駢體文是中國傳統文學中特有的文體,以漢魏六朝的作品為主,是閱讀及研習「歷代文選」,從中領略文言文寫作方法不可或缺之一環。
本書特色: 本書分為正編、附錄一、附錄二等三部分。 1.正編:選輯二十篇駢文,其選文以漢魏六朝的作品為主,起自至聖先師第二十代孫孔融。從唐代到民國,止於臺閣體的集大成者成惕軒,則各選一篇。各篇依選文、注釋、題解、作者、評語、賞析、問題與討論、文章習作、附錄等體例編撰。 2.附錄一:精選歷代駢文十二篇,各篇依選文、題解、作者等體例編撰。可與「正編」互相參酌照應。 3.附錄二:為「正編」二十篇駢文的文章結構表。研讀駢文,若能參考文章結構表,則文章的字、句、篇、章之法,作者的文學創作心靈,往往可以觀照得更清晰深刻。由於每篇範文結構,均依駢文對仗句子排列,讀者從「文章結構表」中可發現平仄完全相對的並排句子,其詞性一定相同。
|
 陳慶煌 字冠甫,號修平,臺灣宜蘭人。幼嗜丹青,長好文學,淹貫經史、選學及歷朝要集,涉獵考據、義理、經世之學,而以辭章為依歸。古文獲熊翰叔之心法,駢文得成楚望之真傳。以劉師培之經學,膺國立政治大學國家文學博士,今專任淡江大學教授,並為中華閩南文化研究會理事長、臺灣楹聯學會會長。統領詩會,宏揚風雅,鼓吹庥明。其詩會通百家,兼采眾長,自成高詣。有《心月樓詩文集》計詩詞曲聯萬餘首,學術論文三百餘篇行世。
崔成宗 號雲鶴,一九五三年生於臺北。現任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專任教授。著有專書《宋代詩話論詩研究》、《郭尚先書法學研究》等。曾參與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全臺賦》、中華文化總會《兩岸常用詞典》之編撰工作。另與張炳煌教授合編《2004臺灣書法論集》、《書畫藝術與生活空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與陳慶煌教授合作編撰《歷代文選(駢文編)》等。
|
序 【正 編】 01〈薦禰衡表〉/孔融(153-208)/3 02〈讓開府表〉/羊祜(221-278)/11 03〈豪士賦序〉/陸機(261-303)/19 04〈閑情賦並序〉/陶潛(365?-427)/31 05〈為宋公修張良廟教〉/傅亮(374-426)/43 06〈恨賦〉/江淹(444-505)/53 07〈北山移文〉/孔稚圭(447-501)/63 08〈為范始興作求立太宰碑表〉/任昉(460-508)/73 09〈拜中軍記室辭隨王牋〉/謝朓(464-499)/87 10〈序志〉/劉勰(465?-532?)/97 11〈詩品序〉/鍾嶸(467?-519?)/111 12〈文選序〉/蕭統(501-531)/129 13〈與李那書〉/徐陵(507-583)/147 14〈哀江南賦序〉/庾信(513-581)/155 15〈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王勃(650-676)/165 16〈乞校正陸贄奏議上進劄子〉/蘇軾(1036-1101)/177 17〈加封孔子制〉/閻復(1236-1312)/187 18〈上蜀府牋〉/方孝孺(1357-1402)/193 19〈自序〉/汪中(1744-1794)/199 20〈山房對月記〉/成惕軒(1910-1989)/207 【附錄一】 01〈東方朔畫贊〉/夏侯湛(243-291)/223 02〈文賦〉/陸機(261-303)/226 03〈雪賦〉/謝惠連(407-433)/232 04〈蕪城賦〉/鮑照(?-466)/235 05〈月賦〉/謝莊(421-466)/238 06〈宋書謝靈運傳論〉/沈約(441-513)/241 07〈別賦〉/江淹(444-505)/245 08〈自序〉/劉峻(462-521)/248 09〈與齊尚書僕射楊遵彥書〉/徐陵(507-583)/250 10〈哀江南賦〉/庾信(513-581)/257 11〈奉天改元大赦制〉/陸贄(754-805)/265 12〈花間集敘〉/歐陽炯(896-971)/271 【附錄二】 文章結構表/27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