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法制創新DNA
作  者╱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出版社別╱
書泉
出版日期╱
2019/09/30   (1版 1刷)
  
即日起五南舊官網僅提供書籍查詢,如欲購書,請至五南新官網 https://www.wunan.com.tw/
I  S  B  N ╱
978-957-581-772-5
書  號╱
490F
頁  數╱
272
開  數╱
25K
定  價╱
380



Demand需求:科技研發的人才與資源如何正向循環?資源有限下,社會需求如何推動創新?政府資助科技研究,如何提供業界再利用?
Novelty創新:產官學如何有效率地互動與合作?國際如何破除既有法制框架以推動創新?區塊鏈應用產品與服務推陳出新,是否可以挑戰既有專利思維?
Application應用:美國新專利實務為我國技術布局帶來何影響?設定技術標準與市場公平競爭如何達到平衡?政府補助研發成果規範,如何掌握異曲同工之妙?外國人投資與技術保護有何相生相剋關係?
※推薦文
經濟部技術處處長
以科技專案厚植產業創新能量,推動產業科技的前瞻創新研發、打造我國產業競爭力,為經濟部技術處歷來所肩負的重責大任。近年技術處配合政府各項重要施政,協助創新關鍵技術布局與投入產業應用,包含透過法規革新消弭研發與投資障礙、建構與時俱進且有助於創新應用的研發環境,以作為我國產業轉型升級的強力後盾。在2018 年世界經濟論壇(WEF)所發布的《全球競爭力報告》當中,我國在競爭力排名為全球第十三,而在創新能力的排名則為全球第四,更與德國、美國與瑞士並稱為「超級創新者」(super innovators),顯見國際對我國推動產業創新政策成效之肯定。
產業創新政策不僅是專業領域技術的研發,更需要友善技術研發的法制環境支持,因此技術處補助資策會科技法律研究所執行「產業科技創新之法制建構計畫」,期能藉此掌握在數位經濟浪潮下,國際科技研發法制的發展趨勢,在建構我國產業科技研發與創新的法制環境上得以搶占先機。本書將創新解構為需求(Demand)、創新(Novelty)及應用(Application),分別在需求面探討國際科研政策、循環經濟、資料開放,在創新面探討產學研合作、創新實驗、區塊鏈技術,而在應用面探討國外專利法制動態、標準必要專利與反托拉斯、科研成果運用與技轉機制等主題,內容豐富且論理詳實,值得推薦給對於產業科技研發與創新有興趣的讀者。
本書綜整國際科技法制創新案例,以「創新DNA」為脈絡,結合創新的理論與實務,分別由社會需求、研發創新與成果應用等三大面向,深入淺出地為讀者介紹國際最新科技研發法制動態,以及對建構我國科技創新研發法制環境之啟發與建議,無論對學術或實務工作者均有相當高的參考價值。
經濟部技術處處長
羅達生 謹識
中華民國108年9月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執行長
以科技專案厚植產業創新能量,推動產業科技的前瞻創新研發產業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智慧財產及應用不斷創新,因此相關法制環境必須不時地隨之調整。我國以科技技術為國家競爭力發展重點,在一日千里的科技發展潮流中,其產生多元、
複雜且經緯萬端的產品與服務。而法律制度的呈現與演進,需與社會脈動緊密相扣,法制運作更不能自外於科技發展的現實。
資策會以「數位轉型的化育者」(Digital Transformation Enabler)為定位,多年來積極配合政府政策,從資訊素養的提升、資訊人才的培育、基礎環境之打造乃至於資訊國力之推展。主要任務為整合智庫、人才培育與資通訊技術研發及推動之能量,發展符合產業需求的解決方案與應用服務,促進政府與產業的數位轉型。而本會科技法律研究所即擔任科技及產業政策法制智庫、產業共通性法律制度推手的任務。科法所以法律專業提供務實的解決方案來面對資訊化、科技化及全球化的強勢挑戰,本書「科技法制創新DNA」即為面對全球化世代的具體
成果展現之一。
「科技法制創新DNA」收錄科學技術保護的法制、科學技術的應用領域及特定科技法律議題等內容,並以三大主軸進行撰寫,分別為Demand社會需求、Novelty創新研發、Application成果應用,掌握科研領域生態系中的完整面向:研議社會需求趨勢法制以掌握下一世代產業發展,創新智財趨勢和產學研合作機制引導產業跨領域整合,維護優質成果運用環境則能保護我國產業暨保護我國核心競爭力。本書藉由蒐羅及研析各國科技創新產業法制,希望達拋磚引玉之效,帶出更多促進我國科技法制發展之論述與對話。本書之出版,有助於各界了解完善的科技法制環境,及其對產業和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故特此推薦,並懇請各界賜教。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執行長
卓政宏 謹識
中華民國108年9月


