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藥物治療學(下冊)
作  者╱
尹岱智、王妤文、王明賢、王笙帆、白宗祐、何佩珊、余蕙宏、吳昌學、李美珊、李銘嘉、林宜賢、林泊宏、林秉賢、林星羽、林家宇、林聖翔、林資堯、張立人、張家綾、郭美淨、陳冠儒、陳冠韡、陳姿燕、陳彥亨、陳琦華、陳新言、黃素慧、葉育綺、趙明德、蔡宜珊、鄭詩穎、盧孟珊、蘇連益
出版社別╱
五南
出版日期╱
2023/07/25   (1版 1刷)
  
目前無庫存
email:
I  S  B  N ╱
978-626-366-263-6
書  號╱
4L0B
頁  數╱
504
開  數╱
20K
定  價╱
600

※推薦文
隨著國人平均壽命的增加,民眾的疾病型態也逐漸以慢性疾病為主,跨院所的多重用藥情形更是成為部分民眾的日常,為兼顧民眾用藥的安全及品質,藥師已成為醫療體系不可或缺的角色。現今科技及民眾的生活型態逐漸改變,藥師以社區藥局作為起點,在藥局裡進行藥品調劑、提供民眾用藥諮詢,到現在藥師已走出社區藥局,到民眾家中執行居家式藥事照護,到長照機構進行住民藥品評估或用藥諮詢,甚至是運用智慧科技,針對偏遠地區提供遠距藥事服務,教導偏鄉居民正確用藥知能。
此外,在COVID-19疫情期間,藥師更扮演重要角色,包括協助發放實名制口罩與家用快篩、提供送藥到府服務等,甚至還協助評估確診者是否能同時服用口服抗病毒藥品,這都是需藉由藥師們的所學所知,來幫助民眾解決用藥問題。
隨著科技的進步,對於疾病更加瞭解,各種新藥推陳出新,藥師如何掌握藥品的正確使用更為重要。這本「臨床藥物治療學」是臺北市藥師公會集結第一線藥師們共同撰寫而成,藥師們收集現今臨床疾病的特徵、治療藥品的選擇以及藥事照護服務的實際案例,分享臨床實戰經驗,相信這會讓更多有理想抱負的藥師甚至是學生,能更堅定地邁向藥師之路,為更多的人民把關用藥安全。

衛生福利部部長 薜瑞元
※主編簡介
陳世銘
陳世銘   
臺北醫學大學教授/日本國立千葉大學非常勤講師

尹岱智 臺北市藥師公會常務理事
王妤文 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藥劑部藥師
王明賢 亞東紀念醫院藥學部臨床藥學科科主任
王笙帆 臺北榮民總醫院藥學部臨床藥師
白宗祐 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藥劑部藥師
何佩珊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藥劑部藥師
余蕙宏 臺中榮民總醫院藥學部藥師
吳昌學 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藥劑部藥師
李美珊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藥劑科主任
李銘嘉 新北市立聯合醫院藥劑科主任
林宜賢 亞東紀念醫院藥學部臨床藥師
林泊宏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臨床藥師
林秉賢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內科加護病房臨床藥師
林星羽 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藥劑部藥師
林家宇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藥劑部特殊製劑組組長
林聖翔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感染科臨床藥師
林資堯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藥劑部藥師
張立人 臺北榮民總醫院藥學部臨床藥師
張家綾 臺北市立萬芳醫院藥劑部藥師
郭美淨 恩主公醫院藥劑科藥師
陳冠儒 臺北市立萬芳醫院藥劑部藥師
陳冠韡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新生兒加護病房臨床藥師
陳姿燕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臨床藥師
陳彥亨 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藥劑部藥師
陳琦華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行政中心藥事管理部高專
陳新言 國泰綜合醫院藥劑科組長
黃素慧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行政中心藥事管理部審議藥師
葉育綺 臺北市立萬芳醫院藥劑部藥師
趙明德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臨床藥師
蔡宜珊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癌症專科藥師
鄭詩穎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癌症專科藥師
盧孟珊 三軍總醫院臨床藥學部臨床藥學科調製組藥師
蘇連益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臨床組代理組長

