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互動新聞寫作:理論與實務(附實例演練光碟)
作  者╱
李明哲著
出版社別╱
五南
出版日期╱
2013/05/21   (2版 1刷)
  
即日起五南舊官網僅提供書籍查詢,如欲購書,請至五南新官網 https://www.wunan.com.tw/
I  S  B  N ╱
978-957-11-7112-8
書  號╱
1ZE6
頁  數╱
240
開  數╱
20K
定  價╱
350



  因歷史文科的學術背景,熱情於「形式承載意義」主題的思考及探索。人類對意義的追尋,因不同的歷史物質條件,從對話形式、詩歌形式到數位形式,這些發展和變化為歷史呈現了豐富迷人的姿態。本書亦是在這一探索的大原則下,思考數位文本呈現與新聞敘事之間的可能性。其中的特色,在於為「數位寫作技能」,賦予理論上的新解釋。作者喜歡阿多諾(Theodory W. Adorno)《美學理論》中的一句話:「技巧不是信手可得的各種手段的過剩現象。技巧是一種積累起來的適應審美對象之要求的能力。」

李明哲
畢業於中興大學歷史系、台大歷史所碩士,倫敦政經學院資訊設計管理碩士,世新大學傳播博士班。
曾擔任《PC home》雜誌總編輯,《明日報》主筆,美商顛睿網路設計公司內容結構總監,《天下》雜誌網站總監,洪建全文教基金會網站總編輯。
曾執筆各媒體網路與社會專欄寫作,參與營利、非營利網路事業規劃顧問,公、私單位網路專案審評諮詢。
目前任教於世新大學新聞學系,專注於數位新媒體的傳播形式、內容與行銷。開設有「多媒體新聞」、「互動新聞文本寫作」、「網路廣告行銷」、「移動媒介廣告」、「西方新聞史」等相關課程。

上篇 數位文本理論
第一章 數位文本與新聞敘事:從巴赫金對話理論切入
第二章 數位文本與後現代文本

中篇 數位新聞綜論
第三章 為什麼要寫多媒體互動新聞
第四章 螢幕閱讀的數位新聞寫作思考
第五章 互動文本寫作與讀者的想像
第六章 網路新聞寫作與「倒三角型」格式

下篇 數位寫作技能
第七章 數位文本的寫作章法及技能
第八章 認識HTML
第九章 圖像媒材的攝取、後製與版型
第十章 影音媒材的攝取與後製

文化創意產業概

圖解電視節目編

媒體與大眾傳播
理論
電視節目製作
電影敘事影像美
學:剪接理論與
實證
展演機構營運績
效管理(文化行
政 / 藝術管
理首選專書)




第一章 為什麼要學多媒體互動新聞
一、面對螢幕閱讀的時代挑戰:媒介重製與匯流溝通
隨著時代的推進,新的承載新聞媒介也就不斷產生。在數位時代下,諸如個人電腦、平版電腦、智慧型手機以及便利商店、計程車、電梯裡的大小螢幕等等,各種呈現新聞的數位螢幕媒介正大量出現。這些不同的媒介要如何來呈現新聞才能發揮數位媒介的特色?要如何寫才算是一篇好的數位新聞?是新聞工作者面對未來數位傳播環境的最大挑戰,迎向這一挑戰的媒體能力,正是數位文本寫作能力。如何掌握數位文本寫作能力並將之運用於新聞寫作,正是本書寫作的目標。
面對數位傳播環境的挑戰,要將新聞內容專業應用在螢幕媒介,一位新聞工作者所要具備的數位新聞文本寫作技能應要能滿足二種全新的新聞產製需求:(1)媒介重製與(2)匯流溝通。
媒介重製是指將一種內容訊息,依不同媒介的不同特色再重新製造,以符合不同媒介最佳的閱讀習慣。這是大編輯台概念的數位延伸,但卻是未來新聞專業應用上必要的一項本職學能。在未來,一位新聞系的學生不能只是會為某一種特定媒介而寫作新聞,而是要有能力來思考一則新聞在不同媒介的各種表現形式。換言之,和以往新聞產製的環境相較起來,思考新聞內容的能力是不變的,但未來的新聞工作者要有能力為各種不同的螢幕介面及閱讀環境而改寫新聞。用Wilkinson等人的說法,一位記者的新聞專業從平面新聞開展到數位新聞,是從「寫作通才與媒介專家」(story generalist and media specialist)到「寫作專家與媒介通才」(story specialist and media generalist)式的專業技能轉換(Wilkinson,Grant, & Fisher, 2009: 7)。