資策會科技法律研究所所長
科技法律與新興科技產業的發展密切相關,法律長久以來反映著既有社會制度與生活習慣的道德最底線,科技則是隨時代變動存在於社會發展的最前端,二者看似無交集實則密不可分,隨著新興科技加速變化,法律必須超前思考,否則無法協助科技及產業的妥適發展,反而成為研發成果與產業布局上的重大阻礙。立法政策的規劃不僅要預想未來科技發展走向,更應該隨著科技演變進行修正,透過政府、學界、業界夥伴合作交流,建構合適法律規範與政策體系,推進整體科技產業經濟發展。
資策會科技法律研究所長期擔任研究科技法律領域的智庫,匯集全台灣科技法律人才,為政府重要的科技法律諮詢與研究單位。近來,科技法律研究所更加專注於新興領域法律議題,包括循環經濟、區塊鏈、監理沙盒、開放資料與技術保護
等,藉由特定領域的法律專案計畫研究,提出問題並找出解決方案,同時在研究過程中預想各種議題的可能發展。科技法律研究所作為整合者與產業推動者,目標是促進新興科技產業發展,協助傳統產業升級轉型與新創產業發展落地,進一步建構友善創新的法制環境。多年來科技法律研究所協助產學研多方交流對談,歸納整理社會需求,藉由國際最新法制發展趨勢與案例研究,嘗試突破舊有法制困境,已成功協助政府擬訂多項科技法律創新解決方案。
「科技法制創新DNA」代表著科技法律的創新、需求、應用三元素。內容跳脫傳統法律思維,讓科技與法律合作對話,整合產業、學界、研究機構各方意見,提出產業面臨問題,並從中尋求創新法制應對方法。本書彙整科技法律研究所近期研究成果,參考外國立法例及政策運作機制,對照我國現有科技法制缺口,內容豐富、論述詳實,展現科技法制多元面貌,希冀本書能對讀者在科技法律研究道路上多所助益。
資策會科技法律研究所所長
張瑞星 謹識
中華民國108年9月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科技法律研究所

緣起
1989年,資訊工業策進會在資訊市場情報中心之下,正式編制「資訊法律研究小組」,協助資訊產業掌握全球脈動,追求卓越的國際競爭力。1996年,在經濟部科技專案支持之下,研究團隊轉型成為獨立編制的「科技法律中心」(Science&Technology Law Center),並於2011年起更名為「科技法律研究所」(Science&Technology Law Institute),以承先啟後開拓創新之精神在瞬息萬變的科技洪流中,引領科技產業走向另一波高峰。

承諾與執著
自誕生之日起,科技法律研究所即肩負科技及產業政策法制智庫、產業共通性法律制度推手的重責大任。面對資訊化、科技化及全球化的強勢挑戰,本所堅持以精深的法律專業提供務實的解決方案,除了提供本會所需之法律事務服務外,多年來更是持續協助政府打造優質的科技與新興產業發展法制環境,引領我國接軌國際、佈局全球。為將法制策略能力轉化為影響世界版圖的嶄新行動,未來本所規劃延伸專業觸角,擴大國際交流與合作的範圍,承諾讓本所不僅成為科技與法律的匯集點,更要成為促進台灣與世界連結的標竿型研究重鎮。

