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漢字教學,包含文字學、古文字學,或者甲骨文、金文研究。完整的教程,6學分可能還不夠。如果我們僅僅只有2學分,怎麼辦?我想要找到一個最佳的切入點,切入漢字的核心。可以結合字帖、印譜、簡帛、金文、甲骨文,當然還有《說文解字》,去探索許多漢字漫長無比的生涯。 〈日不是日〉,只是一個新的嘗試。未來一定還有更多什麼,什麼不是什麼。讓漢字自己幫自己說話,值得拭目以待。
|
※推薦文 〈 字 〉
每個人都識字,卻不見得懂字,不管懂不懂字,大家都能寫字:寫對的字、寫錯的字、寫錯別字、寫別人都這樣寫的字。 懂不懂字不重要,畢竟,當「干」淨、豆「干」、樹「干」、釣「干」全「干」在一起時,還需要甚麼講究?筆畫只要齊全成績自然圓滿,夠了。只有天生頑皮的,會想方設法去打探太陽(日)究竟怎麼說話(曰);(溫)暖又怎能不跟日頭有關。 學習的初衷一般來自兩路,一是「有用」,一是「有趣」;識字有用,懂字有趣,偏偏,有用總是霸凌有趣,有趣也始終等不到轉型正義。研究亦復如此,聰明人膜拜「有用」,不是笨蛋的不聰明人卻總是朝拜「有趣」。信仰不同,祝福各自有異。「有用」論者講CP值,懸樑刺椎做工寫論文,牆上貼著勵句:發表–審查–升等。而「有趣」論者,為情造文,一主題一世界,周旋解謎俯拾成趣。 吳華陽老師,是「有趣」的信徒,一手好字不拿來賣錢,一壺好茶不拿來換利。因為寫字,所以愛字,因為愛字,所以探字,因為探字,所以懂字。有趣的人寫有趣的發現,集成有趣的書,給在乎有趣的人。 有趣的書,如果不能拿來打敗「有用」,至少可以給「有用」的人生添一筆有趣。
臺北科技大學 通識中心教師 陳美妃序 2017.06.16
|
 吳華陽
臺北科技大學專任教師,任教於通識教育中心以及文化事業發展系。 高雄師範學院,國文研究所碩士。
|
陳序:〈字〉 3 自序:〈日不是日〉 5 壹 漢字教學與趨同演化 1 貳 漢字的趨同演化 3 第一章 日不是日 5 第一節 東(束、縛、甫)、重、動、量:日不是日,原來是? 10 第二節 曹、槽、糟、漕:日不是日,原來是? 17 第三節 魯:日不是日,原來是? 22 第四節 曾、會、層、增:日不是日,原來是? 26 第五節 香、旨、嘗、厭:日不是日,原來是? 33 第六節 得:日不是日,原來是? 39 第七節 温、昷:日不是日,原來是? 43 第八節 申、神、電:日不是日,原來是? 46 第九節 明:日不是日,原來是? 50 第二章 月不是月 57 第一節 勝、朕:月不是月,原來是? 57 第二節 前、剪:月不是月,原來是? 61 第三節 俞、渝、逾、踰、輸、愉、愈、癒、瑜、揄、榆:月不是月,原來是? 63 第四節 般、盤、槃、磐:月不是月,原來是? 67 第五節 朋、倗、傰、崩、鵬:月不是月,原來是? 72 第六節 青、清、静、瀞、情:月不是月,原來是? 76 第三章 口不是口 83 第一節 保、緥、褓、褒、襃:口不是口,原來是? 83 第二節 或、域、國、邦、邑、衛、圍、韋:口不是口,原來是? 89 第三節 各、舍、出、去:口不是口,原來是? 95 第四節 壹、吉:口不是口,原來是? 105 第四章 大不是大 113 第一節 莫、暮、幕、募、慕:大不是大,原來是? 114 第二節 因、茵、恩、姻:大不是大,原來是? 118 第五章 匕不是匕 127 第一節 老、疑:匕不是匕,原來是? 134 第二節 它、沱(池、也、匜)、坨(地)、蛇(虵)、佗(他):匕不是匕,原來是? 138 第六章 土不是土 147 第一節 赤(亦)、赫:土不是土,原來是? 158 第二節 走(徒)、趙、起:土不是土,原來是? 165 第三節 志、時、寺、詩:土不是土,原來是? 174 第七章 灬不是火 185 第一節 無、舞、无:灬不是火,原來是? 185 第二節 盡、燼:灬不是火,原來是? 193 參 什麼不是什麼 199 肆 謝誌:漢字的應用 2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