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易經通解(第三冊)
作  者╱
周鼎珩遺著、陳素素等記錄
出版社別╱
五南
出版日期╱
2022/12/13   (1版 1刷)
  
即日起五南舊官網僅提供書籍查詢,如欲購書,請至五南新官網 https://www.wunan.com.tw/
I  S  B  N ╱
978-626-343-385-4
書  號╱
4X1Z
頁  數╱
280
開  數╱
20K
定  價╱
420



本書特色:
1.本書包括先師周鼎珩先生之定稿、手稿、講稿及講習大綱。
2.定稿計有易例及〈乾〉、〈坤〉、〈屯〉、〈蒙〉四卦,此盡收錄於《周氏易經通解》第一冊。
3.手稿計有〈需〉、〈比〉、〈小畜〉、〈履〉、〈泰〉、〈否〉六卦。
4.講稿係門弟子據錄音帶所記錄並加整理,除定稿之四卦外,其餘六十卦、〈說卦〉皆是。
5.講習大綱係先師為便於「易經講座」之聽眾所擬,在講授現場分發,計有第一卦〈乾〉卦至第二十卦〈觀〉卦。
6.除定稿之四卦外,其餘均以講稿為主,另有手稿、講習大綱者附於其後。
7.本書凡《易經》正文部分,悉以《武英殿十三經注疏》之《周易正義》為準。
8.本書除易例、〈說卦〉之外,其通解六十四卦之體例,依次為總說、卦辭、爻辭、彖傳、大象、小象。「總說」之下又分卦序、卦體、卦義三項。
9.本書講稿記錄原則,先師嘗指示曰:「按錄音帶逐字記錄,然後去其重複者。」弟子等謹遵遺訓,不敢踰越,並著記錄者、整理者姓名,以示負責。

周鼎珩,安徽省桐城市人。少赴九華,師事三元道長習《易》,遂篤志於此終其身。大陸時期曾作《易經通論》,惜未攜出;來臺客座東吳傳《易》,復於中廣公司暢開經筵,大啟朝野研究風潮,並輯講詞成《易經講話》,自民國五十一年行世,至今不衰。既經年冥思默討,晚歲已融貫《易》學,乃應讀者之請,先後假黎明文化公司、中華文化大樓開設講筵,因輯講詞成《周氏易經通解》。

陳素素,安徽省鳳陽縣人。幼好墳籍,長而不倦,就讀東吳大學中文系,即選修周師所授《易經》,周師宅邸「乾初易舍」,毗鄰雙溪,因得常侍左右,頗受薰習。畢業成績卓異,留系任教逾五十稔,專研文法學、修辭學、韓柳文與歐蘇文,有《韓愈文新探》及期刊論文數十篇。周師講座,弦歌不輟,嘗躬親參與,記錄〈賁〉等十七卦;洎師辭世,端賴合輯眾弟子之力,董理遺編,始克刊梓成冊。

鼎公相關資料
凡例-

第十五卦 謙卦講稿
講習大綱

第十六卦 豫卦講稿
講習大綱

第十七卦 隨卦講稿
講習大綱

第十八卦 蠱卦講稿
講習大綱

第十九卦 臨卦講稿
講習大綱

第二十卦 觀卦講稿
講習大綱

第二十一卦 噬嗑卦講稿
第二十二卦 賁卦講稿
第二十三卦 剝卦講稿
第二十四卦 復卦講稿

遠讀《史記》
詩詞吟唱選集
詩詞吟唱創作專

中國思想史精要
:先秦至南北朝
理性讀周易─古
經篇
周氏易經通解(
第七冊)




第十五卦   謙 艮坤下上   周鼎珩講 陳永銓記錄
──此係〈兌〉宮五世卦,消息十二月,旁通〈履〉,反對〈豫〉。
     《長短略》講的「退進」,是說退是為了進,就是以退為進。同樣的,謙是為了發揮作用而謙,並非只是消極的修持自己而已。《孫子兵法》以「虛實」為略,虛就是故布疑陣,隱藏目標,讓敵人不知道要如何進攻。
〈謙〉在六十四卦中最美,其他的卦多多少少都有悔吝凶咎,〈謙〉卦爻辭則多吉,而且卦辭一謙便亨,孔子在〈謙〉卦的〈彖傳〉裡對謙的讚美特別多。首先,「謙是謙虛」,〈謙〉卦本為坤體,虛而有容,乾陽入坤,不居上而居下,就是謙虛;〈謙〉卦內體艮為山,山本在地上而屈居地下,也是謙虛;乾陽本性是向外發展,而今向內收斂,也是謙虛。器物空始能容,滿則不能容,這是自然現象的謙虛。人事現象也是這樣,一個自滿的人,別人不會向你進言,你就吸收不到好意見,如同關閉知識的門戶,社會關係也會日漸孤立無援。相反的,一個謙虛的人,平易近人,虛懷若谷,大家都喜歡向你進言,就是敞開知識的門戶,同時也能在社會廣結善緣,所以說「滿招損,謙受益」。
     其次,「謙是謙退」,〈謙〉卦九三之陽與上六之陰相應,易例:陽上陰下,乾陽與坤陰交接,是由乾陽來發動指使,所以〈坤〉卦上六「龍戰于野,其血玄黃」,而在〈謙〉卦,則是陽不居上而居下,這是退讓。凡事退後一步,莫為物先,就像拳術家出拳,是拳頭先回縮再擊出,這樣才更有力量,所以退就是進,炮彈或弓箭的原理也是這樣。退並非消極的退讓,而是積極的增進力量,又如開會時最好不要搶先發言,先聽聽別人發表意見,說不定他山之石可以攻錯。
     再次,「謙是謙遜」,凡事總是表現自己沒什麼能力,這是涵養,並非真的無能。〈謙〉卦是以九三之陽為主,在人來說,陽代表才華能力、智慧計謀,一個有涵養而謙遜的人,其才華能力絕不會精光陸離、鋒芒畢露。例如有涵養的拳家,不會隨便輕易地展露身手,有涵養的書家,不會到處賣弄筆墨,倒是有人初學詩詞,就以今之李白、杜甫自居,真是貽笑大方。總之,越有才華越要含蓄,總是感覺自己還不夠好,如果在品德學養上自認為不足,那才更有進步的空間,這就是謙遜的好處。
     最後,「謙是謙和」,〈謙〉卦地山〈謙〉,旁通〈履〉卦,天澤〈履〉,《爾雅・釋言》解釋:「履,禮也。」履是向前行進,禮則是向前行進的規則,因為人與人在行進互動的過程中,難免有摩擦衝突,必須運用禮節來加以規範,所謂以和為貴,以讓為本,這就是謙和。中國古代有三禮:《周禮》、《儀禮》、《禮記》,其中《周禮》與《禮記》是規範人民日常生活的,以防範人與人之間的失和,就是以節度之禮來培養社會和諧。我們會用臉孔來比喻待人處世的態度,春臉快樂,夏臉熱情,秋臉肅殺,冬臉寒縮,那麼,謙和的人當然是春天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