闇黑研究方法─只要懂闇黑,你也可以好好做研究
一本顛覆傳統,漫畫、劇本式直白呈現研究者研究歷程的書……
作  者╱
方偉達
出版社別╱
五南
書  系╱
研究方法系列
出版日期╱
2022/04/19   (1版 1刷)
  
即日起五南舊官網僅提供書籍查詢,如欲購書,請至五南新官網 https://www.wunan.com.tw/
I  S  B  N ╱
978-986-522-849-1
書  號╱
1XKX
頁  數╱
336
開  數╱
20K
定  價╱
420


方偉達

現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優聘教授兼所長
國際濕地科學家學會(SWS)亞洲委員會主席
社團法人臺灣濕地學會理事長
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常務理事
Wetlands(SCI期刊)副主編(Associate Editor)

學歷
美國德州農工大學生態系統科學暨管理哲學博士
美國哈佛大學景觀建築設計碩士
美國亞歷桑那州立大學環境規劃碩士
國立中興大學(臺北大學)地政學系法學士

經歷
拉姆薩濕地公約科學技術審查委員會觀察員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教育基金管理會委員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國家環境教育審議會委員
社團法人臺灣濕地學會理事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安全衛生中心主任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
中華大學觀光與會議展覽學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
中華大學休閒遊憩規劃與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東海大學景觀學系所客座助理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國立臺南大學生態旅遊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哈佛大學中華民國學生聯誼會會長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教育科、環境影響評估科薦任科員
臺北縣三重地政事務所課員

考試
80年高考土地行政人員及格
88年教育部公費留學考試第一名(海岸濕地保護及復育學門)

著作
《闇黑研究方法》、《環境教育》、《人文社科研究方法》、《期刊論文寫作與發表》、《休閒設施管理》、《生態旅遊》、《國際會議與會展產業概論》、《節慶觀光與民俗》、《圖解–如何舉辦會展活動SOP標準流程和案例分析》、《圖解–節慶觀光與民俗SOP標準流程和案例分析》、《濕地工程與科學》(譯作)(以上均為五南出版)、《城鄉:生態規劃、設計與批判》(六合)、《聽,濕地在唱歌:城市的生態復育手冊》(新自然主義)、《生態瞬間》(前衛)(新聞局金鼎獎)。

榮譽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及自然保育有功人士、行政院新聞局金鼎獎、福特保育暨環保獎。Society of Wetland Scientists(SWS)領袖服務獎(2011 & 2017 President’s Service Award)、Wetlands(SCI期刊)年度最佳副主編獎(2015 Wilcox Award)。

網站
http://www.wei-ta.net

推薦序(中文)
推薦序(英文)
開場白
卷首語 
背景說明 
起手式
PART 1 山海經
第一章 學術獵奇
第二章 實驗室中
第三章 推論的過程
第四章 大自然的實驗室
PART 2 戰國策
第五章 西方邏輯
第六章 批判之源
第七章 省思研究
第八章 迎向未知的領域
尾聲
附錄一 解釋名詞
附錄二 氣候變遷的學科分析
附錄三 科技整合分析
附錄四 你有多大的大數據?

神明社會論:集
體福祉與靈性的
象徵
會考作文拿高分
,看這本就對了

應用中文
台語字音字形一
點訣
臺灣文學史讀本
歌仔冊&eci
rc;心適代




02
為什麼自噬很重要?
To die or not to die: that is the autophagic question.
死亡還是生存,是自噬的問題。
—克勒默(Guido Kroemer)/法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員
日本細胞生物學家大隅良典教授在2016年獲頒諾貝爾生理學暨醫學
獎,他研究的細胞自噬(autophagy)現象,是探討細胞對於自己的胞
器進行分解、回收的機制,其中英文autophagy來自於希臘語的「自我
(self)」和「吃(eat)」兩字的結合。
細胞可以分成壞死跟好死。細胞死於非命,就叫壞死(necrosis);
如果慢慢而有計畫性的死亡,就是好死,如果好好的死,叫做凋亡
(apoptosis)。
2002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布雷內博士(Sydney Brenner, 1927∼
2019)說,每個細胞都有其壽命,也有其階段性任務,當他們完成任務
時,這些細胞會開啟一連串的死亡程式。
當細胞處於饑餓的狀態時,或是缺乏氧氣時,透過自噬作用分解蛋白
質,使細胞免於因養分缺乏而造成損傷。此外,細胞自噬能幫助清除受損
的細胞結構,防禦病毒和細菌的入侵。但不正常的細胞自噬機制,反而與
癌症的發生有關。當年紀逐漸衰老的時候,「自噬」功能降低,也會觸發
多種疾病的生成。
大隅良典的實驗法
大隅良典教授開始研究酵母液胞,他自己問自己:「難道酵母液胞只
是一個細胞廚餘場」?他也會問:「為什麼液胞會長的這麼大」?
在植物中,液胞佔細胞的90%以上。酵母菌都具有「液胞」,主要儲
藏一些營養物質,例如糖、酸、離子,或是蛋白質,另外還有調節滲透壓
的作用,防止代謝廢物、色素、生物鹼,或是抑制劑的入侵。
大隅良典決定用酵母菌,來幫助他研究細胞自噬的過程。不過他
卻發現酵母菌太小了,很難在顯微鏡下觀察,所以剛開始根本無法確定
在酵母菌中真的有「自噬作用」。他想,如果不能直接觀察,有沒有其他
方法能間接證明酵母菌細胞中有「自噬作用」?於是,他先培養了一
群沒有「蛋白質分解酵素」的突變型酵母菌的「液胞」,當細胞自己感
受到異常的蛋白質,防禦措施就產生了,細胞的胞器會被一種特殊雙層
膜結構的「吞噬泡」包起來,形成了囊泡,這一種囊泡稱為「自噬體」
(autophagosome),最後會和「溶酶體」融在一起,然後被水解酶分解
掉了。大隅良典就是要阻止這一種分解過程,也許當細胞「自噬作用」啟
動時,「自噬體」便會累積在液胞內,應該就可以利用顯微鏡來觀察了。
於是,他用「饑餓」的方式讓細胞自噬,液胞中充滿了沒有被降解的「自
噬體」。大隅良典在1992年發表了這個重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