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蘭克林
The Autobiography of Benjamin Franklin
原文作者╱
Benjamin Franklin
作  者╱
班傑明.富蘭克林
譯  者╱
蒲隆
出版社別╱
五南
書  系╱
風雲人物
出版日期╱
2024/01/01   (3版 3刷)
  
即日起五南舊官網僅提供書籍查詢,如欲購書,請至五南新官網 https://www.wunan.com.tw/
I  S  B  N ╱
978-957-763-619-5
書  號╱
1PY4
頁  數╱
288
開  數╱
25K
定  價╱
320



歷經兩百餘年不衰的勵志奇書,
改變無數人命運的美國精神讀本!
十八世紀美國最偉大的科學家、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
他,一介窮小子如何邁向成功之路?
身為父親,無論如何都想教給兒子最重要的事!

《富蘭克林自傳》的出版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在一七七一年動筆,一七九○年完成,前後歷時十九年之久。這部傳記可以說是在讀者如饑如渴的等待中出版的。一經問世,立刻被翻譯為法文,被一搶而光。這部傳記是因為富蘭克林這個傳奇人物而受到世人青睞的。年輕人都希望學習富蘭克林成功的秘訣,他們把這本書當成「人生指導」讀物;再者,富蘭克林寫出了「美國夢」,「到美國去發財致富」成了影響力很大的口號;第三,這部書在美國文學史上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它打破了當時的寫作常規,成為一部小說自傳體,被譽為清教徒的《奧德賽》史詩和世界上最優秀的自傳之一。

班傑明.富蘭克林(1706-1790),有史以來最傑出的美國人之一。著名的政治家、科學家,亦是出版商、印刷商、記者、作家、慈善家;更是傑出的外交家及發明家。他是美國革命的重要領導人之一,還曾進行多項關於電的實驗,發明了避雷針、雙焦點眼鏡、蛙鞋等等。他的《窮人理查年鑑》包含了大量關於勤儉致富與為人處世的精采箴言,被譽為美國文化的基石,對美國人的價值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的《自傳》更是以其所包含的人生奮鬥成功感悟,以及對善與美德的褒揚,而被公認為是改變了無數人命運的美國精神讀本。
※譯者簡介
蒲隆
蒲隆(李登科)甘肅定西人,1941年生。畢業於西北師大外語系,1981年獲山東大學文學碩士學位,隨後任教於蘭州大學英語系。1994-1995年獲選富布賴特學者,在哈佛大學從事狄金森研究與翻譯,後譯成《狄金森全集》。翻譯出版英美文學名著三十餘種,如索爾.貝羅的《洪堡的禮物》、斯托夫人的《湯姆叔叔的小屋》、維吉尼亞.吳爾夫的《歲月》、約瑟夫.康拉德的《吉姆老爹》、勞倫斯.斯特恩的《項狄傳》、約翰.厄普代克的《兔子歇了》,以及《培根隨筆全集》、《愛默生散文選》等。

