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前期,沿海的防禦與保安工作上,「水師」曾擔當極重要的角色。本書從清代水師制度的建構、沿海防禦工事與海防、戰船造修與戰備等三個方面,呈現清代水師史的完整面貌。 清代的水師與戰船在鴉片戰爭之前達到最高峰,鴉片戰爭的失敗,傳統水師即改變為新式海軍,但前期的水師所立下的汗馬功勞卻不容乎視,亦不能以成敗論英雄。
清代的水師與戰船,屬於海洋史中的制度史,舉凡海洋相關議題,皆與水師戰船有著密切關聯。本書結合真實歷史故事及水師戰船的發展,透過作者的分析與研究,提供讀者一個相當完整的水師史。
|
※書籍推薦人 中研院史語所 陳國棟 推薦
|
※推薦文 推薦序 李其霖先生的專書《見風轉舵:清代前期沿海的水師與戰船》即將出版,值得慶賀。本書係在其霖的博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2009年)的基礎上,經過數年的深入研究加以補強,方告殺青。用心用力的地方很多。 如題所示,本書探討清代前期的水師與戰船。中國幅員廣大,不只臨海,亦且多江河湖泊。在近代道路系統發達以前,江河湖泊是交通上的優選途徑,當然也是盜匪活躍的地方。俗語說「江洋大盜」,也就是說有一部份在水面為非作歹的人,以江湖為家,官府當然要建置武力來對付。這些在江湖河流上緝捕盜匪、維持治安的軍隊也是水師。不過,另一半「江洋大盜」卻在近海地區活動。傳統上,中國人把近海水域叫作「洋」─和我們現在把廣大的鹹水水域叫作「洋」大異其趣。 《見風轉舵》研究的對象就是在沿海、近海執勤的清代水師。除了仔細鋪陳清代沿海水師承先啟後的發展與活動領域的自然條件外,其霖把焦點擺在三個方面:清代水師制度的建構;沿海防禦工事與海防;戰船造修與戰備。透過他的研究與描述、分析,提供給讀者一個相當完整的水師史面貌。 清代為滿洲人所建立的國家,但大量吸收蒙古人與漢人分享其統治權。滿洲人在入關之前並沒有海戰的經驗,而入關之後便直接面臨南明(含鄭成功祖孫三代)抗清的挑戰,戰場經常發生在沿海陸地或者海上。事實上,清代官方文書就常常把鄭成功一家的勢力稱之為「海上」。最後滿清政權擊敗鄭氏家族,依靠的是背離鄭成功的施琅,他是福建人。其後很長一段時間,福建人也在大清水師最高軍職提督的人數當中,佔有極高的比率。 從鄭氏降清到鴉片戰爭(1683-1842),一百六十年間,在中國大陸沿海造成騷動的力量,主要是中國人自己的海盜。康熙、雍正兩位皇帝都曾派人去日本密訪,知曉日本鎖國,不似明代會發生倭寇擾亂的情事,海防的重心也就放在對付海盜一事上。對付海盜不見得非硬碰硬不可。官兵發現難以致勝,或者作戰的代價太高時,往往採取招安的手段,免除海盜們的罪責,封給他們的首領一官半職,皆大歡喜。康熙時期用招安的方式收服大海盜鄭盡心手下的陳尚義,嘉慶年間也如法炮製讓大海盜張保仔歸降。由於招安盜匪被視為解決沿海動亂的手段之一,因此清代前期水師的作戰決心也不能說很堅強。不過,也有勇敢有決心的軍人,例如打敗另一名大海盜蔡牽的李長庚、王得祿……等人,他們都浩氣常存,功業彪炳。 水師作戰決心不夠堅定,一方面是因為有招安作最後的王牌,另一方面則依靠沿海的防禦工事,包括關城、臺、烽堠等設施。再一方面則是依靠搭乘戰船、哨船巡弋的預警與威嚇作用。只是承平日久,戰船的新造與修繕流於形式,巡邏會哨也只是虛應故事。平時的操演,戰備、整備都不免鬆弛。例如大原本安裝於中艙船腹,船身安定、射程較遠。但是為了清理和搬運上的方便,鴉片戰爭期間,兩廣總督鄧廷楨就指出中國水師戰船「位安於艙面,兵無所障蔽,易於受襲。」作戰能力自然就低,面對強敵時自然土崩瓦解。 不過,我們也不能以成敗論英雄。在清代前期一、兩百年的沿海防禦與保安工作上,水師也曾履行過適當的責任,也曾有過種種創新與努力。以往因為鴉片戰爭一敗塗地,傳統水師隨後讓步給新式海軍,從而盛清時期水師的種種詳情被輕易忽視。透過李其霖的專著,讀者當可發現歷史並不是三言兩語的評價,而是時代環境的產物。作為海洋史的幾項重要課題之一,水師及戰船也是我們瞭解近代前期中國歷史的一大門道,值得詳加研讀。 2013年11月22日 陳國棟序於南港
|
 李其霖 高雄市人。 畢業於淡江大學及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系 曾任淡江大學歷史系兼任講師、助理教授,東海大學通識中心兼任講師。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海洋史研究專題中心博士培育計畫。 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 目前任職於淡江大學歷史學系。 主要的研究領域為海洋史、臺灣史、清史、科技史。
|
001 緒 論 001 第一章 影響清代水師戰船制度的歷史背景 前 言 一、西方勢力的挑戰 二、承自明代的海防制度 三、鄭氏家族的對抗 四、其他的海防問題 小 結 049 第二章 沿海自然環境與海防布局 前 言 一、自然環境 二、城市與港灣 三、水師改建 小 結 119 第三章 綠營水師 前 言 一、水師的創立 二、水師提督與總兵 三、水師的職責 小 結 189 第四章 水師制度 前 言 一、招募與訓練 二、俸餉與津貼 三、升遷與考核 小 結 第五章 沿海防衛系統的組成 前 言 一、水師城寨的設置 二、砲臺的設置 三、烽堠的設置 四、兵力的部署 小 結 第六章 水師戰船制度 前 言 一、船政制度與管理 二、戰船的種類及改造 三、戰船的分布及數量 四、戰船的製造與修護 小 結 387 第七章 造船科技與作戰編組 前 言 一、造船科技 二、武器與人員編組 三、戰船的指揮與作戰 小 結 結 論 參考書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