舉例來說,一位媒體工作者非常熟悉平面新聞紙的產製要求,他/她可以為平面新聞紙寫新聞、寫深度報導甚至是寫評論,這即是「寫作通才與媒介專家」。數位媒體所需要的「寫作專家與媒介通才」,正好相反。數位媒體工作者要能專精於某一種文類,例如專精於新聞,但卻能為各種不同的數位螢幕媒介來呈現最恰當於某種螢幕媒介的新聞。例如一位媒體工作者要能專精於「新聞內容」的專業,但同時他要能寫出符合報紙媒介要求的新聞格式,為電視媒介製作新聞,也要能再為網站、手機或其他形式的螢幕媒介編寫新聞。此種「寫作專家與媒介通才」的媒體能力即是此處所強調的媒介重製的能力,也是未來新聞工作者必然面臨的新傳播處境。
媒介重製的工作需求要求數位記者能掌握多種媒介的呈現特色;然而任何單一媒介要能專業呈現,往往都不是記者一人所能獨力完成的,而是需要與其他相關媒介工作人員通力配合。例如一位優秀平面新聞工作者,不但要能寫出好的新聞文字,同時也要具備與編輯、美編的溝通能力,才能在新聞紙上展現最好的新聞呈現。同樣的,一旦要為數位媒介呈現新聞時,與程式工程師、網頁設計美編等專業工作的溝通,也是呈現最佳數位新聞時必要的能力。因之,在未來一位新聞工作者如何能與各種媒介的其他相關工作人員都能有效溝通,為各種媒介展現出最適應的新聞呈現,這即是匯流溝通。
媒介重製與數位匯流溝通,是新聞工作者面對未來數位傳播環境必要的本職學成,也是本書所強調的數位新聞技能。本書正是為敢於面對未來數位傳播挑戰的新聞工作者而寫。
二、 數位新聞的文本特色:多媒體與互動
數位科技之於文體呈現形式的特色,現在而言我們並不陌生,諸如超連結性(hypertextuality)、互動性(interactivity)、非線性(nonlinearity)、多媒體性(multimedia)、整合性(convergence)、客製化與個人化(customization and personalization)(Kawamoto, 2003: 4)。這些數位科技特色總結對「新聞寫作」而言,產生了二種全新的寫作挑戰:多媒體寫作與文本互動安排。正如同Kolodzy所言:網路記者在構思新聞時要確保互動性及多媒體,是其展列訊息時的緊要(vital)面向(Kolodzy, 2006: 191)。Artwick 亦強調的:「數位記者一開始著手報導就必須思考多媒體與互動性」(Artwick, 2004: 143)。
在傳統的新聞媒介,例如報紙、電視、廣播,已發展出一套「標準的」新聞寫作流程及呈現樣式,新聞寫作教育課程也圍繞著這一標準而開展。然而,這些傳統新聞媒介在其歷史發展過程中而形成的「標準」新聞產製流程及呈現樣態,是不需要考慮多媒體及文本互動這二種文本呈現特色的問題;因之,在數位傳播時代,多媒體與互動這二項媒介呈現特色一旦要與新聞結合時,便對傳統新聞寫作、呈現及認知產生了嚴重的衝擊。Stovall說道:「在網路上數位新聞會是何種樣貌?這可能是二十一世紀頭十年新聞界必須回答的最大問題」(Stovall, 2004: 2)。