願景與目標
科技法律研究所的成長,一如我國科技與新興產業法制環境建構的軌跡,從無到有、備極艱辛。然而,在奠定架構的過程中,本所的優質團隊始終秉持著創新、關懷、實踐的信念,在時空推移間,用心關注與擘畫科技與新興產業法制的每一步進程。一路走來,紮實的耕耘促使本所研究範圍簇集於科技與產業發展、科技研發體系、技術移轉、智慧財產權、資通訊、資訊安全、電子商務、永續能源、新興科技、文化創意等核心議題,並擴及至國際經貿與競爭秩序等外延領域。本所不僅洞見全球法制變動趨勢,並掌握產業脈動,引領台灣科技走向全世界。展望未來,本所將持續致力深化及拓展團隊整體的研究能量與專業能力,並且積極尋求與國際重要法制同步接軌。成為大中華區最頂尖的科技法律政策與制度推動者,是我們堅定不移的目標。


推薦序
導讀─脈絡綜覽

Demand 需求
D1 補充創新研發營養素─日本、歐盟、荷蘭聚集研究人才、資金與合作平台
D2 點鐵可以成金─循環經濟思維帶動創新需求與發想
D3 資料的價值創造─政府資助科研計畫之研究資料開放運用法制

Novelty 創新
N1 科技圓舞曲─產官學研合作與共創的三螺旋
N2 薛丁格的貓─創新實驗機制及法制環境優化探討
N3 區塊鏈應用的專利適格─從歐美電腦應用發明專利趨勢談起

Application 應用
A1 實務動向追蹤─美國法院專利相關最新見解
A2 創新與競爭的平衡點─從高通案看標準必要專利與反托拉斯法間之平衡
A3 果實自落誰家?─政府補助研發成果運用與技術移轉法制
A4 新時代保密防諜─外國直接投資管制與技術保護趨勢

季氏八極拳(含
示範影片)
把善良留給善良
:一位駐外人員
的心路歷程
信任「放在」錯
誤的對象:揭開
詐騙集團真實手

認識妥瑞症:找
出誘發因素,遠
離抽動症狀 (
限中國大陸以外
地區銷售)
李家雄養生術:
陰陽腳
李家雄養生術:
乾坤手




補充創新研發營養素─日本、歐盟、荷蘭聚集研究人才、資金與合作平台
游于萱、陳世傑
一、前言
為推動產業創新、完善產學研合作機制,各國在法規與體制面上,透過強化產學研三方之鏈結,導入彈性多元之措施,藉以導引多方研發資源,企圖打造創新生態系統。
科技研發能力是一國競爭力所繫之重大要素,時至今日各國處理強化科技研發能力政策之推動則不外乎由資源投入到產出運用的效率提升等面向進行。資源投入面不外乎資金、人才、設備等研究「資源」,成果運用效率近年則是以各種獎勵促進機制(例如以運用成果收益獎勵研究人員等)。是以,各國促進研發作法可謂「大同小異」,然而如何同中求異,由其中借鏡國外類似經驗如何處理,值得就實例觀察之。
有鑑於此,本文將跳脫單向的研發資源導入,而是觀察國外如何透過研發機制,使導入之研發資源得發揮正向循環的功能,因此以日本產官學合作機制、歐盟投資研發計畫與研發創新基金保證機制,以及荷蘭一站式的平台為特色觀察,並初步歸納為「制度引導資源整合型」、「降低資金風險吸引共同投入型」、「結合產業聚落特色平台型」等三類的人才與資金導引模式。

二、 日本促進產官學鏈結共同研究強化指引與OPERA計畫
日本產學共同研究於政策上之實踐可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係針對國家目標擬定相關的法規政策,以及交由專責的研究機構進行推動。第二部分係由推動之研究機構依以計畫的方式推行相關措施。以其促進產官學鏈結共同研究強化指引(産学官連携による共同研究競化のためのガイドライン)概要以明確指出,以資金、人才、智慧財產的良好循環為機制目標。
有鑑於過往日本的共同研究規模較小,從而影響研發資金的投入,故日本政府於2016年發布之再興戰略中,建議以組織對組織的方式推進產學共同研究,作為擴大規模之方式,並於其中訂定2025年實現企業對大學、國立研究開發法人之投資額超過現今OECD各國平均水準的三倍以上之目標。為具體推進該目標,文部省和經產省展開跨部合作,集結產官學三方對話,共擬大學、國立研究開發法人各方之目標設定,並針對共同研究之管理層面研擬相關的方針,從而於2016年發布促進產官學鏈結共同研究的指引。該指引發布後亦導入至日本國立研究開
發法人科學技術振興機構JST的產學共創平台共同研究推進計畫當中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