譯者導言

第一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兩封信
第六章

第二部
第七章

第三部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四部
第十三章

致富之路
富蘭克林年表

圖解現行考銓制

解構美國:世界
霸權的過去、現
在與未來
歐洲中心主義的
4個神話:文藝
復興、地理大發
現、宗教改革,
與啟蒙運動
考銓制度
拿破崙
中國大陸研究概




書評
若想在屍骨已朽之時不被人忘記,要不就寫點值得一讀的東西,要不就做些值得一寫的事情。

                                                                                                  ----班傑明.富蘭克林

在我的一生中,能讓我佩服的人有三位,第一位是班傑明.富蘭克林;第二位也是班傑明.富蘭克林;第三位還是班傑明.富蘭克林。

                                                                                                  ----喬治.華盛頓

富蘭克林生下來時比我們之中最窮的人還要窮,但他具有不以自己窮困為恥的勇氣,並憑藉這勇氣成為他生活的時代和國家中最偉大和最出色的人。

                                                                                                   ----湯瑪斯.傑佛遜

第一章
一七七一年寫於特懷福德聖阿薩夫主教家

親愛的兒子:
對於獲取祖先的趣聞軼事,哪怕是一星半點,我向來都是樂此不疲的。咱倆在英國的時候,我在親屬間周旋打聽,為達到目的風塵僕僕,多方奔走,當時的情景恐怕你還記憶猶新吧!眼下我想,如果了解一下我的生平景況(其中很多你並不熟悉),或許你也會同意。再說,我目前在鄉下閒居,指望過一個禮拜無人打擾的清靜日子,於是我坐下把這些大小事情一一為你寫下來。
此外,我這麼做還有一些別的原因。我生於貧寒之家,長於無名之戶,如今不僅家境富裕,在世界上還小有名氣,還有,我一輩子福星高照,我為人處世的種種手段,托上帝之福,取得了立竿見影的功效。對於這些,我的子孫後代也許願意了解,因為他們或許會發現其中有些對他們的境遇也同樣適用,因此也宜於效仿。
那份福氣,每當我進行反思時,使我有時情不自禁地說,如果有人提議讓我選擇,我會毫無異議,願意從頭再活一遍,只要能享有作家們的權益:「出第二版時可以把第一版上面的某些差錯予以修正。」除了修正錯誤,如果可以的話,我想把一些凶險情事改得叫人覺得更順心一點。即使此舉遭到拒絕,我還是願意接受這個提議。不過,既然再活一遍沒有指望,只好退而求其次,最像再活一遍的事情似乎就是對這一生反思了;要使這種反思盡可能地經久不衰,就是訴諸筆墨。
談起自己,談起自己當年的壯舉,老年人自然喜歡喋喋不休,我也在所難免。有人出於對老人的尊敬,只好硬著頭皮聽一聽,但我的叨叨絮絮不會令人生厭,因為這番話可以讀,也可以不讀,那全隨自己的意願。
最後,(我還是先承認為妙,因為矢口否認也沒人會信)也許我會大大地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其實,我總是聽見或看到毫不虛誇的開場白,緊接著就是無意義的東西。人大多不喜歡他人虛榮的行為,而自己的那顆虛榮心再大也處之泰然。然而我對於虛榮,總是以禮相待;因為我相信,虛榮對於愛慕者也好,對於周圍的人也好,往往都是有益無害。因此,在很多情況下,如果有人將自己的虛榮當作人生的慰藉而感謝上帝,那也不足為怪。
說到感謝上帝,我想滿心謙恭地承認我的幸福生活全是上帝的恩賜,他開恩指點我運用的方法,取得立竿見影的功效,對於這一點我深信不疑。所以我雖然不能認定,同樣的恩佑仍會賞賜予我,或使我的幸福得以延續,或者使我能禁得起別人遭受過的致命打擊。我將來的命運怎樣只有上帝知道,哪怕是苦難,他也有權賜予我們。
我的一位伯父(他同樣有蒐集家族軼事的愛好)有次交給我一些筆記,提供了我有關祖先的一些詳細情況。我從筆記中得知,這個家族在北安普頓郡的埃克頓村居住了三百年,以前還有多久,就不得而知了(也許從富蘭克林這個名稱被用作姓氏的時候開始,當時全國人都在取姓。在此之前,富蘭克林是一種平民階層的稱號)。家族擁有大約三十英畝完全保有的地產,兼營打鐵生意,這是一個家傳行業,長子都要學這門手藝,吃這一行飯,一直傳到伯父為止。我的伯父和父親都遵守這個家規讓長子打鐵。