回答這一問題,講的輕鬆一點,可以如Brill所言:至少《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所告訴我們的「所有見報的新聞都是適合刊登的」(all the news that’s fit to print),已過去了(Brill, 1997: webpage)。講的前瞻一點,則如Craig所言:在新呈現科技輔助下,數位新聞要能跨越傳統平面新聞寫作、編輯的限制,「走出框外思考」(thinking outside the box)(Craig, 2005: 26–27)。從寫作務實面來談,則如Wolk說道:「首先,多媒體報導不同於你以前採訪、編輯與製作過的任何報導。一開始你必須考慮報紙、雜誌、電視和廣播會如何來做這個報導,但隨後又要把這些媒體的做法拋在一邊。你必須用一種全新的、開放的觀念來設計自己的報導,不要有任何局限性,也不要指望有任何先例」(Wolk/彭蘭等譯,2003:12–13)。或如Kolodzy 所言:「要能發揮這些網路要素,要求着對新聞寫作過程有不同的思考概念,但多媒體寫作的思考概念卻也正在探索的過程當中」。(Kolodzy, 2006: 188)但總歸而言,關注這一問題的學者及新聞工作者往往強調這是有待實驗與創造的,目前並沒有「明確的答案」(solid answers)(Paul, 2006: 121),或是「則待確立」(彭芸,2008:172)。
怎麼辦?這一難題面臨著「理論」與「實務」兩個面向的挑戰。就理論面向而言,我們必須探究多媒體與文本互動這些新的文本呈表現可能性,與傳統媒介相較起來,在寫作與閱讀上有何新的不同特質?新聞敘事透過多媒體與文本互動的媒介呈現安排,在新聞意義的傳達上是否與傳統媒介有所不同?這些新的呈現特質與新聞的社會性意義之間的關係為何?換言之,簡單的來說,數位新聞是一種新形態「新聞文本」以傳達某種新的「新聞經驗」,還是說只是傳統新聞又增多了一些多媒體與互動的排版技巧而已?例如報紙中也有文字和照片,要說這是「多媒體」文本也是可以。那麼報紙的多媒體和數位新聞的多媒體有什麼不同嗎?說清楚了上述的提問,我們才能從寫作實務談:如何才能寫出「好的」數位新聞?
傳統媒體的新聞呈現雖然也有多媒材呈現,但總是以某單一媒材為強勢「主導」來敘述新聞。「主導」,在此我們借引雅各布森在談論形式主義詩學中所強調的主導概念意義:「它統治、決定、改變其餘的成分。是主導物保證了結構的統一」(Scholed/劉豫譯,1994:100),因之其他非主導性的媒材往往是附屬的、附加的。例如看報紙時,如果不看圖片也無傷大雅,因為文字已經把新聞敘事談清楚了,圖片往往只是附加的「版面」效果,並不會對已被文字決定的基本新聞敘事有所影響。然而,數位文本中,各種不同媒材之間的關係,並不是如傳統媒體中的「主導─附屬」關係,而是一種「平等、互補」的關係。這是許多有關數位多媒體文本寫作的學術研究、實務經驗所總結的方向(往下我們會談論到)。例如Lester在《視覺傳播》的〈互聯網〉一章中即強調:「只有當文字和圖像位居同等重要的位置時,互聯網才能成為真正的社會力量」(Lester/霍文利等譯,2003:439)。
但是,絕大部分的人在教育過程中早已習慣於用單一主導媒材來思考、寫作,所謂的媒材之間「平等、互補」關係是一種陌生的思考、寫作經驗。這是多媒體寫作「不容易」的原因,因為這要求我們跨出早已習慣的思考和寫作模式,用一種全新的視野來思考和寫作。也正是在這裡,我們才能更進一步理解上面所談及的「數位新聞要能跨越傳統平面新聞寫作、編輯的限制,『走出框外思考』」;以及「你必須用一種全新的、開放的觀念來設計自己的報導,不要有任何局限性,也不要指望有任何先例」。的確,從新聞史的角度而言,以多媒材之間是「平等、互補」的關係來組構新聞敘事,是以往的新聞歷史所不曾存在的,但這也是歷史所給予我們的絕佳契機來探索新聞敘事的另一種可能性。
那麼,所謂的「以多媒體媒材之間平等、互補的關係來寫作」,究竟要如何來理解和感受呢?我們要先來談論一下這個問題。
三、 數位文本的寫作特色:平等、互補的媒材關係
