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印度:不確定的崛起強權
作  者╱
陳牧民著
出版社別╱
五南
出版日期╱
2016/09/19   (1版 1刷)
  
即日起五南舊官網僅提供書籍查詢,如欲購書,請至五南新官網 https://www.wunan.com.tw/
I  S  B  N ╱
978-957-11-8689-4
書  號╱
1PUA
頁  數╱
208
開  數╱
20K
定  價╱
320



  在當代所有關於世界未來發展趨勢的預測中,「印度崛起」(India Rising)或許是最新、但也最沒有共識的論述之一。今日印度已是全世界第九大經濟體,經濟成長率超越中國;在軍事上,印度早已是南亞區域主要強權,軍隊人數世界第二,還擁有戰略核武。不過其人均GDP僅1,499美元(購買力平價為5,412美元),在聯合國《人類發展報告》中的187個國家中排名135,仍屬於相對貧窮的國家。這些矛盾的現象不禁令人懷疑印度是否真的在崛起?
  其實純粹以經濟發展的單一角度來理解或預測印度,只會讓外界忽略這個大國在其它領域的成就與困境。故本書嘗試從三個角度來分析印度──政治制度、社會發展、對外關係,以分章討論的方式來呈現印度發展的各面向。本書認為印度的成就與困境,皆源自於其社會內部的發展動能及地理位置所造成的結構制約。2014年上台執政的莫迪(N. Modi)總理及其領導的印度人民黨(BJP)政府正積極推動各種改革,印度是否真的能繼中國之後成為新的世界級強權?本書將提供最完整的分析。

陳牧民
現職: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學歷:台大政治系學士(1992)
   美國丹佛大學國際研究學院碩士(1997)
   美國丹佛大學國際研究學院博士(2004)
經歷: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訪問學人、兼任外語教師(2001-2002)
   總統府副總統辦公室聘用諮議(2002-2004)
   彰化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助理教授、副教授(2004-2008)
主要研究領域:國際安全理論、東亞區域安全、中國對外關係、南亞政治


導 論:印度崛起的虛與實
第一部分 政治制度與運作
第一章 憲法、政府體制與中央地方關係
第二章 世俗主義與宗教民族主義交戰下的政黨政治
第三章 印度的地方政黨與政治
第二部分 社會與發展
第四章 少數族群問題
第五章 糧食安全
第六章 能源安全
第三部分 與鄰國關係
第七章 印度與巴基斯坦關係
第八章 印度與中國關係
第九章 印度與南亞鄰國關係
第十章 結論
參考文獻

考銓制度
拿破崙
中國大陸研究概

東亞民主化總論
─東亞國家之政
治體制選擇偏好
:一般公民、政
治菁英與地緣政
治面向之分析
公務倫理
大危機:全球挑
戰和全球治理




導 論 印度崛起的虛與實
前言
在當代所有關於世界未來發展趨勢的預測中,「印度崛起」(India Rising)或許是最新、但也最沒有共識的論述之一。印度是人類四大古文明之一,擁有四千年悠久歷史,曾創造出印度教、佛教、錫克教等宗教;在政治上,印度自獨立以來一直維持民主體制,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在軍事上,印度是南亞地區領土的主要強權,軍隊人數世界第二,1998年更成功進
行核子試爆,成為世界上第七個躋身核武俱樂部的成員;在經濟上,印度自1991年開始推行市場經濟改革,目前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最快速的地區之一。從2002年到2007年,印度的平均經濟成長率高達9%,僅次於中國,即使面對2008年以來全球經濟成長趨緩的衝擊,印度的經濟仍然能夠繼續成長(World Bank, 2010)。美國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佛里曼(Thomas Friedman)在其作品《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書中,更是將印度描繪為全球經濟分工體系下最具創造力與活力的一員(佛里曼,2005)。目前(2015年)印度已經是全世界第九大經濟體,以「相對購買力」(purchasing power
parity)來計算更是世界第三:單憑這些數字來說印度是崛起中的強權並不為過。
  不過如果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印度,會得到完全相反的印象:2013年為止國內生產總額達到一兆八千多億美元,人均GDP僅1,499美元(購買力平價後為5,412美元),仍屬於相對貧窮的國家。全國有31.4%的人口生活在貧窮線以下(以相對購買力來計算每日收入在1.25美元以下),收入在2美元以下的人口更多達68.7%。印度剛獨立時只有12%的人口識字,到了21世紀的今天,識字率已經提升到74%,不過仍然低於全球平均值84%(World Bank, 2016)。另根據2014年聯合國發布的《人類發展報告》(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14),印度在187個國家中排名第135,屬中等發展程度(人類發展指數為0.586),不過已經與最低發展程度(人類發展指數在0.52以下)相去不遠(UNDP, 2014)。除了貧窮之外,複雜的語言體系及宗教信仰也讓印度社會看起來更不穩定:官方語言印地語(Hindi)及其字母天城文(Devanagari)的使用者主要集中在北部,約佔總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另有二十二種語言被列入憲法第八附表(Eighth Schedule of theConstitution)的方語言(official languages)地位;使用人口達五百萬的非官方語言也有十四種;另外已被辨識出來的方言更有兩千種以上。其中南方各邦使用達羅毗荼語(Dravidian)系的居民,認為自古以來南方達羅毗荼文化與北方的印度—亞利安(Indo-Aryan)文化明顯不同。除了語言外,印度擁有世界上幾乎所有主要宗教信徒,要讓這些社群彼此和睦相處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也因此印度自獨立後各類種族或宗教衝突動亂不斷,近年來恐怖主義攻擊更是時有所聞。依據澳大利亞智庫「經濟與和平機構」(The Institute for Economics and Peace)所發表的「全球和平指數」(Global Peace Index, GPI)報告,2015年印度在全球162個國家或地區中只排到143名,這顯示印度其實還談不上穩定發展,更不要說是世界強國(Global Peace Institute,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