七爺甩著兩手上下走,以急瀉之,八爺左右兩腳搖晃著走,以緩補之。
兩位金剛與七爺八爺,都護衛著正直的人們。道者一也,古今中外的歷史文化都一樣,端看我們願不願意去感受體會。
《發現人體新器官》二零一九年三月二十七日,美國紐約大學為首的研究團隊在《Scientific Reports》雜誌中發表論文,宣布發現了人體內一個未知的「新器官」,充滿流體的「間質組織」,他們利用最新技術發現了一條「流動流體的高速公路」。新發現的質液網絡遍布全身,它們所處的位置:
1. 皮膚表層下方。
2. 沿著消化道與肺和泌尿系統。
3. 圍繞動脈與靜脈和肌肉之間的筋膜(幾乎就是黏膜下淋巴組織)。
很多人認為,這就是中醫的人體「經絡」。研究人員解釋稱,長期以來,科學家在解剖過程中,無意識地破壞了間質組織的結構,當其中的液體被排空,放在顯微鏡下觀察時,它們僅是一層簡單的結締組織,因此,人們從未意識到它們的存在。中醫「經絡」的存在,解釋了癌症容易蔓延的原理,一些媒體認為,長期以來,西醫否定中醫的一個重要依據就是「經絡不存在」,真相大白了以後,整個醫學就面臨一場巨大的變革,很多西醫會忽視微觀的治療方式,自然界的規律永遠是整體決定局部,微觀決定宏觀,人體的經絡就是微觀路線,運用好中醫原理,治病就有了一種全新的更有效的方法。這次發現是對人體普遍聯繫方式的一種描述。
宏觀的層次就是神經和血管,微觀的就是十四經絡,它們主要是由組織間隙組成,上連神經和血管,下接局部細胞,直接關係著細胞的生死存亡。經絡其實在全身是無處不在的,因為人體含有百分之七十的水,所有細胞都浸潤在組織液當中,整體的普遍聯繫就是通過連續在全身的水來實現的,所以,中醫上還有全身無處不經絡之說。事實上,中藥就是疏通經絡來治病,這與西藥直接殺死病變細胞的藥理有根本的不同。可以這樣說,證明了經絡的存在,也就間接證明了中藥藥理的科學性,可以理解為什麼癌症在侵襲某些人體部位後容易蔓延。同理,西醫對病因認識上的錯誤也顯現出來了,它並不只是因為細胞病變,而是細胞所依賴生存的組織液環境,畢竟細胞相對於它所依賴生存的環境,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它們之所以病變,是組織環境異化,使它們不得不變。要想真正的從根本上消除疾病,必須改變細胞所依賴生存的組織液環境,即整體的管理。
中醫的科學性越來越被證明,中醫的優越性開始全面體現,中醫就得到全世界的公認,成為世界醫學的主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