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基本護理學
作  者╱
方宜珊、黃國石
出版社別╱
五南
書  系╱
圖解系列
出版日期╱
2021/02/01   (2版 2刷)
  
即日起五南舊官網僅提供書籍查詢,如欲購書,請至五南新官網 https://www.wunan.com.tw/
I  S  B  N ╱
978-957-11-9615-2
書  號╱
5KA2
頁  數╱
312
開  數╱
20K
定  價╱
380
教學資源╱
投影片((外加))


方宜珊
現職:
安泰醫院督導
經歷:
安泰醫院護士長
安泰醫院護理師
學歷:
美國National Louis University(Evanston,Illinois,1988-1990)護理教育碩士

黃國石
現職:
安泰醫院麻醉科主任
經歷:
馬偕紀念醫院主任級醫師
臺大醫院主治醫師
臺大醫學院兼任講師
學歷:
臺灣大學醫學士

第一章 緒論
1-1 護理學的發展史
第二章 環境
2-1 環境與健康
2-2 提供病人舒適的鋪床換單工作
2-3 醫療衛生系統
第三章 住院與出院病人的護理
3-1 病人進入病房之後的初步護理
3-2 人體力學在護理操作中的應用
3-3 運送病人法
第四章 舒適與安全
4-1 舒適與安全
4-2 臥位(一)
4-3 臥位(二)
4-4 臥位(三)
4-5 臥位(四)
4-6 疼痛(一)
4-7 疼痛(二)
4-9 疼痛(三)
4-10 保護具與輔助器的使用
第五章 病人的清潔衛生
5-1 口腔的護理(一)
5-2 口腔的護理(二)
5-3 皮膚的護理(一)
5-4 皮膚的護理(二)
5-5 頭髮的護理
5-6 壓瘡的預防與處理(一)
5-7 壓瘡的預防與處理 (二)
5-8 壓瘡的預防與處理(三)
5-9 壓瘡的預防與處理(四)
5-10 晨間與晚間護理
第六章 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
6-1 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一)
6-2 清潔、消毒與滅菌(一)
6-3 清潔、消毒與滅菌(二)
6-4 無菌技術
6-5 隔離技術
6-6 供應室
第七章 生命徵象的評估與護理
7-1 體溫的評估與護理(一)
7-2 體溫的評估與護理(二)
7-3 體溫的評估與護理(三)
7-4 脈搏的評估與護理(一)
7-5 脈搏的評估與護理(二)
7-6 血壓的評估與護理(一)
7-7 血壓的評估與護理(二)
7-8 血壓的評估與護理(三)
7-9 呼吸的評估與護理(一)
7-10 呼吸的評估與護理(二)
7-11 呼吸的評估與護理(三)
第八章 氧氣吸入療法
8-1 氧氣吸入療法(一)
第九章 冷熱療法
9-1 冷熱療法的應用
9-2 熱療法的應用(一)
9-3 熱療法的應用(二)
9-4 冷療法的應用 (一)
9-5 冷療法的應用 (二)
第十章 飲食與營養
10-1 營養與健康(一)
10-2 營養與健康(二)
10-3 營養與健康(三)
10-4 飲食的護理
10-5 特殊飲食的護理
第十一章 排泄的護理
11-1 排泄的護理(一)
11-2 排泄的護理(二)
11-3 排泄的護理(三)
第十二章 給藥
12-1 給藥(一)
12-2 給藥(二)
12-3 給藥(三)
12-4 口服給藥法12-5注射給藥法
12-6 靜脈及動脈注射與靜脈及動脈血液標本採集
12-7 藥物過敏實驗及過敏反應的處理
第13章 靜脈輸液和輸血法
13-1 靜脈輸液法(一)
13-2 靜脈輸液法(二)
13-3 靜脈輸液法(三)
13-4 靜脈輸液法(四)
第14章 輸血
14-1 輸血(一)
14-2 輸血(二)
14-3 輸血(三)
第15章 標本採集法
15-1 痰標本採集法
15-2 痰與血液標本的採集法
15-3 尿液標本的採集(一)
15-4 尿標本的採集(二)
15-5 糞便標本的採集
15-6 咽拭子標本的採集
第16章 病情觀察和急重症患者的搶救
16-1 病情觀察和急重症患者的搶救(一)
16-2 病情觀察和急重症患者的搶救(二)
第17章 臨終護理
17-1 概論
17-2 臨終病人和家屬的護理
17-3 死亡後的護理
第18章 醫療與護理檔案記錄
18-1 醫療與護理檔案記錄(一)
18-2 醫療與護理檔案記錄(二)
18-3 醫療與護理檔案記錄(三)
18-4 醫療與護理檔案記錄(四)
18-5 醫療與護理檔案記錄(五)
18-6 醫療與護理檔案記錄(六)
第19章 休息與活動
19-1 休息
19-2 活動(一)
19-3 活動(二)
第20章 護理程序
20-1 概論
20-2 護理程序的步驟
20-3 整理分析資料與在做護理評估時應注意的問題
20-4 護理診斷的類型
20-5 護理計畫
20-6 設定計劃與執行計畫
20-7 護理評價與護理個案
20-8 護理個案
20-9 臨床常用的護理診斷(一)
20-10 臨床常用的護理診斷(二)
20-11 臨床常用的護理診斷(三)
第21章 溝通與人際關係
21-1 溝通的概念與構成要素
21-2 非語言性溝通
21-3 正式溝通與非正式溝通
21-4 溝通的技巧(一)
21-5 溝通的技巧(二)
21-6 與不同護理對象的溝通
21-7 卡加利-劍橋指南(1998年版)溝通過程的技巧(一)
21-8 卡加利-劍橋指南(1998年版)溝通過程的技巧(二)
21-9 護理工作中的人際關係

