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同書名一樣,本書內容充滿了想像力。在閱讀的過程中,也可以看見米爾斯對當代社會科學與學術界有著恨鐵不成鋼的心情。縱使如此,我們在字裡行間也可以看出,米爾斯是在試圖力挽狂瀾,希望為社會科學找到適當又有力量的道路。閱讀這本書,除了可以對社會科學有著初步的了解之外,更重要的是對一位社會科學家的努力有所感覺,也對當代社會的處境有所窺見。 米爾斯在著作中所進行的想像力,正是他希望可以成為一種時代心智能力的社會學想像力。他寫這本書,事實上也是在以身作則。 米爾斯所認為的社會科學真正任務,是可以洞悉個人的煩惱乃是深植於社會結構,並且是具有歷史向度。而承載這個社會科學的任務,需要一種心智特質,米爾斯正是以「社會學的想像力」這個術語或符號,來傳達他的起心動念。
|
 賴特.米爾斯(Charles Wright Mills,1916-1962 ) 美國著名的社會學家。他於威斯康辛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他以《權利菁英》(The Power Elite) 、《白領——美國的中產階級》《White Collar: The American Middle Classes》和《社會學的想像力》等著作而知名。 米爾斯曾任教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系。他在知識社會學和美國社會階層研究這二個方面都有傑出的成績;他與葛斯(Hans Gerth)合作編譯的《韋伯社會學文選》,是介紹韋伯社會學思想的重要英文版本。米爾斯1962年病逝於紐約,年僅46歲。
|
※譯者簡介
李康
李康 北京大學社會學博士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
導 讀 第一章 承諾 第二章 宏大理論 第三章 抽象經驗主義 第四章 各種實用取向 第五章 科層制氣質 第六章 各種科學哲學 第七章 人的多樣性 第八章 歷史的運用 第九章 論理性與自由 第十章 論政治 附論:論治學之道 致 謝 跋 譯後記 米爾斯年表 名詞索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