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籍推薦人 ◤業界巨擘專文推薦◢ 研華科技董事長 劉克振 天脈聚源執行總裁 尹遜鈺
|
※推薦文 推薦序 沒有人是服務的局外者
研華科技多年來與若干著名大學商學院會定期約定進行「個案研究」,邀請教授針對公司面對的重大經營議題撰寫個案故事。然後,邀請公司內部相關主管及外部顧問,在教授指導下進行個案研討。經過多次充分研討之後,雖然教授與學員都不一定需要提出明確的解決方案,但由於經營團隊針對問題的充分分析、充分討論,解決問題的方向與共識也就自然而然地浮現出來了。這種「個案研討解決關鍵問題」的手法,我們通常用在解決長期且困難的重大問題,效果很好。
政治大學蕭瑞麟教授過去曾多次協助研華進行這種個案研討,本書中就包含兩個案例,談到研華的 IMAX 創新制度以及在大陸以小博大的策略。他的「脈絡思考創新論述」頗具特色。我們經歷過幾次實案體驗,確實得以解決公司中的重大議題,是突破創新的重要心法。本書中蕭教授再次以脈絡思考法分析企業問題,推出多個新案例,並加入近年來「所有產業最後都會演化成為服務業」的新經營思維。我個人經營研華科技至今 35 年,研華從表面看來是不折不扣的電子製造業,但我近年的實務經營體會也充分地證實是「演變為服務業」的必要進化。尤其近年來在全力推動物聯網的軟、硬整合方案,必須以「共創(Co-Creation)」模式迎向工業物聯網、工業 4.0 這些未來即將來臨的典範轉移。
面對這些挑戰,我們必須從服務思維及產業上下游的價值鏈創新整合著手。我們要以相對有限的資源去思考創新方案,深度關切顧客的體驗,並倒回來思考產品的設計與製造。企業已經不能再說:「我們是 B2B(Business-to-Business)的公司,所以不需要理解顧客,只要將業主與供應商照顧好即可。」未來的競爭中,沒有人是服務的局外者,更沒有人可以在劣勢中還任性揮霍資源。這樣來思考,就更能體會蕭教授所提「服務隨創」之深刻道理。
未來的企業即將面對數位轉型、人工智慧以及物聯網等新科技所帶來的快速變革新時代。但是,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我們真的有足夠的資源去面對困境?科技業真的可以獨善其身地生產,只需要關心產品的功能,而不需要顧及服務與所帶來的顧客感受?這些迷思在本書中一一被點破。此時,正當各類組織紛紛創新商業模式之際,相信這本書所提供的個案,應該可以為企業經營者帶來寶貴的指引。這些案例背後的邏輯思維也更將讓企業經理人腦洞大開。
劉克振 研華科技 創辦人暨董事長
推薦序 融媒體,見證服務隨創的年代
TV+ 智慧媒體時代已經悄悄來臨了。電視,熟悉又陌生,曾經的陪伴已經越來越遠。觀眾在遠離、收視在降低、廣告在貶值、企業在流失。在偉大的互聯網面前,這個可愛的天線寶寶甚至無所適從。人們尋找WIFI,尋找和互聯網連接的一切。而電視,也在尋找和被尋找著。每個人眼前都有一個巨大屏幕。
每個人手中都有一部超級電腦,終端電視被連接了起來,觀眾被連接了起來。他們之間的資訊交換,變成最強大的媒體。因為電視,新的機會也來了。再任性的個體,總會被好節目所吸引。這個世界再大,電視的影響力仍巨大。即使被互聯網+,也需要有力量激發這種連接。電視有了機會,進化成為更強大的電視。這些就是天脈 TV+ 使命。
未來,沒有純粹的產業,沒有單一的商業,沒有絕對的界限,沒有封閉的市場,有的只是雲生雲聚。誠如本書蕭教授所提到,唯一留下的是服務,因而成為一種新行業。幫助節目和品牌更有效地與觀眾及消費者連接,並從連接中實現價值。七年來我們堅持的目標,超過數百家電視機構生產了數以百萬條節目和廣告大數據。這些媒體資源透過媒體橋連接重構反向輸送到電視台,正源源不斷地為電視釋放巨大資訊能量。
