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你的姓氏是什麼意思嗎?
2014 第67梯次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入圍【文學讀物B組】入圍
作  者╱
鄒濬智著
出版社別╱
五南
書  系╱
悅讀中文
出版日期╱
2014/08/01   (1版 1刷)
  
即日起五南舊官網僅提供書籍查詢,如欲購書,請至五南新官網 https://www.wunan.com.tw/
I  S  B  N ╱
978-957-11-7683-3
書  號╱
1AQ1
頁  數╱
480
開  數╱
20K
定  價╱
520 (特價 411)


「姓氏」一輩子跟著我們,但很少有人知道自己的姓氏是什麼意思。本書作者深研文字學,為了讓大眾對自己的姓氏用字有所了解,挖空心思,以創意的體例,寫作實用又兼具提升語文能力的本書:
一.各單元同時說明姓氏源流與相關的漢字故事,此種寫法為前人所無。
二.除了姓氏用字,各單元還兼論其部首偏旁;全書綱目雖然只有百字,但介紹了二∼三百字有餘。
三.除了姓氏用字,各單元或連帶說明與該字有關但容易誤用的艱澀詞語,讀之除了認識姓氏認識字,還能同時提升語文能力。
四.各單元最後說明姓氏名人背景,提供讀者許多文史知識,增進對中華文化的認識。
哦,原來我的姓氏是這個意思啊!
別再用拆字或舉形近字的無聊方式做自我介紹了好嗎?由專業的文字學老師針對100個常見姓氏所做的漢字解構和姓氏源流說明,搭配近千個翔實的甲骨文、金文、戰國文字、小篆等古字形和208幅配合漢字演變的精美寫實插圖,讓你自我介紹不會婆婆媽媽、搭訕聊天不再結結巴巴,話一出口就是學問淵博的文青樣!

鄒濬智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博士
任職:中央警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研究專長:漢語語言文字學、民間信仰與習俗、國學跨領域應用、學術資料庫籌建
※繪者簡介

吳佳臻/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
電眼美女設計師,童心十足,創意滿滿,多才多藝,善長封面設計、繪本插圖、撕紙畫、布貼畫、紙黏土、網頁、動畫、個人公仔造型等等。

第一篇 王、李、張、劉、陳
第二篇 楊、黃、吳、趙、周
第三篇 徐、孫、馬、朱、胡
第四篇 林、郭、何、高、羅
第五篇 鄭、梁、謝、宋、唐
第六篇 許、鄧、馮、韓、曹
第七篇 曾、彭、蕭、蔡、潘
第八篇 田、董、袁、于、余
第九篇 葉、蔣、杜、蘇、魏
第十篇 程、呂、丁、沈、任
第十一篇 姚、盧、傅、鍾、姜
第十二篇 崔、譚、廖、范、汪
第十三篇 陸、金、石、戴、賈
第十四篇 韋、夏、邱、方、侯
第十五篇 鄒、熊、孟、秦、白
第十六篇 江、閻、薛、伊、段
第十七篇 雷、黎、史、龍、陶
第十八篇 賀、顧、毛、赫、龔
第十九篇 邵、萬、錢、嚴、賴
第二十篇 覃、洪、武、莫、孔

小學生活用辭典
(精+書盒)
廖玉蕙老師的經
典文學套書(全
套7冊)
即選即用銀行英
語會話(隨書附
贈:會話MP3

小學生成語辭典
(附評量光碟+
評量手冊)
國語活用辭典(
聖經紙)(軟精
+書盒)
小學生國語辭典
(精+書盒)





「楊」這個姓氏是怎麼來的?

  「楊」這個姓氏最早是出自「姬」姓。其一是周武王分封其弟叔虞在唐邑,後來叔虞生了公子齊,公子齊再生伯僑,天子封楊地給伯僑,號楊侯,後人有的就以國名「楊」為氏;其二是周宣王之子尚父,在幽王時被封為揚侯,因為「揚」、「楊」音同,後人也有以「楊」為氏的。至於外族改姓「楊」的,像五胡十六國的氐族中也有人改漢姓「楊」,世居仇池。另外北魏鮮卑族「莫胡」氏在漢化後改為漢單姓「揚」,少數民族土家族中也有人姓「揚」;這些「揚」姓因為「楊」、「揚」形近,一部分後代嫌麻煩,有的就自己歸併改姓「楊」了。

