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思想史精要:先秦至南北朝
作  者╱
李宗定
出版社別╱
五南
出版日期╱
2023/09/27   (1版 1刷)
  
即日起五南舊官網僅提供書籍查詢,如欲購書,請至五南新官網 https://www.wunan.com.tw/
I  S  B  N ╱
978-626-366-480-7
書  號╱
4X34
頁  數╱
636
開  數╱
16K
定  價╱
900



  本書析論先秦至魏晉南北朝的哲學思想,兼顧歷時性與共時性,選取重要思想家與著作,依時序分章論述,著重文獻,深入各個哲人的心靈。先秦諸子面對禮壞樂崩,各自提出相應的論述,試圖使社會回復秩序。本書不以「家」稱之,還原諸子的思想樣貌,呈現爭論的內容。漢初盛行黃老思想,為道法合流,西漢董仲舒將儒學陰陽化,東漢王充則批判天人感應。兩漢流行陰陽五行與氣化論,深入經、緯之學,是漢人的世界觀與生命論。魏晉盛行玄學,王弼以「本/末」建立儒道會通的架構,嵇康、阮籍探究生命的自然之道,郭象則以獨化玄冥之論,消解儒道差異。魏晉南北朝為佛教與道教興起時期,兩教各有教義,相互影響。佛教在傳法過程中,與中國傳統思想碰撞交融,道教也在發展中吸收儒佛思想,建立獨特教法,兩教皆成為中國思想的重要內容。從先秦至南北朝,各個思想螺旋交錯,動態發展,涓滴匯為中國思想史長流。

李宗定
實踐大學應用中文學系副教授兼學系主任,曾任副教務長。研究專長為中國思想史、儒家哲學、道家道教哲學、詮釋學與當代文論。著有《葛洪抱朴子內篇與魏晉玄學》(臺灣學生書局)、《老子「道」的詮釋與反思──從韓非、王弼注老之溯源考察》(花木蘭)、《先秦儒家政治理論研究》(花木蘭)以及學術論文數十篇。主編《悠遊文哲之間:唐亦男學術著作集》(五冊)(成功大學出版中心)、《現代生活應用文》(五南圖書)、《揮灑生命的五色筆:走進悅讀與舒寫的世界》(復文圖書),另有多篇現代散文創作。

自序
凡例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中國哲學史與中國思想史
     一、「哲學」、「哲學史」與「思想史」
     二、「中國哲學史」課程與專著
     三、「中國哲學史」與「中國思想史」
 第二節 中國思想史的分期
 第三節 中國思想史的起源
     一、軸心突破
     二、天人合一
     三、儒、道思想源頭
 小結

先秦
第二章 仁禮合一 ──孔子
 第一節 仁
     一、性相近
     二、推己及人
     三、為仁由己
 第二節 禮
     一、禮之本
     二、因革損益
     三、禮法之別
 第三節 道德政治
 小結
第三章 由仁義行──孟子
 第一節 性善
     一、性
     二、心
     三、知言養氣
 第二節   孟學三辨
 第三節 仁政
     一、仁者無敵
     二、民貴君輕
 小結
第四章 性惡善偽──荀子
 第一節 人之性惡
     一、性惡
     二、化性起偽
 第二節 知道之心
 第三節 天人之分
 第四節 仁義之政
     一、尊君隆禮
     二、從道不從君
     三、王霸之別
 小結
第五章 道法自然──老子
 第一節 有無相生
 第二節 有生於無
 第三節 道法自然
 第四節 無為而無不為
 第五節 小國寡民
 小結
第六章 逍遙乎無為之業──莊子
 第一節   得意忘言
 第二節   無所逃於天地
 第三節   道通為一
 第四節   物我兩忘
     一、心齋
     二、坐忘
 第五節 死生一體
 第六節 逍遙乎無為之業
 小結
第七章兼愛交利──墨子
 第一節 三表法
 第二節 兼以易別:兼愛與非攻
 第三節 天之欲義:天志與明鬼
 第四節 上下齊同:尚同與尚賢
 第五節 興天下之利:節用、節葬與非樂
 小結
第八章 正名實以化天下──惠施與公孫龍
 第一節 惠施:合同異
     一、天地一體
     二、方生方死
     三、天與地卑
     四、至大至小
 第二節 公孫龍:離堅白
     一、白馬非馬 
     二、離堅白
     三、指非指
 第三節 墨辯
 小結
第九章 因道全法──韓非子
 第一節 因道全法
 第二節 人性「好利惡害」
 第三節 重「法」、「術」以立「勢」
     一、法
     二、術
     三、勢
 第四節 明主「不道仁義」
 小結