我查閱埃克頓的戶籍簿時,發現只有一五五五年以來的出生、婚姻、喪葬的記錄,那個地區沒有保存此前任何時段的戶籍登記。從那本戶籍冊上我發現,我的直系祖先往上連推五代,都是幼子,而我則是幼子的幼子。
我的祖父湯瑪斯生於一五九八年,一直住在埃克頓,直到年事過高不能處理事務,才搬到牛津郡班伯里鎮他兒子約翰家裡居住。約翰是個染匠,我父親跟著他當學徒。我的祖父最後在那裡去世,並在當地安葬。一七五八年我們瞻仰過他的墓碑。他的長子湯瑪斯住在埃克頓的老宅子裡,最後把它留給了他的獨生女。女兒的丈夫姓費舍爾,威靈堡人。後來他們把宅子賣給了一位伊斯台德先生,現在此人是那裡的領主。
祖父有四個兒子,分別為湯瑪斯、約翰、班傑明和喬賽亞。由於眼下資料不在手頭,我會盡所能為你描述他們的情況,如果那些資料在我離家期間沒有遺失,你會在其中找到更多詳盡的記載。
湯瑪斯是長子跟著父親學打鐵,因聰明伶俐,當地的大紳士帕默先生便鼓勵他求學上進(他的兄弟都得到過同樣的鼓勵),後來具備了做法律文祕工作的資格,成了該郡事務中一個非同小可的人物,是該郡或北安普頓鎮和他那個村子一切公益事業的主要推動者。這方面的事例我們在埃克頓聽到的不在少數,所以他當時受到哈利法克斯勳爵高度的關注和大力資助。
他於舊曆的一七○二年一月六日去世,正好是我四年後出生的日子。我們是從埃克頓的幾位老者那裡,聽到有關他的生平和性格的描述。我記得你聽了以後感觸良深,覺得非同尋常,因為這些情況跟你所知道的我的情況非常相似。
你說:「如果他是同一天去世的,人們也許以為是靈魂轉世呢!」
約翰學了染匠的手藝,我想是染毛料的。班傑明學的則是染絲綢的手藝,在倫敦當學徒。他聰明能幹,我一直把他牢記在心頭,因為我小的時候,他到波士頓來找我父親,在家裡住了好幾年。他活到很大年紀。他的孫子撒母耳•富蘭克林現在還住在波士頓。他留下了兩卷四開本的詩稿,是寫給親友的即興的短小篇什。下面是他送給我的一首樣章。
他自創了一種速記法,曾經教過我,但由於從來沒有實際運用,現在我已經忘得一乾二淨。我的名字就是這位伯父取的,因為他和我父親感情特別深。
他非常虔誠,每逢優秀的宣教士布道,他都要前去聆聽,並用他的速記法將內容記下,編撰起來的布道文可謂卷帙浩繁。此外,他也熱衷政治,就他的地位而言,也許熱衷過了頭。
前不久,我在倫敦得到了一個他彙整的冊子,收編的是從一六四一年到一七一七年和所有和公眾事務有關的重要政論。從編號來看,好多卷已經缺失,但現存的仍有八卷對開本,二十四卷四開本和八開本。這些小冊子是一位舊書商人碰巧看見,由於我有時候會跟他買書,所以認識我,便把它們拿給我看。看樣子是伯父去美洲的時候留下的。這已經是五十年前的事情了。書的頁邊空白處還有他做的很多批註。
這個卑微的家族很早就加入宗教改革,在瑪麗女王【統治期間繼續信仰新教,那時候由於他們激烈反對老教,有時就有禍患之危。他們有一部英文《聖經》,為了把它安全地藏起來,它被用幾條帶子綁在一把木凳座板底下。我的曾曾祖父誦讀時,便把凳子倒過來四腳朝上,擱在膝上翻閱書頁。
這時,還要有一個孩子在門口站崗,如果看見教會法廳的傳令官來了,要馬上報告。遇到這種情況,凳子再往下翻立好,這時候《聖經》又像先前一樣藏在座板底下了。這件軼事是我從班傑明伯伯那裡聽說的。全家人一直信奉英國國教直到查理二世王朝行將結束,當時有些牧師在北安普頓郡召集祕密宗教會議,因不信國教而被驅逐,班傑明和喬賽亞追隨他們,終身效忠。家中其餘的人則仍然信奉國教。
我父親喬賽亞早婚,大約在一六八二年帶著老婆和三個孩子到了新英格蘭。由於祕密宗教集會被法律明文禁止,而且屢遭搗亂,這導致一些我父親熟識的重要人物移居該地。後來我父親被說服,隨他們一同前往那個他們期望可以享受宗教自由的地方。
在那裡他和元配夫人又生了四個孩子,跟繼配又生了十個,總共十七個。我還記得十三個孩子圍著餐桌吃飯,現在他們都長大成人,結婚成家。我是最小的兒子,出生在新英格蘭的波士頓,底下還有兩個妹妹。
我母親是繼室,名叫阿拜婭.福爾傑,是彼得.福爾傑的女兒。彼得.福爾傑屬於新英格蘭的第一批移民。科頓.馬瑟在他的新英格蘭教會史(書名為《美洲基督教大全》)中滿懷敬意地提到他,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在書中稱他是一位虔誠而又博學的英國人。我聽說他寫過各式各樣的即興小詩,不過只印行過其中的一首,好多年前我還看見過。
這首詩寫於一六七五年,是寫給當時當地政府部門的相關人士,反映時風和人氣,樸素無華。它宣導良心自由,聲援受迫害的浸禮會、貴格會和其他教派;他把對印第安人戰爭和臨降到這個地區的其他災難都歸因於這種迫害,是上帝的一連串審判,要懲罰這種滔天大罪;還呼籲廢止嚴刑峻法。我覺得全詩寫得平易得體,雄渾奔放。我還記得最後的六行,不過那節詩的前兩行我已經忘了,大意是他的批評出於善意,所以願意公開作者的姓名,