最容易來理解媒材以平等、互補的關係來形構文本的例子,我們經驗中的文本大概是漫畫了。回想一下我們是如何看漫畫。如果我們把漫畫中的文字都拿掉,只靠圖畫來理解,是無法解讀漫畫的內容。同樣的,拿掉圖畫,只靠文字來解讀,也無法有效的理解漫畫的內容。要能理解漫畫的內容,我們必須同時依靠文字及圖像二種媒介元素的「共同」作用,解讀內容才有可能。換言之,在漫畫的閱讀過程中,文字與圖畫二者是缺一不可的。因之從形構漫畫文本的角度而言,文字與圖畫二者的地位是「平等的」,就解讀漫畫內容的角度而言,文字與圖畫二者的內容意義又是彼此「互補」以創造讀者完整的理解。以漫畫文本結構來說,文字與圖畫二者並沒有那一樣是佔據著「優勢主導的」地位,二者是以平等、互補的媒材關係來形構漫畫的文本敘事。
以媒材平等、互補關係來寫作的另一種文本範例是兒童圖畫書。例如Lewis於Reading contemporary picturebooks一書的導論所言:圖像與文字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媒介(distinct media)在圖畫書中交織在一起而創造出單一文體(single text),而不是以文字為主再佐以圖像為插畫(Lewis, 2001: 3)。彭懿在《遇見圖畫書》中說道:「在絕大多數的圖畫書裡,圖畫與文字呈現出一種互補的係,缺一不可,具有一種所謂的交互作用」,因之圖畫書圖文理論中的諸如「圖畫與文字相互依存」、「圖畫和文字共同承擔敘事的責任」等,本質上都是一個意思(彭懿,2006:21-22)。換言之,在兒裡圖畫書裡,媒材也是以一種平等、互補的關係下來進來敘述的鋪陳。
那麼,要如何以媒材彼此間是平等、互補的關係來思考寫作呢?Kress和Leeuwen 於《解讀影像》書中有著較為學術性的界說和舉例。Kress和Leeuwen 說道:「圖片與內容的關係不是插圖的關係。圖片並未複述內容,也不是以視覺來表現文字已說明的內容。也沒有『註解』的關係,就是內容說明圖片中已提到的資料,而未提供新的資料。誠然內容與圖片是一種部分,整體的關係,但這並不表示它們重複彼此的資料」(Kress & Leeuwen/桑尼譯,1999:156)。因之,以圖、文兩種媒材而言,在寫作的思考安排上所留意的是:圖與文雙方至少都要能承載對方所沒有的內容,換言之圖、文兩者之間不能只是「重覆彼此的資料」。Kress和Leeuwen 進一步強調:「圖不是只當作文字內容的插圖,也不只是『創意雕琢』;這些圖是『多重模式化』所構成內容的一部分,是各個模式間的符號語言交互作用,其中文字與視覺扮演了定義明確且同樣重要的角色」(Kress & Leeuwen/桑尼譯,1999:160)。
Kress和Leeuwen 所談的媒介元素彼此之間「扮演了定義明確且同樣重要的角色」,此即我們所強調的平等、互補的關係。此種寫作思路下的文本形構,也被稱之為內容的多重形構(multimodality)(Kress & Leeuwen/桑尼譯,1999; Meinhof & Leeuwen, 2000: 61)。Kress & Leeuwen說道:「多重形構不論是在教育界、語言學理論或一般人的共識上一直被嚴重忽略。在現今這個『多媒體』的時代,頓時被再次察覺」(Kress & Leeuwen/桑尼譯,1999:60)。Leeuwen為強調此一概念對網路多媒體寫作的重要,在2008 Visual Studies期刊的一篇文章中以這是「新寫作形式」(new forms of writing)來形容之(Leeuwen, 2008)。
事實上純粹就文本形式而言,說是「新寫作形式」倒也沒有那麼的新,如同我們上述所言,在漫畫及圖畫書裡即是「多重形構」的文本模式。但如果從新聞媒體的角度來看,傳統新聞媒體的新聞寫作、呈現方式,即新聞文本,基本上並不是以「多重形構」的文本思路來產製,不管是報紙、電視或廣播,基本上都是以單一媒材,即文字、影像、聲音,為強勢主導性媒材來完成。換言之,如果數位新聞是以媒材平等、互補的關係,即多重形構的文本思路,來進行組建,那麼這的確是一種「新寫作形式」的新聞。