兩漢
第十章 秦漢之際思想趨勢
 第一節 「定於一」的期望
 第二節 諸子思想合流
     一、《呂氏春秋》
     二、《淮南子》
 第三節 諸子思想興衰
     一、儒家──陸賈、賈誼
     二、道家(黃老道家)
     三、陰陽家以及「陰陽」觀念的起源與變化
 小結
第十一章 黃老學──《黃帝四經》
 第一節 「黃老」釋義
     一、黃老思想文獻
     二、黃老思想與稷下學宮
 第二節 治身與治國合一
 第三節 道體法用
 第四節 審其形名
 第五節 陽德陰刑
 第六節 「因天」與「尊君」
 小結
第十二章 陰陽儒學──董仲舒
 第一節 天人相應(人副天數)
     一、天數
     二、陰陽
     三、五行(四時)
 第二節 天正王政
     一、災異遣告
     二、陽德陰刑
 第三節 三綱五紀
 第四節 仁貪兩性
 小結
第十三章 經學、讖緯與孝道
 第一節 兩漢博士與經學
     一、「博士」淵源與含意
     二、兩漢博士設置與經學關係
 第二節 今古文經學之別
     一、五經傳承
     二、今古文經之別
 第三節 讖緯學
     一、讖
     二、緯
     三、讖緯之興衰
     四、讖緯與術數
 第四節 《孝經》之「事君」同「事父」
 小結
第十四章 辨偽疾虛之學──王充
 第一節 疾虛妄
 第二節 證驗實然
     一、實核事理
     二、推類驗之
     三、推此以論
 第三節 天道自然
     一、福禍無應     
     二、祥瑞無徵
     三、天不言(譴告、寒溫、卜筮)
 第四節 生死與鬼神
 第五節 性成命定
     一、命定不移
     二、性分三品
     三、國命在數
 小結
第十五章  兩漢死亡觀、鬼神信仰與神仙方術
 第一節 兩漢死亡觀
 第二節 鬼神信仰
     一、「鬼」、「神」釋義
     二、鬼神形象
 第三節 長生成仙
     一、不死願望
     二、仙人形象
     三、元氣始生
     四、成仙方術
 小結

魏晉南北朝
第十六章 魏晉玄學釋義與分期
 第一節 玄學興起的歷史背景
     一、孝心與孝行
     二、人物品評
 第二節 魏晉玄學的分期  
 第三節 魏晉玄學的論題
 小結
第十七章 以無為本的崇本息末之學──王弼
 第一節 詮釋方法──「崇本息末」
     一、以無為本
     二、崇本息末
 第二節 得意忘言
 第三節 仁義本於自然
     一、《老子道德經注》
     二、《周易注》
     三、《論語釋疑》
 小結
第十八章 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竹林玄風──嵇康、阮籍
 第一節 「越名教而任自然」的自然觀
 第二節 音聲論
 第三節 養生論
 小結
第十九章 適性逍遙的玄冥之境──郭象
 第一節 自生獨化
 第二節 性各有分
 第三節 適性逍遙
 第四節 迹冥圓融
     一、任性忘迹
     二、外內相冥
 小結
 附論:裴頠〈崇有論〉
第二十章 道教興起、傳播與清整
 第一節 道教的興起與發展
 第二節 成仙理論與方術
     一、成仙的可能
     二、成仙的方法
 第三節 道教戒律:出世與入世的辨證
 第四節 道佛交涉
     一、夷夏之爭
     二、承負報應
 小結
第二十一章 佛教東傳與中國化
 第一節 原始佛教發展與概念
     一、佛教傳法歷程
     二、佛教基本教義──「緣起性空」
 第二節 魏晉南北朝佛教的傳播與發展
     一、格義佛教
     二、六家七宗
     三、佛性論
 第三節 佛教傳法中國的挑戰
     一、孝道
     二、輪迴報應
     三、形盡神不滅
 小結:佛教與儒道的交流與會通

