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審定者簡介
吳惠林
吳惠林 臺灣大學經濟系博士,美國芝加哥大學經濟系訪問研究,現任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三研究所特約研究員,臺北科技大學技職所兼任教授。專長為經濟學、勞動經濟學、經濟發展。著有《諾貝爾經濟學家的故事》、《經濟的幸福力》、《生活中的經濟學》、《飛越黑板經濟學》、《寇斯》、《亞當•史密斯》、《弗利曼》、《海耶克》、《洛克斐勒》等。另有學術文章專論一百多種,時事評論散見各大報章雜誌。
|
 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1723~1790) 古典經濟學代表人物,1723年出生於蘇格蘭,先後任教於愛丁堡大學和格拉斯哥大學。主要講授邏輯學與道德哲學。代表著作:《原富》和《道德情感論》。前者奠定經濟學始祖的地位,後者為倫理學方面的代表作,地位不亞於《原富》。亞當.史密斯一生中大部分的心血都傾注在《道德情感論》的修訂上,目的就是向世人強調:道德和正義,對於社會乃至於市場經濟的運行有多麼重要。
|
※譯者簡介
郭大力、王亞南
郭大力(1905~1976) 中國經濟學家、翻譯家,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譯有《政治經濟學及賦稅之原理》、《原富》、《資本論》、《人口論》、《經濟學大綱》、《經濟學原理》、《生產過剩與恐慌》等古典經濟學名著。
王亞南(1901~1969) 中國經濟學家、翻譯家,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著有《經濟學史》、《世界政治經濟概論》等。譯有《經濟學及賦稅之原理》、《原富》、《資本論》、《人口論》、《經濟學原理》等古典經濟學名著。
|
導讀 簡介 譯者序 序論及全書設計
第一篇 論勞動生產力改善的各種原因,並論勞動生產物分配給人民各階級的自然秩序 第一章 論分工 第二章 論分工原理 第三章 論分工受限於市場範圍 第四章 論貨幣的起源及其使用 第五章 論商品的真實價格與名目價格或其勞動價格與貨幣價格 第六章 論商品價格的構成部分 第七章 論商品的自然價格與市場價格 第八章 勞動工資論 第九章 資本利潤論 第十章 論勞動與資本在不同行業的工資與利潤 第十一章 土地地租論
第二篇 論資財之性質、蓄積與使用 第一章 論資財的劃分 第二章 視貨幣為社會總資本之一支而論述之,並論國民資本之維持費 第三章 論資本蓄積,並論生產的和不生產的勞動 第四章 論借放利息的資財 第五章 論各種資本用途
第三篇 諸國民之富的進步 第一章 論富之自然的進步 第二章 論羅馬帝國崩潰後,歐洲舊狀態下農業的衰微 第三章 論羅馬帝國崩潰後,都市的勃興與進步 第四章 都市商業對於農村改良之貢獻
亞當.史密斯年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