很高興,蕭教授這本書如此貼近時代脈動,介紹天脈聚源的最新融媒體科技以及虛實融合的商業模式。我們為電視創造了 TV LINK/TV WATCH 互動場景連接呈現系統,讓節目互動可視化、生活化、伴隨化。我們為每一個電視觀眾手中的超級終端提供「TV+ 媒體」的一系列應用產品,創造出一系列圍繞節目內容引人入勝的媒體場景。
我們正在幫助近百家媒體優化內容,每天和數億觀眾進行著連接與互動,正在加速著電視行業的進化,並提升媒介價值。我們用更先進的媒體解決方案激發品牌影響力,用「媒體橋」幫助品牌在觀眾中找到消費者,用內容化社區黏合和經營電視用戶。我們幫助電視和品牌去聆聽觀眾和消費者的每一個聲音,理解與洞察海量聲音背後的情感、內涵和商業機會。
如今,我們正在締造一個無邊界的產業。電視與互聯網正在打通邊界。觀眾用戶消費者正在合一。內容、用戶、商業、連接新生態正在形成。電視廣告的天花板正在被一個個掀開。TV+ 時代已經到來。而這一切,都被記載到這本書中;讓我們的努力被記錄,也即將揭開電視媒體的大變動,見證了天脈「服務隨創」的軌跡。
尹遜鈺 天脈聚源公司 執行總裁
|
蕭瑞麟
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專任教授,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亞太EMBA課程客座教授。蕭老師於英國華威克大學(University of Warwick)取得工程碩士以及商學博士後,轉赴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任教,曾擔任亞太EMBA課程之學術主任。之後受邀返回台灣,加入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任教迄今,曾任所長。
他以創新研究為主軸,運用脈絡探索法分析跨領域管理主題,像是科技業、服務業、教育業、餐飲業、交通業、新聞媒體業、都市更新、文創業及數位金融等創新議題。擅長用學術理論解決實務問題,也由實務發展出新的理論。他的代表性研究案例包括:數位金融場景(英國Revolut、支付寶)、劣勢創新(故宮博物館商店、星野旅館集團)、數位轉型(新加坡科技集團、新加坡樟宜機場、台灣大車隊衛星派遣系統及研華科技物聯網)、知識管理系統(漢莎航空維修系統技術轉移與聯電晶圓製程維修知識管理)、複合商業模式(愛奇藝、聯合報系、韓國流行音樂演藝經紀制度)等專案。代表著作可參見:《不用數字的研究》、《科技福爾摩斯:科技優勢永遠源自創新》、《科技意會:衛星派遣的人性軌跡》、《思考的脈絡:創新可能不擴散》、《服務隨創:少力設計的邏輯思維》等,皆獲獎。他所撰寫的國際案例也發表在Richard Ivey案例庫。
曾擔任《經理人》雜誌思考脈絡專欄與《中時電子報》創新專欄作家。他指導的作品持續榮獲富邦論文獎、崇越論文獎、宋作楠論文獎、服務科學論文獎以及聯電論文獎等,曾擔任《中山管理評論》質性研究專刊之客座主編,也是各國際期刊的編輯委員。蕭老師的教學以融入辯證為特色,常以幽默的教學方式帶領學員進入創新的領域,並思考深刻的策略議題。
|
原創書系序 迎接學術原創的年代 楊榮川 五南圖書發行人 推薦序 沒有人是服務的局外者 劉克振 研華科技董事長 推薦序 融媒體,見證服務隨創的年代 尹遜鈺 天脈聚源執行總裁 作者序 劣勢才是常態
01.盛極必衰:伊士曼柯達─創造性毀滅
以人為本—匱乏時,精準洞察 02.精準分眾:捷運報─以人物誌尋找顧客洞見 03.相對感受:科技百貨─繪製新零售的顧客旅程 04.認知導意:故宮商店─後赤壁文創行銷
複合綜效—缺少時,以巧成多 05.技術綜效:史丹利─資源複合原則 06.虛實融合:天脈聚源─融媒體跨屏互動 07.調適複合:愛奇藝─後發制人的策略回應
少力設計—劣勢時,施展隨創 08.以少為巧:星野集團─制約中隨創 09.負負得正:曜越─轉換負資源 10.由強尋弱:研華─劣勢中逆強 11.逆轉勝─劣勢下隨手拈來的少力思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