從網路新聞發展的過程而言,初期的網路新聞內容是直接從傳統媒體的內容移植過來,這種模式的網路新聞往往被稱之為「鏟入式」網路新聞(shovelware)。逐漸的一種新的網路新聞呈現意識興起,即「新形態新聞」(Way New Journalism)。新形態新聞強調新聞文本呈現在網路媒介上應和傳統新聞有所不同,應追求自己的新聞表現上的特質;雖沒有人知道它應是甚麼樣子(Craig, 2005: 93)。網路新聞這一發展過程的文本形式變化,Hicks區分為「鏟入式」(shovelware)、「再編輯鏟入式」(modified shovelware)以及「網路原棲式創作」(net-native composition)(Hicks, 2008)。「鏟入式」即將傳統媒體的新聞內容直接倒入在網頁上,「再編輯鏟入式」即是在傳統新聞內容不更動的情況下再額外添附一些素材,如圖片、影音、圖表等,或是鏟入的內容中加入一些網路才有的文本表現,例如超連結。「網路原棲式創作」是為網路/螢幕媒介特色而重新思考與寫作的新聞。
以我們現在的經驗而言,鏟入式及再編輯鏟入式是目前網路新聞的內容格局。Hicks直言,這二種類型的網路新聞與傳統新聞在產製的實務操作上並沒有什麼不同,傳統媒體的新聞產製原則及標準是可以照搬過來。就新聞界而言,不管是教育圈或是產業圈,Hicks強調,網路原棲式創作才是產生衝擊與挑戰的所在,因為有關傳統媒體新聞產製「大部分你所讀過的可能是完全不相干了(irrelevant)」(Hicks, 2008: 135)。為了充分展現網路科技/媒介的呈現特色,網路原棲式新聞組構新聞的素材上必須同時思索及使用文字、圖像、聲音、影音、可程式化素材(flash, javascript)、互動結構,這已超出傳統新聞產製的經驗值之外。然而更重要的是,網路原棲式新聞被期待著可以創造出一種新的理解、解讀新聞的模式。這種新的新聞解讀模式,相較於對傳統新聞的解讀,要「能夠讓讀者更深刻、更豐富地理解新聞」(Artwick, 2004: 62);「這種新的樣式可能會為受眾提供新聞報導和事件的綜合視角,這會比任何單一視角提供更多的理解脈絡」(Pavlik, 2001:24)。
從思考「新聞」的視角而言,新的新聞呈現樣態與新的新聞理解模式,二者是必須扣連的。如果花力氣探索和嘗試網路原棲式新聞的創作,並不能為理解新聞帶來新的可能性,那並沒有什麼道理說要用網路原棲式的手法來組建新聞。然而如果網路新聞是嘗試著帶來對新聞閱讀理解上的新可能性,那麼就需要有新聞寫作上「新寫作形式」的思考。以西洋美術史的發展為例來說明。在西洋美術史的發展上有著諸如埃及藝術、希臘藝術、羅馬藝術、歌德式、巴洛克、自然主義、印象派、野獸派、立體派、表現派、達達主義、超現實派、歐普藝術、數位藝術等等的發展過程。每一個新的藝術派別,都為藝術審美上帶來新的視角和經驗;但新的藝派的發展,也是來自於運用新的藝術材料以及創造新的組構方式來處理藝術材料。例如先鋒(現代)藝術,就選以對「現成物」(新的材料觀點)的「拼貼」(新的組構觀點),嘗試運用於藝術的表現,來對傳統藝術「實踐本身的材料、傳統和技巧提出質疑」(Cottington/朱楊明譯,2008:160)。Blocker在《現代藝術哲學》中談到:把現成物當作藝術品的人,「他們實際上是在擴大或重新創造人們的藝術概念。而那些不認為上述物品是藝術的人,則是在保衛已有的藝術邊界」(Blocker/滕守堯譯,1998:7)。
用這一觀念來思考,在新的數位傳播環境以及數位科技發展之下,使用新的數位媒介技術和素材,運用新的「寫作手法」來組構數位材料和技術,與創造新的新聞理解模式之間,是一體二面的關係。就寫作過程的角度來說,「新材料」的使用與「新寫作手法」的掌握就是必要的一體二面,如果只是運用新的數位材料而不思考新的「寫作手法」,即新的新聞文本組構方式,那往往就只是「鏟入式」、「再編輯鏟入式」的新聞罷了。
