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ichard Giulianotti(理查•朱利安諾提) 英國知名運動社會學者,目前為英國羅浮堡大學(Loughborough University)體育運動與健康科學學院(School of Sport, Exercise and Health Sciences)教授,曾任杜倫大學 (Durham University)社會學教授、應用社會科學學院院長。他於1996年在蘇格蘭亞伯丁大學(University of Aberdeen)取得社會學博士學位,論文題目為「蘇格蘭足球迷文化的社會學分析」 (A sociology of Scottish football fan culture)。研究領域包括運動與全球化、大型運動賽事、運動政策、社會理論等,並參與「以運動促進發展與和平」(sport for development and peace)之倡議。他近年主持多項英國經濟和社會研究理事會(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 Council, ESRC)之委託研究,主題包括運動在社會永續發展上之角色、及足球文化中的飲酒議題等。著作相當豐富,包括撰寫與主編多本學術專書,並且長年在運動社會學相關學術期刊上發表不綴。
|
※譯者簡介
劉昌德
劉昌德 目前為臺灣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兼任傳播學院研究暨發展中心主任,曾任教於國立中正大學傳播系,於2004年在美國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取得大眾媒體與傳播博士學位。研究領域包括批判傳播政治經濟學、媒體產業與勞動、傳播政策、媒體與運動等,長年參與臺灣媒體改革倡議。專業著作發表於國內外傳播學術期刊,時事評論則可見於臺灣各平面與網路媒體。
|
1.運動的功能論:社會秩序、連帶與系統 2.運動研究中的韋伯與微觀社會學取徑:意義、認同與理性化 3.馬克思主義與新馬克思主義理論下的運動:資本主義、異化與階級衝突 4.運動的文化研究途徑:宰制、反抗及逾越 5.運動中的種族與族群:對抗種族歧視與排擠 6.運動中的性別與性:抵抗父權 7.運動中的身體:規訓、經驗與風險的體現 8.運動場館與空間:情感、商業與奇幻之地 9.伊里亞斯論運動:型態、文明化與互相依賴 10.布迪厄論運動:宰制、秀異與公共知識分子 11.後現代運動:碎裂、消費與過度真實 12.全球化與運動:政治經濟學、文化創意與社會發展 跋:邁向運動的批判社會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