嬰幼兒撫觸與按

醫護倫理學
護理專業問題研

安寧緩和療護
失智症非藥物治

圖解內科護理學


投影片((外加))

若要索取未隨書附送(外加)且未於此提供下載的教學資源,請詳洽業務人員(02-27055066#824)(僅提供教師使用)


(一)運送病人法
運送病人法的目的為對不能自行移動的病人在住院、出院、接受檢查或治療時,根據其病情篩選不同的運送方法。常用的有輪椅、平車與擔架。
(二)輪椅運送法
1. 目的:輪椅運送法的目的為護送不能行走但能坐起的病人住院、出院、檢查、治療或室外活動,協助病人下床活動,促進血液循環和體力的恢復。
2. 輪椅運送法操作前的準備:
(1)用物準備:輪椅,根據季節可以準備毛毯、別針,在需要時可以準備軟枕。
(2)患者準備:患者瞭解輪椅運送的方法和目的,能夠主動地配合操作。
(3)環境準備:移開障礙物,保證環境的寬敞。
(三)平車運送法
1. 目的:平車運送法的目的為運送病情較重的臥床病人或不能起床的患者住院、出院、做各種特殊的檢查、治療、手術或轉運。平車運送法涵蓋了挪動法、一人搬運法、二人搬運法、三人搬運法與四人搬運法。
2. 操作前的準備:
(1)用物準備:平車(置被單和橡膠單包好的墊子和枕頭),帶套的毛毯或棉被。若為骨折患者,要有木板墊於平車之上,並將骨折部位固定穩妥;若為頸椎、腰椎骨折或病情較重的患者,要備有帆布中單或布中單。
(2)患者準備:瞭解搬運的步驟及配合方法。
(3)環境準備:寬敞,便於操作。
3. 注意事項:
  動作要輕穩,協調一致性,確保患者的安全舒適。在操作中要遵從節力的原則。在運送患者推車的過程中,要應做到:在推送時,平車小輪在前,可以減少震動,而且轉彎時靈活。在運送的過程中,隨時要觀察患者的病情。在推車行走時不要過快,頭始終保持於高位,避免出現不適。不能用平車碰、撞門牆。注意保暖,防止著涼;保證各項治療及管道的暢通。顱腦損傷、頜面部外傷及昏迷的患者要將頭偏向一側;骨折患者要固定。禁止一人抬肩一人抬腿的搬運法。
(四)擔架運送法
1. 目的:擔架運送法的目的為運送不能起床的患者作檢查、治療等。
2. 操作前的準備:擔架上必須鋪有軟墊,其他用物與平車運送法相同。
(五)健康評估
健康評估的目的為辨別疾病種類與輕重,決定是否住院、住院科別與住院之前是否需要做緊急的治療與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