引用文獻

遠讀《史記》
詩詞吟唱選集
詩詞吟唱創作專

理性讀周易─古
經篇
周氏易經通解(
第七冊)
周氏易經通解(
第六冊)




凡 例

1.因本書大量徵引古典文獻,為免注釋龐雜,部份引文未加註腳,請查閱「引用文獻」所列舉之書目資訊。
2.為使行文簡潔,正文以古典文獻為主,近現代學者論述,多於註腳徵引,並加以評論說明。
3.引用古典文獻,依徵引書目之點校,少部分文句的標點有所調整。
4.文中各章節標題多依所論思想家之著作摘出,近似「關鍵字」,藉以闡明各家思想重點。
5.本書將古代哲人思想以系統化的方式梳理論述,為本書作者之理解與詮釋,並不意謂所論思想家的認知已有條理,也不必然具有系統層次。

緒 論

第一章 緒 論

  深夜仰望穹蒼,星空浩瀚,宇宙的寬廣映照人類的渺小。生命從何而來?死後往何處去?關於生命的思索,縈繞所有人心中。既然生命有限,則生命的意義為何?人們為何而活?短暫的生命如何具有價值?古今中外的哲學家,試著提出關於生命、生活與生存的解答。生命中的偶然與必然,巧合與注定,何者為真?有個主宰萬物的神,設計安排所有萬物?還是人類有自我意識,能夠決定自己的人生?哲學始於思索,思索生命的問題,生命的種種可能,在哲學中,生命有了深度,從生存的欲望走向追尋生命的價值。生命有了價值,就有目標,成為至人、真人、神人或聖人,生命不只是活著,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成就生命的意義。生命雖是個人,但是生命的意義關乎群體,在人與人,人與物的關係之中。歷來中國哲人對於生命的思索,留下許多發人深省的論述,這些論述是思想的結晶,涓滴成中國思想史長流,研讀中國思想史,便是在文獻中尋思字裡行間的生命意義,設身處地體會哲人的心靈。欲進入中國思想史,得先了解何謂「思想史」,以下析論「中國哲學史」與「中國思想史」的異同,再說明中國思想史的分期與起源。

第一節 中國哲學史與中國思想史

  目前臺灣各個大學的中文系開設「中國思想史」課程,哲學系為「中國哲學史」,而歷史系也多有「中國思想史」。   不同課名與各學系的專業與學科歷史延革有關,兩個學科的性質、範疇與研究方法,實有所別。然而在實際研究與教學時,卻又大多不分,之所以如此,為兩學科雖各有所長,但是在教學時常相互援引。辨析兩者異同,以及相關專著,是進入中國哲學領域的第一步,以下就名稱、專著與課程分述之。