第五篇 各類疾病藥物治療介紹
第13章 皮膚疾病
前言(黃素慧)
13.1 皮膚相關代表性疾病—痤瘡(陳姿燕)
13.2 異位性皮膚炎(陳姿燕)
13.3 皮膚真菌感染(蘇連益)
13.4 皮膚細菌感染(蘇連益)
13.5 皮膚其他疾患(林資堯)
13.6 皮膚創傷(林資堯)
第14章 骨關節相關疾病
前言(陳新言)
14.1 骨關節炎(陳冠儒)
14.2 骨質疏鬆症(陳冠儒)
14.3 類風溼性關節炎(陳冠儒)
第15章 眼科疾病
前言(陳琦華)
15.1 眼睛相關代表性疾病(王明賢、林宜賢)
15.2 青光眼(林宜賢)
15.3 白內障(林宜賢)
15.4 老年黃斑部病變(王明賢)
15.5 其他疾病(王明賢)
第16章 感染性疾病
前言(黃素慧)
16.1 代表性傳染病(陳冠韡)
16.2 病毒感染(陳冠韡)
16.3 細菌感染(林秉賢)
16.4 黴菌感染(林聖翔)
16.5 寄生蟲、原蟲感染(林聖翔)
第17章 抗生素抗藥性和副作用
前言(李銘嘉)
17.1 抗生素抗藥性(張立人)
17.2 抗生素副作用(張立人)
第18章 血液系統疾病
前言(林家宇)
18.1 貧血(何佩珊)
18.2 急性白血病(白宗祐)
18.3 慢性白血病(吳昌學)
18.4 惡性淋巴瘤(王妤文)
18.5 多發性骨髓瘤(林星羽)
18.6 血友病(何佩珊)
第19章 惡性腫瘤的病理與治療
前言(林家宇)
19.1 癌症治療概論(盧孟珊)
19.2 口腔癌(趙明德)
19.3 甲狀腺癌(余蕙宏)
19.4 食道癌(陳彥亨)
19.5 乳癌(蔡宜珊)
19.6 肺癌(葉育綺)
19.7 胃癌(陳彥亨)
19.8 肝癌(鄭詩穎)
19.9 大腸直腸癌(張家綾)
19.10 前列腺癌(林泊宏)
19.11 膀胱癌、腎細胞癌(郭美淨)
第20章 抗惡性腫瘤藥抗藥性及常見副作用之預防與緩解
前言(林家宇)
20.1 抗藥性(王笙帆)
20.2 常見副作用之預防與緩解(王笙帆)
第21章 安寧護理與長期照護
前言(尹岱智)
21.1 癌性疼痛(李美珊)
21.2 癌症晚期病理與治療(李美珊)
21.3 長期照護伴隨合併症(李美珊)
編後記

臨床藥物治療學
(上冊)
臨床藥物治療學
(中冊)
高餐大的店:創
業與夢想Ⅲ─1
8位餐飲職人創
業的夢想與實踐
3D果凍花─百
變商機創新之路
商戰與孫子兵法
藥事照護一點通
:你在居家照護
的好幫手




第13 章 皮膚疾病
前言(黃素慧)
本章節闡述皮膚代表性疾病,包括痤瘡、異位性皮膚炎、黴菌感染、細菌感染、蕁麻疹、乾癬、溼疹、Stevens-Johnson syndrome(SJS)、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及皮膚創傷等。從皮膚、局部用藥的介紹開始,仔細說明這類疾病應該有的認識。痤瘡的治療應合併生活方式的改善;異位性皮膚炎應從平時開始就做好基礎保養;黴菌感染使用抗黴菌藥時,需特別注意特殊族群的用藥安全性;SJS 及TEN 常因藥物所引起;皮膚創傷的傷口護理最重要的就是感染控制。透過臨床實際案例的分享,讓讀者更加深印象。
13.1 皮膚相關代表性疾病—痤瘡(陳姿燕)
一、前言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作為第一道防線屏障人體與外界環境。皮膚參與體內多種功能,包含:吸收、感覺、分泌、體溫調節、免疫反應等。若要了解皮膚疾病,就需先對正常皮膚結構有初步認識。皮膚構造從外到內依次是表皮、真皮和皮下組織。皮膚疾患有時會侵犯到附屬器官,而皮膚附屬器官則包含:毛囊、
汗腺、指甲等。無論皮膚多健康,一般人仍會罹患一、二種皮膚疾患。根據一項臺灣2013 年健保資料庫數據調查,統計門診就醫紀錄中最常見的5 種皮膚疾病為:接觸性皮炎和其他溼疹(34.3%)、痤瘡(17.3%)、皮癬菌病(12.9%)、蕁麻疹(8.2%)、病毒疣(8.1%),以上約占所有求診原因的八成。另外乾癬(牛皮癬)、色素斑問題、尿布疹也十分常見。
二、評估皮膚疾病時的描述
皮膚疾病可以是廣泛的、局部的,當發生病變時,可以從顏色、表面變化乃至於發生水皰、皮膚壞死、結節等表現,有時也會出現癢、疼痛等症狀。治療時,須依症狀及病因給予適合的藥物,因此需針對皮膚疾病特性進行描述。
三、與皮膚疾病相關的影響
皮膚疾病對於病人造成傷害, 基本符合5D 影響模式, 包含: 毀容(disfigurement):如痲瘋桿菌侵犯的皮膚疾病可能導致臉部毀容;不適(discomfort):如溼疹、疥瘡等會引起搔癢,而疱疹造成疼痛等主觀感受到的不適症狀失能(disability):如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未能妥善控制,不僅是皮膚問題,也可能影響個人生產力;沮喪(depression):皮膚疾病的表現可能引起病人憂鬱及焦慮;死亡(death):死於皮膚疾病相對少見,但仍有可能發生在嚴重過敏或皮膚惡性腫瘤。
四、皮膚科常見局部用藥
治療皮膚疾病時不僅可使用口服藥物,也會依疾病種類選擇適合的局部用藥。而外用藥物並非簡單塗抹即可,為達到良好的療效,同時避免藥物副作用加重病情,在使用藥物前應仔細確認用法及注意事項。局部用藥的作用取決於兩方面,包含藥理作用及藥物劑型。
表皮上的角質層具有保護及吸收作用,外用藥物須經皮膚吸收後產生療效,藥物的吸收比例與角質層厚度成反比。另外,能影響藥物吸收的因素還有個體情形差異(性別、年齡)、藥物塗抹部位(角質層厚度差異)、角質層的水合度、外用藥的劑型、溫度、酸鹼度、人體病理改變、疾病分期(進行期、穩定期、消退期)與疾病性質(急性、亞急性、慢性)等皆會影響藥物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