「材料」與「手法」二者之間一體二面、互為表裡的關係,是筆者在此要特別強調的。之所以要一再強調,那是因為在目前大部分的網路新聞實務與教育中,往往只是思考如何處理「材料」,對於組構數位素材以形成數位新聞的「手法」問題,並不關注。一般而言在教學過程中,說白了只是在教某一套軟體罷了,例如教photoshop、premiere、falsh等等。Paul對於新聞系學生所應具有的網路新聞寫作心態即強調的:學生「要能了解使用不同形態媒介結合的優點來更有效的述說故事。我們不需要他們來寫程式」(Paul, 2006: 118)。「寫程式」指的是對材料的處理,「使用不同形態媒介結合的優點來更有效的述說故事」,強調的正是思考組構數位素材以創作數位新聞的「手法」問題。這正是Ward所指出的:「網路記者及內容提供者要花更多的力氣來思考如何結構及呈現他們的故事」(Ward, 2002: 122)。
「結構」及「呈現」新聞敘事,即「手法」,的問題,就數位新聞而言,即是以多媒體媒材間平等、互補的立場來組構新聞敘事。的確這種思路的寫法是和傳統新聞的寫作手法大不相同,因之Harris 和Lester 甚至創新「視覺記者」(visual journalist)這一名詞來稱呼那些可以將文、圖(動、靜態)從平等合夥(equal partnership)的角度來運用以進行寫作的記者,同時強調數位匯流時代是視覺記者的時代(Harris & Lester, 2002: 1–5)。整體而言,多重形構的文本組建思路是論及數位新聞「匯流寫作」的各種討論中所呈現出的一致觀點。例如Bull在《多媒體新聞》中即強調:「多媒體記者不可以偏好某種媒介元素」(Bull, 2010: 35)。Craig對多媒體寫作概述所言:「每一元素必須互補(complement)於其他元素」(Craig, 2005: 169)。Chapman & Chapman亦談道:網路新聞的多媒體內文元素要能一起合作使讀者從報導中獲得最多的意義,而不是彼此競爭來搶奪讀者的注意力(Chapman & Chapman, 2000: 527)。
以多重形構,即文本媒材平等、互補的關係而來寫作,如上所言是為了呈現出一種新的理解、解讀新聞的模式。那麼多重形構的新聞會有何種新聞意義呈現上的新樣貌呢?
四、 數位新聞與「綜合性」理解的意義解讀
傳統新聞在意義的理解上與多媒體新聞在意義的理解上,會有不同嗎?這是我們首先要談的問題。如果沒有不同,那麼談多媒體新聞寫作就有點小題大作,多媒體新聞充其量也只不是傳統媒體的更加癢眼呈現而已!如果沒有,那麼強調多重形構與平等、互補的媒材構成關係,反倒是一種多餘,只是理論上的故做姿態!
傳統新聞是以單一媒材為優勢主導來開展新聞敘述。以單一媒材為主導媒介元素來敘述,往往易形成「線性」的文本,並在文本的意義上形成封閉性。例如報紙是以文字為主導性文本元素;在傳統報紙中,一則新聞事件在文字的組構之下,其報導視角以及事件樣貌已經被文字這一單一文本元素所凝固了,換言之,被文字寫死了,固定住了,文本的意義趨向於封閉性(closure)(Gaggi, 1998: 123)。在這情況下,對文字再進行其他文本表現元素的加工,亦即傳統的排版、美編,所能再做的無非只是對那「意義已本身具足」的文字元素,加以外部性修飾、美化,或是提供更為便利的閱讀動線罷了(Harrower/于鳳娟譯,2002)。就理解文本的角度而言,儘管讀者是有解讀的主動性,但在以單一媒材為主導的線性文本中,讀者只是儘可能的接近理解被作者包含在文本中的封閉性意義。例如楊素芬在對傳統報紙新聞文本的「理解研究」上即指出,雖然閱聽眾對新聞文本內容有較強的記憶,但理解內容有85%是文本內容所提供,很少引發其他的相關聯想(楊素芬,1996)。