一、「哲學」、「哲學史」與「思想史」
  「哲學」(Philosophy)一詞,是日本明治初期教育家西周(Nishi Amane),根據中國《說文解字》:「哲,知也。」以及《爾雅.釋言》:「智,智也。」將「Philosophy」譯為「哲學」。   「哲學」原義為「愛智之學」,此字源於希臘文,譯成拉丁文為「Philosophia」。「Philos」之義為「愛」,「Sophia」為「智慧」,即「愛好智慧之學」。追溯哲學最早譯名,應是明末清初義大利傳教士艾儒略於《西學凡》介紹西方學科時,稱為「理學」,並音譯「斐祿所費亞」。「理學」之義,艾儒略定為「義理之大學也」,其內容包含邏輯、物理、形上、倫理與數學。此譯名與中國宋明盛行之「理學」同名,但兩者內容並不相同。以「理學」為「philosophy」之譯名,至清末仍為學術界所使用,此譯名亦傳至日本,之後日本使用「哲學」譯名,而「理學」則逐漸成為自然科學之專稱。
  中國學術界本有「理學」之譯名,又有「格學」、「智學」、「愛智學」等名,唯民國初年自日本引進「哲學」譯名之後,在梁啟超、蔡元培、王國維等學者大力推廣下,逐漸為中國學術界使用。   國民政府於1913年頒行〈大學令〉、〈大學規程令〉,明定大學分為文、理、法、商、醫、農、工七科。   這個學科架構基本延續清末〈奏定大學堂章程〉,然廢止經學科,十三經散入改制後的大學文科。   文科下設哲學、文學、歷史學、地理學四門,哲學門有「中國哲學類」,其中有「中國哲學史」科目,另有「外國哲學類」;文學門則有「中國文學類」和細分的各外國語文類,「中國文學類」以文學和語言學為主,且有「哲學概論」課。   基本上,「文科」所分四個學門,已具後來大學文學院之哲學系、中文系、外文系、歷史系與地理系的雛型。而且「中國哲學史」已做為一個學科的課名,歸屬於哲學門,之後也一直是哲學系的重要學科;至於「中國文學類」以文學和語言為兩大主軸,也成了後來中文系授課的重要方向。
  從學科角度視之,西方「哲學」有其研究範疇、歷史與方法,「哲學」的定義、內容與方法,是哲學概論或哲學史討論的起點。若以西方哲學的理論架構或論證方式討論中國學術,就會引發「中國是否有哲學」的疑問。此一疑問是民初學界爭論的焦點,為西學東漸的時代背景之下,帶有民族主義的中西對抗所致。若不以西方哲學規範其他文化,「哲學」應可視為人類求知的文明發展,各個文化都有自己的「哲學」。此一論題可以牟博(Mou Bo)編《中國哲學史》的說法為參考,他對「哲學」的認定為:「哲學對世界和人類的根本性問題探究,可以有不同的關注。在這個意義上,哲學所具有的批判性,使其不是一門封閉的學科,也沒有一個絕對的路徑或方法。基本上,只要能通過論證,辯論和解釋,對結論加以討論,就可視之為哲學。」   所以他編著以《中國哲學史》為書名,而非「中國思想史」或「中國宗教史」。這種對哲學的定義,不以哲學為西方所獨有,可使「中國哲學」乃至「中國哲學史」得以成立。
  一般來說,西方哲學大致可區分為三大範疇,其一,「知識論」(Epistemology)或「方法論」(Methodology),討論認識與知識的問題,包含「邏輯」(Logic)與「論證」(Argument)。其二,「形上學」(Metaphysics),討論關於宇宙、本源與存有諸問題,包含「宇宙論」(Cosmology)與「本體論」(Ontology)。其三,「倫理學」(Eethics),研究道德、價值與人生議題。另外,還有「美學」(Esthetics)、「宗教哲學」(Philosophy of Religion)、「社會哲學」(Philosophy of Society)、「政治哲學」(Political Philosophy)以及許多學科進行哲學分析與討論的各個哲學分支。中國哲學因語言、歷史與文化之故,討論議題與內容有別於西方,大致可區分為道論、天論、氣論、名論、心性論與政治論等範疇。而中國思想三大主流儒、釋、道的理論思辨與交融,從先秦時諸子便討論有關於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係,乃至如何建立一個理想的社會秩序,都是中國哲學探討的論題。
  至於在「哲學」之後加「史」字,使成「哲學史」一詞,即關聯「時間」,不僅是哲學問題,還有哲學的發展。論者除了敘述各個哲學家的學說外,還須以「歷時」及「共時」為軸,呈現彼此差異之「共時」關係,以及互相影響與繼承發展之「歷時」關係。   「哲學史」與「哲學」所討論的重心不同,哲學史必須涉及每一個哲學家的思想及論點,期能忠實呈現出一個時期的哲學現象;同時,藉由陳述個別哲學家的思想,釐清某一個問題或概念的發展與轉變。由於哲學史的重心在呈現哲學的發展,必須儘量客觀「如實」地說出文獻與論題,又必須梳理各個論述,有所評論,哲學史應於客觀與主觀間取得平衡。   雖然哲學史不是哲學,哲學也不是哲學史,但是兩者卻又不能截然二分,哲學史由哲學論題發展而成,哲學思辨則立基於哲學史,從理解歷代哲學家討論問題的過程,才能建構哲學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