「楊」這個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楊」這個字,《說文解字》解釋道:「楊,蒲(浦)桺(柳)也。……蒲桺生水邊。又曰:『水楊,蒲楊也。』枝勁細。任矢用」,它是個从「木」「昜」聲的形聲字,指的就是植物楊柳。因為它指的是植物,所以从義符「木」。「木」本身是個象形字,全字就是對樹的樹根、樹枝的描寫(「木」之本義詳參本書「李」姓)。
  那「楊」字所從的聲符「昜」呢?它是個指事字,从義符「日」。「日」本身是象形字,全字就是太陽的具體描繪,不過「月」也是天上圓形的星體,在書寫時要怎麼區分呢?古人想到月亮和太陽不同之處,在於月亮會有缺的時候,所以寫「月」這個字時,自然也用象形造字,把它的弦月形給畫出來。

  「日」下一橫是地平線,表示太陽從地平線昇起;再加個幾撇,畫出太陽一出地平線,陽光灑滿地的樣子,這就是「昜」了!

  因為「昜」有「陽光四射」的意思,後來引伸可以表示「四散」。所以和這層意思有關的字,很多都用「昜」來做為字的偏旁哦!不信你看聚散的處所叫作「場」;固體食物在熱水中化開叫作「湯」;傷瘡潰爛叫作「瘍」;讓風把穀殼吹散叫「糃」。後來怕有人不知道「昜」是「陽光四射」的意思,還特別為它再造了一個後起字「暘」。

  那「楊」字為何用「昜」作為它的偏旁呢?「昜」除了用來標音之外,也有可能是因為:第一、「楊」的種子有絨毛,風一吹就四處飄散;第二、楊枝柔軟,風一吹也會四處揚起的緣故吧!

「楊」是和柳一類的濱水植物:

  有一句成語叫:「百步穿楊」,和「楊」有關,講的是春秋楚國的養由基能在百步內射中楊柳葉的故事。這等射箭功力,光看成語的字面意義,一點感覺都沒有。但知道什麼是「楊」,我們可以更懂得的:第一、一步約七∼八十公分、百步相當於養由基站在楊柳樹外八、九十公尺處;第二、「楊柳枝」超有彈性,又細又長又愛隨風搖曳,上面葉子晃動得更是厲害。別說百步了,讓你到夜市去,站在五公尺外用空氣槍打移動的汽球靶,幾人能滿分呢?

◎本家歷史名人
  「楊」姓是中國人口排名第十六的大姓之一,中間又曾吸收了「揚」姓,自然歷史上的「楊」姓名人也就不少,像是:思想家楊朱,他是戰國時期魏國人。楊朱對儒墨的思想很是反對。他是個為我主義、享樂主義者,重視對個人生命的保存和實踐。「拔一毛以利天下不為也」的典故就是出自他。

  文學家揚雄是漢代成都人。由於有口吃的毛病,楊雄不易與他人溝通交流,只好專心於思考賦的創作。揚雄寫作方面效法司馬相如,他的〈蜀都賦〉還開啟了漢賦「京都」一派的題材,後來的班固〈兩都賦〉、張衡〈二京賦〉以及晉代左思〈三都賦〉都受到他的影響。

  政治家楊堅是南北朝華陰人,他是隋朝的開國君主。楊堅一開始仕事北周,後來接受北周靜帝禪讓為帝,國號隋。他在位二十四年,是個明君,成功地統一了已經處於分裂局面幾百年的中國,施政也很得民心。可惜來被次子楊廣所弒,諡號文帝。

  文學家楊炯是初唐華陰人,因有文名而與王勃、盧照鄰、駱賓王齊名,世稱「初唐四傑」;但他自認為才華比盧照鄰差,但比王勃好一點點:「恥在王後,愧在盧前」就是了。楊尚曾被舉為神童,後來和族弟楊神讓參與徐敬業起兵,出任梓州司法參軍。如意元年秋天後改任盈川令,死在任上,世人因稱「楊盈川」。
軍事家楊業是宋初太原人,初事北漢,因為驍勇善戰,賜姓「劉」。北漢亡,楊業歸附宋朝,出任代州刺史,任上也有戰功。楊業後來赴敵戰敗,力竭被擒,絕食三日而死。他的後人楊延昭、楊文廣一直為北宋王朝捍衛疆土,成就了「楊家將」一門英烈的忠勇事蹟。

  政治家楊秀清是清代桂平人。因與洪秀全結為兄弟,所以改名秀清。楊秀清與洪秀全起事建立太平天國,被封為東王;太平天國全盛時期控制整個中國南方。由於和洪秀全交好,太平軍號令幾乎全部出自楊秀清,世人並稱「洪楊」。楊秀清後來死於太平軍內亂,為北王韋昌輝所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