因為做一名誹謗之徒,
我可從心底裡恨之入骨。
我眼下就是舍奔鎮的住戶。
在此把姓名向你公布,
彼得.福爾傑,就這麼稱呼
做你的摯友,無意冒瀆。

我的幾個哥哥都當學徒,做不同的職業。我父親有意把我這第十個兒子當作送去教會服務,所以八歲那年,就讓我上文法學校。我從小就聰明好學(讀書認字時年齡肯定很小,因為我就不記得自己什麼時候不會讀書),父親的朋友們一致認為我能成為一名優秀學者,如此更加堅定了他的目標。
班傑明伯伯也舉雙手贊同,並說如果我願意學他的速記法,他就把速記布道文全部送給我,我想就權當提供的一筆資本。不過我在文法學校就讀不到一年,儘管在此期間我從班級裡的中段進步到前段,而且提前升到二年級,以便當年年底升上三年級。然而這時,我父親考慮到有一大家人要養活,他提供不起大學教育的花費。況且,很多上過大學的人後來的日子很清苦,我聽見他向他朋友說了這些理由,於是他一改初衷把我從文法學校轉到一所寫作和算術的學校。這所學校是由當時的一位名人喬治.布勞內爾創辦,他辦學非常成功,採用循循善誘、春風化雨式的教學方法。在他教導之下,我很快習得一手好字,但算術不行,而且沒有什麼起色。
十歲的時候,我被帶回家幫父親製造蠟燭和肥皂。他學的並不是這門手藝,但來到新英格蘭以後,發現染匠這一行養活不了一家人,所以就改行。他叫我剪燭芯、澆蘸模、灌燭模、看店、跑腿、打雜等。
我不喜歡這個工作,一心想到海上闖蕩,但我父親堅決反對。不過,由於居住在水邊,我熟習水性,早就學會了游泳、划船。跟別的孩子坐上小船或獨木舟時,一般都由我駕駛,尤其遇到難關時,更是當仁不讓。在別的場合,我通常也是孩子王,有時候也會讓他們陷入困境。我想舉一個例子,這突顯出早期的一種公益精神,儘管當時這種做法未必合適。
有個鹽鹼灘在漲潮的時候會與水磨池的一邊相連,我們常站在灘邊捉魚。踏久了,灘地便成了爛泥。我提議在那裡建造一個碼頭,好讓大夥有地方站,我發現了一堆準備在鹽鹼灘上修座新房子用的石頭,那正好符合我們的需要。於是天一黑工人們一走,我帶了幾個同伴,來了個螞蟻大搬家,兩三個人抬一塊,把石頭統統搬走,建起了我們的小碼頭。第二天一早,工人們發現石頭不見了,大為驚訝。結果發現石頭變成了我們的小碼頭,他們追查誰搬走石頭,於是我們誰也跑不了,每個人都被父親狠狠教訓了一頓。雖然我一直說明這項工作如何有用,但我父親表示不誠實什麼都沒用,這點說服了我。
我想你也許願意了解關於你祖父的體貌和性格特點。他體格健美,中等身材,比例勻稱,結實有力。他心靈手巧,畫得不錯,還懂一點音樂,嗓子清亮悅耳。有時,忙了一天之後,晚上他會用小提琴拉著聖歌的調子,和著曲調唱歌,真是動聽極了。
他還有一種機械天賦,偶爾使用別的手藝的工具,也是得心應手,駕輕就熟。其實他的不同凡響是在對一些需要慎重處理的問題上;無論私事還是公事,他都能有透徹的理解,並做出可靠的判斷。他沒有擔任過公職,他有許多子女要照顧,要努力賺錢,所以得專心在生意上。不過,我清楚地記得,三不五時總有一些有頭有臉的人物登門拜訪,徵求他對鎮上或教堂事務的意見,對他的判斷和建議總是表現出極大的尊重。平時大家遇到什麼困難,也常來找他出主意,雙方有事情爭執不下時,也會請他出面評理。
只要做得到,他總喜歡邀請睿智的朋友或鄰居來家裡吃飯聊天,他總是刻意開啟某種巧妙或有用的話題,好啟發孩子們的思考。這麼一來,他把我們的注意力引向生活中善良、正義和謹慎的表現上,自然就不大留心桌上飯菜的色香味如何,入時不入時,可口不可口之類的問題。所以我從小到大,對這類事情毫不在意,擺在面前的無論是佳餚還是糟糠,我都無所謂。由於對這些事情不關心,所以時至今日,如果吃過飯才一兩個鐘頭,問我吃了些什麼,我很難說得出來。這種習慣在旅行時倒使我占了便宜,因為我的同伴挑食,一旦不對胃口心情就非常鬱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